【63xf.com--閱讀答案】
楊絳(1911年7月17日—2016年5月25日),本名楊季康,江蘇無錫人,中國著名的作家,戲劇家、翻譯家。下面是范文網(wǎng)在線www.01hn.com小編整理的百歲老人楊絳閱讀答案,供大家參考!百歲老人楊絳閱讀答案
百歲老人楊絳
北京三里河一個屬于國務院的宿舍小區(qū),全是三層樓的老房子,幾百戶中惟一一家沒有封閉陽臺、也沒有室內(nèi)裝修的寓所——“為了坐在屋里能夠看到一片藍天”,便是楊絳的棲身之處。
自1977年一家人搬進來,她就再沒離開過。一晃三十多年了,曾經(jīng)的“我們仨”,只剩下這位即將在7月17日迎來百歲誕辰的老人,她有時也會喃喃自語,“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還在尋覓歸途。”
但從那時起,楊絳就把這間寓所稱為“人生的客棧”,歡樂與傷悲來來往往,都成了過客,已沒有什么可以擾亂她平靜的心靈。楊絳開始獨自一人全身心整理錢鐘書的學術遺物——她把這叫做“打掃現(xiàn)場”,每日的生活簡單而規(guī)律,筆耕不輟,深居簡出。在她身上,人們往往忘掉時間的殘酷:一百年無情而漫長,而這位女性始終一如既往的柔韌、清朗、獨立,充滿力量,也給予溫暖。
1966年,錢鐘書和楊絳都被革命群眾“揪出來”,成了“牛鬼神蛇”,被整得苦不堪言,楊絳還被人剃了“陰陽頭”。她連夜趕做了個假發(fā)套,第二天照常出門買菜。群眾分給她的任務是清洗廁所,污垢重重的女廁所被她擦得煥然一新,毫無穢氣,進來的女同志都大吃一驚。楊絳特意把便池帽擦得一塵不染,閑時就坐在上面掏出書看,倒也無人打擾。
從1994年開始,錢鐘書住進醫(yī)院,纏綿病榻,全靠楊絳一人悉心照料。不久,女兒錢瑗也病中住院,與錢鐘書相隔大半個北京城,當時八十多歲的楊絳來回奔波,辛苦異常。
“鐘書病中,我只求比他多活一年。照顧人,男不如女。我盡力保養(yǎng)自己,爭求‘夫在先,妻在后’,錯了次序就糟糕了。”1997年,被楊絳稱為“我平生唯一杰作”的愛女錢瑗去世。一年后,錢鐘書臨終,一眼未合好,楊絳附他耳邊說:“你放心,有我吶!”內(nèi)心之沉穩(wěn)和強大,令人肅然起敬。“鐘書逃走了,我也想逃走,但是逃到哪里去呢?我壓根兒不能逃,得留在人世間,打掃現(xiàn)場,盡我應盡的責任。”當年已近九十高齡的楊絳開始翻譯柏拉圖的《斐多篇》。2003年,《我們仨》出版問世,這本書寫盡了她對丈夫和女兒最深切綿長的懷念,感動了無數(shù)中國人。而時隔四年,96歲高齡的楊絳又意想不到地推出一本散文集《走到人生邊上》,探討人生的價值和靈魂的去向,被評論家稱贊:“九十六歲的文字,竟具有初生嬰兒的純真和美麗。”
錢鐘書留下的幾麻袋天書般的手稿與中外文筆記,多達7萬余頁,也被楊絳接手過來,陸續(xù)整理得井井有條:2003年出版了3卷《容安館札記》,178冊外文筆記,20卷的《錢鐘書手稿集·中文筆記》也將于今年面世!
這位百歲老人的意志和精力,讓所有人驚嘆!
這也是她一貫身心修養(yǎng)的成果。據(jù)楊絳的親戚講述,她嚴格控制飲食,少吃油膩,喜歡買了大棒骨敲碎煮湯,再將湯煮黑木耳,每天一小碗,以保持骨骼硬朗。她還習慣每日早上散步、做大雁功,時常徘徊樹下,低吟淺詠,呼吸新鮮空氣。高齡后,改為每天在家里慢走7000步,直到現(xiàn)在還能彎腰手碰到地面,腿腳也很靈活。
2004年《楊絳文集》出版,出版社準備大張旗鼓籌劃其作品研討會,楊絳打了個比方風趣回絕:“稿子交出去了,賣書就不是我該管的事了。我只是一滴清水,不是肥皂水,不能吹泡泡。”
錢鐘書去世后,楊絳以全家三人的名義,將高達八百多萬元的稿費和版稅全部捐贈給母校清華大學,設立了“好讀書”獎學金。楊絳與錢鐘書一樣,出了名的不喜過生日,九十歲壽辰時,她就為逃避打擾,專門躲進清華大學招待所住了幾日“避壽”。她早就借翻譯英國詩人蘭德那首著名的詩,寫下自己無聲的心語:“我和誰都不爭、和誰爭我都不屑;我愛大自然,其次就是藝術;我雙手烤著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準備走了。”
小題1:下列對材料有關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shù)膬身検?5分)
A.文章從1977年寫起,寫到錢鍾書逝世之后,以時間為順序組織材料,展現(xiàn)了楊絳獨特的人格魅力和精神風貌,思路清晰,有條不紊。
B.百歲老人楊絳有時會喃喃自語,說“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還在尋覓歸途”,表現(xiàn)了老人不滿足現(xiàn)有的成就、要繼續(xù)有所建樹的內(nèi)心世界。
C.文中說,“在她身上,人們往往忘掉時間的殘酷”,這句話意思是說,楊絳已經(jīng)是老人了,但精神依舊,人們不能從他身上看出時間的殘酷。
D.楊絳說自己只是一滴清水,不是肥皂水,不能吹泡泡,這里運用比喻的手法,表明自己甘愿清凈為人,不愿被宣傳、被夸飾的愿望。
E.本文選擇典型事例,采用點面結合的手法,以敘述為主,兼以適當?shù)拿鑼懀瑠A敘夾議,具體生動的展現(xiàn)了百歲老人楊絳晚年的生活狀況。
小題2:文章為什么要從北京的家寫起?楊絳為什么要把自己的寓所稱為“人生的客棧”?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6分)
小題3:楊絳說,自己得留在人世間,打掃現(xiàn)場。她說的“打掃現(xiàn)場”具體包括哪些內(nèi)容?請結合材料簡要說明。(6分)
小題4:聯(lián)系楊絳在“**”中的表現(xiàn),結合文章篇末楊絳的話,談談你對楊絳人生態(tài)度的理解及受到的啟示。(8分)
小題1:D C
小題2:①文中描繪了設施簡單的家,通過家來初步展現(xiàn)楊絳的淡泊又高遠的精神境界。(2分)②自然引出家是“人生客棧”的話??蜅J锹每蜁簳r存身之處,無所牽掛,在這里歡樂與悲傷來來往往,都成了過客,已沒有什么可擾亂她平靜的心靈。(2分)③“唯一一家”引發(fā)讀者研究的興趣。(2分)
小題3:①翻譯自己早就準備翻譯的著作;②寫回憶錄,書寫對丈夫和女兒的深切綿長的懷念;③寫散文,探討人生的價值和靈魂的去向;④整理錢鐘書的文稿。(每點2分,答出三點即可)
小題4:楊絳的人生態(tài)度為:①人生遭遇不公正的待遇,無法避免和擺脫,是安然接受,泰然處之。從楊絳在“**”中遭遇不公,卻趕制假發(fā)套,照樣買菜,廁所檫的煥然一新。(4分)②淡泊寧靜,不慕名利,熱愛自然與藝術。從**中打掃廁所,閑時依然讀書和喜愛的詩歌中可看出。(2分)③因此,我們在惡劣的環(huán)境里要學會依然做自己喜愛做的事情,而不必將自己放到對立的位置,進行無畏和無聊的抗爭。(2分)
小題1:
試題分析:A“文章從1977年寫起,以時間為順序組織材料”錯,中間寫了1966年“**”。 B“表現(xiàn)了老人不滿足現(xiàn)有的成就、要繼續(xù)有所建樹的內(nèi)心世界”錯,“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還在尋覓歸途”,寫出了楊絳老人對丈夫和女兒的懷念。E“具體生動的展現(xiàn)了百歲老人楊絳晚年的生活狀況”不準確,主要寫楊絳老人晚年對親人的懷念,依舊淡泊寧靜,不慕名利,熱愛自然與藝術。
小題2:
試題分析:解答本題要抓住北京家的特點,唯一一家,設施簡單,“為了坐在屋里能夠看到一片藍天”,寫出楊絳淡泊高遠的精神境界。楊絳把自己的寓所稱為“人生的客棧”,理解“客棧”的涵義,結合文中第三段“歡樂與傷悲來來往往,都成了過客,已沒有什么可以擾亂她平靜的心靈”,可以組織答案。
小題3:
試題分析:解答本題要理解“打掃現(xiàn)場”的涵義。“楊絳說,自己得留在人世間,打掃現(xiàn)場。”聯(lián)系這句話的前后文可以看出,主要從四個方面來回答。整理錢鐘書的文稿,寫回憶錄,寫散文,翻譯著作。
小題4: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對文本內(nèi)容的探究。“我和誰都不爭、和誰爭我都不屑”,淡泊寧靜,不慕名利;對不公正的待遇,泰然處之。“我愛大自然,其次就是藝術”, 熱愛自然與藝術。要聯(lián)系文本內(nèi)容分析。然后談自己的啟示。
本文來源:http://63xf.com/yuwen/3883.html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