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xf.com--散文】
《燭之武退秦師》是春秋時期文學(xué)家、史學(xué)家左丘明創(chuàng)作的一篇散文。本站今天為大家精心準(zhǔn)備了燭之武退秦師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燭之武退秦師知識點

一、先于《左傳》
《左傳》是我國第一部敘事詳細(xì)、完整的編年體史書。原名《左氏春秋》,又稱《春秋左氏傳》,相傳為魯國史官左丘明所著。記事起于魯隱公元年(前722)止于魯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前后記敘了春秋時期250多年的史事。
二、關(guān)于相關(guān)背景
秦、晉圍鄭發(fā)生在公元前630年(魯僖公三十年)。在這之前,鄭國有兩件事得罪了晉國。一是晉文公當(dāng)年逃亡路過鄭國時,鄭國沒有以禮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魯僖公二十八年)的晉、楚城濮之戰(zhàn)以楚國失敗而告終。鄭國感到形勢不妙,馬上派人出使晉國,與晉結(jié)好,但是最終也沒能感化晉國。晉文公為了爭奪霸權(quán)的需要,還是在兩年后發(fā)動了這次戰(zhàn)爭。
【字詞綜合運(yùn)用】
字
?、巽?,fàn,字的左邊為“三點水”,故其義必與水相關(guān)。指汜水,是位于鄭國境內(nèi)的一條河流。另外,“范”字的讀音也是由草字頭下面的“汜”的讀音而來。
?、诳P,zhuì,意為用繩子拴著人或物從上往下送。其造字法采用“形聲構(gòu)字法”,左邊為繩索之形,右邊是其音,“縋”的讀音就是根據(jù)“追”而來。
?、酃?,本為象形字,下面兩點為盛食物的器皿之足,意為祭祀用的食品等,而文中是一個通假字,通“供”,供給之意,讀gōng。
?、荜I,形聲字,“門”為形,“闕”為聲,讀作quē,意即門戶受損。
⑤逢,是多音字,做姓氏用時,讀páng。
詞
?、儋E:且貳于楚也。數(shù)詞活用為動詞,意為從屬二主,二屬。
?、谲姡簳x軍函陵。軍,名詞活用為動詞,意為駐軍。
?、圻h(yuǎn):越國以鄙遠(yuǎn)。遠(yuǎn),形容詞活用作名詞,意為遠(yuǎn)地。
?、芊猓杭葨|封鄭。封,名詞活用作動詞,意為使……成為疆界。
⑤闕:若不闕秦。闕,動詞使動,意為使……削減。
?、尥僮郑汗?mdash;供 說——悅 知——智 已——矣。
【重點難點講解】
本課中的詞語難點在于對幾個常用虛詞的義項的歸納,如:
若:1.像;2.假如,如果;3.你
夫:1.成年男子;2.句首語氣詞,無義;3.那個
微:1.輕微;2.如果沒有;3.沒有
之:1.往、到;2.結(jié)構(gòu)助詞“的”;3.代秦軍
【知識延伸檢索】
關(guān)于史書體例
?、倬幠牦w:以年代為線索編排的有關(guān)歷史事件,如《左傳》。
②紀(jì)傳體:通過記敘人物活動反映歷史事件,如《史記》。
?、蹏鴦e體:以國家為單位分別記敘的歷史,如《戰(zhàn)國策》。
?、芡ㄊ罚翰婚g斷地記敘自古及今的歷史事件,如《史記》。
⑤斷代史:記錄某一時期或某一朝代的歷史,如《漢書》。
?、藜o(jì)事本本體:以事件為主線,將有關(guān)專題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創(chuàng)于南宋的袁樞,如袁樞的《通鑒紀(jì)事本末》。
【課文結(jié)構(gòu)分析】
課文思路:課文按故事情節(jié)分為四段。
第1段:秦、晉圍鄭。
第2段:燭之武臨危受命。
第3段:燭之武說退秦師。
第一層(“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欲揚(yáng)先抑,提出問題。
第二層(“若亡鄭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說明亡鄭只對晉國有利。
第三層(“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至“君亦無所害”)說明保存鄭國,對秦只有利。
第四層(“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至“唯君圖之”)用歷史與現(xiàn)實挑撥秦晉聯(lián)盟。
第4段:晉師撤離鄭國。
【課文主要內(nèi)容】
本文記敘了歷史上秦晉兩個大國包圍鄭國之際,鄭國大夫燭之武臨危受命,前去說服秦伯,離間秦晉聯(lián)盟,最后使鄭國轉(zhuǎn)危為安的故事,燭之武受命于危難之時,只身說服秦君,解除國難,全文充分地體現(xiàn)了他機(jī)智善辨的外交才能。
【課文寫作特色】
1.伏筆與照應(yīng) 課文在交代秦、晉圍鄭的原因時,說是“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說明秦、鄭沒有多大的矛盾沖突。這就為下文燭之武說退秦軍埋下了伏筆。“夜縋而出”照應(yīng)了開頭的“秦、晉圍鄭”,“國危矣”。“許君焦、瑕,朝濟(jì)而夕設(shè)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應(yīng)了上文秦晉雖是聯(lián)合行動,但既沒有駐扎在一起,彼此行動也不需要通知對方,為秦、鄭聯(lián)盟創(chuàng)造了條件。
2.波瀾起伏 大軍壓境,鄭國危在旦夕,不禁讓人捏著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薦,使鄭伯看到了一線希望。讀者滿以為燭之武會順利出使敵營,誰知他卻因長期不得重用而推辭,使鄭國的希望又趨渺茫,鄭伯的自責(zé),又增添了文章的戲劇性,燭之武這才順利出使。再如,文章最后一自然段,寫晉軍欲攻而又退,也是有張有弛。
3.詳略得當(dāng) 全文重點放在燭之武的說辭上,其余則簡略。
【課文文言實虛詞梳理】
(加粗的字、詞、句,在對應(yīng)的括號內(nèi)注音,并在橫線上寫出意義或者用法)
晉侯、秦伯圍鄭,以 其無禮于晉 ,且貳于楚 也。晉軍 函陵,秦軍氾( )南。
佚( )之狐言于鄭伯曰:“國危矣,若 使?fàn)T之武見秦君,師必退。”公從 之。辭 曰:“臣之壯 也,猶 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 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許 之。
夜 縋( )而 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 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zhí)事 。越國以鄙遠(yuǎn) ,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 ?鄰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鄭以為 東道主 ,行李 之往來,共其乏困 ,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 ,許君焦、瑕,朝濟(jì)而夕設(shè)版焉 ,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 ?既東 封鄭,又欲肆 其西封 ,若不闕 秦,將焉 取之?闕秦以 利晉,唯 君圖 之。”秦伯說 ,與鄭人盟。使杞子、逢( )孫、楊孫戍之,乃還。
子犯請擊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 ,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 。吾其 還也。”亦去 之。
譯文:
(僖公三十年)晉文公和秦穆公聯(lián)合圍攻鄭國,因為鄭國曾對文公無禮,并且鄭國同時依附于楚國與晉國。晉軍駐扎在函陵,秦軍駐扎在氾水的南面。
佚之狐對鄭伯說:“鄭國處于危險之中了!假如讓燭之武去見秦伯,(秦國的)軍隊一定會撤退。”鄭伯同意了。燭之武推辭說:“我年輕時,尚且不如別人;現(xiàn)在老了,也不能有什么作為了。”鄭文公說:“我早先沒有重用您,現(xiàn)在由于情況危急因而求您,這是我的過錯。然而鄭國滅亡了,對您也不利啊!”燭之武就答應(yīng)了這件事。
在夜晚(有人)用繩子(將燭之武)從城上放下去,見到了秦伯,燭之武說:“秦、晉兩國圍攻鄭國,鄭國已經(jīng)知道要滅亡了。假如滅掉鄭國對您有好處,怎敢冒昧地拿這件事情來麻煩您。越過鄰國把遠(yuǎn)方的鄭國作為(秦國的)東部邊邑,您知道這是困難的,(您)為什么要滅掉鄭國而給鄰邦晉國增加土地呢?鄰國的勢力雄厚了,您秦國的勢力也就相對削弱了。如果您放棄圍攻鄭國而把它當(dāng)作東方道路上接待過客的主人,出使的人來來往往,(鄭國可以隨時)供給他們?nèi)鄙俚臇|西,對您也沒有什么害處。而且您曾經(jīng)給予晉惠公恩惠,惠公曾經(jīng)答應(yīng)給您焦、瑕二座城池。 (然而)惠公早上渡過黃河回國,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這是您知道的。晉國,怎么會滿足呢?(現(xiàn)在它)已經(jīng)在東邊使鄭國成為它的邊境,又想要向西擴(kuò)大邊界。如果不使秦國土地虧損,將從哪里得到(他所奢求的土地)呢?削弱秦國對晉國有利,希望您考慮這件事!”秦伯非常高興,就與鄭國簽訂了盟約。派遣杞子、逢孫、楊孫戍守鄭國,于是秦國就撤軍了。
晉大夫子犯請求出兵攻擊秦軍。晉文公說:“不行!假如沒有那個人(秦伯)的力量,我是不會到這個地步的。依靠別人的力量而又反過來損害他,這是不仁義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這是不明智的;用散亂(的局面)代替整齊(的局面),這是不符合武德的。我們還是回去吧!”晉軍也就離開了鄭國。
燭之武退秦師知識點
(一)名詞活用
1.名詞作狀語
①夜縋而出 (表時間,在晚上)
?、诔瘽?jì)而夕設(shè)版焉 (表時間,在早上,在晚上)
?、奂葨|封鄭 (表處所,在東邊)
2.名詞作動詞
?、贂x軍函陵 / 秦軍汜南(名詞用作動詞,駐扎)
?、谂c鄭人盟 (名詞作動詞,結(jié)盟、訂立同盟)
3.名詞的使動與意動
?、偌葨|封鄭(封:疆界。名作使動,使……成為疆界)
?、陉I秦以利晉(利:利益、好處。名詞作使動,使……得利)
③越國以鄙遠(yuǎn)(鄙:邊邑。名詞作意動,把……當(dāng)作邊邑)
(二)動詞的活用
1.動詞作名詞
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賜,動詞作名詞,恩惠)
2.動詞的使動
①若不闕秦(使動用法,使……削減)
?、谌敉鲟嵍幸嬗诰?使動,使……滅亡)
?、蹱T之武退秦師(使動,使……退卻(撤兵))
(三)形容詞的活用
1.形容詞作名詞
?、僭絿员蛇h(yuǎn)(遠(yuǎn),遠(yuǎn)地)
②臣之壯也(壯,壯年人)
?、劢窭弦?老,老年人)
?、芄财浞?乏困,缺少的東西)
2.形容詞作動詞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形容詞作動詞,損害)
鄰之厚,君之薄也(厚,變雄厚;薄,變薄弱)
(四)數(shù)詞活用
且貳于楚也(數(shù)詞“貳”活用為動詞,從屬二主)
本文來源:http://63xf.com/wenxue/108394.html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