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xf.com--詩詞】
以下是招生考試網(wǎng)www.chinazhaokao.com為大家整理的《詩經(jīng)讀后感1000字》,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更多資源請搜索詩詞鑒賞頻道與你分享!
詩經(jīng)讀后感1000字篇一
《《詩經(jīng)》讀后感》
《詩經(jīng)》讀后感
《史記》《孔子世家》記載“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孔子是個大眾教育家,他這樣唱的詩,很可能就像現(xiàn)在周杰倫《雙節(jié)棍》一樣通俗流行。但后來《詩經(jīng)》被置于六經(jīng)之首,再加上那個沒有注釋誰也看不懂的《春秋》,于是在一般人看來經(jīng)典似乎從此和通俗勢不兩立。《詩經(jīng)》是民歌,之所以現(xiàn)在這樣高高在上,讓人覺得高不可攀、高山仰止,除了語言和社 會變遷之外,還有詩歌本身發(fā)展的因素。不再通俗的是《詩經(jīng)》的文本,而在我們這些熱愛漢語、喜歡詩歌的人的血液里仍然流淌著《詩經(jīng)》的元素。她會不停地跳出來,刺激你去了解整部《詩經(jīng)》。至少對于我來說,每每想讀詩經(jīng),但每每又止步于他佶聱難懂的文字。這樣徘徊的心態(tài)持續(xù)了十年,終于在去年的冬天下定決心一字一句啃掉她。因為無論是唐詩的華麗,還是宋詞的精巧,在我看來抵不過《關(guān)睢》《蒹葭》《子衿》給我的震撼,那種質(zhì)樸,那種清新,那種深沉,直抵心間,無可比擬。
說是啃掉,實在是因為心態(tài)的浮躁。果然進去了,就是一種自在的飛翔。海德格爾說人的本質(zhì)目的是詩性地活在大地上。詩是對生活的揭示、還原、歌唱、吟詠,在創(chuàng)作與歌詠間享受了美感、還原了自我、升華了人性,得到了自由。在《詩經(jīng)》里我親見了《桃夭》的繁華,《出車》的深沉,土國城漕的勞苦和死生契闊悲涼,似乎是真的回到遙遠的古代。但我又不能,一本《詩經(jīng)》千百個人有千百種讀法,誰也無法保證誰能準(zhǔn)確解讀詩(來源:文秘114 )意。但依靠正確的方法還是可以做到不斷接近詩意的。安
意如無疑是讀詩、解詩的高手。
你看她,在云南麗江的三月,坐在客棧的陽臺上看云,看見日影銜山,有婦女背著裝滿一家生活的籮筐經(jīng)過,看見《式微》家人的期待,那種“薄弱的未被剪絕的美,似在黃昏時望見的天際里最后的一縷霞光,遠處小屋透出的一點橘黃燈光,遙遠難求,竟未至絕望?!彼龔倪@里切入《詩經(jīng)》真是別有風(fēng)味。在這里她不用情景還原法,只寫自己,只寫身邊,古今異同,情理相近,哀婉的古詩被她一點撥就進入了你我的生活,不變的只有對生活艱辛地深味和體會。看到《木瓜》想到家鄉(xiāng)清甜滋養(yǎng)的瓜果脯,由木瓜的美好,再想到男女戀愛的輕快活潑,又到電視上的婚戀速配,《木瓜》一詩的輕快可愛到了她文中也變的輕快可愛。古代畢竟久遠,雖然借助文字,我們可以情景還原,但書中得來終覺淺,不能和自己的生活相結(jié)合,理解詩意,終究是空發(fā)感慨。由這樣淺顯地介入,深沉的感悟,詩性便在你我心中充盈。
《詩經(jīng)》是我國的第一部詩歌總集,和《楚辭》一樣,對歷史有著極其深遠的影響。后世很多文人都從《詩經(jīng)》中汲取營養(yǎng)進行創(chuàng)作。相對《詩經(jīng)》來說,后世的詩文更易學(xué)易懂。所以結(jié)合后世之詩文,進行詩意與詩意,詩境與詩境等等的對比閱讀,對于加深對詩意的理解無疑是個方便之門。在這里安意如告訴我們,與詩詞的理解,要有一種邂逅。早年她看《神雕俠侶》,程瑛救了受重傷的楊過,卻不以真面目示人。當(dāng)楊過醒來時,看見程瑛在紙上反復(fù)寫著一句話:“既見君子,云胡不喜?!比缃褡x《鄭風(fēng)風(fēng)雨》:“既見君子,云胡不喜”。那種欲言又止,眼波流轉(zhuǎn)的韻致近現(xiàn)眼前。從風(fēng)雨如晦到白居易“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她看到了“讀詩經(jīng)就
有這種好處,它告訴你所有的藝術(shù)都有跡可循,無謂過度迷信崇拜,只是語言的天才,他會將文字表達得落花無聲,踏雪無痕?!卑拙右滋ぱo痕,我們的安意如卻明察秋毫,凄凄的《風(fēng)雨》就有了明亮的色彩。
《詩經(jīng)》不單是詩還是史,她記錄了春秋以前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對先秦正史的有益補充。同樣的,結(jié)合當(dāng)時的歷史資料讀《詩經(jīng)》,對正確理解詩意也是必須的。這里說史,不單有正史,也有野史,甚至有些是傳聞和猜測,但只要合理,都可以把詩解的相對圓滿?!缎屡_》等近十篇里都講了衛(wèi)國的一件事,把這些不同的詩,用同一歷史事件串連起來,反復(fù)吟詠,我們就能感受詩中厚重的思想感情。在這里,安意如并沒有拘泥《左傳》《國語》等正史而進行簡單復(fù)述。歷史總是人寫的,總有人的感情好惡,價值取向。這在里安意如以獨特的女性視角,對被歷史唾罵了幾千年的宣姜予以同情,這就更加難能可貴了。
同一篇詩,有著完全不同的理解,究竟誰正確,誰不正確,就有看誰的論據(jù)更足,誰的說法更有說服力,誰能把故事說的更好聽,更好看?!墩倌?野有死麕》歷來眾說紛紜:“‘被文王之化,雖當(dāng)亂世,猶惡無禮也。’(衛(wèi)宏《詩序》),‘貞女欲吉士以禮來,??又疾時無禮,強暴之男相劫脅。’鄭玄《詩箋》,‘此章乃述女子拒之之辭,言姑徐徐而來,毋動我之帨,毋驚我之犬,以甚言其不能相及也。其凜然不可犯
[1] [2] 之意蓋可見矣!’朱熹《詩集傳》。“(安引)而在安意如看來,這完全是一對青春少年浪漫相遇相愛的故事?!对娊?jīng)》短短二三十個字,經(jīng)她一還原,就成了一個跌跖起伏,意蘊幽長,生動活潑的小故事。這是何等的眼光和豐富的想象力啊。
總之,如果你也和我一樣,總是被這樣那樣的信息刺激著,想讀《詩經(jīng)》的話,就借鑒一下安意如的方法吧,如果你想更省力
,那你就讀她的書,她會告訴你,《詩經(jīng)》其實是這樣有意思,這樣容易讀,這樣就在眼前,而不再是高高在上、高山仰止的經(jīng)典。
詩經(jīng)讀后感1000字篇二
《詩經(jīng)讀后感》
《詩經(jīng)》是一部具有相當(dāng)價值的民歌集子。上到士大夫,下到市井之徒都是《詩經(jīng)》的作者。從地域上看,《詩經(jīng)》基本上囊括了當(dāng)時中國所有的開化之地。詩經(jīng)基本上能反映當(dāng)時社會中人的生活風(fēng)貌,人的原始狀態(tài)。
之所以說是原始,是跟后來的社會有區(qū)別,特別是在中國有了相對成熟的儒家道家思想之后,人變得不再跟以前的人一樣自然可愛。 《詩經(jīng)》是儒家經(jīng)典之一,更是孔子當(dāng)年使用的教材之一。后世必然要對《詩經(jīng)》進行適合當(dāng)時社會的解讀甚至歪曲,這更使得《詩經(jīng)》不自然了。
說了這些,我也給自己的閱讀粗略地定了三個著重點,以便在隨后的閱讀中加以考察:
1,《詩經(jīng)》的語言。經(jīng)者,經(jīng)緯也。《詩經(jīng)》便是詩的經(jīng)緯。語言的立法體系有兩條,一是詩,一是史。詩的語言是高度感性的,史的語言是高度理性的。這次閱讀,可以算是對《詩經(jīng)》作為語言立法者的地位進行一次考察?!对娊?jīng)》的第一身份是民歌,其語言是當(dāng)時絕大多數(shù)人都能聽懂,并樂于傳誦的。如同現(xiàn)今的流行音樂一樣。同時《詩經(jīng)》的語言可以算是漢語的源頭。希望通過這次閱讀,能體會到更多漢語的智慧與生命力,能像普通先民一樣自然地進入漢語源頭的語言場域,體會言說歌詠的魅力。
2,先民的生存生活狀態(tài)。中國的歷史發(fā)展就像一重一重的山脈,而最高的山峰就應(yīng)該是孔子老子所代表的思想學(xué)說。對理解孔子老子這些高峰而言,理解他們之前的先民的生存生活狀態(tài),以及他們思考的狀態(tài),就顯得很有必要。
3,《詩經(jīng)》的解與注?!睹姟纷鳛楝F(xiàn)在唯一流傳下來的注釋,其影響力非常。我打算在自己“解”的同時適當(dāng)對《毛詩》的注進行膚淺分析,全當(dāng)訓(xùn)練。因為資料與精力的限制,更不能涉及到更多儒家后學(xué)對《詩經(jīng)》的注解。不失為一遺憾。
考 槃
考槃在澗,碩人之寬。
獨寤寐言,永矢弗諼。
考槃在阿,碩人之薖。
獨寤寐歌,永矢弗過。
考槃在陸,碩人之軸。
獨寤寐宿,永矢弗告。
翻譯:
躊躇逗留于山澗,隱者心寬,獨寤寐之獨感言,此中之樂難以忘懷
躊躇徘徊于山阿,隱者放達,獨寤寐之獨吟哦,此中之樂不容錯過
躊躇盤亙于平陸,隱者流連,獨寤寐之獨宿留,此中之樂不可言
毛詩的注為:
考槃、刺莊公也。不能繼先公之業(yè)、使賢者退而窮處。
意思是:考槃是用來諷刺莊公的,因為他不能繼承先公的業(yè)績江山,而致使閑者退野隱居而“窮處”。
按照毛詩的這個思路,唯有隱者樂其隱而不言其窮,在言語間刺激莊公的過失方能起到諷刺之意。但是但從這首詩歌來看,我只能看到,隱者的確是樂其隱,而不言其窮,而并沒有看到言語間的刺激之意。我認為毛詩此解有待商榷。
此詩前幾句都平平,唯有最后一句“獨寤寐宿,永矢弗告?!敝档猛嫖丁H粽f先人已思考到語言的有限性,可能還有偏頗,但是顯然的是,古人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隱蔽”的魅力。 陶淵明的“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在意境上與此句最為貼切
淇 奧
瞻彼淇奧,綠竹猗猗。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瑟兮僩兮,赫兮咺兮,
有匪君子,終不可諼兮!
瞻彼淇奧,綠竹青青。
有匪君子,充耳琇瑩,會弁如星。
瑟兮僩兮,赫兮咺兮,
有匪君子,終不可諼兮!
瞻彼淇奧,綠竹如簀。
有匪君子,如金如錫,如圭如璧。
寬兮綽兮,猗重較兮,善戲謔兮,不為虐兮!
翻譯:
顧盼淇水之濱,有綠竹阿阿。
有才情之士,其才猶如骨與象牙切磋而來,又如玉石琢磨而成。
其儀莊重,其貌威嚴(yán)。
如此才情之士,終不可忘矣!
顧盼淇水之濱,有綠竹青青。
有才情之士,華冠墜玉,珠寶琳瑯。
其儀莊重,其貌威嚴(yán)。
如此才情之士,終不可忘矣!
顧盼淇水之濱,有綠竹縝密。
有才情之士,珍貴稀有如金錫,寶貴難得如圭璧。
他心胸寬廣,生性放達,倚在馬車前的橫木上也風(fēng)度翩翩。他言談幽默戲謔,卻從不粗暴不仁。
《毛詩》注為:淇奧、美武公之徳也。有文章、又能聽其規(guī)諫、以禮自防、故能入相于周、美而作是詩
也。
在翻譯時為“充耳”一詞所困,無意間在“百家講堂”里面獲得了答案。廈門大學(xué)中文系易中天教授在對漢時的貴族制度做介紹時,解釋了何為“充耳”。 充耳本是冠冒上的兩塊從帽檐以絲帶系之垂于耳旁的寶玉。 成語“充耳不聞”就是來源于此,指這兩塊玉石能使佩帶者不妄聞不偏聽。 但是充耳并不是隨便什么人都能戴的。 充耳屬于冕的一部分。 漢的貴族分為四個等級,從上至下分別為:天子、諸侯、大夫以及士。只有貴族能戴冠,在《淇 奧》中“會弁”既鹿皮帽即是冠,而平民庶人只能用一根頭巾把頭發(fā)束起來。“士”字本身的形象就是表示用冠把頭發(fā)收攏在頭頂時用一根發(fā)簪固定起來的樣子。而“王”則表示在冠上面再加一個冕,一塊橫著的板子(板子做叫延)頂在帽子上。皇帝的冕前后要墜珠子,耳旁有充耳。這樣稱做“冠冕堂皇”。 但是只有天子、諸侯、大夫有權(quán)利加冕,士則不行,所以士又稱被做“無冕之王”。 由此可見,《淇 奧》所稱頌的“匪君子”地位并不簡單。多言《毛詩》注評不可考,不可靠,不過通過對“匪君子”身份地位的分析,我認為此篇的注還是可信的。
何為“赫兮咺兮”? 瞻彼淇奧,綠竹猗猗/綠竹青青/綠竹如簀。 遠觀淇水的水濱,大叢綠竹的生命氣象便是周武公的氣象,這一“比”賦予了武公的威嚴(yán)生氣以一個直觀的形象,更加具有深味。仿佛一個等式的兩邊,兩個不同的事物因為內(nèi)在的質(zhì)而相衡相通。在這種相遇中衍生出中國文人精神世界的一個精神境界。
“竹”這個客觀事物作為載體在漢語文化的語境中秉其自身的性格獨自發(fā)展生長至今。所載的便是中國文人士大夫理想中的一些精神與德行。這種承載始終以“比”的方式在中國的文人士大夫中存在。文人士大夫以竹的品德跟自己做比,對自身的價值進行肯定。這種“比”雖然含有把竹當(dāng)作榜樣和模仿的對象的成分在里面,但是更多是將此作為一種共鳴的方式,
來確定自己德行的適當(dāng),進而砥礪自己。當(dāng)一個理想化的事物以共鳴的形式來對自己的存在進行自省自審時,這種理想化就不單是停留在審美的階段了,這種精神共鳴就體現(xiàn)了一種可貴的超越性。在此,雖此竹非中國后來文人眼中的竹子,武公的德行也不是中國文人士大夫理想的具體化,但是“比”卻是一樣的。
“綠竹猗猗”,“猗猗”通“阿阿”,長而美貌。第一次接觸,一出口便感覺竹的行貌已經(jīng)歷歷在目了。如此神氣。先人造字句時,讀音的影響究竟有多大?
“赫兮咺兮”,威者,自重則威。
“寬兮綽兮,猗重較兮,善戲謔兮,不為虐兮!”,出此句者,八成為婦人口。一個公眾形象勾畫地非常飽滿。換做現(xiàn)在的語境,就可以把這句理解成:"生性灑脫的男子,開敞篷跑車的男子,言語幽默風(fēng)趣的男子,不濫施強力的男子",言語間肯定是不夠嚴(yán)肅,不過很符合孔子的話:“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思無邪?!绷舷肟鬃赢?dāng)年在講學(xué)時,無論是對武公的德還是行,都不會輕易放過。
詩經(jīng)》是一部具有相當(dāng)價值的民歌集子。
這個結(jié)論稍微有點模糊。
《詩》中的三百零五篇作品,是按照風(fēng)、雅、頌編排的。
從對風(fēng)、雅、頌的分析中可以大致了解《詩》是怎樣一部書。
不過對于風(fēng)、雅、頌的區(qū)別歷來經(jīng)學(xué)家的分歧很大,比較重要的有三種說法。
一、由于詩篇內(nèi)容的不同,以《詩大序》的說法為代表。
《詩大序》:“上以風(fēng)化天下,下以風(fēng)刺上;主文而譎諫,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故曰風(fēng)。??是以一國之事系一人之本謂之《風(fēng)》。言天下之事,行四方之風(fēng),謂之《雅》。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興廢也。政有大小,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俄灐氛撸朗⒌轮稳?,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p>
即《風(fēng)》是關(guān)于個人的;《雅》是關(guān)于王政的;《頌》是關(guān)于神明的。
二、由于詩篇作者的不同。以鄭樵《詩辨妄》的說法為代表。
“《風(fēng)》者出于土風(fēng),大概小夫、賤隸、婦人、女子之言;其義雖遠而其言淺近重復(fù),故謂之《風(fēng)》。《雅》者出朝廷士大夫;其言醇厚典則,其體抑揚頓挫,非復(fù)小夫、賤隸、婦人、女子所能言者,故曰《雅》?!俄灐氛撸鯚o諷誦,惟以鋪張勛德而已;其辭嚴(yán),其聲有節(jié),不敢瑣言藝言,以示有所尊,故曰《頌》?!?/p>
即《風(fēng)》出于普通平民,《雅》出于朝廷士大夫。
三、由于詩篇的音調(diào)不同。以清惠周剔《詩說》的說法為代表。
“《風(fēng)》、《雅》、《頌》以音別也。??按《樂記》師乙曰:‘廣大而靜,疏達而信者,宜歌<大雅>;恭儉而好禮者,宜歌<小雅>?!驹^樂,為之歌<小雅>,曰:‘美哉思而不貳,怨而不言。’為之歌<大雅>,曰:‘廣哉熙熙乎!曲而有直體。’據(jù)此,則大小二《雅》,當(dāng)以
音樂別之,不以正之大小論也。
綜合這三種說法,可以初步得出以下結(jié)論:
《詩》的內(nèi)容涉及到三個方面:個人、王政、神明。
《詩》的作者涉及普通平民和朝廷士大夫。
《詩》的性質(zhì)是樂。
(顯然這三種說法是聯(lián)系在一起的。)
唐木所下的論斷比較貼近于第三點。
那么,風(fēng)、雅、頌到底都是什么樂呢?僅僅是民歌么?
鄭樵在《通序志》中提出:“風(fēng)土之音曰‘風(fēng)’,朝廷之音曰‘雅’,宗廟之音曰‘頌’。”
一般說到“風(fēng)”是各地的民歌——“民俗歌謠之詩也”。這一點似乎已經(jīng)達成了共識。
朱熹《詩集傳?國風(fēng)序》中說:“風(fēng)者,民俗歌謠之詩也。謂之風(fēng)者,以其被上之化以有言,而其言又足以感人,如物因風(fēng)之動以有聲,而其聲又足以動物也。”
“雅”一般被認為是“雅樂”、“正樂”。
朱熹《詩集傳?小雅序》中說:“雅者,正也,正樂之歌也?!?/p>
這里所說的“雅樂”“正樂”實際上是相對于地方樂而言的。它有著文化正統(tǒng)的意義。
因為,“雅”與“夏”音近而互通。雅言就是“夏言”。夏是西周王畿及其附近地區(qū)的古名,所以,雅言是王畿一帶的語言。經(jīng)過士大夫加以標(biāo)準(zhǔn)化之后,成為當(dāng)時的“國語”。
也就是說,雅言是士大夫的標(biāo)準(zhǔn)語,以別于各地的方言。所謂:“越人安越,楚人安楚,君子安雅。”
不過“雅言”不單純是個語言問題,它涉及一定的文化內(nèi)容。具有文化上的正統(tǒng)性。 所以,這是“雅”與“風(fēng)”最大的區(qū)別之處。
“頌”為“宗廟之樂歌”,是供王侯祭祀宗廟時用的。
阮元從訓(xùn)詁學(xué)的角度,考察“頌”即“容”字。也就是“舞容”(跳舞的樣子)。
周代用“樂”祭神祭祖。這個“樂”和我們現(xiàn)在所說的“音樂”不是一個概念。“樂”是人聲(歌)、樂器(弦)、舞蹈共同參與的。所以 “樂”自然少不了舞蹈。
那么,“頌”主要是表現(xiàn)周人文化上的超越性向度,祭神祭祖的敬意。
綜上:
《詩》是樂。
這里要強調(diào)的是,它現(xiàn)在僅僅是一個閱讀的文本了,確切地說是歌辭。因為調(diào)子、舞蹈都失傳了。不象早先:“誦詩三百,弦詩三百,歌詩三百,舞詩三百(《墨子?公孟》)” 。
因此,似乎可以說,《詩》是由民歌、正樂、宗廟樂歌三部分組成的歌辭集(或者稱為詩集)。
詩經(jīng)讀后感1000字篇三
《《詩經(jīng)》讀后感5000字》
自由的“風(fēng)”
——讀《詩經(jīng)》有感
《詩經(jīng)》,這部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是古代先人們智慧的結(jié)晶,它雖然包括《風(fēng)》、《雅》、《頌》三個部分,我確獨愛《風(fēng)》?!讹L(fēng)》即民風(fēng),記述的都是基層人民最真實的想法和樸實的追求。,或是對愛情和生活的向往,或是對身邊一件小事的記錄,有祝賀新婚,有慶祝生子,述說著各地不同的風(fēng)土人情,詩句讀起來朗朗上口,所要表達的思想也大膽直白。 從小就聽過“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也聽過“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卻不知這些句子都出自《詩經(jīng)》。從小學(xué)到大學(xué)學(xué)過很多唐詩宋詩,雖也很是喜歡,但當(dāng)讀過《詩經(jīng)》里的詩句后,都遠不及對《詩經(jīng)》的喜愛,比起唐詩宋詞奢華雕砌的韻律和儀仗,詩經(jīng)里的句子更多的給人是未經(jīng)雕琢的真誠感和沖擊感。就好像唐詩是精雕細刻的窗欞檐角,滿是技巧,儀態(tài)萬千;詩經(jīng)則是古樸的石階,蒼涼的站在那里上千年。感覺里兩周戰(zhàn)國時候的古代人們總是最真誠的,誠懇的歌頌祖先功德,誠懇的拜求風(fēng)調(diào)雨順,誠懇的去想喜歡的姑娘。風(fēng),雅,頌,隨便抄起一段,寥寥數(shù)字,卻又是那么的讀不勝讀,美不勝收?!对娊?jīng)》現(xiàn)存詩歌305篇,包括西周初年到春秋中葉共500余年的民歌和朝廟樂章,如此大的事間跨度間確僅有這些詩句留下,實是憾事,但從另一方面想,《詩經(jīng)》都是對民間生活的描述,能有流傳下來并整理成集也是很不容易的了。都說《詩經(jīng)》是通俗的,確實,雖有些生僻的文字,但當(dāng)這些字弄清楚后,整篇詩句所要表達的意思也就十分明了了,不會像后來的詩詞那樣,將自己的情感借助其他的事物很隱晦暗喻出來,讓人要幾經(jīng)推敲才能曉得作者想要表達的是什么,而《詩經(jīng)》卻不是,雖然同樣是借助其他事物來表達,意思確很清楚,喜歡就是喜歡,比起其他古文,它更接近白話的程度。愛情和婚姻作為人類文學(xué)的永恒主題和內(nèi)容,在《詩經(jīng)》中表現(xiàn)這類主題的詩歌占有很大的比重。
比如:《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是說,女子出嫁,出嫁的女子樣貌很好看,就像盛開的桃花一樣,很開心嫁做人婦,其后也會像桃花一樣為夫家開枝散葉。讀著詩句就仿若看見那位明眸皓齒的姑娘,披著嫁衣,含羞帶笑的等著出嫁,并對自己以后的生活充滿美好的希望。
還有《關(guān)雎》
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zhuǎn)反側(cè)。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大意是雎鳩鳥兩兩相對的在水中的小島上鳴叫,善良美麗的女子是男子理想的配偶。參差不齊的荇菜在水底隨著水流擺動,朝思暮想的想要追求那個采菜的姑娘,去追求,確未能如愿,就日夜?fàn)繏?,漫漫長夜,翻來覆去睡不著;對著左來右去的采摘荇菜的姑娘,彈琴鼓瑟向其表示友好,對著挑選荇菜的姑娘,以鐘鼓之樂來討她歡心。小伙子為了追求自己喜歡的姑娘,輾轉(zhuǎn)難眠,想盡辦法去取悅姑娘,如此淳樸的民風(fēng),實在是讓人無法不喜歡,而在詩經(jīng)中,這樣的詩句還有很多,“青青子衿,悠悠我心??v我不往,子寧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v我不往,子寧不來?挑兮達兮,在城闕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贝笠鉃椤澳愕囊?/p>
領(lǐng)色青青,時時縈繞在我心??v然我沒去找你,怎么不給我音訊?你的佩玉色青青,我的思念永不停。即使我沒去找你,你怎么不來掃我興?走來走去多少趟,久久等在城樓上。一天沒見你的面,好像隔了三月長?!比绱藘?yōu)美的旋律,讓人沉醉,真是詩不醉人人自醉!這首《子衿》大膽直接的傾訴了女子思念愛人的焦躁心情,是多么純粹的情感??!在某種程度上是人性的直白,如此酣暢淋漓,讓人連連驚嘆!讀來,我也能感受到女子的那份深沉的思念。似乎看到她在城樓上美目顧盼卻不見良人的那份失望與落寞,不由心生疼痛,只想說一句愿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
《詩經(jīng)》的“風(fēng)”不僅有對愛情的大膽追求,也有在在丈夫離家后對丈夫的思念和擔(dān)憂,
采采卷耳,不盈頃筐。嗟我懷人,置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維以不永懷。
陟彼高岡,我馬玄黃。我姑酌彼兕觥,維以不永傷。
陟彼砠矣,我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
采著卷耳的婦人,時刻為遠行的丈夫擔(dān)憂,而遠行的丈夫,也確實是人疲馬乏。
殷其雷,在南山之陽。何斯違斯?莫敢或遑。振振君子,歸哉歸哉!
殷其雷,在南山之側(cè)。何斯違斯?莫敢遑息。振振君子,歸哉歸哉!
殷其雷,在南山之下。何斯違斯?莫敢遑處。振振君子,歸哉歸哉!
聽見雷聲震動,而思念遠行在外的君子,而且關(guān)切這至,時時感念無暇休息,因而內(nèi)心情感的其望君子回家。詩從雷聲振動寫起,正是內(nèi)心情感的其振效應(yīng),自然而貼切。而雷聲響處不定,或在南,或在側(cè),或在下,下正是思婦心情的思念君子居處不定,反復(fù)詠嘆無暇,感念君子的辛勞,這樣的心情,不見思念,卻更深更切,也更含蓄。
在《詩經(jīng)》的記述中也不全都是美好的向往和祝福,在那個時代,雖然有些男女勇于追求自己的幸福,掙脫禮教和家長制的束縛。《詩經(jīng)》中刻劃了許多遭遇情變的女子形象,情變程度有別,痛苦感受不同,有的獲得了幸福,而有的卻在婚后不久,被丈夫逐漸冷落拋棄;《衛(wèi)風(fēng)·氓》氓之蚩蚩,抱布貿(mào)絲。匪來貿(mào)絲,來即我謀。送子涉淇,至于頓丘。匪我愆期,子無良媒。將子無怒,秋以為期。乘彼垝垣,以望復(fù)關(guān)。不見復(fù)關(guān),泣涕漣漣。既見復(fù)關(guān),載笑載言。爾卜爾筮,體無咎言。以爾車來,以我賄遷。桑之未落,其葉沃若。于嗟鳩兮,無食桑葚;于嗟女兮,無與士耽。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桑之落矣,其黃而隕。自我徂爾,三歲食貧。淇水湯湯,漸車帷裳。女也不爽,士貳其行。士也罔極,二三其德。三歲為婦,靡室勞矣;夙興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靜言思之,躬自悼矣。及爾偕老,老使我怨。淇則有岸,隰則有泮??偨侵纾孕﹃剃?。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它通過一位棄婦的自述,最初男子借著交易來談婚事,走時還依依不舍,并說問好吉日,秋天就來迎娶,然而娶到家后不久,女子雖過的清苦,但也是不辭辛勞,而丈夫卻開始動輒打罵,女子以自身的經(jīng)歷勸解他人,不要對男人太癡情,男人迷戀你,可能只是一時的,;很容易就放棄了,而女子癡戀男子后,想解脫就不那么順利了。表達了她悔恨的心情與決絕的態(tài)度,深刻地反映了古代社會婦女在戀愛婚姻問題上受壓迫和損害的現(xiàn)象。
《中谷有蓷》中谷有蓷,暵其乾矣。有女仳離,慨其嘆矣。慨其嘆矣,遇人之艱難矣。中谷有蓷,暵其修矣。有女仳離,條其嘯矣。條其嘯矣,遇人之不淑矣。中谷有蓷,暵其濕矣。有女仳離,啜其泣矣。啜其泣矣,何嗟及矣。描寫災(zāi)害年間一位遭受遺棄的婦女不幸遭遇,抒發(fā)了女子的悲傷和哀怨。詩以山谷中干枯的益母草起興,既寫出了環(huán)境的貧瘠孤寂,暗示著棄婦面臨的生活遭遇和災(zāi)荒的惡劣環(huán)境,又象征了女子的憔悴。詩寫她的嘆息、哭泣,根本的原因在于生活中遇到的那個不善的人造成的分離??墒?,她無可奈何,只有傷自悼,盡管毫無作用。
讀過《詩經(jīng)》才發(fā)現(xiàn),雖流傳下來的詩句不多,確林林總總的包括了社會生活的方方面
面,有“求之不得,寤寐思服”的愛情追求,有“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的相守誓言,也有“雖速我訟,亦不女從”的女子的大膽反叛,這些都是抒發(fā)情感的詩句,然而《詩經(jīng)》還有很大一部分記錄風(fēng)土民俗,單純記事的文段。
《采蘋》于以采蘋?南澗之濱。于以采蘋?于彼行潦。于以盛之?維筐及筥。于以湘之?維錡及釜。于以奠之?宗室牅下。誰其尸之?有齊季女。本詩描述女子采摘浮萍、水藻,置辦祭祀祖先,真實記載了當(dāng)時女子出嫁前的一種風(fēng)俗?!抖Y記昏義》記載,女子出嫁前三個月,須在宗室受教育:“教成之祭,牲用魚,芼之以蘋藻,所以婦順也”。詩直敘其事的過程,從采摘、煮,最后點明祭祀的人物,使我們得以清楚認識一種禮俗。
《北風(fēng)》北風(fēng)其涼,雨雪其雱?;荻梦?,攜手同行。其虛其邪,既亟只且。北風(fēng)其喈,雨雪其霏?;荻梦?,攜手同歸。其虛其邪,既亟只且。莫赤匪狐,莫黑菲烏。惠而好我,攜手同車。其虛其邪,既亟只且。 本詩抒寫人們的在危急的政局下,紛紛號召逃亡,表達發(fā)對殘酷的暴正反的不堪忍受?!对娦颉氛f:“衛(wèi)國并為威虐,百姓不親,莫不相攜持而去焉?!痹娨詯毫拥淖匀粴夂蛳笳髡值谋┡埃院?、烏鴉比當(dāng)政者,狐貍以赤,正如烈火,烏鴉以黑,正如黑暗。形象而又鮮明,既寫出了時局的危急,雙寫出了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后四句的反復(fù),加深了主題,強化了情感,還能猶豫不決嗎?時局已是如此的危急!有著十分強烈的感染力。
《詩經(jīng)》是屬于社會下層人民的,它不會像有些詩句那樣一味的為當(dāng)朝執(zhí)政者歌功頌德,而是為處于社會最底層的人民吶喊,對于真正賢明的君主同樣不吝于稱贊,對于奢侈浪費的貴族勇于批判。
《碩鼠》“碩鼠碩鼠,無食我黍!三歲貫女,莫我肯顧。逝將去女,適彼樂土。樂土樂土,愛得我所。碩鼠碩鼠,無食我麥!三歲貫女,莫我肯德。逝將去女,適彼樂國。樂國樂國,愛得我直。碩鼠碩鼠,無食我苗!三歲貫女,莫我肯勞。逝將去女,適彼樂郊。樂郊樂郊,誰之永號?!边@是一首農(nóng)民反抗統(tǒng)治者殘酷剝削的詩。農(nóng)民負擔(dān)重,無法忍受,因而發(fā)出對統(tǒng)治階級殘酷剝削的憤怒和控拆,并以大家所憎惡的“大老鼠”比喻他們,十分形象而貼切地揭露了他們貪得無厭的丑惡本質(zhì)其中重章疊句式的表達,正是一主題的反復(fù)申訴,增強了情感的表達,末尾一句“誰之永號”的反問。更把農(nóng)民脫離剝削者的心中的向往表現(xiàn)淋漓盡致,發(fā)誓要離開這些剝削成性的寄生蟲,去尋找沒有剝削的理想“樂土”。正如當(dāng)今之人遇有不得志時也要尋找自己的“世外桃源”一樣。
《何彼穠矣》何彼穠矣,唐棣之華。曷不肅雍,王姬之車。何彼穠矣,華如桃李。平王之孫,齊候之子。其釣維何?維絲伊緡。齊候之子,平王之孫。本詩描寫王姬嫁與齊候之子,車駕的盛大德行的不諧,以釣魚作比或者正在諷刺,鄭玄說因為“釣者有求于彼?!北M管他說是善道相求,而被釣之“魚”豈是如愿以償嗎?顧炎武就解釋:“且其詩刺詩也。以王姬徒有容色之盛,而無肅雍這德,何以使化之,故曰何何彼穠矣。”而王姬下嫁,“以樹援于強大之齊,尋盟府之墜言,繼婚姻之夙好”(《日知錄》卷三)這乃是為了政治的原因,這必然是一方針對一方的需要,而王姬本人又怎能和順呢?我們真要佩服詩人如微風(fēng)觀察了。
《詩經(jīng)》最早由孔子收集成書,此說法還是可信的,后《詩經(jīng)》被列為《六書》之首,這些儒家經(jīng)典,每每總給人以深奧難懂的感覺,有人戲稱《詩經(jīng)》對于孔子來說就像是周杰倫的《雙節(jié)棍》,是通俗的流行歌曲,,讀完《詩經(jīng)》我也有同感,我實在是很難將《詩經(jīng)》與那拗口而深奧的《春秋》等書聯(lián)系起來。
《詩經(jīng)》所反映的社會生活內(nèi)容十分豐富,它包括天文地理,政治經(jīng)濟,祭祀典禮,戰(zhàn)爭徭役,定都建國等等,其信息量之大,文獻價值之高,令人驚嘆。我覺得可以這樣說,一部《詩經(jīng)》立體地再現(xiàn)了生存環(huán)境、事態(tài)人情,是當(dāng)時社會生活的多方位、多角度的反映,其內(nèi)容在世界古代詩歌作品中是獨一無二的。詩經(jīng)很大部分歌唱的是百姓的平常生活,展現(xiàn)了一平淡出驚奇的藝術(shù)價值和寫作方向,它可以稱贊一位
獵人的技藝高超,可以稱贊一個女人長得漂亮,也可以描述一個普通百姓家的婚喪嫁娶,寫一對戀人的悲歡離合。《詩經(jīng)》之所以能流傳至今,深得人們,特別是文學(xué)愛好者的喜愛,其重要原因就是它所表達的都是當(dāng)時人民最真實最純粹的情感,其中的詩詞大多直接樸實,沒有一點的刻意修飾,于質(zhì)樸中透露出深刻。用質(zhì)樸的靈魂沖擊吟誦者那心中的純凈之窗,使人產(chǎn)生共鳴。
詩經(jīng)讀后感1000字篇四
《詩經(jīng)讀后感》
《詩經(jīng)》讀后感
《詩經(jīng)》,這部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是古代先人們智慧的結(jié)晶,它雖然包括《風(fēng)》、《雅》、《頌》三個部分,我確獨愛《風(fēng)》。《風(fēng)》即民風(fēng),記述的都是基層人民最真實的想法和樸實的追求。,或是對愛情和生活的向往,或是對身邊一件小事的記錄,有祝賀新婚,有慶祝生子,述說著各地不同的風(fēng)土人情,詩句讀起來朗朗上口,所要表達的思想也大膽直白。
從小就聽過“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也聽過“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卻不知這些句子都出自《詩經(jīng)》。從小學(xué)到大學(xué)學(xué)過很多唐詩宋詩,雖也很是喜歡,但當(dāng)讀過《詩經(jīng)》里的詩句后,都遠不及對《詩經(jīng)》的喜愛,比起唐詩宋詞奢華雕砌的韻律和儀仗,詩經(jīng)里的句子更多的給人是未經(jīng)雕琢的真誠感和沖擊感。就好像唐詩是精雕細刻的窗欞檐角,滿是技巧,儀態(tài)萬千;詩經(jīng)則是古樸的石階,蒼涼的站在那里上千年。感覺里兩周戰(zhàn)國時候的古代人們總是最真誠的,誠懇的歌頌祖先功德,誠懇的拜求風(fēng)調(diào)雨順,誠懇的去想喜歡的姑娘。風(fēng),雅,頌,隨便抄起一段,寥寥數(shù)字,卻又是那么的讀不勝讀,美不勝收。《詩經(jīng)》現(xiàn)存詩歌305篇,包括西周初年到春秋中葉共500余年的民歌和朝廟樂章,如此大的事間跨度間確僅有這些詩句留下,實是憾事,但從另一方面想,《詩經(jīng)》都是對民間生活的描述,能有流傳下來并整理成集也是很不容易的了。都說《詩經(jīng)》是通俗的,確實,雖有些生僻的文字,但當(dāng)這些字弄清楚后,整篇詩句所要表達
的意思也就十分明了了,不會像后來的詩詞那樣,將自己的情感借助其他的事物很隱晦暗喻出來,讓人要幾經(jīng)推敲才能曉得作者想要表達的是什么,而《詩經(jīng)》卻不是,雖然同樣是借助其他事物來表達,意思確很清楚,喜歡就是喜歡,比起其他古文,它更接近白話的程度。愛情和婚姻作為人類文學(xué)的永恒主題和內(nèi)容,在《詩經(jīng)》中表現(xiàn)這類主題的詩歌占有很大的比重。
比如:《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是說,女子出嫁,出嫁的女子樣貌很好看,就像盛開的桃花一樣,很開心嫁做人婦,其后也會像桃花一樣為夫家開枝散葉。讀著詩句就仿若看見那位明眸皓齒的姑娘,披著嫁衣,含羞帶笑的等著出嫁,并對自己以后的生活充滿美好的希望。
還有《關(guān)雎》
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zhuǎn)反側(cè)。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大意是雎鳩鳥兩兩相對的在水中的小島上鳴叫,善良美麗的女子是男子理想的配偶。參差不齊的荇菜在水底隨著水流擺動,朝思暮想的想
要追求那個采菜的姑娘,去追求,確未能如愿,就日夜?fàn)繏?,漫漫長夜,翻來覆去睡不著;對著左來右去的采摘荇菜的姑娘,彈琴鼓瑟向其表示友好,對著挑選荇菜的姑娘,以鐘鼓之樂來討她歡心。小伙子為了追求自己喜歡的姑娘,輾轉(zhuǎn)難眠,想盡辦法去取悅姑娘,如此淳樸的民風(fēng),實在是讓人無法不喜歡,而在詩經(jīng)中,這樣的詩句還有很多,“青青子衿,悠悠我心??v我不往,子寧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v我不往,子寧不來?挑兮達兮,在城闕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贝笠鉃椤澳愕囊骂I(lǐng)色青青,時時縈繞在我心??v然我沒去找你,怎么不給我音訊?你的佩玉色青青,我的思念永不停。即使我沒去找你,你怎么不來掃我興?走來走去多少趟,久久等在城樓上。一天沒見你的面,好像隔了三月長?!比绱藘?yōu)美的旋律,讓人沉醉,真是詩不醉人人自醉!這首《子衿》大膽直接的傾訴了女子思念愛人的焦躁心情,是多么純粹的情感啊!在某種程度上是人性的直白,如此酣暢淋漓,讓人連連驚嘆!讀來,我也能感受到女子的那份深沉的思念。似乎看到她在城樓上美目顧盼卻不見良人的那份失望與落寞,不由心生疼痛,只想說一句愿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
《詩經(jīng)》的“風(fēng)”不僅有對愛情的大膽追求,也有在在丈夫離家后對丈夫的思念和擔(dān)憂,
采采卷耳,不盈頃筐。嗟我懷人,臵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維以不永懷。
陟彼高岡,我馬玄黃。我姑酌彼兕觥,維以不永傷。
陟彼砠矣,我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
采著卷耳的婦人,時刻為遠行的丈夫擔(dān)憂,而遠行的丈夫,也確實是人疲馬乏。
殷其雷,在南山之陽。何斯違斯?莫敢或遑。振振君子,歸哉歸哉! 殷其雷,在南山之側(cè)。何斯違斯?莫敢遑息。振振君子,歸哉歸哉! 殷其雷,在南山之下。何斯違斯?莫敢遑處。振振君子,歸哉歸哉! 聽見雷聲震動,而思念遠行在外的君子,而且關(guān)切這至,時時感念無暇休息,因而內(nèi)心情感的其望君子回家。詩從雷聲振動寫起,正是內(nèi)心情感的其振效應(yīng),自然而貼切。而雷聲響處不定,或在南,或在側(cè),或在下,下正是思婦心情的思念君子居處不定,反復(fù)詠嘆無暇,感念君子的辛勞,這樣的心情,不見思念,卻更深更切,也更含蓄。 在《詩經(jīng)》的記述中也不全都是美好的向往和祝福,在那個時代,雖然有些男女勇于追求自己的幸福,掙脫禮教和家長制的束縛。《詩經(jīng)》中刻劃了許多遭遇情變的女子形象,情變程度有別,痛苦感受不同,有的獲得了幸福,而有的卻在婚后不久,被丈夫逐漸冷落拋棄;《衛(wèi)風(fēng)〃氓》氓之蚩蚩,抱布貿(mào)絲。匪來貿(mào)絲,來即我謀。送子涉淇,至于頓丘。匪我愆期,子無良媒。將子無怒,秋以為期。乘彼垝垣,以望復(fù)關(guān)。不見復(fù)關(guān),泣涕漣漣。既見復(fù)關(guān),載笑載言。爾卜爾筮,體無咎言。以爾車來,以我賄遷。桑之未落,其葉沃若。于嗟鳩兮,無食桑葚;于嗟女兮,無與士耽。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桑之落矣,其黃而隕。自我徂爾,三歲食貧。淇水湯湯,漸車帷裳。女也不爽,士貳其行。士也罔極,二三其德。三歲為婦,靡室勞矣;夙興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
其笑矣。靜言思之,躬自悼矣。及爾偕老,老使我怨。淇則有岸,隰則有泮??偨侵?,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它通過一位棄婦的自述,最初男子借著交易來談婚事,走時還依依不舍,并說問好吉日,秋天就來迎娶,然而娶到家后不久,女子雖過的清苦,但也是不辭辛勞,而丈夫卻開始動輒打罵,女子以自身的經(jīng)歷勸解他人,不要對男人太癡情,男人迷戀你,可能只是一時的,;很容易就放棄了,而女子癡戀男子后,想解脫就不那么順利了。表達了她悔恨的心情與決絕的態(tài)度,深刻地反映了古代社會婦女在戀愛婚姻問題上受壓迫和損害的現(xiàn)象。
《中谷有蓷》中谷有蓷,暵其乾矣。有女仳離,慨其嘆矣??鋰@矣,遇人之艱難矣。中谷有蓷,暵其修矣。有女仳離,條其嘯矣。條其嘯矣,遇人之不淑矣。中谷有蓷,暵其濕矣。有女仳離,啜其泣矣。啜其泣矣,何嗟及矣。描寫災(zāi)害年間一位遭受遺棄的婦女不幸遭遇,抒發(fā)了女子的悲傷和哀怨。詩以山谷中干枯的益母草起興,既寫出了環(huán)境的貧瘠孤寂,暗示著棄婦面臨的生活遭遇和災(zāi)荒的惡劣環(huán)境,又象征了女子的憔悴。詩寫她的嘆息、哭泣,根本的原因在于生活中遇到的那個不善的人造成的分離??墒牵裏o可奈何,只有傷自悼,盡管毫無作用。
讀過《詩經(jīng)》才發(fā)現(xiàn),雖流傳下來的詩句不多,確林林總總的包括了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求之不得,寤寐思服”的愛情追求,有“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的相守誓言,也有“雖速我訟,亦不女從”的女子的大膽反叛,這些都是抒發(fā)情感的詩
詩經(jīng)讀后感1000字篇五
《詩經(jīng)讀后感》
第一次作業(yè)
讀《詩經(jīng)》有感
國學(xué)經(jīng)典讀后感
專業(yè)班級:法學(xué)1202
學(xué)號:121130206
姓名:董威
讀《詩經(jīng)》有感
馬克思指出:“在不同的所有制形式上,在生存的社會條件下,聳立著由不同的情感、幻想、思想方式和世界觀構(gòu)成的上層建筑?!痹凇对娊?jīng)》產(chǎn)生的年代,我們的先人在自然條件相當(dāng)艱苦的黃河流域以宗法制度為核心建立起一個農(nóng)業(yè)社會。這個社會為了生存發(fā)展,需要強大的集體力量,需要內(nèi)部秩序的穩(wěn)定與和諧,而相應(yīng)地需要抑制其社會成員的個性自由和與之相聯(lián)系的浪漫幻想。正是在這種“生存的社會條件下”,形成了《詩經(jīng)》的思想和藝術(shù)特色。并且,由于中國——尤其中原社會的基本特點維持甚久,作為中國文學(xué)重要起點、又被奉為儒家經(jīng)典的《詩經(jīng)》,其特色對于后代文學(xué)的影響,也就非常之深遠。
《詩經(jīng)》是以抒情詩為主流的。除了《大雅》中的史詩和《小雅》、《國風(fēng)》中的個別篇章外,《詩經(jīng)》中幾乎完全是抒情詩。而且,從詩歌藝術(shù)的成熟程度來看,抒情詩所達到的水準(zhǔn),也明顯高于敘事詩。而與《詩經(jīng)》大體屬于同時代的古希臘的荷馬史詩,卻完全是敘事詩。正如荷馬史詩奠定了西方文學(xué)以敘事傳統(tǒng)為主的發(fā)展方向,《詩經(jīng)》也奠定了中國文學(xué)以抒情傳統(tǒng)為主的發(fā)展方向。以后的中國詩歌,大都是抒情詩;而且,以抒情詩為主的詩歌,又成為中國文學(xué)的主要樣式。
《詩經(jīng)》里大量運用了賦、比、興的表現(xiàn)手法,加強了作品的形象性,獲得了良好的藝術(shù)效果。所謂“賦”,用朱熹《詩集傳》的解釋,是“敷陳其事而直言之”。這包括一般陳述和鋪排陳述兩種情況。
大體在《國風(fēng)》中,除《七月》等個別例子,用鋪排陳述的較少;大、小《雅》中,尤其是史詩,鋪陳的場面較多。漢代辭賦的基本特征就是大量鋪陳。雖然從《詩經(jīng)》到漢賦還間隔許多環(huán)節(jié),但說其原始的因素源于《詩經(jīng)》,也未嘗不可。“比”,用朱熹的解釋,是“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之意?!对娊?jīng)》中用比喻的地方很多,手法也富于變化。如《氓》用桑樹從繁茂到凋落的變化來比喻愛情的盛衰;《鶴鳴》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來比喻治國要用賢人;《碩人》連續(xù)用“葇荑”喻美人之手,“凝脂”喻美人之膚,“瓠犀”喻美人之齒,等等,都是《詩經(jīng)》中用“比”的佳例?!百x”和“比”都是一切詩歌中最基本的表現(xiàn)手法,而“興”則是《詩經(jīng)》乃至中國詩歌中比較獨特的手法?!芭d”字的本義是“起”。《詩經(jīng)》中的“興”,用朱熹的解釋,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為所詠之內(nèi)容作鋪墊。
《詩經(jīng)》表現(xiàn)出的關(guān)注現(xiàn)實的熱情、強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識、真誠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被后人概括為“風(fēng)雅”精神,直接影響了后世詩人的創(chuàng)作。
總之,《詩經(jīng)》的語言形式形象生動,豐富多彩,往往能“以少總多”、“情貌無遺”(《文心雕龍·物色》)。但雅、頌與國風(fēng)在語言風(fēng)格上有所不同。雅、頌多數(shù)篇章運用嚴(yán)整的四言句,極少雜言,國風(fēng)中雜言比較多。小雅和國風(fēng)中,重章疊句運用得比較多,在大雅和頌中則比較少見。國風(fēng)中用了很多語氣詞,如“兮”、“之”、“止”、“思”、“乎”、“而”、“矣”、“也”等,這些語氣詞在雅、頌中也出現(xiàn)過,但
不如國風(fēng)中數(shù)量眾多,富于變化。國風(fēng)中對語氣詞的驅(qū)遣妙用,增強了詩歌的形象性和生動性,達到了傳神的境地。雅、頌與國風(fēng)在語言上這種不同的特點,反映了時代社會的變化,也反映出創(chuàng)作主體身份的差異。雅、頌多為西周時期的作品,出自貴族之手,體現(xiàn)了“雅樂”的威儀典重,國風(fēng)多為春秋時期的作品,有許多采自民間,更多地體現(xiàn)了新聲的自由奔放,比較接近當(dāng)時的口語。
總之,《詩經(jīng)》的語言形式形象生動,豐富多彩,往往能“以少總多”、“情貌無遺”。 《詩經(jīng)》表現(xiàn)出的關(guān)注現(xiàn)實的熱情、強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識、真誠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被后人概括為“風(fēng)雅”精神,直接影響了后世詩人的創(chuàng)作。值得我們欣賞學(xué)習(xí),學(xué)優(yōu)秀古風(fēng),傳承經(jīng)典,做一名文藝大學(xué)生。
詩經(jīng)讀后感1000字篇六
《《詩經(jīng)》讀后感》
《詩經(jīng)》讀后感
————————————————————————————--------------------------------------------
————2010級臨本1班 范秀青
詩經(jīng),穿越中國西周到春秋時期長達500年的歲月風(fēng)塵,在歷史的長河中緩緩流淌,三百故事,三百心情,在風(fēng)起處高唱與低吟,大雅與小雅前呼后應(yīng),三頌聲聲由遠及近,由近及遠。淘過時光的細沙,滌盡塵埃,穿過蒹葭,裊裊娜娜地走來。她們或明眸善睞,或嫻靜柔美,或大膽執(zhí)著,或活潑頑皮。那些蘊涵著古典情懷的女性,仿佛仙樂悠悠,讓人在沉靜中重返時光隧道,去回味那一份雅致與美好。
開篇的《國風(fēng)·周南》中“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這是一首對河邊采摘荇菜的美麗姑娘的戀歌。鳥兒在河中沙洲鳴叫,美麗的女孩展示著自然之美,讓誰見到都會動心,何況那原本愛美的君子呢?淑女,遠古至現(xiàn)在都被人們追崇的美麗健康、自然清新的形象。千古以來,“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成為人們對美麗不懈追求的明證,也讓人內(nèi)心泛起無限的憧憬與想像,那是一副多么美麗的景象。鄉(xiāng)村,清新空氣,鄰家女子,不矯揉造作,無須胭脂水粉裝點,美在勞動中,美在自然中。
想想現(xiàn)代人對美無盡的追逐,瘦身減肥,隆胸抽脂,整容化妝,雪白的粉,濃黑的眼影,閃光的唇膏,又怎敵得過河之洲不飾不掩的女子?人們失掉的是什么,現(xiàn)代化的工業(yè)進程,磨滅了女性身上應(yīng)有的一份雅致、清純。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央女子是副什么模樣,也許怎么也走不近,看不清她的容顏,但她總令人向往,讓男子甘愿克服重重險阻也要去追尋,也許這就是愛情的魔力。路途艱險,怎樣才能夠到達彼岸,對心中的女子表達愛意。隔岸觀花,可以想像得很美。也許,這就是距離產(chǎn)生的美吧。水草的深處氤氳著一種若有若無的感覺,讓我們遐想萬分。蒹葭,詩經(jīng)里最令人心動與心痛的草,離愛情那么近,仿佛觸手可及,縈回在夢里,卻是靈魂不能輕易到達盡善盡美的境界。
想想現(xiàn)代人總是那么迫不及待的追逐著,什么都是加速度。浮華的世界,浮躁的心靈,又怎能把握美及愛呢?流行語說:“審美疲勞”,再美的東西在浮躁的人心里也無法激起浪花,快節(jié)奏的生活與快速變化的世界日漸淘空人的心靈,物質(zhì)豐富著服裝,改變著住房,填充著肚子,卻不知精神的花朵在何處散落。水中央,有花,很美,有我們失落的精神家園,可是,追尋的路崎嶇而漫長。 單純而頑皮的靜女,少女的天真爛漫凝集著一種美?!办o女其姝,俟我于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币晃混o雅溫柔的女孩子,與情人相約在城隅,男子趕到時,她她偷偷地藏了起來,急得那男子“搔首踟躕”。這時她出來,贈給那男子一根野草——“彤管”,這愛情的信物,令男子不禁驚喜交集,因為這“彤管”是心上人送給自己的,所以他覺得真是分外美麗,不同尋常。 她輕輕地把紅管草遞給男子,心里想著傻哥哥知不知道那究竟代表著什么?還有一支芍藥花,她在放牧的時候悄悄采摘的,一起送給他。小女孩頑皮而羞澀的形象躍然面前,一份濃濃的情意靜靜蔓延。女子的恬靜、典雅、活潑、羞澀都讓人感知她的純樸。哪像現(xiàn)在人認識不到三兩天,就可以摟摟抱抱,熱情過后感情隨即煙消云散,愛情少了過程,少了回味。
一部詩經(jīng),多少美麗的女子穿梭其間,當(dāng)然少不了漂亮的新嫁娘?!疤抑藏?,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碧一ㄩ_了,美麗的女子要出嫁了。女人一生中最美的時刻應(yīng)該是出嫁時,愛有了依靠,心有了港灣,女人的快樂是寫在臉上的。單純而透明,未來充滿希望,新婚燕爾,一切都將展開新的畫卷。鑼鼓響起來,花轎抬進來,大紅的燈籠掛起來。幸福中的女人是最有魅力的,快樂可以傳染人,己樂人亦樂?!耙似涫壹摇钡姆諊?,容不得我們再去多想其他什么東西。
“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喜氣從悠悠的遠古飄來,浸染著洪荒,紅妝薄粉的女孩在那一刻完成生命的蛻變,艷若春桃。而后的歲月,相夫教子,伺奉長輩,其樂融融。幸福的種子在春天播下,迎著夏的雨露悄然開花,在秋結(jié)蕾,在冬蘊藏。周而復(fù)始,一如流動的江水,把時光帶走。女子啊,完成了生命的最偉大的輪回。
人生百味,酸辣苦甜交替著浸染。經(jīng)歷,也是一種財富,鑄造人的一種個性。自古有多情女子
負心郎,面對不幸,敢于控訴與抗?fàn)幍呐?,是生活的強者?/p>
《氓》中就向我們展示了一位這樣的奇女子,“信誓旦旦,不思其反?!蹦凶赢?dāng)初的海誓山盟,沒想到都已改變,既然感情不在了,就一刀兩斷算了。干脆、利落,這是一個有思想、敢作為的女子。她以一個過來人身份回憶往事,經(jīng)歷過《蒹葭》、《靜女》、《桃夭》中的任何一種情感,她把自己的感情經(jīng)歷先先后后仔仔細細回想了一遍,最后只好發(fā)出一聲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的深深感慨,那是怎樣一種刺痛心扉的疼痛?。恳粋€三千年前的古代女子就可以把一個虛偽男子的愛情看得那么清楚,需要怎樣睿智的眼光。不畏輿論的壓力,把事情看得這么清楚明白的女子,真是空谷里的一朵奇葩!
與其沉迷于愛情不知歸途或成為物質(zhì)奴隸的女性相比,《氓》的女主角是勇敢而有個性的。如今,有的女性卻心甘情愿做一條寄生蟲,在物欲的腐蝕下丟失個性與尊嚴(yán),成為捕獵者的食糧,實則可悲。全詩以女主人公自述的口氣寫出,敘述了自己和丈夫戀愛、結(jié)婚、受辱、被棄的全過程,表達了自己的悔恨和決絕,把她勤勞善良、溫順安命的性格鮮明地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
女主人公是知禮守禮的。在心上人來求婚時因為沒有媒人,不合禮法而沒有答應(yīng)(“匪我愆期,子無良媒”)。
女主人公是溫順多情的。首先表現(xiàn)在婚前對心上人的一片癡情。女子因為沒有良媒而拒絕結(jié)婚,這引起男子不滿和憤怒,于是女子送男子返鄉(xiāng),送了很遠很遠,路上女子最后還是同意結(jié)婚(“將子無怒,秋以為期”)。此后女子天天盼望心上人來迎娶(“乘彼垝垣,以望復(fù)關(guān)”);一直沒有見到心上人出現(xiàn)不禁憂傷哭泣(“不見復(fù)關(guān),泣涕漣漣”)。在被丈夫無情地拋棄后,女子還留戀當(dāng)初和丈夫兩小無猜的歡樂(“總角之宴,言笑晏晏”),以及丈夫愛的誓言(“及爾偕老”)。 女主人公是吃苦耐勞的。她沒有嫌棄夫家貧寒,承擔(dān)下所有的家務(wù)勞動,起早貪黑、沒日沒夜、盡心竭力地操持勞作(“自我徂爾,三歲食貧?!薄叭龤q為婦,靡室勞矣。夙興夜寐,靡有朝矣”
秀外慧中的女子怎么不令人傾慕?《鄭風(fēng)·有女同車》“有女同車,顏如舜英。將翱將翔,佩玉將將。彼美孟姜,德音不忘?!彼^美女,是個什么樣子呢?容貌顏如芙蓉花,“白里透紅,與眾不同?!敝皇峭嚩械木壏謪s讓男子神魂顛倒,青春美麗,仿若含苞欲放的花蕾。體態(tài)輕盈優(yōu)美,似鳥兒在空中翱翔,仙女也就這個樣子了吧!身上佩戴著晶瑩剔透的玉墜叮當(dāng)作響,舉手投足,無不幽雅賢淑,無不德行高尚。
曾看過一部電影《巴士奇遇結(jié)良緣》,一對男女在公共汽車上偶然相遇,終成佳緣。其實,浪漫豈止屬現(xiàn)代人,早在詩經(jīng)時代就有了。同乘一車,男人看到美麗脫俗的女子不禁會發(fā)出由衷的感嘆,泛起內(nèi)心的愛意。
法國雕塑家羅丹說,對我們的眼睛來說,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芙蓉花一般的姑娘,天生麗質(zhì),更皆高雅的風(fēng)度舉止,打動人心的德行。叫人如何不想她,叫人如何不愛她?
矜持的女性故然莊重,但過分的矜持卻讓人感覺冷冰冰,可敬卻不可愛,而那些熱情坦白的女子讓人覺得親切,自然,不做作?!皳坑忻?,其實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多么直白的愛情信號,“追求我的小伙子,切莫錯過好時辰。”欣賞這樣的女性,能夠大、膽的追求與表達。有則廣告:“亮出你自己?!睂Γ矚g就說出來,其實古代女子這樣大膽直白,是需要勇氣的,真誠表達自己的想法與愿望,不轉(zhuǎn)彎抹角,一個多么坦率與可愛的女子。現(xiàn)代歌曲唱“妹妹你大膽地往前走?。 逼鋵嵅皇鞘裁葱迈r事,三千年前的女子早就表白過“哥哥你大膽地往前走”。只要你求婚,我就嫁給你,多么直白的愛情表達?。〔挥猛媸裁椿?,無須故弄玄虛,女子樸實無華的愛情告白,如梅子一般開胃解渴。
《詩經(jīng)》在手,那些模糊或清晰的女子形象在腦海盤旋,總想時光為何不倒退至那時,看一看白露茫茫中俏立的女子,巧笑倩兮的女子,讓君子想"琴瑟友之"的女子,聽一聽“女也不爽,士貳其行”的女人低泣,感慨著“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睍r光流逝何等迅疾,不由人挽回。 美麗的女人如詩如畫如曲,聚山川大地之靈秀,一切的色彩、曲線、聲響、形象、韻律與氣氛,在女子舉手投足間流動起來,明亮起來。 曾為《紅樓夢》水做的女子醉過,為《聊齋》仙骨狐風(fēng)的女子醉過,而詩經(jīng)中的女子,是深深砌在靈魂里的,成為我對美的至高追求,那些月光下、稻田中、蘆葦旁、水中央的精靈,穿越千年依然是最美的風(fēng)景。
詩經(jīng)讀后感1000字篇七
《詩經(jīng)讀后感》
詩經(jīng)讀后感
品讀詩經(jīng),除了其詩歌字面上關(guān)乎體裁言語的一種欣賞,還有的就是對于其所要表達的含義的思考。詩經(jīng)作為中國文學(xué)史上的一本不朽的著作,我很難能夠以學(xué)者專家的高度去評判它,畢竟對于這部傳世的經(jīng)典之作,那些所謂文人騷客的研究也已經(jīng)夠多也夠完善的,而我只能以一位普通讀者的眼光去看待,去講述它所吸引我的地方,畢竟從一開始選擇這一部書便是緣于自身對于古代文學(xué)的一種喜歡。
在中學(xué)我們或多或少接觸到些出自于詩經(jīng)的文章,知道其格式以四言為主,兼有雜言。
就是古代詩歌,也正因為作為歌謠,為了獲得聲韻上的美感,《詩經(jīng)》中才大量使用雙聲、疊韻、疊字的語匯。詩歌的美感除了字面上的欣賞及意境的感受,很大部分都要通過喉嚨來表達,欣賞也需要一種探索和實踐。
因為詩經(jīng)一書本身就摘錄了當(dāng)時不同地區(qū)的民間歌謠,固有“十五國風(fēng)”之稱。也許各地方言的不同及文化的差異及其古今文化的改變,,有的詩歌讀起來并沒有那么流暢,甚至于有些繞口,一些陌生的字詞難以理解或是表達。但這在思想內(nèi)容的含義上卻是不可忽視的,畢竟這反應(yīng)了一個社會在那個時代形形色色的思想文化內(nèi)涵。因此除了來自于民間各個地區(qū)“風(fēng)”,還有作為當(dāng)時王畿之樂,亦為典范的音樂的“雅”與表現(xiàn)當(dāng)時特殊文化背景下一些關(guān)于宗廟祭祀的樂歌和史詩,我們稱之為“頌”。正是這三種文化的合流,融匯成這一部記載了當(dāng)時社會風(fēng)土民生的“史書”。
眾所周知,《詩經(jīng)》有“六義”,除了展示詩歌內(nèi)容的“風(fēng)雅頌”之外,“賦、比、興”便是常用來表達作者思想本意的手法。正是這三種手法塑造了詩經(jīng)的靈魂,同時也深深影響了兩千五百年來中國文化的發(fā)展。它就如一位窈窕淑女,引得千百年來文人騷客之好逑,寤寐思服。
有對于“關(guān)關(guān)之鳩,在河之洲”迷人景色的描寫,也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中人物景致的刻畫,甚至于“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窈窕淑女,在水一方”般深情直白的告白,簡單的話語透露著古樸真摯的情感。
被譽為中國招隱詩之祖的“鶴鳴”中“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是人民對君王隱晦的諷喻進諫,對于國家的憂思,對于賢才的渴望。“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中用燦爛盛開的桃花表達對新娘的美好祝愿。如《氓》用桑樹從繁茂到凋落的變化來比喻愛情的盛衰。詩經(jīng)中用比喻的地方很多,手法也富于變化?!百x”和“比”都是一切詩歌中最基本的表現(xiàn)手法,而“興”
則是《詩經(jīng)》乃至中國詩歌中比較獨特的手法?!芭d”字的本義是“起”,因此又多稱為“起興”,對于詩歌中渲染氣氛、創(chuàng)造意境起著重要的作用。中國語言文字的魅力便是在不論用哪種方式都能表達出心中的那份情感。但從詩經(jīng)中除了這份直白,盡管不變的是真摯而動人的情感,更多的卻是一份克制,平和與淡淡的抒情?!对娊?jīng)》也奠定了中國文學(xué)以抒情傳統(tǒng)為主的發(fā)展方向。
總而言之,《詩經(jīng)》是中國詩歌,乃至整個中國文學(xué)一個光輝的起點。它從多方面表現(xiàn)了那個時代豐富多彩的現(xiàn)實生活,反映了各個階層人們的喜怒哀樂,語言大膽而清麗,以其清醒的現(xiàn)實性,區(qū)別于其他民族的早期詩歌,開辟了中國詩歌的獨特道路。雖然,由于特殊的社會生存條件,《詩經(jīng)》作為中國現(xiàn)實主義文化的開端,雖然缺乏浪漫的幻想,缺乏飛揚的個性自由精神,但在那個古老的時代,它是無愧于人類文明的,值得我們驕傲的。 詩經(jīng)蘊藏了當(dāng)時社會的多少悲歡離合,沉淪與得志,批判社會的黑暗與贊美生活的美好。詩經(jīng)亦是“思經(jīng)”,用詩意的話語來表達對于生活的思考。
詩經(jīng),讀得太過倉促,只讀得一點皮毛,閑時多多品味幾遍不定能尋得些許相同的感觸,畢竟之于情感是千年不變的。
詩經(jīng)讀后感1000字篇八
《詩經(jīng) 讀后感》
穿越千年的風(fēng)景
——讀《詩經(jīng)》有感
詩經(jīng)應(yīng)該算是為我們所熟悉的中國古典名著了,這次在暑假得有機會能再次閱讀以一個成年人的高度視角給我?guī)砹烁嘈碌睦斫狻?/p>
記得以前看“魔鬼辭典”中對于“名著”如此定義:名著就是知道的人很多但看的人很少的書。說起來,《詩經(jīng)》應(yīng)該是最符合這定義的經(jīng)典之一了,單是文中層出不窮的生僻字就足以嚇跑無數(shù)的潛在讀者。但其實《詩經(jīng)》并不復(fù)雜,它不過是遠古的民歌,而我們認為的生僻字,也只是因為年代久遠而埋藏在時光中的“文字青銅”而已。靜下心來讀《詩經(jīng)》,仿佛佇立在漠北草原,憑借“天蒼蒼,野茫?!?,依稀聽到牧人的蒼遠民歌;又如蕩舟于江南水鄉(xiāng),見得漿起蓮動,煙雨氤氳,耳邊音樂傳來少女的清越漁曲。這些旋律如此簡單,如此自然,卻能觸動人心底最柔軟的角落,一時間竟致物我兩忘。方始明白,雖然兩千多年過去了,我們用現(xiàn)代科技把地球倒騰得面目全非,但人的心,千年未變。
讀《詩經(jīng)》要先從了解它開始。《詩經(jīng)》是一部具有相當(dāng)價值的民歌集子。上到士大夫,下到市井之徒都是《詩經(jīng)》的作者。從地域上看,《詩經(jīng)》基本上囊括了當(dāng)時中國所有的開化之地。詩經(jīng)基本上能反映當(dāng)時社會中人的生活風(fēng)貌,人的原始狀態(tài)。之所以說是原始,是跟后來的社會有區(qū)別,特別是在中國有了相對成熟的儒家道家思想之后,人變得不再跟以前的人一樣自然可愛?!对娊?jīng)》是儒家經(jīng)典之一,更是孔子當(dāng)年使用的教材之一。
《詩經(jīng)》的語言。經(jīng)者,經(jīng)緯也?!对娊?jīng)》便是詩的經(jīng)緯。語言的立法體系有兩條,一是詩,一是史。詩的語言是高度感性的,史的語言是高度理性的。這次閱讀,可以算是對《詩經(jīng)》作為語言立法者的地位進行一次考察?!对娊?jīng)》的第一身份是民歌,其語言是當(dāng)時絕大多數(shù)人都能聽懂,并樂于傳誦的。如同現(xiàn)今的流行音樂一樣。同時《詩經(jīng)》的語言可以算是漢語的源頭。
《詩經(jīng)》源于民間,源于那些樸實的勞動者,傾聽他們的勞動,傾聽他們的愛情?!对娊?jīng)》是民歌,之所以現(xiàn)在這樣高高在上,讓人覺得高不可攀、高山仰止,除了語言和社會變遷之外,還有詩歌本身發(fā)展的因素。不再通俗的是《詩經(jīng)》的文本,而在我們這些熱愛漢語、喜歡詩歌的人的血液里仍然流淌著《詩經(jīng)》的元素。她會不停地跳出來,刺激你去了解整部《詩經(jīng)》。至少對于我來說,每每想讀詩經(jīng),但每每又止步于他佶聱難懂的文字。這樣徘徊的心態(tài)持續(xù)了十年,終于在去年的冬天下定決心一字一句啃掉她。因為無論是唐詩的華麗,還是宋詞的精巧,在我看來抵不過《關(guān)睢》《蒹葭》《子衿》給我的震撼,那種質(zhì)樸,那種清新,那種深沉,直抵心間,無可比擬。
? 《蒹葭》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薄霸娙佟敝?,論境界,無句可出其右。
蒹葭,其實是一種根植在美好想象里的草,就如世上本無鳳凰這
種鳥兒一般,雖然只是草,但卻擁有凡間所有花兒無可比擬的清雅和美艷。無論任何的書本教科書里把它一直解釋為蘆葦或是水邊的蘆葦什么的,蒹葭都只能存活在《詩經(jīng)》的飄渺浪漫里,世間本沒有。 蒹葭如彼岸之花,即使無法摘取,也一直存活于心。
《蒹葭》,是愛情的極致。它代表了愛情的美好,它成為愛情的
象征。蒹葭這種離愛情最近的草,人生如河流,相阻隔,可望而不可及;同時它也描繪出了愛情的特點:即朦朧、渴望、相思、美妙。愛情是迷離的、美好的渴望,只能是一種想象,只可意會,不可言傳。這使我想起了一首詞中的句子:“驀然回首,她卻在燈火闌珊處”?!遁筝纭分械膼鄄皇菗碛?,而是清潔的思慕,思慕一個意中人,思慕一份愛意,它若即若離,仿佛一步便可跨到彼岸。
《蒹葭》表達的是一種思慕之情。這種思慕之情離愛情很近,也
很遠。因為它是一種美好的想象,距離現(xiàn)實很遙遠,它所表達的既是意中之境,也是現(xiàn)實的距離。思慕與愛情是不可分割的,由思慕而產(chǎn)生愛情是必然的。思慕是愛情的影子,是一個人對愛情的描繪,但思慕的境界和現(xiàn)實的距離是無法抵達的,這正是愛情需要去追求的真諦,正是愛情的偉大。
由思慕而產(chǎn)生的渴望之情,很有吸引力。愛的距離總是不遠不近,
現(xiàn)實離理想也總是忽遠忽近,距離是產(chǎn)生美感的源泉,思慕是愛情的動機,是追求的動機。蒹葭的美,就在于距離。達不到的距離才是真正的距離。也許,每個人的內(nèi)心,都或多或少的有過這樣美麗的憧憬吧。求不得,有時,也是人生中無可比擬的美。
《蒹葭》里在水一方的伊人,對她這樣的執(zhí)著與愛慕,一一體味,
只覺盡管微微有些許凄婉,但卻無半分哀傷幽怨。端的是清麗非常。千古以來,一曲《蒹葭》,成了思慕境地的極致。情之發(fā)乎本心,一唱三嘆,千囀百回,綿綿不絕,只為初見那一瞬間的心動——跌蕩起伏。這一刻,世間無一不是美好。哪怕是白露為霜,白露未晞,白露未已,也是人生若只如初見,純純?nèi)缧潞伞4饲榭纱勺窇洶。? 《詩經(jīng)》是開在彼岸的花,而蒹葭,就在詩三百的露水里蒼蒼采
采?!遁筝纭肥恰对娊?jīng)》中表現(xiàn)“朦朧美”的名篇。現(xiàn)代生活中,愛情是需要距離的,沒有距離哪有吸引力?愛情初時是朦朧的,朦朧的很純粹。這使我想起了情,情為何物?這首詩更讓我想起了網(wǎng)絡(luò)中的感情。竊以為,網(wǎng)絡(luò)里的愛情除非沒有,有一定是至純的感情,沒有經(jīng)濟的糾葛,沒有外界的干擾,有的只是兩顆心情的碰撞與交流。網(wǎng)絡(luò)里的愛情想象大于欲望,那種可望不可即的東西,牽動著兩個ID背后的心情。
《蒹葭》中的情景是虛擬的,也可以說是一種對美好的憧憬,對
現(xiàn)實的一種逃避。面對人生的這條長河,我們?nèi)绾握湟晲??何如讀懂愛?如何去追求愛?這是我們所要面對的問題!
在生命的長河里,溯洄也好,溯流也罷,道路總是即長又躋且阻,
阻你所求!所以,結(jié)果已經(jīng)不重要了,過程的艱辛也不言而喻了,關(guān)鍵在于,我們的理想,我們的心態(tài),我們能否苦中尋樂!
? 《擊鼓》
擊鼓其鏜,踴躍用兵。土國城漕,我獨南行。
從孫子仲,平陳與宋。不我以歸,憂心有忡。
爰居爰處?爰喪其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
于嗟闊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時間的涵意賦予了每個人不同的生命弧度,佛曰: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換得今生一次擦肩而過。世間每一場相遇都是久別重逢。即使歲月以刻薄與荒蕪相欺,我們?nèi)孕韫采目犊c繁華相惜。那條青春的回歸線里,有著愛的痕跡??
紅塵中,浮沉多少個夢?當(dāng)我們不能回頭的時候,我們只能繼續(xù)往前走。終于可以暫時地駐扎下來,我們是那群死人中的幸存者。應(yīng)該感到慶幸的,可是我剩下的只有對你的思念和憂傷。它們浩浩如江水,我無力地沉淪其中。
最后一顆星終于消失在天邊。仰望天際時,我今夜最后一次想到你。天明,又將起程,我不知道,明日明夜的此時此刻,我還有沒有命坐在這里思念遠方的你。
我的戰(zhàn)馬不見了!我得去尋它。它是我最忠實的朋友和伙伴。當(dāng)然,務(wù)必要找到它。沒有它,我將會被棄絕在這荒郊野外,我將沒有
詩經(jīng)讀后感1000字篇九
《詩經(jīng)讀后感》
《詩經(jīng)》是一部具有相當(dāng)價值的民歌集子。上到士大夫,下到市井之徒都是《詩經(jīng)》的作者。從地域上看,《詩經(jīng)》基本上囊括了當(dāng)時中國所有的開化之地。詩經(jīng)基本上能反映當(dāng)時社會中人的生活風(fēng)貌,人的原始狀態(tài)。之所以說是原始,是跟后來的社會有區(qū)別,特別是在中國有了相對成熟的儒家道家思想之后,人變得不再跟以前的人一樣自然可愛?!对娊?jīng)》是儒家經(jīng)典之一,更是孔子當(dāng)年使用的教材之一。后世必然要對《詩經(jīng)》進行適合當(dāng)時社會的解讀甚至歪曲,這更使得《詩經(jīng)》不自然了?!对娊?jīng)》的語言。經(jīng)者,經(jīng)緯也?!对娊?jīng)》便是詩的經(jīng)緯。語言的立法體系有兩條,一是詩,一是史。詩的語言是高度感性的,史的語言是高度理性的。這次閱讀,可以算是對《詩經(jīng)》作為語言立法者的地位進行一次考察?!对娊?jīng)》的第一身份是民歌,其語言是當(dāng)時絕大多數(shù)人都能聽懂,并樂于傳誦的。如同現(xiàn)今的流行音樂一樣。同時《詩經(jīng)》的語言可以算是漢語的源頭。《詩經(jīng)》源于民間,源于那些樸實的勞動者,傾聽他們的勞動,傾聽他們的愛情,那些純潔美麗的故事在《詩經(jīng)》中淺淺地唱著?!安刹绍周?,薄言掇之。采采苤苡,薄言捋之?!蹦切﹦趧計D女們,在采摘苤苡時的喜悅與笑聲匯成了一首歌,聆聽它時,我感受到她們在勞動中得到的無限快樂。“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河邊的蘆葦青蒼蒼,潔白的露水凝成霜。所說的這個意中人,就在河水的那一邊。逆著水追趕她,道路艱險又長;順著水追隨她,她像在水中央……這聲音,不就是那深遂悠遠的歌聲嗎?那源自《詩經(jīng)》中優(yōu)美動聽的旋律。 “不見復(fù)關(guān),泣涕漣漣。既見得關(guān),載笑載言?!蹦鞘翘煺娴呐樱瑢Α懊ァ钡陌V迷?!笆恐①?,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女子沉迷于男子不可脫身。聆聽這道《氓》,感受到的是女子被氓被叛的深深無奈之情,而堅強的女子以“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吟唱這支悲泣之歌。聆聽之中她的凄婉堅貞感動著我。而這僅僅只是《詩經(jīng)》中的一小部分,詩經(jīng)更以其“雅”、“頌”另外兩部分向后人講訴了貴族祭祀、祈禱豐年、歌頌祖德,更有帝王貴族之頌歌。傾聽《詩經(jīng)》,令我感受到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最樸實、純潔的情感;傾聽《詩經(jīng)》,我從中學(xué)會了“投我以桃,報之以李”的報恩之心。它是中國唯一一部脫去了脂粉與欲俗氣的情感文學(xué)圣典。作為民族青春時代的自由生活經(jīng)歷的真實記錄,它昭示后人主體精神自由的美好與它存在的意義。
《詩經(jīng)》是民歌,之所以現(xiàn)在這樣高高在上,讓人覺得高不可攀、高山仰止,除了語言和社會變遷之外,還有詩歌本身發(fā)展的因素。不再通俗的是《詩經(jīng)》的文本,而在我們這些熱愛漢語、喜歡詩歌的人的血液里仍然流淌著《詩經(jīng)》的元素。她會不停地跳出來,刺激你去了解整部《詩經(jīng)》。至少對于我來說,每每想讀詩經(jīng),但每每又止步于他佶聱難懂的文字。這樣徘徊的心態(tài)持續(xù)了十年,終于在去年的冬天下定決心一字一句啃掉她。因為無論是唐詩的華麗,還是宋詞的精巧,在我看來抵不過《關(guān)睢》《蒹葭》《子衿》給我的震撼,那種質(zhì)樸,那種清新,那種深沉,直抵心間,無可比擬。
詩經(jīng)讀后感1000字篇十
《讀《詩經(jīng)》有感》
讀《詩經(jīng)》有感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边@是千古傳誦的佳句,他讓我第一次認識了《詩經(jīng)》。自那以后,我不禁被它那清新、高雅、和諧、神秘的氣質(zhì)所吸引,這是一首情詩,含蓄的表達了古代人的思想情感,這便是我對其的第一印象。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更深層次的了解了詩經(jīng)的美妙神秘的意境。
這首詩歌曲調(diào)優(yōu)美,朗誦起來瑯瑯上口,增強了韻律的悠揚和諧美,使表達的情感愈來愈強烈。他運用了反復(fù)的表達效果,突出了主人公堅持不懈,不斷進取的精神。詩中描繪的“伊人”也給予了我一種高深莫測,琢磨不透,高貴優(yōu)雅的氣息。
通過詩經(jīng)中的這兩首詩歌比較,我發(fā)現(xiàn)了詩經(jīng)的特點——以抒情詩為主,表現(xiàn)出真誠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涵義深刻的人生哲理。由此,使我感覺詩經(jīng)具有深厚的藝術(shù)魅力,無論是在形式體裁,語言技巧,還是在藝術(shù)形象,表現(xiàn)手法上,都顯示出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所體現(xiàn)的巨大藝術(shù)魅力。
讀了詩經(jīng)之后,我仿佛體會到了諸葛亮的心境“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這樣淡泊名利,潔身自好的品質(zhì)在詩經(jīng)中處處都有所體現(xiàn)——“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薄巴段乙蕴?,報之以李。”“言者無罪,聞?wù)咦憬?。?.....
那一句句流芳百世的名句,在我的腦海中回蕩。他們仿佛一盞盞黑暗中的明燈,在我彷徨無助時,點亮了我心中的黑暗,照亮了我前方的路途。
《詩經(jīng)》,大多是情詩。一直覺得詩是相當(dāng)沉悶的,拘泥于形式,可卻沒想到詩也是可以那么美的。用那些簡單的、短小的句子,勾出一幅幅明媚的畫,也有活力,甚至也瀟灑也浪蕩也有那些不羈的情愛。
其實真的很難說自己喜歡詩經(jīng),因為即使有注釋,有辭典,還是很難讀懂《詩經(jīng)》當(dāng)中的每一個篇章。明白《蒹葭》那種經(jīng)典橋段那是自然,可是其他,真的卻是無能為力。 讀《詩經(jīng)》的時候,真的是花費了不少功夫。去了解一篇篇詩文背后的故事,開始了解中華文化,了解民族風(fēng)俗,同時也被那些在現(xiàn)在看來屬于天方夜譚的癡情男女。
《詩經(jīng)》終究還是美麗的,可是卻被誤解。后人對于它的解釋,總是或多或少的有一些偏差的。甚至因為重男輕女而隱瞞或篡改作者的名字,也許是出于好意,可是這樣的《詩經(jīng)》,卻是變得拘泥。可是它卻還是依舊美麗,無論是身處那些條條框框之中還是于我們閑來無事的翻閱。每一個人讀到它的時候都會因為各自不同的心境而對它產(chǎn)生不同的理解詮釋。 我最喜歡的篇章,是《詩經(jīng)》中“邶風(fēng)”里的《擊鼓》一篇?!皥?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好美好美的一句話,比起“山無棱,天地合,乃敢與君絕?!备嗔艘环萜降瓬剀?;比起“你儂我儂,忒煞情多?!备嗔艘环菪邼?。
讓我牽著你的手,和你一起白頭到老。真的是很美,問世間,能有幾多人從相識到死去仍是相愛的?多少轟轟烈烈的愛情又能支持到最后?從來就不相信山盟海誓,總是笑肥皂劇里面那些人白癡的守著一句誓言始終孑然一身但卻被背棄。可是,這句話,我信。它沒有那些華麗的辭藻,只是最普通的情和愛。為什么要結(jié)婚呢,只是因為要相愛的兩個人一直在一起。
所有的東西都可以不重要,即使你變成了老太婆,我變成了老頭子,即使你開始長皺紋,我開始發(fā)福,這些都可以不重要。因為我不在乎,我在乎的,僅僅是我會和你一直在一起,我們會一起慢慢變老,一起面對所有的所有,這才是最重要的。
也許很久很久后的一天,我會發(fā)現(xiàn),慢慢的,我的眼睛變得有點像你的眼睛;你的微笑也變得有點像我的微笑;我們走路的步伐變得一致;我們說話的語氣越來越像……有一天,突然發(fā)現(xiàn),原來我們是那么的默契,因為我們一起度過了那么那么多。
“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币苍S很多人都把它看作是理所當(dāng)然,可是又有幾個人可以真正的做到呢?
詩終究是詩,也許詩是事實,又也許,只是那些古人寄托的美好情感。那些美麗的愿望,那些美麗的惆悵,那些美麗的憂傷,不僅僅是存在詩中的,也讓讀它的人為之心動。
《詩經(jīng)》里充斥了中國古典文化的魅力,盡管它也許需要花一些時間去讀懂,盡管有很多人認為不值得。
《詩經(jīng)》,一本值得一看的書。
書的心靈相遇,也是如此歡欣。任何時候打開《詩經(jīng)》,都有一種清新寧靜的感覺撲面而來,那里有初民們淳樸溫厚的氣息、草木葳蕤的光澤、細致而婉轉(zhuǎn)的相思、隱約而美麗的情懷??詩中邂逅相遇的那些“巧笑倩兮”的良人、“在水一方”的美景,讓我如醉如癡。
流;有“顏如舜華”的女子,也有“贈之以勺藥”的男兒。你可能“有女同車”,心情大好;也可以“執(zhí)子之手”,期盼相守到老。大凡熱愛文學(xué)的人,多少都有點《詩經(jīng)》情結(jié)。但經(jīng)過三千年來各種各樣研究者的詮釋、解說,《詩經(jīng)》愈來愈演繹成一部意識形態(tài)的解說詞。面對雖文辭優(yōu)雅,但古奧、晦澀、注解繁復(fù)的《詩經(jīng)》,大多現(xiàn)代人僅淺嘗輒止,只知《詩經(jīng)》美,但不知其所以美,難以領(lǐng)略其中的真味。再一提到《毛詩正義》、《詩集傳》一類,就像是寶玉一不留神撞見了賈政,興致先減了大半。說自己喜歡《詩經(jīng)》的,多數(shù)只是喜歡《蒹葭》、《關(guān)雎》等篇章中的個別句子罷了。
走回《詩經(jīng)》的時代,將心比心,以飲食男女的素樸心來領(lǐng)悟,才能了解《詩經(jīng)》中的真意。
《詩經(jīng)》穿越了西周到春秋中期長達五百年的歲月風(fēng)塵,或淺吟低唱,或鐘鼓齊鳴,頌聲煌煌。與今天詩歌在生活中的孱弱不同,在那時,它既是禮儀,又伴和著最華美的樂章,既高貴也普及,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guān)。“詩比歷史更真實。”那些讀起來詰屈聱牙、晦澀難懂的句子,都是從曾經(jīng)鮮活的生活和生命中走來,是最樸實、最真摯的歌唱?!对娊?jīng)》時代是中國人的孩童時光,我們的祖先在田地山野之中、湖泊河流之畔、街巷居室之側(cè),采摘著快樂、憂傷和夢想。“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這些古老文字并沒有在歲月風(fēng)塵里發(fā)黃,其所表述的情感依然在今天的生活中盛開如花。在這一點上來說,我們與《詩經(jīng)》之間雖有近三千年的時間阻隔,卻是心有靈犀一點通的。 懷著素樸之心觸摸《詩經(jīng)》,性情的溫度還在,情感的濕度還在。《詩經(jīng)》不是來自遠古的“語言化石”,它像在地下沉睡了幾千年的古蓮子一樣,只要有適宜的陽光、溫度和水分,今天的我們?nèi)钥梢宰屗l(fā)芽、開花。無論“今夕何夕”,若你游走在《詩經(jīng)》的層巒疊嶂間,總會發(fā)現(xiàn)文字背后似乎裹藏著熟悉又親切的靈魂。
以上就是招生考試網(wǎng)http://www.chinazhaokao.com/帶給大家的精彩詩詞鑒賞資源。想要了解更多《詩經(jīng)讀后感1000字》的朋友可以持續(xù)關(guān)注招生考試網(wǎng),我們將會為你奉上最全最新鮮的詩詞鑒賞內(nèi)容哦! 招生考試網(wǎng),因你而精彩。
相關(guān)熱詞搜索:詩經(jīng)讀后感 詩經(jīng)讀后感3000字 詩經(jīng)
本文來源:http://63xf.com/wenxue/57272.html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