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xf.com--寫作指導】
中藥材指在漢族傳統(tǒng)醫(yī)術指導下應用的原生藥材,用于治療疾病。一般傳統(tǒng)中藥材講究地道藥材,是指在一特定自然條件、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地域內所產的藥材,因生產較為集中,栽培技術、采收 加工也都有一定的講究,以致較同種藥材在其他地區(qū)所產者品質佳、療效好。下面是www.01hn.com范文網小編整理的cctv―7致富經中藥材種植 cctv一7致富經,供大家參考!cctv―7致富經中藥材種植 cctv一7致富經
cctv―7致富經中藥材種植 cctv一7致富經1
董艷妮:寶寶,我們成功了,你看到了沒有啊?
她叫董艷妮,她的故事在當?shù)貛缀跫矣鲬魰?,人人都說,這個女人的命太苦。
村民周柏金:董艷妮,我怎么不認識呢,她的媽媽是一個神經病。
村民董正海:家里蠻窮,貧窮得很。
村民董正生:第一個老公是跑了的。
記者:跑哪去了?
村民董正生:不知道。
村民周友生:好賭啊,不干活,游手好閑的。
村民周柏金:剛結婚,把孩子一生下,還沒滿月,她老公就跑了的。
董艷妮:到現(xiàn)在,我大兒子一眼都沒見過他爸爸。
而讓董艷妮在整個湖北省都出了名的,卻是地里長出的這樣一種其貌不揚的東西。
董艷妮:它跟土一樣的顏色,你看都看不到。每天到地里干活高興得很,像撿黃金一樣的。
這些其貌不揚的東西,董艷妮為什么會把它稱作黃金呢?您別小瞧了它,這些東西,董艷妮在2012年賣出了一千多萬元??恐?,苦命女董艷妮成為了人人羨慕的女強人??墒牵聵I(yè)有成、性格潑辣的董艷妮在我們的采訪過程中會經常像這樣控制不住情緒,掩面而泣。
董艷妮:故事是一個很好的故事,結尾也是結尾得很好,唯一不好的就是他不在了。
這種從土里挖出來的東西到底能干什么?董艷妮口中說的好故事又是個什么樣的故事?那個不在了的“他”又是誰呢?
從記事起,董艷妮就知道自己的母親跟別人的母親不一樣。
董艷妮:從我記事以來,她每年每年都犯病,實在沒錢的情況下,就是用繩子把她捆住。那次把她捆在那個床上,我們只有一張床,我們四個人都在那個床上睡,她就使勁使勁掐我的腳,掐得我哭,我爸爸就罵她,后來就把她捆在窗戶上。
姐姐董海燕:我媽有精神病,看我媽媽那個樣子,我們兩個一下就嚇呆了。
母親的病發(fā)作起來六親不認,董艷妮姐妹倆的童年是在驚嚇中度過的。而更不幸的事情發(fā)生在董艷妮結婚后的第二年。就在她剛生下孩子的第29天,孩子的父親就突然出走,十幾年再也沒有露面。
董艷妮:那他走了就沒有回來過,從兒子29天,走了沒回來,一直到我兒子現(xiàn)在13歲,他也沒有見過我兒子,我兒子也沒有見過他。
直到四年前,董艷妮才找到了前夫,并且跟他離了婚。
董艷妮:因為我兒子跟他長得很像,我看他走路那個姿勢,我看到了我就會去說他,我說你不要那樣走,那樣走我看了煩。我就特別恨,我說我難道這是恨我兒子還是恨我前夫?我自己都搞不清楚。后來我知道了,我是恨他,不是恨我兒子。
在痛苦和怨恨中度過了小半生的董艷妮不會想到,就在她33歲那一年,另一個男人的出現(xiàn),徹底改變了她的命運。而他們的相識,開始于網絡聊天。
董艷妮:在聊天,聊了差不多一年吧,聊了有一年多,我說我還從來沒和網友見過面,我說我們約個時間見面見一見怎么樣。他說,可以啊。并且,第一面見到他的時候我就很喜歡他。
記者:他喜歡你嗎?
董艷妮:他沒拒絕,沒拒絕就是喜歡了。
他叫沈風華,兩個人很快就陷入了熱戀,并且結了婚。
董艷妮:我都不相信世界上還有那么好的男人,又寵我又疼我。不管他做事多累,每天回來肯定是“老婆我回來了”,然后就抱一下。
可這樁婚事在沈風華的老家可是引起了不小的風波。
村民黃懷姣:很驚訝。因為沈風華人長得很好啊,個子大概有一米八吧,長得挺帥的。董艷妮長得也就那樣吧,大家都能看得到,是吧?
董艷妮:黑咕隆咚的,還帶個兒子,你還要了。就這樣子說我。我說,怎么了,我魅力好啊。
姐姐董海燕:還不是都羨慕啊,過來這邊都羨慕啊,就說找找找,你妹妹的命運總算轉轉運了,找個妹夫又年輕又漂亮。
所有人都說,董艷妮這次轉運了。沈風華給了董艷妮前所未有的幸福感,同時,另外一樣東西也走進了她的世界。這個東西給董艷妮帶來了絢麗的財富,但也讓她的人生跌入了冰冷的谷底。
這些生長在土里長得很像小芋頭的東西就是董艷妮賺錢的法寶??墒牵@個東西可不能直接吃,因為它有毒。那么,它到底是什么呢?
記者:您認識這個嗎?
消費者:認識,這個也是芋頭。
記者:這個是芋頭,這個是什么?
消費者:這個是芋頭,這個不知道是什么。
消費者:這個搞不懂。
消費者:不知道。
很多人都認識芋頭,但是卻不認識它。您別看它其貌不揚,卻有個好聽的名字——半夏。半夏,是一種中藥材,目前全世界的產地只有中國和日本。在很多止咳化痰的中成藥中,都有半夏這一味藥。
在半夏生長的湖北農村,不認識的人就當它是野草,而認識半夏的老百姓就去地里挖野生半夏賣錢。
村民董正生:我們這的很多老人都挖去賣。
村民周友生:賣十幾元錢一斤。
村民董正海:幾元錢一斤,他們都挖了的。
野生半夏從幾元到幾十元一斤不等??粗胂挠兄诲e的經濟效益,董艷妮的公公就開始研究人工種植半夏。他最開始就是在這兩棵桔樹下埋下了38棵種子。
董艷妮的公公沈走元:從試驗到繁殖,大概是七年,七年時間發(fā)展了將近十畝田。
可是勤勤懇懇的老沈怎么也沒想到,自己花了七年時間才種植成功的半夏,別人居然都不認。
董艷妮:我拿去給別人看,別人一看,有的人手都不拿,不要不要,不是半夏,不是半夏。
董艷妮的公公沈走元:他說,你這不是荊州半夏,你這根本不是半夏。
自己辛辛苦苦種了七年,怎么就不是半夏了呢?這是野生的半夏,這是老沈種的半夏,個頭相差好幾倍。當時市面上很少有人工種植的半夏,藥材商們就一口咬定老沈種的不是半夏。那天,董艷妮的丈夫從藥材市場垂頭喪氣地回到家把事情一說,他的潑辣媳婦董艷妮來了主意。
董艷妮:別人說不是半夏,你就相信了?我說,要看它是不是半夏,我們得親自拿去鑒定。他們如果說不是半夏,我們就不發(fā)展了。
第二天,董艷妮就拉著丈夫來到省藥監(jiān)局進行檢測,而檢測結果讓他們高興得差點跳起來。
董艷妮:是半夏,并且你們的含量還很好,品質也很好。
董艷妮的公公沈走元:大家都高興了,證明了我們種的是半夏。
七年的付出終于得到了認可,一家子都很興奮。董艷妮覺得,這個時候應該擴大種植面積,她想帶動農戶一起種植,可農戶們的反應如同潑了她一盆冷水。
董艷妮:自己認為的辦法還挺好的,就跑去打印了很多那樣的半夏的種植、半夏的經驗、半夏的管理,都把它打在上面,發(fā)給那些農民讓他們來種,我們來輔導他們種。發(fā)出去之后,有去無回,一個都沒有來種的。
村民馮耀輝:種植方面沒有經驗,誰都不清楚。
村民黃懷姣:怕投進去的本錢收不回來,因為這個藥材,誰也不知道前景是什么樣的。
村民伍文貴:不怎么值錢。
記者:為啥覺得它不值錢?
村民伍文貴:因為她說田里到處都有。蠻普遍的話,它值什么錢?
很多人覺得野生半夏資源豐富,沒必要費時費力去種植??墒嵌G妮覺得,野生資源早晚會枯竭,人工種植半夏一定大有前景。
董艷妮:藥用價值很多。比如咳嗽,誰都會咳嗽,只要是咳嗽它都能用得上的話,市場需求就會很多,不會飽和。
她的想法也得到了湖北省藥監(jiān)局的支持。
湖北省中藥材協(xié)會會長張娜萍:野生的和種植的,它們在產品的品質上應該是一致的,野生資源是越來越貧乏,所以說現(xiàn)在,我省的荊半夏大規(guī)模的種植,對于市場的需求,國內外的市場需求,能夠發(fā)揮極大的作用。
就在董艷妮夫婦琢磨怎么讓大家接受人工種植半夏的時候,他們的機會來了。2009年,當?shù)仉娨暸_舉辦了一場創(chuàng)富英雄比賽。董艷妮覺得這是個好機會,就讓丈夫去報名參賽。結果,丈夫在海選就被淘汰了。這回,董艷妮不服輸?shù)膭派蟻砹?,性格潑辣的她居然直接找到了電視臺。
董艷妮:我說,怎么這樣子啊。我就去找他們外面的那些記者,我說,你們什么創(chuàng)富英雄啊,創(chuàng)富英雄,怎么我們創(chuàng)富了,你們不認可呢?
湖北電視臺記者王寧:因為當時我們的比賽是很激烈的,淘汰是很正常的事情,然而沒有一個選手回來找我們要求重新去考慮他,董艷妮是唯一一個。她跑過來說,你們沒到我們的場地去看,你怎么知道我們的項目不行呢?當時給我留下的印象就是有點潑辣,但是很自信。然后我們就是又研究了一下,去他們的場地看了一下。
董艷妮:沒過幾天,就有人去我們的場地看了。我說,你一定要讓他們讓我晉級,你要不讓他們讓我們晉級,那我這個很好的東西你們就不知道了,我說這是荊州的特產。
去種植基地考察之后,主辦方破例讓董艷妮參加下一場海選。這一次,董艷妮親自上陣,還闖進了十六強。這下,董艷妮火了,她的半夏也火了。
湖北電視臺記者王寧:當時節(jié)目播出完以后,很多這種電話,每天都能接到很多,包括我們臺里內部也會去問,這個半夏怎么種植,是不是真的這么賺錢?
董艷妮:就是手機不停,不敢開機。
2010年,董艷妮夫婦牽頭成立了合作社,有幾十戶農戶加入,半夏種植面積達到了500畝,當年銷售額就達到了500萬元。2012年,他們還有了一個可愛的兒子。
董艷妮:我們又評上了幸福家庭,還給我們錄了像,那個東西我藏起來了,我覺得一點都不幸福。
原本事業(yè)家庭雙豐收的董艷妮,為什么會說出這樣的話?這時候,好不容易才擁有幸福的她不會想到,災難即將接二連三地降臨在她身上。
2012年初,中藥材價格突然暴跌,成品半夏從每斤90元降到了40元。屋漏偏逢連夜雨,董艷妮夫婦新承包的一百畝地因為被大雨淹了,顆粒無收。董艷妮的丈夫在地里連續(xù)忙活了半個多月,2012年4月28日那天,丈夫回到了家,他進門時和往常一樣,還是給了董艷妮一個擁抱。可這個擁抱,卻成為他人生中最后一個。那一天,董艷妮這輩子都不會忘記。
董艷妮:他睡覺很快,可能也是累了吧,幾分鐘的時候,我就聽見他打了一聲呼嚕。我說,老公,你這么快就睡著了啊?他沒理我。不到五分鐘,我就聽見咳嗽了一聲,就聽到噴藥的聲音,咔咔咔三下。頭就這樣子,很難受很難受,頭也沒有看我。我說,老公,你怎么了,你怎么了?我就看他沒有理我,我就從那個地方走過來,走到這個地方來。我說,老公,我怎么可以幫到你啊?我老公他就用手摸到我屁股這里,然后就掉下去了。我當時就開著窗戶就喊,救命啊救命啊,快點救救我老公啊!
董艷妮的呼救聲引起了街坊們的注意。
鄰居李萍芝:你們有人喊救命。我說,哪里啊?他說,你們三樓的。我說,快點上去看看去。
可是當鄰居們上樓時,一切都晚了。短短幾十秒,因為哮喘發(fā)作,董艷妮的丈夫再也沒有醒來。那一年,他們的孩子才剛滿一歲。
這張照片是在丈夫出事前的一個月照的,還沒有機會掛起來。這個家曾經是董艷妮覺得最溫暖的地方,而現(xiàn)在,她幾乎不敢回來,這里的一切一切都有丈夫的影子。那個世界上最愛她的男人走了,董艷妮能做的就是看著他的照片默默流淚。
董艷妮:不相信他現(xiàn)在離開了啊,我很愛他,就標了一個“愛”。
現(xiàn)在,董艷妮經常在和丈夫最初相識的QQ上留言,雖然她知道,沈風華再也看不到了。
然而,災難還沒有停止,就在丈夫去世后的第九天,董艷妮的母親也因病離開了人世。兩個月之后,她的公公又被查出了腎癌。董艷妮的天,塌了。
董艷妮的公公沈走元:兒子死了,我病了,我真的接受不了。
沈老爺子還沒從失去兒子的打擊中恢復過來,自己又被查出了癌癥,這時,家里所有的壓力都壓在了董艷妮一個人身上。
姐姐董海燕:那時好像精神崩潰了一樣的,不吃不喝,整個人就坐在那里,像個傻瓜一樣的,傻乎乎地看著,那幾天瘦了20斤。
村民黃懷姣:先是她老公去世了,然后接著她母親去世了,接著她的公公又得了腎癌,對于一個家庭來說,整個天都是要塌下來的。周圍人看著她,這個女人肯定站不起來了。
所有人都覺得董艷妮這次肯定站不起來了,都沒想到,半個月之后,她又出現(xiàn)在半夏種植基地上。
董艷妮:一下子,好好的一個家,什么都沒有了,爸爸又病了,如果我這樣再一倒下的話,這個家怎么過?孩子怎么辦?老人怎么辦?必須得走下去。
董艷妮的做法讓人對她佩服不已,大家都說這個女人不簡單。
2012年,湖北電視臺也再次對她進行了報道。而在那次采訪過程中發(fā)生的一幕,讓記者王寧至今回憶起來都十分動容。
湖北電視臺記者王寧:采訪過程中有一幕特別讓我感動。因為他們在擴大種植基地的時候,在江北農場,擴大一百多畝地。沈大哥走之前是在那個地里忙活,他們的半夏出現(xiàn)了問題,苗子長不出來。然后,在沈大哥走后的十幾天,董大姐在從陰影中慢慢走出來的時候,她覺得她要繼續(xù)奮斗,完成丈夫沒有完成的事業(yè)。她去看的時候,那些半夏苗長出來了,董大姐當時跪在地上,她說,老公,你一路走好。
為了完成丈夫的遺愿,董艷妮堅強地站了起來,她要勇敢地走下去,可是接下來她的做法卻讓所有人都不理解了。
董艷妮:大家都說,你這是干什么啊?不是玩火嗎?
半夏都是每年6月收獲,從地里挖出來蛻皮,放在太陽底下曬成干品賣給藥材商??删驮谌ツ?月,董艷妮卻對社員們說,今年的半夏,不許挖。
董艷妮:這個就是鮮品,這個就是干品。三斤鮮品加工成一斤干品。
村民黃懷姣:必須要在6月份,6月份正是暑天,溫度是最高的季節(jié)。你要是過了這個季節(jié),雨水也多了,當天曬不干,半夏就爛掉的。
村民伍文貴:不曬,半夏就壞了,就起膿了,半夏就衰了。
如果在6月最熱的時候不挖半夏,那么就沒法晾曬,藥材商就不會收購。農戶們心里越來越急,他們不明白董艷妮到底在等什么。轉眼到了8月,董艷妮一聲令下,說可以挖半夏了??蛇@時候的半夏誰會來收購呢?讓所有人都大吃一驚的是,他們這邊剛挖出半夏,那邊就有大車拉走,短短一個月,他們的半夏全都賣出去了。那么,這些鮮半夏都賣到哪去了呢?
董艷妮:銷往甘肅,他們需要鮮品。
不賣干半夏,直接賣鮮半夏,這是以前從來沒有過的情況。董艷妮之所以這么做,源自她的一個發(fā)現(xiàn)。
董艷妮:到6月份的時候,氣溫都超過30度了,半夏就已經停止生長了。甘肅那邊就不一樣,甘肅那邊到7月份的時候還沒有超過28度,它就一直還是能生長。
村民彭江海:這邊的氣溫比較高,高了以后,半夏就要休眠,就不生長了。甘肅那邊氣溫適宜,它的生長期長,它的產量高。
記者:能長這么大個兒,人工種植的。那甘肅能長多大?
村民彭江海:能長這么大。
記者:這么大?
村民彭江海:比這還大的都有。
記者:咱們的一畝地能收多少半夏?
董艷妮:咱們的一畝地,好的有一千斤,不好的有幾百斤。
記者:那甘肅呢?
董艷妮:他們就多了,不好的有兩千斤,好的有三千多斤。
因為氣候不同,湖北的半夏產量低,而到了甘肅的土地,湖北半夏就可以繼續(xù)生長,產量翻上好幾倍,所以甘肅種植戶每年8月都會來湖北收購鮮半夏,回去繼續(xù)種在地里,讓半夏繼續(xù)生長。
董艷妮:算一筆賬:三斤鮮半夏加工一斤干半夏,可以賣40元;三斤鮮半夏從地里面直接一挖出來,調給他們,我還可以賣45元。
雖然推遲兩個月挖,但鮮半夏利潤更高,而且省去了每年三十萬的晾曬費用,這個策略讓董艷妮的合作社在2012年銷售額達到了一千多萬元。她還不斷擴大種植面積,一家大型企業(yè)主動上門和她合作。
徐智斌:她是承擔了她丈夫的事業(yè),她一直想把它做大。我們和她是個公司加基地加農戶的合作,她種的半夏我們包銷。
走過風風雨雨,如今,董艷妮最大的心愿就是撫養(yǎng)好兩個孩子,照顧好公公婆婆,把半夏事業(yè)做大做強。在我們采訪的最后一天,董艷妮說,她想去丈夫最后日夜操勞的那一百畝地里去看看。
董艷妮:寶寶,你看到了嗎?我們成功了。
編導:郭 佳
攝像:吳兆坤
cctv―7致富經中藥材種植 cctv一7致富經2
“我是我們這個西部玫瑰谷的負責人,大家叫我小王就好。”“王玫瑰,王玫瑰,叫你王玫瑰。”“可以,這個名字我喜歡,王玫瑰,叫我玫瑰王更好。”
這個自稱“玫瑰王”的小伙兒,就是我們節(jié)目的主人公王作鵬,記者去采訪時,他正忙著請游客到他的基地觀光,不但不收門票,還可以免費采摘玫瑰花帶走,一天時間就有1000多人來到這里,王作鵬這么做到底是為什么呢?
“小心帶刺的玫瑰,別扎著自己了。”“采的(是)野玫瑰。有野玫瑰采那就更好了。記住路邊的(野玫瑰)千萬不要采 。”“路邊的(野玫瑰)從來不采。”
平均一位游客會采摘2斤玫瑰花帶走,市場價值近30元,一天1000多人就是將近3萬元,不光如此,王作鵬還設置了一個摘花比賽,準備了豐厚的獎品要送給游客。
“看誰采摘得最多,我們公司拿出價值2000元錢的產品來。一二三名怎么分,就是看大家采摘的數(shù)量。我們只給20分鐘時間,20分鐘,就現(xiàn)有的這塊地。”
采摘時間20分鐘,然后把每個人摘的花進行稱重,重量多的3個人,可以獲得價值2000元的獎品。玫瑰好看花難摘,一不小心就會被刺扎到,但是為了獎品。大家也顧不了那么多了。比賽進行到15分鐘的時候,意外突然發(fā)生了。
“來,我?guī)湍恪?rdquo;(下雨了怎么辦 王總)“ 下雨了我們馬上結束。”“游客朋友們,我們再有五分鐘的采摘時間。”
比賽正在進行的時候 ,天空突然下起雨來,大家不得不轉移到附近的涼亭躲雨。
比賽中止了,但游客們卻并沒有覺得掃興。
“不遺憾。”“也挺開心的。”“意外的驚喜。””下雨了,大家開心不開心?”“ 開心,有一種情深深雨蒙蒙的感覺。”
雨后花地里都是泥,地面濕滑不能繼續(xù)采摘,王作鵬決定提前結束比賽,就以現(xiàn)在大家摘到的花來進行比拼。
“稱來了。”“2斤3兩,等一會,一個一個來。”
經過挨個稱重,比賽結果出來了。
“下面我們對一二三等獎進行頒發(fā),一等獎是化妝品一套,我現(xiàn)在頒發(fā)給我們的一等獎獲得者。我已經看了,這個不錯,達到了我們摘花的要求。”
王作鵬為什么自掏腰包,請游客免費玩、免費摘花?他告訴記者,其實他并不是賠本賺吆喝,這個舉動和他的玫瑰財富有著重要關系?,F(xiàn)在他的玫瑰種植面積達到5000畝,2016年企業(yè)一年的銷售額超過3000萬元,之所以會干上這一行,還要從一件讓他感傷的事情說起。
這是王作鵬2005年在日本留學的照片,學習的是商務企劃專業(yè),2009年王作鵬大學畢業(yè)回國。王作鵬的父親王兆遠,是甘肅省永登縣很有名氣的企業(yè)家,從事建材生意資產過億。父親想讓王作鵬回老家接手家里的建材生意,但是王作鵬拒絕了,他選擇到上海一家企業(yè)當起了白領。
當初的想法就是沒有想著再回來,就想在上海(發(fā)展)。上海畢竟是人們向往的地方 ,能夠(在那里)立足的話是非常理想的。我覺著我這個產業(yè)不能干到七十歲,女兒們都出嫁了,他不干(難道)叫我干。
王作鵬不愿意接班,這讓父親很惱火,但是也拿兒子沒有辦法。2010年,父親準備了500萬元,想給王作鵬讓他在上海買房安家。讓父親沒有想到的是,王作鵬卻突然提出房子他不買了,他要辭職回老家。
“我挺吃驚挺高興,剛開始(的時候)叫他(回來)他都不回來。”
父親只高興了半截,王作鵬接下來的話讓父親很失望,王作鵬說他回鄉(xiāng)不是要接父親建材生意的班,而是要另起爐灶去種玫瑰花。
“你不是說要給我500萬讓我在上海去買房嗎,我說現(xiàn)在這個房(子)我也不買了
你就把錢給我,我來做這個事情。”
王作鵬從玫瑰花上看到了什么商機,之后又是怎樣收獲千萬財富的呢?
2010年6月初,王作鵬開車回老家,他發(fā)現(xiàn)公路兩旁都是老鄉(xiāng)種的玫瑰花,但是地面上也落了厚厚一層花瓣。
“(看到)鮮花枯萎的枯萎了、凋謝的凋謝了,非常的心痛,(我)和周邊采花的花農了解了一下(原因),他們也是眼睛濕潤地說,因為花價不好,沒人去采摘。”
當時玫瑰花的行情走低,鮮花只能賣到5元錢一斤,而行情好的年份能賣到15元錢一斤,有的農戶請不起工人采摘,只好任由鮮花凋落在地,這個場面讓從小在這里長大的王作鵬眼眶濕潤了。
(看到)這種場景的確是很心痛的,因為農民一年到頭,他(種)的鮮花變不了現(xiàn)
他們的生活也沒有保障,非常非常心痛。
永登縣是玫瑰之鄉(xiāng),玫瑰花是很多老百姓的飯碗,王作鵬萌生了一個心愿,如果能把玫瑰賣出去,既保住了老鄉(xiāng)的飯碗,自己也能施展拳腳干出一番事業(yè)。他向父親提出,要用500萬元買房款去投資。
“(就當給他)交學費,你能做你就看著做去。”
父親雖然把錢打給了王作鵬,但并沒有對他抱什么希望,大學畢業(yè)剛一年多,又從來沒做過農業(yè),王作鵬哪來的自信能把玫瑰花賣出去呢?2011年初,王作鵬承包了1000畝地開始種玫瑰花。當時他對種花一竅不通,他請來當?shù)赜薪涷灥幕ㄞr到基地打工,跟著他們邊干邊學,晚上干脆就住在基地里,一個多月才回家一次。“電話也不打 ,微信也不回 ,人也見不著,我感覺我就是有個假老公。”
2012年6月,王作鵬的玫瑰到了豐產期,他一邊帶著工人采摘自己的玫瑰,一邊面向花農敞開收購。玫瑰采摘的時間,每年就是6月初的10天,為了在這10天里,讓花朵都能順利采下加工,王作鵬和農戶們爭分奪秒地摘花。
中午沒時間吃飯,饅頭就是大家的午餐。
沒吃早飯,(6點過來到現(xiàn)在11點半都沒吃早飯)?現(xiàn)在才吃上一口。
在永登縣大家種的都是這種苦水玫瑰,苦水玫瑰花朵小、花瓣少,像這樣還沒有綻開的花蕾,摘下來曬干,可以做成玫瑰花茶;這樣盛開的玫瑰花可以摘下來,加工成玫瑰精油和玫瑰花水,當?shù)丶庸て髽I(yè)生產的主要就是這三種產品,王作鵬也一樣。當?shù)赝杏行┒几闪私?0年,王作鵬一個新手沒有客戶,產品也沒有特點,賣起來很困難,2012年一年銷售額才200多萬元,連投資成本都沒收回來。
“父母、親人他們給予的關心太多太多了,帶動的這些農戶,你說(如果)失敗了,玫瑰地里的玫瑰花去哪里,的確是失敗不起的”
銷售問題讓王作鵬吃不下睡不香,原本不看好他種花的朋友也勸說,不行就轉手別干了。
“他(就算)不掙錢,他一輩子都能過下去,不要說他一輩子,就連他兒子一輩子都能過下去。
原本父親要給自己買房的500萬元已經花完了,如果就此放棄自己一手鋪下的玫瑰產業(yè),王作鵬不甘心,但是往前走,出路又在哪里呢?
誰也沒有想到,之后王作鵬的事業(yè)開始出現(xiàn)轉機,2015年,他的銷售額猛增到了1500萬元,王作鵬是怎么做到的呢?
永登縣加工玫瑰的大小企業(yè)有70多家,王作鵬通過走訪發(fā)現(xiàn),同行做的產品很集中,主要是玫瑰精油、玫瑰純露、玫瑰花茶老三樣,花醬很少有人做。
當?shù)赜修r戶做點玫瑰花醬,自己家里吃或送朋友,也有人作坊式生產點花醬,在當?shù)氐牟耸袌鲑u,但因為沒有生產許可證,產量也很低,當?shù)貨]有人看好玫瑰花醬這款產品。
“因為玫瑰醬做起來很麻煩,賺的錢也不多,所以我們就沒做。”
“玫瑰花醬我是考慮過,考慮過要做,但覺得(玫瑰花醬)附加值太低 了。(當時)在整個永登縣做玫瑰產業(yè)這塊,玫瑰花醬算是一個空白區(qū)域,沒有一個正規(guī)的廠家來做玫瑰花醬。”
同行不愿意做玫瑰花醬,但王作鵬卻偏偏看好了這個商機。
“因為我們公司在剛開始的時候和他們其他公司一樣,都是以玫瑰精油、玫瑰花水、玫瑰花蕾做主打產品的。我們11年(公司)成立之后,11年生產、12年生產,生產之后我們覺得我們沒有優(yōu)勢,因為其它的公司都是一些老公司,一直做玫瑰精油、玫瑰花水的(公司)他們都是有一定的老客戶,在合作中已經有很融洽的關系,我們要在里面分出一杯羹的話比較難,后來我們和我們公司的領導就最終決定上了玫瑰花醬”
王作鵬決定規(guī)模生產花醬,作為自己的主打產品,他軟磨硬泡,又向父親要了200萬元。2013年他辦理了花醬生產的相關證照,購置設備、建起了生產線。
首先,要把采摘回來的鮮花放置5-6個小時
之后,把花放到流水線上揀選,把花瓣和花托分離。
然后再二次揀選,把殘留的綠葉子挑出來。
最后,把花瓣放到發(fā)酵罐里,放入糖和檸檬酸等配料,發(fā)酵半個月,玫瑰花醬就做成了。王作鵬沒有像別人那樣拿到當?shù)氐牟耸袌鲑u,而是直接來到了蘭州市。
王作鵬想把玫瑰花醬賣給蘭州市的知名食品公司,讓他沒有想到的是,幾次去找連食品公司的門都沒有進去。
“我們剛去的時候,拿著我們的產品就去找他們銷售,剛去的時候,別說找人家銷售,連人家大門都進不去。”
王作鵬犯了難,觀察了幾天后,他想出了一個主意,食品公司的門進不去,就到他們公司開的零售店去。
王作鵬找到了店長,拿出花醬的樣品反復介紹,他的誠意感動了別人,通過店長介紹,他終于見到了食品企業(yè)的負責人。
馬蘭英是蘭州一家食品企業(yè)的總經理,嘗完王作鵬的產品,她發(fā)現(xiàn)花醬做得太甜了。
玫瑰花醬主要用于制作玫瑰鮮花餅,糖的比例在50%合適,但是因為沒做過,當時王作鵬的產品糖占到了66%。
“我們說什么味道重了、什么味道少了,他們改進了,一直改進。反正好多次,十幾次是有的。”
經過多次試做改進,客戶才同意了跟他合作。隨后,王作鵬又把玫瑰花醬陸續(xù)賣到了蘭州市幾家知名的食品企業(yè),2015年,單靠賣玫瑰花醬就賣出了600多萬元,加上原有產品年銷售額達到1500萬元,這讓同行很意外也很佩服。原本對王作鵬不抱希望的父親,也對兒子刮目相看。
“那時候我就說,你能把投的這些錢賺回來就很不錯了。后來遠遠超出了(預期),覺得他還能行吧。”
做同行少有的產品,讓王作鵬嘗到了甜頭,隨后他又開發(fā)了當?shù)仄髽I(yè)很少生產的玫瑰提取物,賣給一些飲料企業(yè)、保健品企業(yè)當原料。2016年,玫瑰花醬和玫瑰提取物兩個新產品,年銷售額超過2500萬元。加上原有老產品,年銷售額達到3000萬元,在當?shù)赝袠I(yè)脫穎而出。
“這家企業(yè)雖然起步比較晚,發(fā)展比較快,目前已成為我縣一家加工規(guī)模最大、生產設備最先進、產品研發(fā)能力最強、自有基地規(guī)模最大的一家企業(yè)。”
從2016年開始,王作鵬請游客免費來基地游玩、還可以免費摘花。
你們覺得這里怎么樣?挺好的。您平時喜歡玫瑰嗎?喜歡花,在家里養(yǎng)花。(您是本地人嗎?)不是,我們是云南、青海的。(那是通過什么途徑到這里來的?)通過網絡,網絡宣傳。”
“(下雨了您還采花?)采。(為什么?)因為難得,沒采過(玫瑰)。(為什么選擇到這里來采摘?)大家都說這里風景好、玫瑰也好,所以我們就來了”
王作鵬的基地一年要接待近5000名游客,他這樣做,究竟是為了什么呢?
“我們玫瑰醬剛生產的時候,給他們推銷的時候,他們給我們最大的打擊就是我們沒有品牌,所以他對我們的產品不是很放心,從中間我們也吸取教訓,所以我們重在做品牌,重在關注客戶的想法。
王作鵬請游客來,就是為了通過游客的朋友圈和口碑相傳,提升自己產品的品牌知名度。除了游客,他還請來了全國各地的幾十名玫瑰產品采購商,通過讓他們參觀基地和生產線,了解自己的企業(yè)實力。
“致力于規(guī)?;a,(按照)有機、環(huán)保(標準)種植,所以生產出來的產品我們自己也認為應該是沒問題的。”
“來了以后也是對整個種植園、整個規(guī)模,還是感覺比較震撼的。規(guī)模比較大,一看全部都是種植玫瑰的。”
“我們看到他們的工廠,看到他們的基地,我們看到每年的產品,他們每年的銷售額,這都是我們自己看到的。”
雖然辦一周的玫瑰旅游節(jié),王作鵬是在賠本,但后續(xù)給他帶來的經濟效益很可觀,今年旅游節(jié)結束后,一個月內王作鵬就簽下了價值近700萬元的產品訂單。產品不愁賣了,王作鵬和周邊的1000多戶農民達成了收購意向。
“(這有多少斤?)20斤。(能賣多少錢?)120元錢。”
“眼睛不好使,要(把)葉子摘掉。(這些都是您自己家的花?)就是。(這有多少?)5元錢一斤。(有多少斤?)10公斤。(今年的花多嗎?比往年多嗎?)差不多,往年差不多,只是價格不好。那今天把它換成了錢開心嗎?”
為了當初看到的一地落紅,王作鵬放棄了令他向往的大城市生活,6年打拼,雖然一路上走得跌跌撞撞,但是他說,終于實現(xiàn)了自己當初的心愿,讓他覺得非常幸福。
cctv―7致富經中藥材種植 cctv一7致富經3
49歲的周長霞是輝南縣樣子哨鎮(zhèn)堿水頂村的一名農家女,多年來一直潛心研究天麻栽培技術,依靠科技的力量成為吉林省天麻栽培領域優(yōu)秀的農民專家、自主創(chuàng)業(yè)的企業(yè)家。她曾多次獲得省優(yōu)秀科技特派員、農村“雙學雙比”女狀元、三八紅旗手、勞動模范等榮譽,最近,又被評為全國科普惠農興村先進個人。周長霞堅信,在田間可以播種幸福。
6年磨礪走上科技路
自1996年開始研究“天麻”人工栽培的周長霞,由于不懂技術,先后經歷了四次失敗,損失的不僅是金錢和時間。在經濟窘迫、家人親友埋怨與指責、自己情緒一度走向低谷的殘酷現(xiàn)實下,她憑借著一股天生的韌勁和不服輸?shù)男拍睿_始向吉林農業(yè)大學菌物研究所的專家教授求助。經過專家的指導加上多年積累的經驗,她努力地把握好了每個種植和管理環(huán)節(jié),終于在第五次獲得了成功,解決了困擾已久的問題,產出天麻鮮品280公斤,銷售收入2萬元,賺到了創(chuàng)業(yè)以來的第一桶金。談起這段經歷,周長霞??畤@,只要懷揣理想,永不言敗,成功的那一天終會到來。
初嘗甜頭的周長霞并沒有止步于此,2002年,她開始進行密環(huán)菌的提純培養(yǎng),通過無數(shù)次試驗,提純、復壯、馴化,終于提出了健壯、熒光強、本地密環(huán)菌菌種。2004年,建立了自己的菌種廠。在成功改良了密環(huán)菌種后,她又設想改良天麻品種,于是親自到深山中收集野生的“烏稈天麻”,經過對野生天麻的多年提純復壯,最終研發(fā)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天麻栽培技術體系,培育出自己的天麻品種,命名為“烏美”,2005年,她培育的“長白山烏稈天麻”注冊了“喜霞”牌商標,產品成功通過國家有機認證;2008年,她建立了現(xiàn)代化菌種廠,占地面積3000多平方米,年生產菌種20萬袋,每年增加純收入約20萬元。2010年,“烏美”天麻被省農委、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通過,成為吉林省目前惟一審定通過的天麻品種。烏美天麻配合有性繁殖技術,產量比原來無性繁殖翻一番,每公斤鮮麻價格比南麻高出40元。
幾年來,周長霞始終不忘科技給她帶來的力量和改變,不斷堅持科技攻關和經驗總結。她參與編寫的《天麻栽培200問》科普讀物,被列為新農村建設系列叢書。參與編寫了吉林省無公害農產品天麻地方標準,編寫了《─DB22/T1189.1-2011無公害農產品天麻》1-6部分,對吉林省無公害天麻的產地環(huán)境條件、種子與種麻生產技術規(guī)程、菌材生產技術規(guī)程、商品麻生產技術規(guī)程、收獲與加工、質量要求等提供了技術標準。2010年,她還為吉林農大中藥材學院帶培2名研究生。
成立協(xié)會鄉(xiāng)親共致富
“一個人富了不算富,看到鄉(xiāng)親們都富我才舒坦。”這是周長霞初獲成功時談起的。她暗下決心,將天麻栽培技術與更多人分享,帶動更多農民走上致富之路。
2009年,在當?shù)攸h委政府的引導和扶持下,周長霞牽頭注冊成立了“輝南縣喜霞林下中藥材種植專業(yè)協(xié)會”,她任會長。目前,協(xié)會已有會員560戶,協(xié)會主要經營林下人參、天麻、貝母、細辛、豬苓和其他食藥用菌,社員種植面積5000畝,帶動農戶種植面積1.53萬畝。
協(xié)會組織機構完整,實現(xiàn)了“十統(tǒng)一”的管理模式,即統(tǒng)一品牌、統(tǒng)一標準、統(tǒng)一商標、統(tǒng)一品種、統(tǒng)一菌種、統(tǒng)一技術、統(tǒng)一回收、統(tǒng)一包裝、統(tǒng)一加工、統(tǒng)一銷售,不但規(guī)范化天麻產銷,還為向她學種天麻的群眾提供種栽和菌種,進行技術跟蹤。協(xié)會每年舉辦培訓班10次以上,受訓人數(shù)達到3000人以上,提高了成員的合作意識、經營素質與生產水平。每年還積極配合開展全國科技周、科普日、科普大集、科普下鄉(xiāng)等活動。
幾年來,合作社已在柳河、琿春、集安、撫松、白山建立了5個林下中藥材基地,輻射帶動吉林、遼寧、黑龍江等地的21個縣市區(qū),形成協(xié)會加農戶的發(fā)展模式,共發(fā)展天麻種植面積30萬平方米,預計平均年產鮮天麻1050多噸。如今,合作社的產品已遠銷到廣東、深圳等沿海發(fā)達地區(qū),會員戶均增收已達10萬余元。
多年來,周長霞憑借著一腔熱血和不懈努力,取得了成功也獲得諸多的榮譽和成績,如今她正帶領著鄉(xiāng)親父老立足于田間,立足于科技,播種著屬于自己的幸福、致富之路。
本文來源:http://63xf.com/zuowen/2717.html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