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xf.com--閱讀答案】
《先妣事略》是明代歸有光追憶亡母的一篇記敘文。以下是 分享的先妣事略閱讀答案,希望能幫助到大家!先妣事略閱讀答案

先妣事略
歸有光
先妣周孺人①,弘治元年二月二十一日生。年十六,來歸。逾年,生女淑靜。淑靜者,大姊也。期而生有光;又期而生女、子,殤一人,期而不育者一人。又逾年,生有尚,妊十二月;逾年,生淑順。又一歲,又生有功。
有功之生也,孺人比乳他子加?、?然數(shù)顰蹙顧諸婢曰:“吾為多子苦。”老嫗以杯水盛二螺進,曰:“飲此后妊不數(shù)矣。”孺人舉之盡,喑不能言。
正德八年五月二十三日,孺人卒。諸兒見家人泣,則隨之泣;然猶以母寢也,傷哉!
于是家人延畫工畫,出二子命之曰:“鼻以上畫有光,鼻以下畫大姊。”以二子肖母也。
……
孺人不憂米鹽,乃勞苦若不謀夕③。冬月爐火炭屑,使婢為團,累累曝階下。室靡棄物,家無閑人。兒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手中紉綴不輟。戶內(nèi)漉然④。遇僮仆有恩,雖至箠楚,皆不惡有后言。吳家橋⑤歲至魚蟹餅餌,率人人得食。家中人聞吳家橋人至,皆喜。有光七歲,與從兄有嘉入學。每陰風細雨,從兄輒留;有光意戀戀,不得留也。孺人中夜覺寢,促有光暗誦《孝經(jīng)》,即熟讀,無一字齟齬,乃喜。
孺人死十一年,大姊歸王三接,孺人所許聘者也。十二年,有光補學官弟子。十六年而有婦,孺人所聘者也。期而抱女,撫愛之,益念孺人,中夜與其婦泣,追惟一二,仿佛如昨,余則茫然矣。世乃有無母之人,天乎痛哉!
【注】①孺人:明代七品官之妻的封號。 ②加健:更加強健 ③若不謀夕:好像生計艱難,朝不慮夕。 ④漉然:猶肅然。 ⑤吳家橋:作者外祖家。
15..給加點字注音并解釋其意義。
(1) 期而生有光( )
(2) 又逾年,生有尚,妊十二月( )
(3) 數(shù)顰蹙顧諸婢曰( ) (4) 喑不能言( )
(5) 累累曝階下( ) (6) 雖至箠楚( )
(7) 無一字齟齬( )
答案:.(1)jī滿一年 (2)rèn懷孕 (3)shuò pín cù多次皺眉 (4)yīn啞
(5)pù曬 (6)chuí同“棰”,用棍子打 (7)jǔ yǔ牙齒上下對不上 差錯
16..對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正確的一項是( )
A.對待家里的仆人有恩情,雖然(他們)有過被責打,都不會事后抱怨。
B.對待家里的仆人有恩情,即使(他們)犯錯,以致被責打,都不忍心背后有誹謗的話。
C.對待家里的仆人有恩情,雖然他們有錯被打,都不忍心背后誹謗。
D.對待家里的仆人有恩情,即使有時打他們,他們也不會背后誹謗什么。
答案:B
17..翻譯文中句子。
期而抱女,撫愛之,益念孺人,中夜與其婦泣,追惟一二,仿佛如昨,余則茫然矣。
答案:一年以后我有了個女兒,我們夫婦都很喜愛女兒,格外想念孺人。夜半三更,和妻子一同流著眼淚,回想她生前的幾件事,仿佛象是昨天發(fā)生的一樣,別的什么,都記不起來了。
先妣事略
文言文《先妣事略》選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詩原文如下:
【前言】
《先妣事略》是明代作者歸有光追憶亡母的一篇記敘文,蘊含著對母親深沉的悼念之情:悲傷母親短暫而艱辛的一生,歌頌?zāi)赣H樸實而崇高的品德。作者拾取母親生前的一些日常生活瑣事,絮絮道來,刻畫了一位勤勞、儉樸、待人厚道、嚴以教子的母親形象,寓歌頌贊美于敘事之中。
【原文】
先妣周孺人,弘治元年二月二十一日生。年十六年來歸。逾年生女淑靜,淑靜者大姊也;期而生有光;又期而生女子,殤一人,期而不育者一人;又逾年生有尚,妊十二月;逾年,生淑順;一歲,又生有功。有功之生也,孺人比乳他子加健。然數(shù)顰蹙顧諸婢曰:“吾為多子苦!”老嫗以杯水盛二螺進,曰:“飲此,后妊不數(shù)矣。”孺人舉之盡,喑不能言。
正德八年五月二十三日,孺人卒。諸兒見家人泣,則隨之泣。然猶以為母寢也,傷哉!于是家人延畫工畫,出二子,命之曰:鼻以上畫有光,鼻以下畫大姊。以二子肖母也。
孺人諱桂。外曾祖諱明。外祖諱行,太學生。母何氏,世居吳家橋,去縣城東南三十里;由千墩浦而南,直橋并小港以東,居人環(huán)聚,盡周氏也。外祖與其三兄皆以資雄,敦尚簡實;與人姁姁說村中語,見子弟甥侄無不愛。
孺人之吳家橋則治木綿;入城則緝纑,燈火熒熒,每至夜分。外祖不二日使人問遺。孺人不憂米鹽,乃勞苦若不謀夕。冬月爐火炭屑,使婢子為團,累累曝階下。室靡棄物,家無閑人。兒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手中紉綴不輟。戶內(nèi)灑然。遇僮奴有恩,雖至棰楚,皆不忍有后言。吳家橋歲致魚蟹餅餌,率人人得食。家中人聞吳家橋人至,皆喜。有光七歲,與從兄有嘉入學,每陰風細雨,從兄輒留,有光意戀戀,不得留也。孺人中夜覺寢,促有光暗誦《孝經(jīng)》即熟讀,無一字齟齬,乃喜。
孺人卒,母何孺人亦卒。周氏家有羊狗之痾。舅母卒,四姨歸顧氏,又卒,死三十人而定。惟外祖與二舅存。
孺人死十一年,大姊歸王三接,孺人所許聘者也。十二年,有光補學官弟子,十六年而有婦,孺子所聘者也。期而抱女,撫愛之,益念孺人。中夜與其婦泣,追惟一二,仿佛如昨,馀則茫然矣。世乃有無母之人,天乎?痛哉!
【注釋】
(1)先妣(bí):亡母。妣,母,后只用于稱亡母?!抖Y記·曲禮》:“生曰父,曰母,曰妻;死曰考,曰妣,曰嬪。”
(2)孺人:古代貴族、官吏之母或妻的封號,明清時用以封贈七品以下官職的母親或妻子的名號。
(3)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弘治是明孝宗的年號(1488—1505)。
(4)來歸:意為嫁到夫家。歸,出嫁。
(5)期(jī):一周年。
(6)殤:早逝,還沒有成年就死去。
(7)不育:指流產(chǎn)。
(8)妊:懷孕。
(9)數(shù)(shuò):屢次。顰蹙(pín cù):皺眉頭。顧:注視。
(10)喑(yīn):啞。
(11)正德八年:公元1513年。正德時明武宗年號(1506—1521)。
(12)延:請。
(13)肖:像。
(14)諱:名。封建時代不應(yīng)直稱的尊長的名字稱諱。
(15)太學生:太學的學生。大學時封建時代的最高學府,在明代就是國子監(jiān)。
(16)以資雄:憑財產(chǎn)而在當?shù)赜袆萘Α?/p>
(17)敦尚簡實:注重簡易樸實。
(18)姁姁(xù):和藹親切的樣子。
(19)木棉:這里指棉花。
(20)緝纑(lú):把麻搓成線,準備織布。纑,麻縷。
(21)夜分:半夜。
(22)問遺(wèi):問候和贈送物品。
(23)不謀夕:即朝不謀夕,早上不能為晚上打算,比喻境況窘迫。這里說母親雖不憂米鹽,但當窮日子過,十分勤儉。
(24)乳抱:抱在懷里喂奶。
(25)紉綴不輟:縫縫補補一刻不停。
(26)灑然:整齊清潔,很有秩序。
(27)棰(chuí)楚:杖責。棰,杖;楚,荊木。棰楚,這里當動詞用。
(28)從兄:堂兄。
(29)中夜覺寢:半夜睡醒。
(30)《孝經(jīng)》:書名。宣傳封建孝道的儒家經(jīng)典。
(31)齟齬(jǔ yǔ):生疏而不流暢。原指牙齒上下不對齊。
(32)羊狗之痾(ē):由羊、狗等家畜傳染的疾病。
(33)學官弟子:經(jīng)過本省各級考試取入府、州、縣學的學員,即秀才。學官,各級地方教官的統(tǒng)稱,府學稱教授,州學稱學正,縣學稱教諭,負責管教在學的生員。
(34)追惟:追思。
【翻譯】
亡母周孺人,在弘治元年二月二十一日生。十六歲嫁到夫家。第二年,生下女兒淑靜。淑靜,就是我的大姐。過一年,生下我,又一年生下一男一女,一個生下就死了,另一個也只活了一年。又過了一年,生下有尚,懷孕十二個月。第二年生淑順,過一年,又生下有功。有功生下以后,先母哺養(yǎng)他比前幾個兒女時更費力。于是她常常皺著眉頭對幾個女傭說:“孩子這樣多,我真苦死了。”有一個老婆子用一杯水盛著兩個田螺送上來,說:“把這杯水喝了,以后就不會常懷孕了。”先母舉起杯,把水一口氣喝完,失聲變啞,不能說話。
正德八年五月二十三日,母親病故。兒女都還小,看見家里大人哭,也跟著哭,但是還以為娘是睡著了。真是傷心啊!接著,家里請來畫工為先母畫遺像,把兩個孩子帶到畫工眼前,對他說:“遺像鼻子以上照有光畫,鼻子以下照淑靜畫。”因為這兩個孩子長得像母親。
先母名桂。外曾祖父名明;外祖父名行,是太學生;外祖母姓何。外祖父世世輩輩住吳家橋。吳家橋在昆山縣城東南,離城三十里,經(jīng)過千墩浦,往南一直到橋,沿著小港向東。村子里聚居著許多人家,全都姓周。外祖父和他三個哥哥都因為憑財產(chǎn)而在當?shù)赜袆萘?,為人注重簡易樸實。外祖父常常和諧親切和村里人談家常,看到小輩外甥侄子個個都喜愛。
先母到吳家橋娘家,就做棉花活。進城回婆家,就搓麻捻線,常常點盞小燈,勞動到深更半夜。外祖父三天兩天差個人來送點東西。家里不缺吃食,先母卻終日勞苦象是窮得揭不開鍋。冬天生爐火用的炭屑,叫丫環(huán)做成炭團,一顆挨一顆曬在臺階下面。屋里沒有廢物,家里沒有閑人。兒女大的牽著衣服,小的抱在懷里喂奶,手里還縫縫補補一刻不停,間間房里整齊清潔。待傭人很好,即使到了非要棍打條抽的地步,也不忍在背后說些難聽的話。吳家橋每年要送來魚、蟹、糕餅,總是人人可以吃到。家里人聽說吳家橋有人來,個個都歡喜。
我七歲時和堂兄有嘉進學塾讀書。每逢陰雨天氣,堂兄總是在學塾里過夜,我心里非常想留在書塾,但是卻不能留住,必定要趕回家。先母在半夜醒來,就叫我低聲背誦《孝經(jīng)》,背誦得沒有一個字錯漏,她才高興。
先母故世以后,外祖母何氏也病故了。周家染上了瘟疫。舅母病故;四姨媽嫁在顧家,又病故;一連死了三十個人。只有外祖父和二舅還健在。
先母故世十一年后,大姐淑靜嫁給王三接,這婚事是先母生前應(yīng)允的。故世十二年后,我補上了生員,十六年后,我娶妻,婚事也是先母生前給我聘定的。一年以后我有了個女兒,我們夫婦都很喜愛女兒,格外想念先母。夜半三更,和妻子一同流著眼淚,回想她生前的幾件事,仿佛像是昨天發(fā)生的一樣,別的什么,都記不起來了。世界上竟有沒有娘親的人么!天啊,多么悲痛啊!
本文來源:http://63xf.com/yuwen/64885.html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