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xf.com--征文】
清正廉潔,勤政務實。為人正直,品行高尚。對待工作嚴肅認真,敢于負責,勇挑重擔。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嚴以律己,身正為范,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不斷拓寬黨內民主渠道,促進黨內民主制度化、規(guī)范化。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清正廉潔征文600字【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第一篇: 清正廉潔征文600字
古今中外的廉潔故事很多,中國有很多代表性人物,如周恩來、宋慶齡、包拯、于謙、任長霞等,我選其中一位來說說吧。
素有“苦甲天下”的甘肅定西20月沒下過一場雨,許多群眾不僅缺衣少食,連飲水都十分困難,來自甘肅的宋平同志匯報了定西的災情,周總理在大會上很痛心地說:“我作為國務院總理,工作是失職的,對不起那里的人民。”會后不久,總理便派工作組到甘肅,帶去糧食、棉衣、棉被等救災物資。多年后,當人們看到定西群眾仍穿著當年總理親自布置發(fā)放的棉軍衣時,無不感慨萬千。
周總理的廉潔是無比的威嚴,他的`影響力是當今無人能比的。當年在國務院會議廳入口處,有一塊刻著“艱苦樸素”四個大字的木屏風,這是總理身體力行的工作作風的表現。
周總理一生清貧,他發(fā)揚了艱苦樸素的作風:急人民之所急,無半點私心。這樣大公無私的品質,是我們的好榜樣!
第二篇: 清正廉潔征文600字
家庭是國家和社會的細胞,提起“家風”,大家都知道一個國家的興盛、社會的安寧、個人的成就,都會受到家風“潤物細無聲”般的.影響,優(yōu)良的家風是一個家庭甚至整個社會的“傳家寶”。家風正,則民風淳;家風好,則政風清;家風渾,則社風濁。立好“家風”這面鏡子,照清自己,輻射他人,才能為社風、民風“正衣冠”,匡正壞風氣。
提到“廉潔”,我們想到的一定是“正直”、“光明”,“蓮因潔而尊,人因廉而正。家庭亦如此,若家庭不興廉潔家風,貪腐病菌就會乘虛而入,若意志不足夠堅定,家庭和諧大廈就會轟然倒塌。”因此,樹立清廉的家風,建立一個和諧文明的家庭,自然是成為了我們當前反腐倡廉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
因為一個健康向上、崇尚美德、和睦溫馨的家庭文化氛圍以及其正面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對家庭成員的社會觀、人生觀、價值觀都是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的?!凹摇蓖瑫r也成為了我們加強教育、強化監(jiān)督、注重從源頭上預防和解決貪腐問題的重要陣地。領導干部能否廉潔從政,首先在自己,但同時也離不開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
近年來,貪腐行為大量發(fā)生,少數干部的人生天枰失衡,道德底線崩潰,最終在貪腐的道路上一步步滑向罪惡深淵,
成了人民的罪人,民族的敗類,究其原因,除了干部自身的問題外,家人對“廉潔自律”概念的無知、法律知識的欠缺,導致他們沒有及時正確的糾正這些貪腐行為,沒有以家庭的力量和親情及時把他們從犯罪邊緣拉回,反而在無意中助長了這種歪風邪氣、就此把親人送上了人生的“不歸路”!斷送了家庭的幸福,以致于一生都在悔恨和淚水中渡過。
所以,如果我們的家人不貪戀金錢且嚴于律己,懂得廉潔文化對家庭、對自己親人的重要性,知道廉潔家庭教育是自己幸福家園的堡壘,時常提醒著家人,從點滴注意自己的言行,謹記“千里之堤、毀于蟻穴”的道理,避免“溫水煮青蛙”的悲劇,也許我們這個社會會多很多歡笑、少很多淚水。因此,如果說家是預防和抵制貪腐的重要陣地,那么家庭助廉教育就是這道防線建設的基石、就是一道照亮家庭成員心靈、溫暖的廉潔之光。
尤其是在當下物欲橫流、紙碎金迷、享受著酒精和肉體帶來刺激的時代背景下;在只看金錢、權力,只能夠感受到欲望帶來的快感的“潛規(guī)則”下,我們更要讓我們的親人知道:名利不是你作為人民干部該追求的,廉潔才是你作為黨的干部之根基;你依然是平凡的你、依然是一個普通的黨政干部。你要記得你的根在大地,當你站得越高的時候,越要回頭看看這片土地,感謝它曾經給你的一切,更要明白你站得高是因為大地的支撐,不然將會被拋向那無底深淵!同時,
更要清醒的認識到,高處的美麗云彩都是虛無,家庭的溫暖那才真實,在這里不貪榮華富貴、不求聲震朝野,只要你踏踏實實做人,勤勤懇懇做事,那便是一種幸福和快樂。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只有這千千萬萬個細胞健康活潑,呼吸著文明勤儉、廉潔自律的氧氣,政黨和國家這一龐大的肌體才會生機勃勃、充滿活力,而我們的社會才能文明、純凈!
所以,讓我們共同營造一個清正廉潔的家庭環(huán)境,真正筑起一道反腐倡廉的家庭防線,讓家庭成為充滿和睦親情的溫馨空間,成為遠離貪腐的潔凈港灣。
第三篇: 清正廉潔征文600字
古往今來,廉潔與腐敗的對決從來就沒有停止過。善與惡、美與丑、正義與邪惡,上演著一幕又一幕活的歷史劇。反腐倡廉之說對于我們小學生似乎還為時過早,但我們正處在人生觀、道德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形成階段,最容易受外來不良思想的侵襲,及早進行廉潔教育,就如同提前為我們筑起一道“防腐墻”,讓廉潔思想深入我們心田。
很多同學在想,我們沒有權、沒有勢、沒有錢,想不廉潔都不行啊,其實不然,我們小學生也存在很多不廉潔行為,例如:比吃比穿、將他人的東西占為己有,攀比日生送禮……所以校園內的廉潔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校園通過很多渠道加強對我們的廉潔教育:在課本中,《公儀休拒收禮物》讓我們初步了解了廉潔的意義;教室中、走廊里、樓梯拐角處,一幅幅懸掛的格言警句、廉政漫畫,加深了我們對廉潔的印象;黑板報開辟的“廉潔教育專欄”對民族英雄、仁人志士、革命先烈、先進模范、典型人物事跡報道,加強了我們對廉潔的認識。
我們小學生的廉潔指一些行為習慣,比如:不抄襲他人作業(yè);考試不作弊;借了東西及時還;拾到金錢上交老師、不亂花父母給我們的零花錢,不要攀比,不要追求所謂的名牌……以艱苦奮斗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養(yǎng)成艱苦樸素、勤奮上進的優(yōu)良品質;要充實自我,努力學習,這樣,我們才是廉潔的小學生。
同學們,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營造廉潔、誠信、節(jié)儉的好風氣,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只有這樣,廉潔文化才會在我們的校園生根發(fā)芽,開花結果。
?
第四篇: 清正廉潔征文600字
廉是做人之本,潔是做事之根。廉潔,是綻放于人性之谷的一株幽蘭。一個廉潔之人,他的眼睛投射的是如星星般明亮、如泉水般清澈的光芒。
自古以來,青史留名的廉潔之士俯拾皆是。海瑞、狄仁杰、司馬光、包青天、白居易等都是清廉如水的官員。他們誠實守信,勤勞節(jié)儉,謙虛禮讓,自省自律,遵紀守法,秉公辦事,不徇私情。
記憶猶新的是,東漢的廬江太守羊續(xù),為政清廉,自有高招。他把下屬行賄送他的鮮魚,懸掛在大堂屋檐下,風吹日曬,幾天就干了。后來又有人送鮮魚給他,他指著干魚對來客說:“你還想讓我把魚掛起來嗎?”送魚的人只好悻悻而返。
正是廉潔懸魚的羊續(xù),激勵了于謙兩袖的廉潔。當楊士奇、楊榮、楊溥主持內閣朝政之時,于謙所奏之事,早上呈遞,晚上批復?!叭龡睢比ナ篮?,太監(jiān)王振掌權,作威作福,肆無忌憚招權納賄。百官大臣亦爭相獻金求媚。每逢朝會期間,進見王振者,必須獻納白銀百兩,若能獻白銀千兩者,還可款待酒食,醉飽而歸。而于謙每次進京,堅決不帶任何禮品。有好心人勸說他:“您不肯送金銀財寶,難道不能帶點土特產去?”于謙瀟灑一笑,甩了甩袖子,說:“我只有兩袖清風”。為此,于謙曾賦詩贊道:“喜勝門前無賀客,絕勝廚傳有懸魚。清風一枕南窗臥,閑閱床頭幾卷書?!?/p>
俗話說:天上的鳥死于貪食,水中的魚死于誘餌。愿每個人都能成為無愧于天地良心的廉潔之人,讓廉潔之事,從小做起;讓廉潔之風,從我傳承。
第五篇: 清正廉潔征文600字
廉潔文化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構筑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的過程中,應高度重視廉潔文化建設。
廉潔,就是公正不貪污,清白無污。廉潔文化是廉潔的理論和行為方式及其相互關系的文化總和,是關于廉潔的知識、理念、制度及與之相對應的生活方式、行為規(guī)范的總概括。廉潔文化主要有四個特征:一是主體的大眾性,主要表現為在全社會營造良好的廉潔氛圍,以健康向上的廉潔文化充實社會公眾的精神世界;二是指向的權力性,主要表現為掌握社會公共權力的管理者廉潔自律,恪守宗旨,執(zhí)政為民;三是實施的職業(yè)性,主要表現為各職業(yè)階層的從業(yè)人員愛崗敬業(yè),遵紀守法;四是組織的公共性,主要表現為機關、團體等社會公共組織處事公道正派,誠實守信,廉潔高效。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建設廉潔文化,就是要倡導立足我國國情的廉潔奉公、誠實守信、愛崗敬業(yè)、公道正派的社會文化,以不斷規(guī)范和約束人們的思想與行為,增強人們拒腐蝕的能力;就是要以社會公德教育和職業(yè)道德教育為重點,以營造清正廉潔、公道正派的社會氛圍為指向,以樹立牢固的廉潔理念、構筑反腐倡廉的社會公眾思想體系為根本任務,使廉潔意識內化為社會公眾的思想準則和道德準繩,外化為社會公眾倡導廉潔的自覺實踐,讓廉潔文化深入人心,形成良好的社會精神風貌,增強人們的精神力量,促進廉潔社會的形成和發(fā)展。
廉潔文化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廉潔文化的發(fā)展可以有力地促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發(fā)展。
是否包含廉潔文化是衡量一種文化是否先進的重要指標。文化是一種軟環(huán)境。從文化的角度來審視廉潔,以廉潔的尺度來評判社會,是廉潔文化最為根本的特征。廉潔文化不僅是一種道德觀念,還是一種價值尺度。一個社會的廉潔氛圍濃厚不濃厚,是衡量這個社會是否健全的一個重要指標;一種文化是否先進,應看這種文化是否包含廉潔文化。缺乏廉潔理念的文化是難以長久支撐的,廉潔文化的研究和傳播不夠深入的文化是不完善的,排斥廉潔精神的文化更是腐朽落后的。從這個意義上說,廉潔文化是先進文化的題中應有之義。
廉潔文化以鮮明的態(tài)度批判腐朽文化。廉潔文化是腐朽文化的對立面和批判者。腐敗現象之所以滋生蔓延,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腐敗行為背后有腐朽文化作支撐,腐朽沒落的官本位意識、貪圖享樂的思想觀念、醉生夢死的生活方式等還有著一定的市場。而廉潔文化以鮮明的態(tài)度批判腐朽文化,從根基上摧毀極端個人主義、享樂主義等觀念,在全社會形成以廉潔為榮的濃厚氛圍,給腐敗行為造成巨大的社會輿論和社會心理的壓力,從而可以有效地遏制腐敗現象,達到干部廉潔、政治清明的目的。
建設廉潔文化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
加強對廉潔文化的研究與宣傳。通過廉潔文化的研究,形成系統的廉潔文化理論,用以指導廉潔文化建設的實踐,推動廉潔文化建設良性發(fā)展。在理論研究的基礎上,還應充分利用大眾媒體覆蓋面廣、群眾關注程度高的特點,加強對廉潔文化的宣傳,經常刊發(fā)和播出關于廉潔文化的影視作品和文藝節(jié)目,宣傳報道廉潔文化建設的進展、成效、經驗和先進典型,在全社會培養(yǎng)廉潔理念、樹立廉潔意識、營造廉潔氛圍,形成大力推進廉潔文化建設的社會環(huán)境。
說起廉潔文化,我們便會想起誠實守信,但我們小學生哪幾個是完全做到的呢?今天老師就給我們講了一個故事:皇。甫績是隋朝有名的大臣。他三歲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母親一個人難以維持家里的生活,就帶著他回到娘家住。外公見皇甫績聰明伶俐,又沒了父親,怪可憐的,因此格外疼愛他。
外公叫韋孝寬,韋家是當地有名的大戶人家,家里很富裕。由于家里上學的孩子多,外公就請了個教書先生,辦了個自家學堂,當時叫私塾?;矢?就和表兄弟們都在自家的學堂里上學。
外公是個很嚴厲的老人,尤其是對他的孫輩們,更是嚴加管教。私塾開學的時候,就立下規(guī)矩,誰要是無故不完成作業(yè),就按照家法重打二十大板。
有一天,上午上完課后,皇甫績和他的幾個表兄躲在一個已經廢棄的小屋子里下棋。一貪玩,不知不覺就到了下午上課的時間。大家都忘記做教師上午留的作業(yè)。
第二天,這件事被外公知道了,他把幾個孫子叫到書房里,狠狠地訓斥了一頓。然后按照規(guī)矩,每人重打二十大板。
外公看皇甫績年齡最小,平時又很乖巧,再加上沒有爸爸,不忍心打他。于是,就把他叫到一邊,慈祥地對他說:“你還小,這次我就不罰你了。不過,以后不能再犯這樣的錯誤。不做功課,不學好本領,將來怎么能成大事?”
皇甫績和表兄們相處得很好,小哥哥們都很愛護他。看到小皇甫績沒有被罰,心里都很高興??墒?,小皇甫績心里很難過,他想:我和哥哥們犯了一樣的錯誤,耽誤了功課。外公沒有責罰我,這是心疼我。可是我自己不能放縱自己,應該也按照私墊的規(guī)矩,被重打二十大板。
于是,皇甫績就找到表兄們,求他們代外公責打自己二十大板。表兄們一聽,都撲哧一聲笑了出來?;矢円槐菊浀卣f:“這是私塾里的規(guī)矩,我們都向外公保證過觸犯規(guī)矩甘愿受罰,不然的話就不遵守諾言。你們都按規(guī)矩受罰了,我也不能例外。”
表兄們都被皇甫績這種信守學堂的規(guī)矩,誠心改過的精神感動了。于是,就拿出戒尺打了皇甫績二十大板。
后來皇甫績在朝廷里做了大官,但是這種從小養(yǎng)成的信守諾言、勇于承認錯誤的品德一直沒有丟,這使得他在文武百官中享有很高的聲望。
我們作為學生,一定要以這種精神作為目標,可我去發(fā)卻現班級里了還是有人沒做到。就拿寫作業(yè)這件事來說吧,有些同學沒寫作業(yè)答應老師要補好的卻偷偷溜走,所謂逃的了和尚逃不了廟,可是的二天仍然不做,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使他的成績始終保持倒數。
廉潔關乎誠信,誠信者注定廉潔,不廉潔者必不誠信。同時,誠信作為一切道德的基礎,沒有誠信我們將失去做人的方向。因此作為一名小學生首先必須從誠信做起,從小就能崇尚節(jié)儉,知曉廉恥。只有這樣,將來我們才能成為建設國家的優(yōu)秀接班人。
第六篇: 清正廉潔征文600字
“不勤,無以成就事業(yè);不廉,難以凝聚人心。”縱觀中國歷史,受到人民稱贊,青史留名的都是清正廉潔、務實為民的“清官”,他們的形象和故事深入人心,無論時代如何變遷發(fā)展,清正廉潔永遠是時代的主流,清官永遠是人民心中的父母官。
早在春秋時期,晏嬰就以廉潔著稱于世,當時有“管奢晏儉”之說,晏嬰身為世家子弟,位居高位,卻能嚴于律己,過儉約樸實的生活,吃普通飯菜,住簡陋房子,省下來的錢財用于資助寒士。到了清朝,浙江有位朱督學,有次奉命回家監(jiān)考,家鄉(xiāng)人認為他會徇私,紛紛備好厚禮等其到來,而督學到了考場卻在其堂上題了一副對聯:鐵面無私,凡涉科場,親戚年家皆諒我;鏡心普照,但憑文字,平奇濃淡不冤屈。督學以對聯明志,讓送禮之人愧疚而退。民心如秤砣,稱出誰輕誰重,人心像明鏡,照出誰廉誰貪。
廉潔是一種高潔品格,它能讓人在思想和行動上自覺的抵制各種誘惑,一個擁有高尚思想品德的官員往往是清正廉潔的,宋人蘇東坡寫有著名的“三養(yǎng)論”,一安分以養(yǎng)福,二寬胃以養(yǎng)氣,三省費以養(yǎng)財。即不管是做平民還是做官,都要謹守安分,只有安分做人,才能踏實處世;平時切勿貪吃,受人饋請則會腐蝕個人氣節(jié);制止鋪張浪費,節(jié)省下來的經費用來為民辦實事,辦急事,將錢用到刀刃上去,這樣不僅可以贏得民心,還能遏制腐壞。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只有用平常之心,淡泊之態(tài)去面對生活,多一點大公無私之心,少一點浮躁雜念,才能修身養(yǎng)性,提高自身品德,干出一番事業(yè)。
廉潔是一種處世態(tài)度,禍患常積于忽微,古人云“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我們應當常懷危機意識,居安思危,摒棄那種“吃點、喝點、花點、玩點是小事”的想法,千里之堤毀于蟻穴,勿以惡小而為之,將防微杜漸貫穿于生活工作之中,不讓腐壞從生活的細微中找到缺口,勿貪小便宜。勤奮工作,扎實為納稅人辦事,在生活中勤儉節(jié)約,嚴于律己,克勤克儉,時刻不忘自省,靜坐常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塑造良好人格魅力。
當我們走進稅務工作崗位,我們自豪,因為我們自信、自潔、自律,我們知道擋不住現在的誘惑,就沒有未來的幸福,物質上要知足常樂,精神上要不斷上進,腦海里時刻敲響清廉的鐘聲,樹立正確的權力觀,群眾觀,利益觀,做好人民的公仆。作為一名剛入職的公務員,代表的是國家的形象,穿上稅務制服,我們就成了一名光榮的稅務工作者,就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做配得上身上制服的事情。站在稅務大廳,我們就要將自身利益放在一旁,以納稅人的利益為重,處處為納稅人著想,急納稅人之所急,保質保量的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務,而不能借此向納稅人吃拿卡要。
廉潔勤政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要從自身做起,廉潔奉公,秉公辦事,艱苦奮斗,在思想和行動上筑起拒絕腐壞的鋼鐵防線,時刻以法律和道德規(guī)范嚴格要求自己,明明白白做事,清清白白做人,努力做一名清正廉潔的稅務干部。
本文來源:http://63xf.com/yuwen/217925.html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