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xf.com--語文教案】
導學案是經(jīng)教師集體研究、個人備課、再集體研討制定的,以新課程標準為指導、以素質(zhì)教育要求為目標編寫的,用于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參與、合作探究、優(yōu)化發(fā)展的學習方案。它以學生為本,以"三維目標"的達成為出發(fā)點和落腳點,配合教師科學的評價,是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創(chuàng)新、學會合作,自主發(fā)展的路線圖。中國文庫網(wǎng)63xf.com 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guān)的人教版小學四年級語文導學案供大家參考選擇。人教版小學四年級語文導學案

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導學案
上傳: 肖曉春
班級 課 題 1觀潮 課 時 2課時 使用時間
組別 姓名 小組評價 教師評價
編制 李秋燕 審核
導學過程(修改欄)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C}1、 我能認識本課的生字詞。
{C}2、 我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C}3、 我會按“潮來前、潮來時、潮去后”的順序給課文分段。
學習重點:
掌握重點詞句,整體感知課文。人教版小學四年級語文導學案。
知識鏈接:
1、浙江省杭洲灣錢塘江口的涌潮,也叫“海寧潮”。每年農(nóng)歷8月18日在海寧縣所見到的大潮最為壯觀。因為錢塘江口呈喇叭形,外寬內(nèi)窄,外深內(nèi)淺,潮波傳播時受到約束形成的錢塘江大潮,潮頭壁立,波濤洶涌,十分壯觀的景象終生難忘。
預習任務:
1、學習重點生字詞語。
2、按“潮來前、潮來時、潮去后”的順序給課文分段。
3、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有條件的同學可以收集相關(guān)的資料圖片。
自主、合作、探究:
1、你學會了那些生字詞?有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字詞嗎?
2、比一比,誰能把課文讀得最好聽。
3、讀了課文,說一說錢塘江大潮給你留下什么印象?收集到圖片的同學可以借助圖片等資料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來說。
4、課文2-5段分別寫了錢塘江潮哪些時段的景象?
闖關(guān)練習:
1、我會給多音字組詞
蒙: mēng( ) ?。?bō( ) 號: háo( )
méng( ) bāo( ) hào( )
měng( ) bò( )
2、我能根據(jù)意思寫詞語
A、奇特而又罕見的景象。——( )
B、形容隱隱約約,不大清楚。——( )
C、人群發(fā)出的聲音像水在鍋里沸騰一樣,用來形容人聲嘈雜喧鬧。——( )
D、變成原來的樣子。——( )
3、我會填。
今天,我們到海寧來觀潮。潮來之前,江面上______,潮來之時,只見__________________,浪潮越來越近____________________;那聲音___________________。潮過之后,江面上________。看看堤下,____________。錢塘江大潮真不愧為________,我們?yōu)橹甠______,為之__________。
學習收獲:
知識延伸:收集積累有關(guān)錢塘潮的名詩句。
導學過程(修改欄)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學習作者按照觀潮順序記敘景物的寫作方法。
2、了解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壯觀,激發(fā)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學習重點:
理解文中有關(guān)“潮來時”的描寫,感受到錢塘江大潮的洶涌澎湃、雄偉壯觀。
知識鏈接:
每逢農(nóng)歷8月18日,來浙江海寧一帶觀潮的人,成群結(jié)隊,絡繹不絕。這時的岸邊,人山人海,萬頭躦動,人們焦急地等待那激動人心時刻的到來。不一會兒,忽見人群騷動,只見遠處出現(xiàn)一條白線,由遠而近;剎那間,壁立的潮頭,像一堵高大的水墻,呼嘯席卷而來,發(fā)出雷鳴般的吼聲,震耳欲聾。這真是:“滔天濁浪排空來,翻江倒海山為摧。”這就是天下聞名的錢塘江大潮。洶涌壯觀的錢塘潮,歷來被譽為“天下奇觀”。人們通常稱這種潮為“涌潮”,也有的叫“怒潮”。涌潮現(xiàn)象,在世界許多河口處也有所見。如巴西的亞馬遜河、法國的塞納爾河等。我國的錢塘江大潮,也是世界著名的。
預習任務:。人教版小學四年級語文導學案。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3、4自然段。
2、課文評價說錢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觀,在文中找出你認為最能體現(xiàn)錢塘江大潮是奇觀的句子。
自主、合作、探究:
{C}1、 作者在描寫大潮來時的景象時是按什么順序、從哪些方面來寫的?
2、說一說你認為體現(xiàn)錢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觀的句子,進行理解并有感情地讀一讀。
3、進一步理解“天下奇觀”,并說一說你“觀潮”的感受。
闖關(guān)練習:
1、我會按要求完成練習。
那條的白線很快地向我們移來,逐漸( ),( ),( )。再近些,只見( ),形成( )。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zhàn)馬齊頭并進,( )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
A、按原文填空。
B、造句。
猶如:
C、這段話從( )和( )兩方面來寫大潮到來時的景象,使人如聞其聲,如見其景。
學習收獲:
知識延伸:1、小練筆,仿照作者描寫錢塘江潮來時的寫作順序,寫一些有關(guān)“雷雨”的小片段。
小學語文第七冊高效課堂導學案
班級 課 題2* 雅魯藏布大峽谷 課時 1課時 使用日期
主備人 李秋燕 審核人 組別 使用人
教學思路(糾錯欄)學習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邊讀邊想象,體會課文描寫的壯麗景觀,并能用自己的話介紹課文內(nèi)容。
3、在閱讀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進而產(chǎn)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學習重點:
了解雅魯藏布大峽谷的特點,學習作者表現(xiàn)事物特點的寫法。
知識鏈接:
雅魯藏布江大峽谷位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之上,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險峻幽深,侵蝕下切達5382米,具有從高山冰雪帶到低河谷熱帶季內(nèi)雨林等九個垂直自然帶,是世界山地垂直自然帶最齊全、完整的地方,這里麇集了許多生物資源,包括青藏高原已知高等植物種類的2/3,已知哺乳動物的1/2,已知昆蟲的4/5,以及中國已知大型真菌的3/5,堪稱世界之最。
預習任務:
1、學習生字、理解重點詞語。
2、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讀完課文后,你能說一說課文寫了雅魯藏布大峽谷的哪些特點嗎?
自主、合作、探究:
1、文中有哪些詞語被你發(fā)現(xiàn)并記住了,有需要提醒同學們注意的嗎?。人教版小學四年級語文導學案。
2、雅魯藏布大峽谷,她為什么被稱為“世界第一壯麗景觀”?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介紹的?你能從文中找出相關(guān)句子嗎?
3、雅魯藏布大峽谷的風光舉世聞名,哪部分內(nèi)容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為什么?
闖關(guān)練習:
1、我能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填空。
A、在號稱“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有兩個世界之最:一個是______________ ____,一個是___________________。
B、不同高度的 ____________________,猶如_______________。這句話把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
2、我也會。
作者反復用“從……到……”的句式,使我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我也能用“從……到……”寫一句話。
學習收獲:
知識延伸:
世界之最我知道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_____________________
世界上最深最長的河流峽谷──_________________
我還知道許多世界之最,讓我來寫一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學語文第七冊高效課堂導學案
班級 課 題 3 鳥的天堂 課 時 2課時 使用日期
主備人李秋燕 審核人 組別 使用人
教學思路(糾錯欄)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讀通課文,理清課文的脈絡。
2、有感情朗讀課文,認識大榕樹的奇特和美麗,體會大榕樹上眾鳥紛飛的壯觀景象。
3、感受鳥與樹之間、人與自然彼此和諧相處的道理。
學習重點:
體會榕樹的奇特與美麗,鳥的自由與快樂,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知識鏈接:
鳥的天堂指的是一株500多年樹齡的古榕樹,位于廣東省新會市南部天馬村天馬河的一座小島上。榕樹的樹冠大得出奇,籠罩著18畝左右的河面,獨木成林。乘小艇從近處看,枝藤交錯,猶如一座森林;從遠處看,就成了浮在水面的綠洲,景色奇特迷人。大樹上棲息著成千上萬只各種各樣的鳥,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白鶴和灰麻鶴。白鶴在早晨飛出覓食,至傍晚歸巢;而灰麻鶴正好相反,是晚上飛出覓食,天亮時歸巢休息。它們每天早晚一進一出,盤旋飛舞,交互更替,很有規(guī)律,場面頗為壯觀。1933年,巴金到新會訪友路過此處,寫下了膾炙人口的《鳥的天堂》,使“鳥的天堂”美名傳揚?,F(xiàn)在大榕樹已成了一處旅游勝地,它的南面50米處建有觀鳥樓,可以觀賞“鳥的天堂”、熱帶植物、農(nóng)舍風光等。
預習任務:
1、能借助拼音,自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2、認真預習的孩子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能說一說作者幾次去“鳥的天堂”?
4、你能收集到關(guān)于鳥的天堂的圖片或資料嗎?
自主、合作、探究:
1、你學到了哪些新的生字詞?
2、討論交流:作者幾次去鳥的天堂?什么時候去的?看到的景象一樣嗎?
3、說大榕樹是“鳥的天堂”,這到底是棵怎樣的樹呢?你找到了哪些描寫大榕樹的句子。
闖關(guān)練習:
1、照樣子積累詞語
A、白茫?!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B、許許多多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C、商量商量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2、我能把他們送回家。
展示 裂縫 顫動 陸續(xù) 留戀 茂盛
A、先先后后,時斷時續(xù)。 ( )
B、裂開或自然露出的狹長細縫?! ? )
C、不忍舍棄或離開?! ? )
D、清楚地擺出來讓人欣賞,明顯表現(xiàn)出來使人知道。( )
E、植物長得多而茁壯?! ? )
F、短促而頻繁地振動?! ? )
學習收獲:
知識延伸:
鳥的天堂
田 漢
三百年來榕一章,濃蔭十畝鳥千雙。
并肩只許木棉樹,立腳長依天馬江。
新枝還比舊枝壯,白鶴能眠灰鶴床。
歷難經(jīng)災從不犯,人間畢竟有天堂。
這首詩,是著名劇作家田漢同志1962年到新會,游覽小鳥天堂時即興而作的。
教學思路(糾錯欄)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抓重點句子,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眾鳥紛飛的壯觀景象。
2、體會“鳥的天堂”中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命之美,增強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意識。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學習重點:
抓住重點詞句體會眾鳥活動的熱鬧場面。
知識鏈接:
巴金原名李堯棠,1904年出生于四川成都。1920年入成都外國語專門學校,1923年從封建家庭出走,就讀于上海和南京的中學。1927年初赴法國留學,寫成了處女作長篇小說《滅亡》,發(fā)表時始用巴金的筆名。1928年底回到上海,從事創(chuàng)作和翻譯。從1929年到1937年中,創(chuàng)作了主要代表作長篇小說《激流三部曲》。以其獨特的風格和豐碩的創(chuàng)作令人矚目,被稱為“一個有熱情的有進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數(shù)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
預習任務:
1、有感情朗讀課文,邊讀邊想象畫面,感受南國的美麗風光,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找出你喜歡的優(yōu)美的句子,讀一讀,并進一步體會這些句子美在哪里。
3、文中幾次提到了“鳥的天堂”,為什么有的地方?jīng)]有加引號而有的地方又加了引號呢?
自主、合作、探究:
1、合作完成:作者第二次去鳥的天堂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想了些什么?
2、交流:你喜歡文中的哪些句子?為什么?
3、說一說:為什么說大榕樹是鳥的天堂?
闖關(guān)練習:
1、昨天是我的眼睛騙了我,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
A、加引號的“鳥的天堂”指_______________。
B、沒加引號的“鳥的天堂”指______________。
2、讀一讀,說說你從畫線部分體會到了什么
A、我有機會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樹,枝干的數(shù)目不可計數(shù)。
我體會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
B、那么多的綠葉,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點兒縫隙。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著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力在顫動。
我體會到:
學習收獲:
知識延伸:
課后小練筆:學習作者的寫法,按一定順序,有條理地介紹一處景點。
小學語文第七冊高效課堂導學案
班級 課 題 4* 火燒云 課 時 1課時 使用時間
組別 姓名 小組評價 教師評價
編制 任明容 審核
導學過程(修改欄)
學習目標 :
1、我能學會生字新詞 。
2、我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
3、我要學習作者抓住火燒云顏色和形狀的變化進行觀察的方法,學習積累作文素材。
學習重點:了解課文是怎樣寫火燒云顏色和形狀的變化的,學習作者觀察事物和積累材料的方法。
知識鏈接:在清晨,太陽剛剛出來的時候,或者傍晚太陽快要落山的時候,天邊的云彩常常是通紅的一片,像火燒的一傍晚的 火燒云樣。人們把這種通紅的云,叫做火燒云,又叫朝霞和晚霞。有時候,沒有云,天邊也會出現(xiàn)火紅的顏色,這叫火燒云。
預習任務 :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認識生字新詞。
2、勾畫文中優(yōu)美詞句,多讀幾遍,并積累好詞句。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觀察自然界的火燒云。
3、查閱有關(guān)資料,了解火燒云的成因。(5、6號同學可不做)
自主、合作、探究 :
一、展示互動,檢查預習。
1、我能描述火燒云的美麗景象。
2、我給大家介紹火燒云的成因等課前所了解的知識。
3、我學會了以下生字新詞:紫檀( ) 笑盈( )盈 一模( )一樣 恍( )恍惚( )惚 廟( )門 兇猛( )
4、我讀一讀喜歡的語句。
二、研讀課文,整體感知。
1、 課文是按什么順序火燒云的?寫了火燒云的什么特點?
2、我們來欣賞火燒云上來時的色彩美:讀句子、談體會。
抓住個重點句進行賞析:“這地方的火燒云變化極多,一會兒紅通通的,一會兒金燦燦的,一會兒半紫半黃,一會兒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黃、茄子紫,這些顏色天空都有。還有些說也說不出來、見也沒見過的顏色。”
3、我們來欣賞火燒云千姿百態(tài)的形狀美:讀句子,展開豐富的想象。
4、作者為什么能把火燒云寫得這樣美,這樣逼真,給我們留下這樣深刻的印象呢?
學后反思,當堂檢測:
1、照樣子寫詞語。
葡萄灰
笑盈盈
2、我會背誦喜歡的段落。
3、 我要學習《火燒云》一文中作者觀察事物和積累材料的方法,展開想象,以《云》為題寫一個片斷。
學習收獲:
知識延伸:課外收集一些有關(guān)大自然美麗、神奇的圖片,讓我們做個有心人,發(fā)現(xiàn)自然界的美,懂得欣賞美并保護這些美。
小學語文第七冊高效課堂導學案
班級 課 題 5古詩兩首 課 時 2課時 使用時間
組別 姓名 小組評價 教師評價
編制 任明容 審核
導學過程(修改欄)
第一課時 題西林壁
學習目標 :
1、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古詩,默寫《題西林壁》。
2、理解詩句的意思, 體會詩句對廬山雄奇壯觀、千姿百態(tài)景象的贊美及蘊含的人生哲理。
學習重點: 1、欣賞古詩文,積累古詩名句。 2、體會有人生哲理的詩句。
知識鏈接:1、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他一生坎坷,屢遭貶謫,與其父蘇洵,其弟蘇轍合稱“三蘇”,其散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書法,詩詞造詣很高。
2、題壁詩是古代詩歌中的瑰寶,是一種值得研究的文化現(xiàn)象。,“題壁”是唐宋時期詩人“發(fā)表”作品的途徑之一。唐宋時期雖然已經(jīng)發(fā)明了雕版印刷,但由于當時印刷能力很有限,還有大量詩歌不能刻印出來,“題壁”就成為一種“發(fā)表”詩作的最佳方式。題壁簡單易行,只要把作品寫在墻壁上,天南海北的過往行人見而讀之,就可傳播開來。
預習任務 :
1、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注意字音。課文,認識生字新詞。
2、借助工具書先試著理解古詩意思,如果遇到疑難問題,請做好標記。
3、“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兩句詩所說明的道理與下面哪句話相近?( )選項:1、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2、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5、6號同學可不做)
自主、合作、探究 :
一、展示互動,檢查預習。
1、我給大家介紹蘇軾這位偉大的詩人。題壁詩的由來。
2、我能給大家朗誦古詩?;ハ嘀刚忠簦⒁馔nD,用/做標記。
二、明確學習任務, 小組合作學習古詩。
1、小組內(nèi)交流詩句意思,小組匯報詩意。(小組要說明是用什么方法學習的)
2、重點賞析理解“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A、請你找出描寫詩人從不同角度觀察廬山的幾個字,詩人在不同角度看到了什么樣的景象?這讓你感受到了什么?
B、抓住“嶺”、“峰”的不同概念體會廬山景象的多變。我可以運用簡筆畫描述。
嶺 峰
c、你能說出是什么原因讓詩人“不識廬山真面目”呢?那怎樣才能看到它的真面目呢?
學后反思,我來闖關(guān):
1、選擇加點字的正確解釋,把序號寫在括號里。
(1)題西林壁。( )A做題 B書寫,題寫 C題目
(2)只緣身在此山中。( )A緣由 B緣分 C因為
2、不識廬山真面,只緣身在此山中”的意思正如俗語(
)
3、小練筆:同樣的一件事物,可是在不同的角度卻有著不一樣的樣子,你們有過和作者一樣的感受和經(jīng)歷嗎?(生結(jié)合實際舉例)
學習收獲:
知識延伸: 推薦古詩《望廬山五老峰》、《江上送客游廬山》、《廬山獨夜》
導學過程(修改欄)
第二課時 游山西村
學習目標 :
1、認識課后生字,會寫4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詩歌,理解詩歌內(nèi)容,體會詩歌意境。
3、朗讀理解內(nèi)容,譯讀理清思路,品讀感悟哲理。
學習重點:
1、理解詩歌內(nèi)容,體悟詩歌意境。
2、體會“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哲理美。
知識鏈接:1、陸游(1125-1210),南宋詩人,字務觀,號放翁,山陰人。少年時即深受家庭中愛國思想的熏陶。乾道八年,入四川宣撫使王炎幕府,投身軍旅生活。在政治上主張堅決抗戰(zhàn)。晚年退居家鄉(xiāng),但收復中原的信念始終不渝。一生創(chuàng)作詩歌很多,內(nèi)容極為豐富。抒發(fā)政治抱負,反映人民疾苦,批判當時統(tǒng)治集團的屈辱投降,風格雄渾豪放,表現(xiàn)出渴望恢復國家統(tǒng)一的強烈愛國熱情?!蛾P(guān)山月》、《書憤》、《示兒》等,均為世人所傳誦。
預習任務 :
1、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注意字音。課文,認識生字新詞。
2、借助工具書先試著理解古詩意思,如果遇到疑難問題,請做好標記。
3、“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包含什么哲理? (5、6號同學可不做)
自主、合作、探究 :
一、展示互動,檢查預習。
1、我給大家介紹陸游這位偉大的詩人。
2、我能給大家朗誦古詩?;ハ嘀刚忠?,注意停頓,用/做標記。
3、 重點學習生字:豚( ) 疑( )
逐( ) 凝( )
二、明確學習任務, 小組合作學習古詩。
1、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題西林壁》,我們來總結(jié)一下學習方法。
2、自由讀詩,大體說說詩句寫了什么內(nèi)容?
3、小組內(nèi)交流詩句意思,小組匯報詩意。(理解詩意方法如:①借助注釋②聯(lián)系上下文③聯(lián)系課文插圖④補充詩中沒有的詞句。 )重點品味“莫笑”、“足”等詞。
4、重點賞析理解“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A、感情讀詩,在理解詩意的基礎(chǔ)上體會作者的感受,并能用連貫,正確的語言表述。
B、 你們也有過“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時候嗎?從那件事中,你明白到了什么道理?
5、作者怎樣寫出對農(nóng)村生活的熱愛?
學后反思,我來闖關(guān):
1、熟讀成誦,采取小組競賽,組內(nèi)競賽等不同方式背誦
2、我們在什么情況下會產(chǎn)生“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你能舉個例子嗎? (生結(jié)合實際舉例)
學習收獲:
知識延伸: 制作"陸游小檔案"
學生自己設(shè)計,不要拘泥課本中的形式.可配畫,編目錄,題寫前言,后記,也可做成本周的綜合學習資料.
小學語文第七冊高效課堂導學案
班級 課 題 6、 爬山虎的腳 課 時 2課時 使用時間
組別 姓名 小組評價 教師評價
編制 任明容 審核
導學過程(修改欄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
1、我能學會生字新詞,正確讀寫“均勻、重疊、空隙、痕跡、觸角”等詞語 。
2、我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還要背誦下來 。
3、我要積累描寫爬山虎葉子的句子,了解爬山虎的腳的樣子 。
學習重點:了解爬山虎的特點,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
知識鏈接: 葉圣陶(1894——1988)原名葉紹鈞,江蘇人,我國現(xiàn)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出版家。他中學畢業(yè)后即開始當小學教師,并從事文學創(chuàng)作。他先后創(chuàng)作、出版了我國第一部童話集《稻草人》、我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第一部長篇小說《倪煥之》。
爬山虎:也稱“巴山虎”“地錦”“常青藤”,葡萄科植物。夏季開花,花小,黃綠色,漿果紫黑色。常攀緣在墻壁或巖石上,廣見于我國各地。
預習任務 :
1、讀讀課文,要求讀通順、讀正確。碰到不認識的字,查閱字典并讀準字音。
2、查閱資料了解作者葉圣陶及其主要作品。
3、仔細閱讀課文后,我知道了爬山虎的生長位置以及它的葉子的形態(tài)。
4、了解爬山虎的腳的位置、樣子、顏色;它是如何一步步向上爬的;以及它與墻的關(guān)系。讀了課文,我還有疑問,我在課文中標注。(5、6號同學可不做)
自主、合作、探究 :
一、展示互動,檢查預習。
1、我給大家談談我對葉圣陶的了解。
2、我還知道爬山虎的知識。
3、我學會了以下生字、新詞。(學生互助學會本課生字新詞,可采取多種方式,如拼音寫漢字,形近字組詞,易讀錯字注音等。)
A、我會寫:
Jūn yún dàng yàng kū wěi hén jì yè bǐng
( ) ( ) ( ) ( ) ( )
B、我會記:本文要求寫的字我都記住了它們的字形,還給它們組了兩個詞寫在了書上,并且不看詞語我也能給每個字組詞。
虎 占 鋪 均 勻 順 疊
莖 柄 觸 痕 逐
C、詞語理解:下面詞語的意思我都理解了,并且寫在了書上。
均勻 葉柄 休想 相當 一順兒
二、研讀重點、體會方法。
1、理清課文敘述順序,知道課文哪個自然段寫了爬山虎的葉子,哪些自然段寫了爬山虎的腳?
2、葉圣陶爺爺筆下的爬山虎的葉子怎樣呢?自由朗讀、感悟第二自然段,品讀爬山虎葉子的美。(結(jié)合爬山虎實物,抓住重點語句體會 ,可以談感受、畫畫等形式。)
3、作者為什么把葉子寫的這么美呢?交流觀察所得。
4、多種形式朗讀描寫爬山虎葉子的段落,再次感受爬山虎葉子的美。
學后反思,我來闖關(guān):
1、本文先寫爬山虎生長的地方,再寫 ,
然后寫 ,以及 。
2、積累課文中第二自然段的優(yōu)美句子。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
1、 了解爬山虎的腳的位置、樣子、顏色;它是如何一步步向上爬的;以及它與墻的關(guān)系。
2、學習如何抓住事物的特點,具體地描寫事物。 。
學習重點:了解爬山虎是怎樣向上爬的。 學習作者抓住特點進行觀察和表達的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
一、展示互動,檢查預習。
1、 小組內(nèi)同學輪流朗讀3、4、5自然段, 讀一讀。試著說一說每一段分別講了什么?
2、對照課文,結(jié)合爬山虎實物仔細觀察腳的形狀、顏色。
3、找出爬山虎的腳的關(guān)鍵句子,讀一讀。
二、研讀課文,整體感知。
1、探究一:爬山虎的腳長在哪? (直觀理解:葉、葉柄、反面。)
2、探究二:爬山虎的腳是什么樣兒的?(結(jié)合課件、實物, 在書上畫出有關(guān)詞語,句子,可采取讀、劃、填、畫的方法)
3、 探究三:爬山虎是怎樣爬的?
4、探究四:爬山虎的腳力氣有多大?
溫馨提示:以上內(nèi)容你可以采取你喜歡的方式展示匯報??梢钥诖?、表演 、畫畫…發(fā)揮你的創(chuàng)造力吧!
我來闖關(guān):
請你為爬山虎的腳畫一張簡筆畫,并展開想象,以爬山虎的口氣向大家介紹一下自己的本領(lǐng)。
大家好,我是爬山虎,我的本領(lǐng)可大了!
學習收獲:
知識延伸:我課余時間在家里要種大蒜,生豆芽,隨時的觀察,記錄它們生長變化過程,并寫出觀察日記。
小學語文第七冊高效課堂導學案
班級 課 題7蟋蟀的住宅 課 時 2課時 使用日期
組別 使用人 小組評價: 教師評價:
主備人馬德莉 審核人
教學思路
(糾錯欄)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學會本課13個生字,認識7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住宅、隱蔽、棄去、慎重、住址、挖掘、搜索、驟雨、粗糙、簡樸、干燥、鉗子、耐煩、寬敞。
2.朗讀課文,了解蟋蟀住宅的特點和住宅的修建過程。
學習重點
朗讀課文,了解蟋蟀住宅的特點和住宅的修建過程。
知識鏈接:法布爾 (1823—1915)法國著名昆蟲學家。他出身于貧苦農(nóng)民家庭,從小喜愛昆蟲。十分勤勉,自學了高等數(shù)學,并考取了大學教授的資格。
蟋蟀 又名蛐蛐,是一種昆蟲,身體黑褐色,觸角很長,后腿粗大,尾部有尾須一對,善于跳躍。吃植物的根、莖和種子,對農(nóng)業(yè)有害。雄的蟋蟀好斗,兩翅摩擦能發(fā)出聲音。課文中提到蟋蟀會唱歌,實際上蟋蟀是不會鳴叫的,那“口瞿口瞿口瞿”的聲音是依靠翅膀摩擦發(fā)出來的。雄蟋蟀的右翅覆蓋在左翅上面,細細觀察它背上的翅膀,下面有一個特別突出的翅球。如果把翅球放在顯微鏡下觀察,可以發(fā)現(xiàn)上面有鋸齒狀的突起,這個突起叫做“弓”。蟋蟀舉起背上的左右翅,用右翅上的“弓”摩擦左翅上的細脈,便發(fā)出悅耳的鳴聲,這就是蟋蟀“唱歌”的秘密。
預習任務:
(一)我會自學生字詞。
(二)我會讀課文,了解蟋蟀住宅的樣子。
1、蟋蟀的住宅有多少平方米,有幾層樓?小東西的住宅是什么樣的?讀課文,用“—”畫出有關(guān)句子。
自主、合作、探究:
再讀課文,找出生詞,討論。
2、讀課文,劃出不理解的生詞,寫在書寫上。
3、討論詞義。聯(lián)系課文,你理解哪個詞義就請在小組內(nèi)講哪個詞。
4、重點指導學習“隨遇而安”。
(1)隨遇而安,從字面看是什么意思?
(2)課文中誰喜歡“隨遇而安”,從哪兒看出來的?誰不喜歡“隨遇而安”,從哪兒看出的?(在文中勾畫出來)
我來闖關(guān):
1、把學習目標第一條出示的生詞聽寫在聽寫本上。(由各組小組長負責聽寫)
2、選擇正確讀音。
洞穴(xué xuè)粗糙(zào cāo)慎重(shèn sèn) 即使(jí jì )
3、從課文中找出下列詞語的反義詞:
柔弱--- 明顯--- 光滑---
潮濕--- 熱鬧--- 狹窄---
4、摘抄課文中把事物當人來寫的句子。
例:當四周很安靜的時候,蟋蟀就在平臺上彈琴。
學習收獲:
教學思路
(糾錯欄)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蟋蟀住宅的特點和住宅的修建過程,領(lǐng)悟作者的一些表達方法。
2、體會蟋蟀吃苦耐勞、不肯隨遇而安的精神。
3、培養(yǎng)學生仔細觀察的習慣。
學習重點:
理解蟋蟀住宅的特點和它修建的經(jīng)過,學習抓住特點形象生動地說明事物。體會蟋蟀吃苦耐勞,不肯隨遇而安的精神
預習任務:
1、收集蟋蟀的資料。
2、蟋蟀的住宅有什么特點呢?用“—”畫下有關(guān)句子。
自主、合作、探究:
1、把蟋蟀的住宅的每一個特點用一個詞概括出來。
例:在朝著陽光的堤岸,青草叢中隱藏著一條傾斜的隧道,即使有驟雨,這里也立刻就會干的。(向陽)
2、了解蟋蟀是怎樣建房的,請你找出課文贊揚蟋蟀的語言,讀一讀,體會作者的情感。
3、朗讀課文中直接稱贊蟋蟀住宅的句子,體會蟋蟀吃苦耐勞、不肯隨遇而安的精神,體會作者對這種精神的敬佩贊揚的思想感情。
(1)它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唱歌,還由于它的住宅。
(2)它的工具是那樣柔弱,所以人們對它的勞動成果感到驚奇。
(3)假使我們想到蟋蟀用來挖掘的工具是那樣簡單,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偉大的工程了。
4、換角色,指導說話。
( 1)下面請“蟋蟀工程師”介紹一下它是如何建筑住宅的,它建筑的住宅的特點等。
(2)個小組準備后,派代表發(fā)言。(讓學生把課本上的內(nèi)容轉(zhuǎn)化為自己的東西。)
5、深入了解,認識蟋蟀。
(1)小組內(nèi)交流收集到蟋蟀的圖片、資料。
(2)談體會:看了圖片、資料你懂得了那些以前你不知道的知識?
我來闖關(guān):
1、比一比,填一填。
隱蔽 隱藏
①在朝著陽光的堤岸,青草叢中( )著一條傾斜的隧道。
?、跐摲筷? )草叢里,紋絲不動。
慎重 鄭重
③老師( )對我們說:“這次的拔河比賽同學們一定要齊心協(xié)力,爭奪冠軍。”
?、芪覀冊谂c陌生人交往時要( ),不要輕信花言巧語。
2、讀片段,聯(lián)系上下文,回答問題。
別的昆蟲大多在臨時的隱蔽所藏身。它們的隱蔽所得來不費功夫,棄去毫不可惜。蟋蟀和它們不同,不肯隨遇而安。它常常慎重的選擇住址,一定要排水優(yōu)良,并且有溫和的陽光。它不利用現(xiàn)成的洞穴,它的舒服的住宅是自己一點一點挖掘出來的,從大廳一直到臥室。
◆文中的“它們”指的是 ,“它”指的是: 。
◆“隨遇而安”是什么意思?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蟋蟀的住宅不肯隨遇而安?
學習收獲:
知識拓展:
仔細觀察一種小動物,寫一段話,寫出這種小動物最大的特點。
小學語文第七冊高效課堂導學案
班級 課 題8﹡世界地圖引出的發(fā)現(xiàn) 課 時 1課時 使用日期
組別 使用人 小組評價: 教師評價:
主備人馬德莉 審核人
教學思路
(糾錯欄)
學習目標:
1、我能認識本課的7個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詞語。
2、我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大體了解課文內(nèi)容。
3、我能體會科學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奧秘的執(zhí)著精神,并能把讀后的感受和同學交流交流。
學習重點:了解魏格納發(fā)現(xiàn)大陸漂移的過程,理解有關(guān)的地理知識。
知識鏈接:
1、魏格納(1880-1930)德國著名的天文學家、氣象學家和地球物理學家。1915年,他出版了《海陸的起源》一書,全面論證了大陸漂移學說。在書中,他綜合地貌學、地質(zhì)學、地球物理學、古生物學、古氣候?qū)W等方面的知識和事實,從不同學科的角度,系統(tǒng)地論述了關(guān)于大陸漂移的觀點和論據(jù),形成了比較完整的理論體系。為了獲得第一手資料,進一步論證大陸漂移的假說,他先后4次赴北極的格陵蘭島進行考察,并于第4次考察時不幸遇難。
2、大陸漂移說:是解釋地殼運動的一種學說,由德國地球物理學家阿爾弗德雷·魏格納首創(chuàng)。他根據(jù)非洲西海岸和南美洲東海岸在形狀上的吻合性和地層、構(gòu)造、山脈的連續(xù)性,以及非洲、印度、澳大利亞大陸古生物的相關(guān)性等事實,認為地殼的硅鋁層漂浮在硅鎂層之上,大陸曾經(jīng)大規(guī)模地水平移動過。在2億年前,地球上的陸地是一塊統(tǒng)一的連續(xù)體,叫“泛古陸”。由于地球自西向東轉(zhuǎn),加上日、月引潮力的作用,自2億年前的中生代開始,漂浮在硅鎂層上的硅鋁層逐漸自動向西移動。到第四紀初期,形成現(xiàn)代地球表面的海陸分布輪廓。大陸漂移說問世后,并沒有引起人們的廣泛注意。自20世紀60年代海底擴張說和板塊構(gòu)造理論提出后,大陸漂移說重新被人們所重視。
預習任務:
1、積累一些好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大體了解課文內(nèi)容。
3、魏格納奇妙的想法是怎樣產(chǎn)生的?有了這個想法之后,他做了些什。
自主、合作、探究:
1、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默讀課文第7自然段,找出相關(guān)語句,看看魏格納發(fā)現(xiàn)了什么重要證據(jù),證明他的假想是正確的?(理解大陸漂移)
3、魏格納重大的發(fā)現(xiàn)靠的是什么?(談讀后感受)
4、復述這個故事。
我來闖關(guān):
1、 劃去錯誤的讀音。
地質(zhì)( zhǐ zhì ) 興奮( xìng xīng) 轉(zhuǎn)移( zhuǎn zhuàn )
破舊( pè pò ) 靜謐( nì mì ) 比較( jiǎo jiào )
召開( zhāo zhào ) 嶄新( zhǎn zàn )
2、給下列加橫線的生字注音
靜謐( ) 呈現(xiàn)( ) 凹進( ) 資源( )
3、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填空
( )年,( )在病房的( )上發(fā)現(xiàn),( )和( )形狀十分吻合,從而推測太古時代地球上的大陸是連在一起的巨大板塊,后因大陸不斷漂移,才形成今天的各個大陸。為了證明自己的發(fā)現(xiàn),他講行了大量的考證工作,找到了許多事實,提出( )的假說。
4、讀了課文我明白了一個道理:
學習收獲:
知識延伸:
1、搜集的有關(guān)“大陸漂移”的知識。
小學語文第七冊高效課堂導學案
班級 課 題9巨人的花園 課 時 2課時 使用日期
組別 使用人 小組評價: 教師評價:
主備人馬德莉 審核人
教學思路
(糾錯欄)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認識8生字,會寫12字。正確讀寫“鮮花盛開、綠樹成陰、鮮果飄香、洋溢、允許、圍墻、告示牌、隆冬、孤獨、狂風大作、雪花飛舞、草翠花開、訓斥、覆蓋、凝視、火辣辣、冷酷、愉快、拆除”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想象畫面,在朗讀中感受真理。
學習重點
1、掌握本課生字詞。
2、在朗讀中感受真理。
知識鏈接:
童話是兒童文學的一種。通過豐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張來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對兒童進行思想教育。一般故事情節(jié)神奇曲折,生動淺顯,對自然物往往作擬人化的描寫,能適應兒童的接受能力。(結(jié)合課后資料袋)
預習任務:
(一)我會自學生字詞。
( 二)我會有感情地讀課文,了解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自主、合作、探究:
1、交流識記生字的不同方法。在小組內(nèi)指名讀、開火車讀等方式檢查生字新詞的認讀情況。
2、了解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3、小組合作學習,感受花園的美麗和變化
(1)題目是巨人的花園,花園是巨人的私有財產(chǎn),你們覺得巨人的花園怎么樣?課文是怎么描述的?默讀課文,找出有關(guān)的句子回答。
( 2)巨人的花園是漂亮的,迷人的,但是,這巨人的花園的景色會發(fā)生變化,讀課文思考:巨人的花園有孩子時什么樣?沒有孩子時什么樣?從哪兒看出來的?畫出有關(guān)句子。小組交流學生交流所畫的句子。
我來闖關(guān):
1、聽寫詞語
鮮花盛開、綠樹成陰、鮮果飄香、洋溢、允許、圍墻、告示牌、隆冬、孤獨、狂風大作、雪花飛舞、草翠花開、訓斥、覆蓋、凝視、火辣辣、冷酷、愉快、拆除
2、寫出下列詞語的反義詞。
冷酷( ) 凋謝( ) 溫暖( ) 破損( )3、寫一寫,讀一讀
鮮花( 盛開 ) 狂風( ) 綠樹( )
冰雪( ) 洋溢( ) 增添( )
4、根據(jù)意思寫出相關(guān)的詞語。
(1)用嚴厲的言語指出別人的錯誤或罪行。( )
(2)喧嘩熱鬧。( )
(3)訓誡,斥責。( )
(4)指情緒、氣氛等充分流露。( )
(5)聚精會神地看。( )
學習收獲:
知識拓展:
1、收集有關(guān)童話的故事,講給同學聽。
教學思路
(糾錯欄)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把課文讀通讀透,難懂句子多讀幾遍。
2、抓住重點詞句,體會人物的情感。(在書中留下你思考的痕跡,批批劃劃,并在旁邊做上讀書筆記。)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想象畫面。
4、在閱讀中了解“快樂應當和大家分享”,“人不要太自私”,“要尊重孩子,沒有孩子的地方就沒有春天。”
學習重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想象畫面。
2、懂得快樂要和大家分享的道理。
預習任務:
1、認真讀課文,探究花園變化的原因
2、感受本文的表達特點,抄寫自己喜歡的句子,積累語言。
自主、合作、探究:
1、探究花園變化的原因
(1)同樣是一座花園,為什么有孩子時和沒有孩子時,卻有這么大的差別呢?
個人思考,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2)巨人對孩子們的態(tài)度前后有什么不同?
個人思考,小組交流。
(3)教師引導學生品析詞句,結(jié)合指導朗讀
(4)巨人看到了孩子們到他的花園里玩,很生氣,大聲叱責孩子們,請你從文中勾畫出能看出巨人很生氣詞句。
(5)孩子再也不來這里了,可是,巨人的花園里再也沒有歡樂了,沒有了笑聲,花園也不漂亮了,那花園是怎么樣的景象呢?
(6)這時候,巨人的心情是怎樣的?。聯(lián)系上下文思考,巨人這時候在想什么呢?
2、巨人后來的態(tài)度是怎么樣的?你是從哪知道的?請在文中勾畫出來。
自由讀,指名讀,要求讀出巨人高興的心情。
3、探究討論:為什么巨人對孩子們的態(tài)度會有這么大的變化呢?
我來闖關(guān):
1、摘錄文中描寫冬天的詞語,并用其中幾個詞寫一段話。
2、你能談談對巨人的看法嗎?你喜歡巨人嗎?為什么?
學習收獲:
知識拓展:
1、你認為這篇童話為什么會被稱作童話中的“完美之作”?你還知道王爾德的哪些作品?
2完成一篇日記。要求:結(jié)合實際生活中的例子暢談今天學習課文后的收獲。
小學語文第七冊高效課堂導學案
班級 課 題10﹡幸福是什么 課 時1課時 使用日期
組別 使用人 小組評價: 教師評價:。人教版小學四年級語文導學案。
主備人馬德莉 審核人
教學思路
(糾錯欄)
學習目標:
1、我能認識本課的6生字詞。
2、我能朗讀課文,還能懂得幸福要靠勞動,要靠很好地盡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
3、我能和同學合作表演課文內(nèi)容。
學習重點:了解三個牧童對幸福各有怎樣的體會,從而懂得真正的幸福是什么。
知識鏈接:關(guān)于“幸福”的名人名言
人類的一切努力的目的在于獲得幸福。──歐文
你想成為幸福的人嗎?但愿你首先會吃得起苦。──屠格涅夫
想不付出任何代價而得到幸福,那是神話。──徐特立
預習任務:
1、了解故事內(nèi)容,積累一些好詞好句。
2、三個牧童挖小水井的目的是什么,由挖小水井引出了一個什么問題。
3、想想三個牧童分手后,各自都做了些什么。
自主、合作、探究:
1、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劃出智慧的女兒兩次說的話,結(jié)合結(jié)合三個青年的體會說說幸福是什么?
3、表演這個故事。
我來闖關(guān):
1、讀句子,聯(lián)系課文回答問題
“幸福要靠勞動,要靠很好的盡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
文中三個孩子各自對人們做了什么有益的事情?你認為幸福是什么?
2、照樣子,寫句子。
例:醫(yī)生說:幸福是我能給病人治病,他們恢復了健康,多么幸福。我能幫助別人,因而感到幸福。
老師說:幸福是 。。人教版小學四年級語文導學案。
說:幸福是 。
學習收獲:
本文來源:http://63xf.com/jiaoan/46248.html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