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偷国产偷亚洲高清日韩,国产亚洲色精品播放,国产宅男网站在线,亚洲日韩每日在线观看

      <style id="yxikl"><u id="yxikl"></u></style>
    1. <legend id="yxikl"><abbr id="yxikl"><center id="yxikl"></center></abbr></legend>

      您的位置:首頁 > 試題 > 宿州三模2017_2016宿州一模

      宿州三模2017_2016宿州一模

      時間:2014-06-05   來源:試題   點擊:   投訴建議

      【63xf.com--試題】

      試題能幫助我們更好地掌握知識,下面是范文網(wǎng)在線網(wǎng)http://www.01hn.com/小編為大家?guī)淼?016宿州一模,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2016宿州一模(1):2016宿州三模語文試題答案

        1. C.(說法絕對,原文是“并非取決于”)

        2. B(偷換概念,第三段第一句“‘間’成為中國古人規(guī)劃自己生活世界的指導思想”)

        3. D (關系顛倒,原文為“這一建筑靈感運用于繪畫,便化生為“目換景移”的中國古典長卷”)

        4. B

        5. D (“一個皇帝一般只使用一個年號”錯)

        6. D (“周人之急無所愛”此處的“愛”是“吝惜”的意思)

        7. (1)況且廢棄了幾百頃良田,這不是重視農(nóng)業(yè)抑制工商業(yè)的方法,朝廷下詔立即停止了這種做法。(敦本、道、亟各1分,句意2分)

        (2)京兆錢明逸把他的事情報告朝廷,朝廷下詔讓他回來擔任官職,從此他憑借孝行聞名天下。(聞、就官、以孝各1分,句意2分)

        8.①對偶。前三句鼎足而對,句式工切,勢如貫珠,描繪了秋天的凄涼衰颯之景。

        ②比喻。“錦衣”比喻綠色的荷葉,“錦衣收”生動描繪了荷葉凋殘蜷縮的形態(tài)。

       ?、郾葦M。“瘦”字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了柳葉凋落、柳枝干枯的特點。

        9. 同:兩首元曲都抒發(fā)了作者孤舟遠航,漂泊異鄉(xiāng)的羈旅行役之愁。

        異:和前一首相比,后一首還抒發(fā)了以下兩種情感:

       ?、?ldquo;問相知幾個白頭”,抒發(fā)了韶華易逝,知己凋零的孤寂感傷。

       ?、?ldquo;人非舊”“黃花時候,難比舊風流”,抒發(fā)了物是人非、世事無常的感慨。

        10.①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谒畵羧Ю?,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

        ③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11.(1)D C,選BE的不給分,D.3分C.2分A.1分(A.約瑟不是因為自尊心和怕別人嘲笑才堅持離婚的,是為了妻子。B.目的不是批判而是體現(xiàn)約瑟的困境。E.羅莎太太不是靈魂人物,也不是愛情的見證人,而是他們離婚的見證人。)陽光高考門戶 考后首發(fā)

        (2)①珍惜感情,忠于愛情:不論丈夫怎樣發(fā)火都不愿在離婚協(xié)議書上簽字。②外柔內(nèi)剛,吃苦耐勞,勇于擔當:為了撐起這個家,一個人打三份工。③溫柔體貼,善解人意:對丈夫只是一心的呵護體貼。

        (3)①哈麗婭夫妻倆都深愛著對方,他們的婚姻有很深厚的感情基礎。②哈麗婭夫妻的感情沒有破裂:哈麗婭對丈夫不離不棄,她唯一的愿望就是治好丈夫的腿,約瑟因為深愛著妻子怕妻子受自己連累才要求離婚的。③羅莎太太們對他們愛情的呵護,想出方法為他們籌到治療費10萬美元。

        (4)①在藝術結構上,照應文題,如果沒有結尾處這個情節(jié),“簽不了字的離婚協(xié)議書”這個題目就無法成立。②在故事情節(jié)上,結尾處故事情節(jié)的陡轉,出乎讀者的意料之外,使小說更具有故事性。③在審美心理上,符合讀者的心理,使讀者的心情由低沉轉為興奮,更容易讓讀者與作者產(chǎn)生情感上的共鳴。④在小說主題上,使主題更加彰顯,凸顯出愛情的美好,謳歌了愛情的偉大與堅貞,也反映出人類向往真摯愛情和美好生活的愿望。(一點2分四點8分,如有別的答案意思對亦可給分)

        12.(1)A C , 選D E不給分, A 3分,C、2分,B、1分。(B、“駁斥”一詞不夠準確;D、“實現(xiàn)了湯先生提出的“100年內(nèi)不會有人超過”的目標”說法不正確;E、“學生很怕他”于文無據(jù))

        (2)①寫到夫人樂黛云先生主要是表現(xiàn)湯先生在家庭生活中的品質,這與他的工作也是分不開的。②寫樂黛云先生也是對湯先生的形象的映襯烘托。③夫妻之間相互促進,比翼齊飛,大大豐富了湯先生的形象,使湯先生形象更加飽滿。

        (3)①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為應對亨廷頓的“文明沖突論”,湯一介提出世界應“和而不同”,并關注中西文化融合問題。

       ?、趧?chuàng)辦中國文化書院,為書院的事業(yè)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和艱苦的努力,在他的帶領下,書院取得了輝煌的業(yè)績。

       ?、塾绿糁負M織主持教育部重大學術項目《儒藏》工程 。

        (4)①具有深厚的家學淵源,將為人處世的祖訓當作座右銘,身體力行,孜孜以求,在中國傳統(tǒng)領域辛勤耕耘。②勇挑重擔,追求高遠,為事業(yè)付出巨大心血和艱苦努力。創(chuàng)辦中國文化書院,主持教育部重大學術項目《儒藏》工程。③眼光深邃,高瞻遠矚,提出若干重大哲學的問題,推動了整個學科的建制和發(fā)展。④具有人格感召力和寬廣胸懷,沉靜內(nèi)斂,為人平和。

        13.C(百里挑一,形容十分出眾。寥寥無幾,形容非常稀少,沒有幾個。吉光片羽,殘存的珍貴的文物。鳳毛麟角,稀少而珍貴的人或事物。挾山超海,力量達不到的事。排山倒海,力量強,聲勢大。)

        14.A (B 缺少賓語,在“落實”后加上“工作”C句式雜糅,刪去“圍繞”或刪去“以……為”,D.偷換主語,“傳唱四方”的主語應為作品。)

        15.C

        16.①如果不能在技術創(chuàng)新上持續(xù)進步②但只有技術創(chuàng)新還不夠③就在于創(chuàng)造了新的商業(yè)模式

        17.內(nèi)容:一只鴨子看到一枚蛋時,連忙上前邀功道:“這蛋是我下的”;但看到蛋里鉆出一條蛇時,掉頭就走,并辯解道:“這事與我無關”。

        寓意:漫畫諷刺了那些見了功勞就搶,見了責任、麻煩就躲的勢利小人。

        18. 參照2015年全國卷作文評分標準。

        作為一道任務指令性作文,材料中的三種選擇都創(chuàng)設了具體的生活情境,引導學生思考其選擇背后的意義,契合了合作、交流、奉獻、親情等時代主題和傳統(tǒng)價值觀,有利于拓展學生的寫作空間,提升思想境界。

        附譯文:

        朱壽昌字康叔,是揚州天長縣人。因父親朱巽的蔭庇任將作監(jiān)主簿,累調州縣,通判陜州、荊南,權知岳州。陽光高考門戶考后首發(fā)。州瀕臨重湖,有很多水盜。朱壽昌登記民船,刻下姓名,讓他們互相窺伺偵察,出入一定要報告。水盜出發(fā),驗明船的方向窮追討伐他們,水盜逐漸消除,別的郡都加以效法。

        富弼、韓琦任宰相,派使者到四方寬緩體恤民力,選擇朱壽昌出使湖南。有人說邵州可以設置冶匠采金,皇上下詔動工。朱壽昌說邵州接近蠻人地區(qū),金礦如果被開發(fā),蠻人必定會爭搶,從此邊境恐怕生出很多是非,況且廢掉幾百頃良田,不是重視農(nóng)業(yè)抑制工商業(yè)的辦法,皇上下詔立即停止了這件事。

        知閬州,大姓雍子良多次殺人,依仗錢財和勢力沒有被判死罪。到這時,又殺了人卻賄賂他的里人出來接受審訊。已經(jīng)判罪定案,朱壽昌發(fā)現(xiàn)其中的奸詐,把囚犯帶出來責問他說:“我聽說雍子良給了你十萬錢,答應娶你的女兒為媳婦,并且讓你的兒子做女婿,所以你代他受罪,有這種事嗎?”囚犯臉色動了一下,就又指責他說:“你就要死了,書券上把你的女兒作為婢女,把錢說成是雇傭勞動的報酬,又不讓你的兒子做女婿,你又能怎么樣呢?”囚犯醒悟,淚流滿面,說:“我差一點錯死。”就把實情說了。朱壽昌立即把雍子良抓來法辦了。郡里稱贊他是神人,蜀地人至今傳頌他。

        知廣德軍。朱壽昌的母親劉氏,是朱巽的妾。朱巽守京兆時,劉氏正在懷孕而離家出走。朱壽昌出生幾年后才回到父親家里,母子有五十年沒有相見。他走遍四方尋找他的母親沒有找到,飲食很少喝酒吃肉,一說起就流淚。用浮屠的方法灼背燒頂,刺血寫佛經(jīng),只要力所能及的,他沒有不做的。神宗熙寧初年,他和家里人告別,丟掉官職進入秦地,說:“不見到母親,我就不回來了。”于是在同州找到了他的母親。劉氏時年已經(jīng)七十多歲了,嫁給黨氏生有幾個孩子,他全都把他們迎回來。京兆錢明逸把他的事情報告上去,皇上下詔讓他回來擔任原來的官職。從此他以孝聞名天下。從王安石、蘇頌、蘇軾以下,士大夫都爭著寫詩贊美他。朱壽昌因為要供養(yǎng)母親的緣故,請求做河中府通判。幾年后母親去世,朱壽昌守喪幾乎雙目失明。埋葬了母親之后,有白鳥聚聚在墓上。撫養(yǎng)同母的弟妹更加深厚。

        又知鄂州,提舉崇禧觀,積功升官至司農(nóng)少卿,改為朝議大夫,遷為中散大夫,去世,時年七十歲。朱壽昌勇于為義,解救別人的危急沒有什么吝惜的,把兄弟的兩個孤女嫁出去,幫助沒有能力埋葬死人的人埋葬死人十多次,他的天性就是這樣。

        2016宿州一模(2)

        1.一次測量如圖所示,被測物體的長度是      cm.

        2.甲乙兩輛車同時向東行駛,它們的路程﹣時間圖象如圖所示,若以甲車為參照物,乙車向      (選填“東”或“西”)行駛.

        3.韓國“歲月”號游輪翻船事故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游輪在高速行駛時突然大角度轉向,導致貨艙內(nèi)的貨物因為具有      滑向船的一側,使船側翻.

        4.如圖所示,重為1.5N的圓柱體豎直漂浮在水面上,其底面積S=30cm2,則水對圓柱體下表面的壓強P=      Pa,圓柱體下表面所處的深度h=      cm(水的密度為1.0×103kg/m3)

        5.下表是小剛研究并聯(lián)電路中干路電流I與支路電阻R的關系時得出的實驗數(shù)據(jù),請寫出干路電流I與支路電阻R的關系式:I=      .

        R/? 5 10 15 20 25 30

        I/A 1.40 0.80 0.60 0.50 0.44 0.40

        6.汽車發(fā)動機常用水來做冷卻劑,這是因為水的比熱容較      ,若發(fā)動機的水箱中貯有10kg水,當水溫升高20℃時,水吸收的熱量是      J.[C水=4.2×103J/(kg℃).

        7.如圖所示,乒乓球從水里上浮直至漂浮在水面上,乒乓球在A位置受到浮力為FA,在B位置時受到的浮力為FB,則它們的大小關系是FA      FB(選填“大于”、“等于”、“小于”).已知乒乓球的質量為2.7g,當它漂浮在水面時,排開水的體積為      cm3.

        8.小明利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去拉物體,使重為2000N的物體A沿水平方向勻速移動了6m,若A所受地面的摩擦力f=600N,小強所用拉力F=250N,該裝置的機械效率是      .

        9.如圖所示的AB為輕質杠桿,O為懸點,放在水平面上的物體M用細線懸掛在杠桿A端.已知OA:OB=1:2,M的密度為3×103kg/m3,體積為8×10﹣3m3.當B端懸掛一個質量為10kg重物時,杠桿水平平衡,則物體M對水平面的壓力為      N(g取10N/kg).

        10.如圖所示,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電燈和開關接到電路中.

        2016宿州一模(3)

        A.一切正在發(fā)聲的物體都在振動

        B.聲音在真空中傳播速度最快

        C.音調的高低與聲源振動的幅度有關

        D.唱歌中的“男高音”指的是聲音的響度

        12.下列估測值最接近實際的是(  )

        A.中學生跑800m所用時間為8min

        B.一本物理課本的質量約為5kg

        C.比較舒適的環(huán)境溫度約為5℃

        D.教室門的高度約為2m

        13.把籃球拋向空中,忽略空氣阻力,如圖所示的哪一幅圖象能正確反映球離手后至落回地面前,機械能E與籃球離地高度h的關系(  )

        A. B. C. D. 14.如圖所示用彈簧測力計拉著木塊向右加速運動的過程中(  )

        A.彈簧測力計對木塊的拉力和桌面對木塊的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

        B.彈簧測力計對木塊的拉力和桌面對木塊的摩擦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C.彈簧測力計對木塊的拉力大于桌面對木塊的摩擦力

        D.木塊受到的所有力的合力為零

        15.如圖所示電路中,閉合電鍵S,當滑動變阻器的滑動觸頭P向右滑動時,電流表A、電壓表V1和V2的示數(shù)分別用I、U1和U2表示,這三個電表示數(shù)變化量的大小分別用△I、△U1和△U2表示.則下列關于比值正確的是(  )

        A. 變大, 變大 B. 不變, 變大

        C. 變大, 不變 D. 變大, 不變

        16.如圖所示,為凸透鏡成像的另一拓展規(guī)律在照相問題中的運用.即用可變焦距的光學照相機把遠處的景物“拉近”進行拍攝,就是說,雖然被拍攝的照相機鏡頭之間的距離基本不變,但仍可以使底片上所成的像變大.關于這個過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焦距變大,像距也變大 B.焦距變小,像距也變小

        C.焦距變大,像距變小 D.焦距變小,像距變大

        17.體育有一個項目是坐位體前屈,學校的測量坐位體前屈成績的裝置如圖所示,測試時需要從刻度尺上讀數(shù),改進后可以直接從電表的表盤上讀出對應的長度值.下列四種方案中,表盤的長度刻度值均勻的是(  )

        A. B. C. D.

        二、實驗題(第18題6分,第19題8分,第20題8分,共22分)

        18.在“研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時,陳龍同學將蠟燭、凸透鏡好光屏放在光具座上進行實驗.

        (1)由圖甲可知,陳龍實驗時所用的凸透鏡焦距是      .

        (2)實驗時,當蠟燭、凸透鏡和光屏在如圖乙所示的位置上,為了在光屏上能得到清晰像,應如何調節(jié)光屏:      .

        (3)若燭焰在光屏上所成的像如圖丙所示,為使像能呈在光屏中央,應將凸透鏡向      移動(選填“上”或“下”).

        19.小明通過實驗測量牛奶的密度:

        (1)調節(jié)天平橫梁平衡時,指針偏向分度盤中央紅線的左側,此時應向      移動平衡螺母,才能使天平平衡.

        (2)他按甲、乙、丙圖的順序進行實驗.根據(jù)圖中數(shù)據(jù)可知:牛奶和燒杯的總質量為      g,牛奶的密度為      g/cm3.

        (3)按甲、乙、丙圖的順序進行實驗測得牛奶的密度      (填“偏大”或“偏小”),為了更加準確地測量牛奶的密度,你認為圖中合理的實驗順序為      .

        20.用圖1所示的實驗電路,測量一個標有“2.5V”字樣的小燈泡的額定功率.

        (1)請在虛線框內(nèi)畫出與圖1對應的電路圖.

        (2)閉合開關后,電流表和電壓表的示數(shù)都較小,小燈泡不發(fā)光,其原因是:      .

        (3)經(jīng)過調整后,小燈泡發(fā)光,但如何使小燈泡正常發(fā)光呢?你的措施是:      .

        (4)愛探究的小強用另一只電流表A2和一個5Ω的定值電阻R,連接了如圖2所示的電路,同樣測出了小燈泡的額定功率.具體操作是:閉合開關,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使電流表A2的示數(shù)為      A,小燈泡正常發(fā)光.此時電流表A1的示數(shù)如圖3所示,則小燈泡的額定功率為      W.

        四、計算題與推導題(第21小題8分,第22小題6分,第23小題9分,共23分)

        21.如圖所示,用力F將重為G的物體勻速拉上高為h,斜邊長為s的斜面,物體與斜面之間的摩擦力為f,很多同學都認為,物體勻速上升的過程中,拉力F與摩擦力f是一對平衡力,試根據(jù)有用功、額外功和總功之間的關系,推導證明:f=F﹣ ,并說明拉力F與摩擦力f不是一對平衡力.

        22.如圖所示是一直流電動機提升重物的裝置.已知重物質量m=50kg,電源電壓U=110V保持不變,電動機線圈的電阻R=4Ω,不計各處摩擦,當電動機以某一速度勻速向上提升重物時,電路中的電流I=5A(g=10N/kg).

        求:

        (1)電源的輸出功率;

        (2)電動機線圈電阻R的發(fā)熱功率;

        (3)試從能量轉化和守恒的角度,求重物上升的速度大小.

        23.電池本身有一定的電阻,可以等效為一個沒有電阻的理想電池和一個定值電阻r串聯(lián)而成,如圖甲所示.使用某種電池連接成如圖乙所示的電路,閉合開關S,在滑動變阻器滑片P從A端滑到B端的全過程中,電壓表示數(shù)與電流表示數(shù)的對應關系圖線,如圖丙所示.如果當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R等于電池的電阻r時,滑動變阻器的電功率為2.25W.求:

        (1)電池內(nèi)部的定值電阻r的大小?

        (2)電池的電壓是多少?

        (3)變阻器的最大電阻為多少?

        2016年安徽省宿州市靈璧縣中考物理一模試卷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填空題

        1.一次測量如圖所示,被測物體的長度是 2.35 cm.

        【考點】長度的測量.

        【專題】長度、時間、速度.

        【分析】使用刻度尺測量物體長度之前,要明確其分度值;使用刻度尺測量物體長度時,要觀察是否從0刻度線量起,起始端沒從0開始,要以某一刻度當作“0”刻度,讀出末端刻度值,減去前面的刻度即為物體長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解答】解:

        由圖可知,在(10~11)cm之間有10個格,那么每一個小格就是1mm,即該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0.1cm,測量的起始刻度是10.00cm,物體末端對著的刻度線為12.35cm,所以物體的長度即為兩刻度值差L=12.35cm﹣10.00cm=2.35cm.

        故答案為:2.35.

        【點評】初中階段物理實驗涉及到很多的測量,但沒有特殊要求,只有刻度尺測量物體長度需要有估讀值.

        2.甲乙兩輛車同時向東行駛,它們的路程﹣時間圖象如圖所示,若以甲車為參照物,乙車向 西 (選填“東”或“西”)行駛.

        【考點】參照物及其選擇.

        【專題】長度、時間、速度.

        【分析】以甲車為參照物,要判斷乙車向哪個方向運動,就需要先判斷出兩車的速度關系(判斷兩車的速度關系可采用兩種方法:相同路程比較時間;相同時間比較路程),然后根據(jù)兩車的速度關系以及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判斷出乙車的運動方向.

        【解答】解:

        從圖象來看,甲、乙兩輛汽車在水平路面上同時向東行駛,甲車的速度大于乙車的速度,所以以甲車為參照物,乙車在向西運動.

        故答案為:西.

        【點評】在機械運動中,物體相對于參照物的位置如果變化,則物體是運動的;如果位置不變物體是靜止的.

        3.韓國“歲月”號游輪翻船事故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游輪在高速行駛時突然大角度轉向,導致貨艙內(nèi)的貨物因為具有 慣性 滑向船的一側,使船側翻.

        【考點】慣性.

        【專題】應用題;運動和力.

        【分析】物體保持原來的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或靜止狀態(tài)的性質叫做慣性,慣性是物體本身的固有屬性,物體的慣性與物體質量有關,與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或受力情況無關,據(jù)此分析答題.

        【解答】解:當輪船改變航線,突然轉向時堆積的貨物由于慣性仍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所以會倒塌并滑向一邊,使船體重心發(fā)生偏離而傾倒.

        故答案為:慣性;

        【點評】此題通過韓國“歲月”號客輪沉沒事件,考查了慣性知識,說明了物理與生活的聯(lián)系,在學習物理知識的同時要注意其應用.

        4.如圖所示,重為1.5N的圓柱體豎直漂浮在水面上,其底面積S=30cm2,則水對圓柱體下表面的壓強P= 500 Pa,圓柱體下表面所處的深度h= 5 cm(水的密度為1.0×103kg/m3)

        【考點】液體的壓強的計算.

        【專題】壓強、液體的壓強.

        【分析】圓柱體漂浮時浮力等于重力即可求出圓柱體受到的浮力,浮力等于物體上下表面的壓力差.由此求得圓柱體下表面壓力;

        根據(jù)p= 可以求出下表面受到的壓強,根據(jù)p=ρgh可求出下表面所處的深度.

        【解答】解:

        由題,圓柱體豎直漂浮在水面上,

        所以F浮=F下﹣F上=G=1.5N,

        F下=1.5N,

        水對圓柱體下表面的壓強p= = =500Pa;

        根據(jù)p=ρgh,

        圓柱體下表面所處的深度h= = =0.05m=5cm.

        故答案為:500;5.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物體浮沉條件的應用及壓強的計算,能夠得出物體所受浮力等于其重力,底部所受壓力等于其重力是關鍵.

        5.下表是小剛研究并聯(lián)電路中干路電流I與支路電阻R的關系時得出的實驗數(shù)據(jù),請寫出干路電流I與支路電阻R的關系式:I= 0.2A+  .

        R/? 5 10 15 20 25 30

        I/A 1.40 0.80 0.60 0.50 0.44 0.40

        【考點】歐姆定律的應用.

        【專題】歐姆定律.

        【分析】分析表中電阻的變化和IR的變化可知,電阻R與IR成一次函數(shù),然后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得出表達式.

        【解答】解: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電阻均勻的增大(5Ω、10Ω、15Ω、20Ω、25Ω、30Ω)時,IR(7V、8V、9V、10V、11V、12V)也是均勻增大,

        即電阻R與IR成一次函數(shù),可設IR=kR+b,

        把R=5Ω,I=1.40A和R=10Ω,I=0.80A代入可得:

        1.40A×5Ω=k×5Ω+b,

        0.80A×10Ω=k×10Ω+b,

        聯(lián)立等式可得,k=0.2A,b=6AΩ,

        則IR=0.2A×R+6AΩ

        即I=0.2A+ .

        故答案為:0.2A+ .

        【點評】本題考查了學生分析數(shù)據(jù)得出規(guī)律的能力,分析數(shù)據(jù)得出IR與R成正比例函數(shù)是關鍵.

        6.汽車發(fā)動機常用水來做冷卻劑,這是因為水的比熱容較 大 ,若發(fā)動機的水箱中貯有10kg水,當水溫升高20℃時,水吸收的熱量是 8.4×105 J.[C水=4.2×103J/(kg℃)].

        【考點】熱量的計算;水的比熱容的特點及應用.

        【專題】比熱容、熱機、熱值.

        【分析】(1)對水的比熱容大的理解:相同質量的水和其它物質比較,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熱量,水的溫度升高或降低的少;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溫度,水吸收或放出的熱量多;

        (2)知道水的質量、水的比熱容、水溫度升高值,利用吸熱公式Q吸=cm△t求水吸收的熱量.

        【解答】解:

        (1)因為水的比熱容較大,相同質量的水和其它物質比較,升高相同的溫度,水吸收的熱量多,汽車發(fā)動機常用水來做冷卻劑;

        (2)水吸收的熱量:

        Q吸=cm△t

        =4.2×103J/(kg℃)×10kg×20℃

        =8.4×105J.

        故答案為:大;8.4×105.

        【點評】本題考查了水的比熱容大的應用、水吸熱的計算,計算時注意溫度升高了(△t)與升高到(末溫)的區(qū)別.

        7.如圖所示,乒乓球從水里上浮直至漂浮在水面上,乒乓球在A位置受到浮力為FA,在B位置時受到的浮力為FB,則它們的大小關系是FA 大于 FB(選填“大于”、“等于”、“小于”).已知乒乓球的質量為2.7g,當它漂浮在水面時,排開水的體積為 2.7 cm3.

        【考點】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阿基米德原理.

        【專題】浮沉的應用.

        【分析】(1)由圖可知乒乓球在A、B位置時,排開水的體積大小,然后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判斷浮力大小;

        (2)漂浮時浮力等于其重力,然后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求出排開水的體積.

        【解答】解:(1)由圖可知:乒乓球在A位置時是浸沒,V排A=V球,在B位置時是漂浮,V排B<V球,

        所以V排A>V排B,

        由F浮=ρgV排可知:FA>FB;

        (2)乒乓球漂浮在水面上時,F(xiàn)浮=G球=m球g,

        由F浮=ρ水gV排知:

        ρ水gV排=m球g,

        所以:V排= = =2.7cm3.

        故答案為:大于;2.7.

        【點評】本題考查阿基米德原理和物體浮沉條件的應用,要能熟練運用阿基米德原理公式,注意乒乓球從水里上浮直至漂浮在水面上,乒乓球排開水的體積變化.

        8.小明利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去拉物體,使重為2000N的物體A沿水平方向勻速移動了6m,若A所受地面的摩擦力f=600N,小強所用拉力F=250N,該裝置的機械效率是 80% .

        【考點】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專題】計算題;功、功率、機械效率.

        【分析】當滑輪組水平使用時,克服的就不是物體的重力,而是物體受到的摩擦力,故此時克服摩擦力拉動物體所做的功為有用功,可利用公式W有用=fS物計算,而人的拉力所做的功為總功,可利用公式W總=FS拉計算,再利用公式η= ×100%計算機械效率.

        【解答】解:從圖中可知,有三段繩子在拉重物,故繩端拉力移動距離為物體移動距離的三倍,即s拉=3s物=3×6m=18m,

        則有用功為:W有用=fs物=600N×6m=3600J,

        總功為:W總=Fs拉=250N×18m=4500J,

        機械效率為η= ×100%= ×100%=80%.

        故答案為:80%.

        【點評】本題解答的關鍵是滑輪組水平使用克服的是摩擦力,故題目已知的物體重力是個干擾條件,要學會靈活運用機械效率的公式進行計算.

        9.如圖所示的AB為輕質杠桿,O為懸點,放在水平面上的物體M用細線懸掛在杠桿A端.已知OA:OB=1:2,M的密度為3×103kg/m3,體積為8×10﹣3m3.當B端懸掛一個質量為10kg重物時,杠桿水平平衡,則物體M對水平面的壓力為 40 N(g取10N/kg).

        【考點】杠桿的平衡條件.

        【專題】簡單機械.

        【分析】已知B端物體的質量,可以得到重力,對杠桿的拉力等于其重力;已知A、B兩端力臂關系及B端受到的拉力,利用杠桿平衡條件可以得到A端受到的拉力;已知M的密度和體積,可以的質量,進一步得到重力;M的重力與對杠桿的拉力之差就是地面對M的支持力,根據(jù)力的作用相互性可以得到M對地面的壓力.

        【解答】解:

        杠桿B端受到的拉力為FB=GB=mBg=10kg×10N/kg=100N;

        因為F1L1=F2L2,

        所以FAOA=FBOB,

        即FA= =100N× =200N;

        因為ρ= ,G=mg,

        所以M物體的重力為GM=mMg=ρMVMg=3×103kg/m3×8×10﹣3m3×10N/kg=240N,

        地面對物體M的支持力為N=GM﹣FA=240N﹣200N=40N,

        所以物體M對地面的壓力為F壓=N=40N.

        故答案為:40.

        【點評】本題考查了密度公式和重力公式、杠桿平衡條件、力的作用相互性的靈活應用,求出繩子對物體M的拉力是關鍵.

        10.如圖所示,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電燈和開關接到電路中.

        【考點】實物的電路連接.

        【專題】作圖題.

        【分析】本題抓住家庭電路連接,開關控制火線.

        【解答】解:電燈的連接,開關必須接在火線上,電燈的螺旋套必須接在零線上.

        【點評】本題考查了家庭電路連接的注意事項.

        二、選擇題(2016靈璧縣一模)關于聲現(xiàn)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一切正在發(fā)聲的物體都在振動

        B.聲音在真空中傳播速度最快

        C.音調的高低與聲源振動的幅度有關

        D.唱歌中的“男高音”指的是聲音的響度

        【考點】聲音的綜合利用.

        【專題】聲現(xiàn)象.

        【分析】解決此題的關鍵是要知道:

       ?、俾曇羰怯晌矬w振動產(chǎn)生的;

       ?、诼曇舻膫鞑ナ切枰橘|的,它可以在氣體中傳播,也可以在固體和液體中傳播,但不能在真空中傳播;

        ③音調的高低與發(fā)聲體振動快慢有關,物體振動越快,音調就越高;

       ?、茼懚仁侵嘎曇舻拇笮?,音調是指聲音的高低.

        【解答】解:A、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的,一切發(fā)聲體都在振動,故A正確;

        B、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不能在真空中傳播,故B錯誤;

        C、音調的高低與發(fā)聲體振動的頻率有關,頻率越高,音調越高,故C錯誤;

        D、響度是指聲音的大小,男高音指的是音調高,不是響度,故D錯誤.

        故選A.

        【點評】本題考查聲音的產(chǎn)生、聲音的傳播條件以及音調和響度的決定因素的掌握情況,熟記相關知識是解答本題的關鍵所在.

        12.下列估測值最接近實際的是(  )

        A.中學生跑800m所用時間為8min

        B.一本物理課本的質量約為5kg

        C.比較舒適的環(huán)境溫度約為5℃

        D.教室門的高度約為2m

        【考點】速度與物體運動;溫度;質量的估測;長度的估測.

        【專題】估算綜合應用題.

        【分析】首先對題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個初步的了解,對于選項中的單位,可根據(jù)需要進行相應的換算或轉換,排除與生活實際相差較遠的選項,找出符合生活實際的答案.

        【解答】解:

        A、中學生800m跑的成績在4min左右.不符合實際;

        B、一個蘋果的質量在200g左右,一本物理課本的質量與此差不多,在200g=0.2kg左右.不符合實際;

        C、人體正常體溫在37℃左右,感覺舒適的溫度在23℃左右.不符合實際;

        D、中學生的身高在1.6m左右,門的高度略大于1.6m,在2m左右.符合實際.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生活中常見物體的數(shù)據(jù)的了解情況,本題告訴我們一定要對實際生活中常見的物體做到熟知,以免鬧了笑話自己還不知道.

        13.把籃球拋向空中,忽略空氣阻力,如圖所示的哪一幅圖象能正確反映球離手后至落回地面前,機械能E與籃球離地高度h的關系(  )

        A. B. C. D. 【考點】機械能.

        【專題】機械能及其轉化.

        【分析】(1)動能大小的影響因素:質量、速度.質量越大,速度越大,動能越大.

        (2)重力勢能大小的影響因素:質量、被舉得高度.質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勢能越大.

        (3)只有動能和勢能的相互轉化時,機械能守恒.

        【解答】解:把籃球拋向空中,忽略空氣阻力,只有動能和勢能的相互轉化,機械能守恒,機械能不變.

        故選D.

        【點評】本題的重點是知道影響動能和重力勢能的因素,同時理解能量守恒的實質.

        14.如圖所示用彈簧測力計拉著木塊向右加速運動的過程中(  )

        A.彈簧測力計對木塊的拉力和桌面對木塊的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

        B.彈簧測力計對木塊的拉力和桌面對木塊的摩擦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C.彈簧測力計對木塊的拉力大于桌面對木塊的摩擦力

        D.木塊受到的所有力的合力為零

        【考點】平衡力的辨別;平衡狀態(tài)的判斷.

        【專題】運動和力.

        【分析】一對平衡力必須符合四個條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體上、作用在一條直線上;一對相互作用力必須是作用在兩個不同的物體上;

        物體只有處于平衡狀態(tài)時,所受的力才是平衡力,平衡力的合力為零.

        【解答】解:A、木塊做加速運動,不是平衡狀態(tài),彈簧測力計對木塊的拉力大于桌面對木塊的摩擦力,不是一對平衡力,故A錯誤;

        B、彈簧測力計對木塊的拉力和桌面對木塊的摩擦力作用在同一物體上,不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故B錯誤;

        C、木塊做加速運動,不是平衡狀態(tài),所以彈簧測力計對木塊的拉力大于桌面對木塊的摩擦力,故C正確;

        D、物體只有處于平衡狀態(tài)時,所受的力的合力才為零,本題中木塊不是平衡狀態(tài),所以合力不為零,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會判斷平衡狀態(tài)和平衡力,知道物體在非平衡力的作用下,其運動狀態(tài)不是平衡狀態(tài),并且只有平衡狀態(tài)下,物體所受合力為零.

        15.如圖所示電路中,閉合電鍵S,當滑動變阻器的滑動觸頭P向右滑動時,電流表A、電壓表V1和V2的示數(shù)分別用I、U1和U2表示,這三個電表示數(shù)變化量的大小分別用△I、△U1和△U2表示.則下列關于比值正確的是(  )

        A. 變大, 變大 B. 不變, 變大

        C. 變大, 不變 D. 變大, 不變

        【考點】歐姆定律的應用.

        【專題】電路和歐姆定律.

        【分析】由電路圖可知,R1與R2串聯(lián),電壓表V1測R1兩端的電壓,電壓表V2測R2兩端的電壓,電流表測電路中的電流.

        (1)根據(jù)滑片的移動可知接入電路中電阻的變化,根據(jù)歐姆定律可知 、 的變化;

        (2)根據(jù)歐姆定律表示出R2兩端電壓的變化量,然后得出 的變化,根據(jù)串聯(lián)電路的電壓特點表示出R1兩端的電壓,然后得出 比值的變化.

        【解答】解:由電路圖可知,R1與R2串聯(lián),電壓表V1測R1兩端的電壓,電壓表V2測R2兩端的電壓,電流表測電路中的電流.

        (1)當滑動變阻器的滑動觸頭P向右滑動時,R1接入電路中的電阻變大,

        由I= 可知, =R1, =R2,

        所以, 變大, 不變,故D不正確;

        (2)設滑動觸頭P向右滑動前后,電路中的電流分別為I1、I2,

        由I= 可得,R2兩端的電壓分別為:

        U2=I1R2,U2′=I2R2,

        則△U2=U2′﹣U2=I2R2﹣I1R2=(I2﹣I1)R2=△IR2,

        即 =R2, 不變,故B不正確;

        因串聯(lián)電路中總電壓等于各分電壓之和,

        所以,R1兩端的電壓分別為:

        U1=U﹣U2,U1′=U﹣U2′,

        則△U1=U1′﹣U1=(U﹣U2′)﹣(U﹣U2)=U2﹣U2′=﹣△IR2,

        即 =﹣R2, 不變,故A不正確,C正確.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了串聯(lián)電路的特點和歐姆定律的應用以及電路的動態(tài)分析,關鍵是表示出電壓表示數(shù)變化量與電流表示數(shù)變化量的比值.

        16.如圖所示,為凸透鏡成像的另一拓展規(guī)律在照相問題中的運用.即用可變焦距的光學照相機把遠處的景物“拉近”進行拍攝,就是說,雖然被拍攝的照相機鏡頭之間的距離基本不變,但仍可以使底片上所成的像變大.關于這個過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焦距變大,像距也變大 B.焦距變小,像距也變小

        C.焦距變大,像距變小 D.焦距變小,像距變大

        【考點】凸透鏡成像的應用.

        【專題】透鏡及其應用.

        【分析】變焦的照相機,當照相機的焦距增大時,雖然物距基本不變,但是由于照相機的焦距變大,物距相對減小,所以當物距相對減小時,像距也變大,像也變大.

        【解答】解:照相機和被拍照的物體保持不變時,

        照相機的焦距增大時,物距相對減小,像距要增大,像會變大;

        照相機的焦距減小時,物距相對增大,像距要減小,像會變小.

        故選A.

        【點評】變焦的照相機在調焦時,當焦距變化時,實際的物距沒有發(fā)生變化,是相對變化,學生不容易理解.

        17.體育有一個項目是坐位體前屈,學校的測量坐位體前屈成績的裝置如圖所示,測試時需要從刻度尺上讀數(shù),改進后可以直接從電表的表盤上讀出對應的長度值.下列四種方案中,表盤的長度刻度值均勻的是(  )

        A. B. C. D. 【考點】歐姆定律的應用.

        【專題】錯解分析題;電路和歐姆定律.

        【分析】分析清楚電路結構,根據(jù)串聯(lián)電路特點及歐姆定律列出電表的示數(shù),然后根據(jù)電表示數(shù)表達式,判斷表盤長度刻度值是否均勻.

        【解答】解:設電阻絲的總長度為L,電阻絲總電阻R,擋板向左移動的距離為x,

        A、圖示中電壓表測量擋板右邊的電阻絲的電壓,即電阻Rx= R,則電壓表示數(shù)U′=IRx= × R= x,由此可見,U′與x成正比,表盤上的長度刻度值是均勻的,故A正確;

        B、圖示電壓表測量擋板右邊的電阻絲的電壓,即擋板右邊的電阻絲接入電路,電阻Rx= R,電壓表示數(shù)U′=IRx=U﹣ ×R滑,由此可見,U′與x成不正比,表盤上的長度刻度值不均勻,故B錯誤;

        C、圖示擋板左邊的電阻絲接入電路,即Rx=R﹣ R,電流表測量電路中的電流,則電流表示數(shù)I= ,由此可見,I與x不成正比,表盤上的長度刻度值不均勻,故C錯誤;

        D、圖示擋板右邊的電阻絲接入電路,即Rx= R,電流表測量電路中的電流,圖示電流表示數(shù)I= ,由此可見,I與x不成正比,表盤上的長度刻度值不均勻,故D錯誤;

        故選A.

        【點評】本題考查歐姆定律和電表的使用,分析求出電路結構,熟練應用串聯(lián)電路特點及歐姆定律是正確解題的關鍵.

        二、實驗題(第18題6分,第19題8分,第20題8分,共22分)

        18.在“研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時,陳龍同學將蠟燭、凸透鏡好光屏放在光具座上進行實驗.

        (1)由圖甲可知,陳龍實驗時所用的凸透鏡焦距是 10cm .

        (2)實驗時,當蠟燭、凸透鏡和光屏在如圖乙所示的位置上,為了在光屏上能得到清晰像,應如何調節(jié)光屏: 向左移動 .

        (3)若燭焰在光屏上所成的像如圖丙所示,為使像能呈在光屏中央,應將凸透鏡向 下 移動(選填“上”或“下”).

        【考點】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及其探究實驗.

        【專題】探究型實驗綜合題.

        【分析】(1)根據(jù)凸透鏡對光線的折射作用知: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jīng)凸透鏡折射后將過焦點,然后可知其焦距;

        (2)當物距u>2f時,成倒立縮小實像,像距2f>v>f根據(jù)這個規(guī)律判斷光屏移動的位置.

        (3)要解決此題,需要知道凸透鏡成像的特點,在焦點之外成倒立的實像.物體越向下移動,像越向上移動.

        【解答】解:(1)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jīng)凸透鏡折射后將匯聚于點F,點F即為此透鏡的焦點,從焦點到透鏡中心的距離即為焦距,則透鏡的焦距為60cm﹣50cm=10cm;

        (2)根據(jù)物距u>2f時,成倒立縮小實像,像距2f>v>f,可知為了在光屏上能得到清晰像,應向左移動光屏.

        (3)因為凸透鏡成倒立的實像,上下顛倒,從圖中看,像在光屏的上方,所以是蠟燭太矮,應將凸透鏡向下移動.

        故答案為:(1)10cm;(2)向左移動;(3)下.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測量焦距的方法和凸透鏡的成像規(guī)律,比較簡單,屬于基礎知識.

        19.小明通過實驗測量牛奶的密度:

        (1)調節(jié)天平橫梁平衡時,指針偏向分度盤中央紅線的左側,此時應向 右 移動平衡螺母,才能使天平平衡.

        (2)他按甲、乙、丙圖的順序進行實驗.根據(jù)圖中數(shù)據(jù)可知:牛奶和燒杯的總質量為 150 g,牛奶的密度為 1.2 g/cm3.

        (3)按甲、乙、丙圖的順序進行實驗測得牛奶的密度 偏大 (填“偏大”或“偏小”),為了更加準確地測量牛奶的密度,你認為圖中合理的實驗順序為 乙、丙、甲 .

        【考點】液體的密度測量實驗.

        【專題】實驗題;測量型實驗綜合題.

        【分析】(1)測量前天平的調節(jié),應將平衡螺母向指針偏轉的相反方向移動;

        (2)杯中牛奶的質量,應用圖乙中杯與牛奶的總質量減去圖甲中空杯的質量;由丙圖讀出牛奶的體積,用密度的公式計算牛奶密度;

        (3)當將杯中的牛奶倒入量筒中時,杯壁上會附著著一定量的牛奶,從而使體積測量的數(shù)值偏小,由此分析并提出合理實驗順序.

        【解答】解:

        (1)調節(jié)天平橫梁平衡時,指針偏向中央紅線的左側,說明左側質量偏大,因此應將平衡螺母向右調節(jié);

        (2)讀圖可知,圖甲中空杯的質量為:20g+10g=30g,

        圖乙中牛奶與杯的總質量為:100g+50g=150g,

        所以杯中牛奶的質量:150g﹣30g=120g,

        由圖丙讀出牛奶的體積為:100mL=100cm3,

        由此牛奶的密度:ρ= = =1.2g/cm3;

        (3)按甲、乙、丙的順序進行實驗,由乙到丙的過程中,燒杯中會不可避免地殘留一定量的牛奶,所以測得牛奶的體積偏小,測得牛奶的密度偏大.

        合理的實驗順序應為乙、丙、甲,這樣調整的好處是可以減小牛奶由于附著在燒杯壁上而產(chǎn)生的誤差.

        故答案為:(1)右;(2)150;1.2;(3)偏大;乙、丙、甲.

        【點評】在測液體密度的實驗中,天平、量筒的讀數(shù)是基本要求,同時,合理的實驗順序能夠減小實驗過程中產(chǎn)生的誤差.

        20.用圖1所示的實驗電路,測量一個標有“2.5V”字樣的小燈泡的額定功率.

        (1)請在虛線框內(nèi)畫出與圖1對應的電路圖.

        (2)閉合開關后,電流表和電壓表的示數(shù)都較小,小燈泡不發(fā)光,其原因是: 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阻值太大,電流過小,小燈泡的實際功率較小,沒有達到發(fā)光功率 .

        (3)經(jīng)過調整后,小燈泡發(fā)光,但如何使小燈泡正常發(fā)光呢?你的措施是: 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使電壓表的示數(shù)等于燈泡的額定電壓2.5V .

        (4)愛探究的小強用另一只電流表A2和一個5Ω的定值電阻R,連接了如圖2所示的電路,同樣測出了小燈泡的額定功率.具體操作是:閉合開關,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使電流表A2的示數(shù)為 0.5 A,小燈泡正常發(fā)光.此時電流表A1的示數(shù)如圖3所示,則小燈泡的額定功率為 1 W.

        【考點】探究用電器的電功率實驗.

        【專題】實驗題;作圖題;壓軸題.

        【分析】(1)分析清楚實物電路圖的結構,明確各電路元件的連接方式,根據(jù)各電路元件的連接方式畫出電路圖;

        (2)連接完電路閉合開關,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阻值較大,電路電流太小,燈泡的實際功率較小,沒有達到燈泡的發(fā)光功率,所以燈泡不發(fā)光;

        (3)燈泡在額定電壓下能正常發(fā)光,要使燈泡正常發(fā)光,可以調節(jié)滑動變阻器滑片使燈泡兩端電壓即電壓表示數(shù)等于燈泡額定電壓,燈泡可正常發(fā)光;

        (4)電流表A2與定值電阻串聯(lián),相當于電壓表,使并聯(lián)電路電壓等于燈泡額定電壓2.5V時燈泡可以正常發(fā)光,由歐姆定律可以求出電流表A2的示數(shù);確定電流表A1的量程與最小分度值,讀出電流表A1的示數(shù),然后由并聯(lián)電路的特點求出流過待測電阻的電流,然后由歐姆定律求出燈泡的功率.

        【解答】解:(1)由實物電路圖知:電源、滑動變阻器、燈泡、電流表串聯(lián)接入電路,電壓表并聯(lián)在燈泡兩端,滑動變阻器用右半部分電阻絲,據(jù)此畫出電路圖如圖所示;

        故答案為:電路圖如圖所示.

        (2)閉合開關后,電流表和電壓表的示數(shù)都較小,小燈泡不發(fā)光,其原因是: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阻值太大,電流過小,小燈泡的實際功率較小,沒有達到發(fā)光功率;

        故答案為: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阻值太大,電流過小,小燈泡的實際功率較小,沒有達到發(fā)光功率.

        (3)燈泡發(fā)光較暗,要使小燈泡正常發(fā)光,應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使電壓表的示數(shù)等于燈泡的額定電壓2.5V;

        故答案為: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使電壓表的示數(shù)等于燈泡的額定電壓2.5V.

        (4)由電路圖知:定值電阻與燈泡并聯(lián),它們兩端的電壓相等,當并聯(lián)電壓等于燈泡的額定電壓UL=2.5V時,

        燈泡正常發(fā)光,此時電流表A2的示數(shù)I2= = =0.5A;由圖2知,電流表A1的量程是3A,

        由圖3知電流表的最小分度值是0.1A,電流表讀數(shù)I1=0.9A,流過燈泡的電流IL=I1﹣I2=0.9A﹣0.5A=0.4A,

        燈泡的額定功率P=ULIL=2.5V×0.4A=1W;

        故答案為:0.5;1.

        【點評】本題考查了畫實驗電路圖、分析燈泡發(fā)光較暗的原因、怎樣使燈泡正常發(fā)光、求燈泡的額定功率等問題,燈泡只有在額定電壓下才能正常發(fā)光,如果燈泡的實際功率較小,不足以讓燈泡發(fā)光,只有燈泡功率達到一定值時燈泡才能正常發(fā)光.

        四、計算題與推導題(第21小題8分,第22小題6分,第23小題9分,共23分)

        21.如圖所示,用力F將重為G的物體勻速拉上高為h,斜邊長為s的斜面,物體與斜面之間的摩擦力為f,很多同學都認為,物體勻速上升的過程中,拉力F與摩擦力f是一對平衡力,試根據(jù)有用功、額外功和總功之間的關系,推導證明:f=F﹣ ,并說明拉力F與摩擦力f不是一對平衡力.

        【考點】斜面的機械效率;平衡力的辨別.

        【專題】運動和力.

        【分析】利用公式分別求出有用功、總功、額外功,再根據(jù)三者關系解出摩擦阻力,說明阻力和拉力大小不等,所以不是平衡力.

        【解答】解:有用功:W有用=Gh,

        總功:W總=Fs,

        克服摩擦做的額外功:W額=fs,

        W總=W有用+W額,

        即Fs=Gh+fs,

        所以摩擦阻力:

        f=F﹣ ,

        由此可看出,f≠F,不能滿足二力平衡的條件,所以拉力和摩擦力不是一對平衡力.

        【點評】此題主要考查的是學生對有用功、總功、額外功以及三者關系的理解和掌握,基礎性題目.

        22.如圖所示是一直流電動機提升重物的裝置.已知重物質量m=50kg,電源電壓U=110V保持不變,電動機線圈的電阻R=4Ω,不計各處摩擦,當電動機以某一速度勻速向上提升重物時,電路中的電流I=5A(g=10N/kg).

        求:

        (1)電源的輸出功率;

        (2)電動機線圈電阻R的發(fā)熱功率;

        (3)試從能量轉化和守恒的角度,求重物上升的速度大小.

        【考點】電功率的計算;能量轉化與守恒觀點的應用;功率的計算.

        【專題】計算題;壓軸題;學科綜合題.

        【分析】(1)已知電源電壓和電路中的電流,可利用公式P出=UI計算電源的輸出功率;

        (2)已知線圈的電阻和通過線圈的電流,可利用公式P熱=I2R計算發(fā)熱功率;

        (3)因為能量守恒,可利用公式P有用=P出﹣P熱計算有用功率,再利用P有用=FV的變形公式計算速度.

        【解答】解:(1)∵U=110V,I=5A,

        ∴P出=UI=110V×5A=550W.

        答:電源的輸出功率為550W.

        (2)∵R=4Ω,

        ∴P熱=I2R=(5A)2×4Ω=100W.

        答:電動機線圈電阻R的發(fā)熱功率為100W.

        (3)∵能量守恒,電動機對重物做的功的功率為:

        ∴P有用=P出﹣P熱=550W﹣100W=450W

        勻速向上提升重物時:F=G=mg=50kg×10N/kg=500N,

        又∵P= = = =FV,

        ∴V= = =0.9m/s.

        答:重物上升的速度為0.9m/s.

        【點評】本題考查了利用電功率的公式P=UI和P=I2R計算電功率,以及利用P=FV的變形公式計算速度,

        23.電池本身有一定的電阻,可以等效為一個沒有電阻的理想電池和一個定值電阻r串聯(lián)而成,如圖甲所示.使用某種電池連接成如圖乙所示的電路,閉合開關S,在滑動變阻器滑片P從A端滑到B端的全過程中,電壓表示數(shù)與電流表示數(shù)的對應關系圖線,如圖丙所示.如果當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R等于電池的電阻r時,滑動變阻器的電功率為2.25W.求:

        (1)電池內(nèi)部的定值電阻r的大小?

        (2)電池的電壓是多少?

        (3)變阻器的最大電阻為多少?

        【考點】歐姆定律的應用;電功率的計算.

        【專題】歐姆定律;電能和電功率.

        【分析】(1)當滑片位于A端時,電路中的總電阻最小,電路中的電流最大,根據(jù)圖丙讀出電路中的最大電流,利用歐姆定律表示出電源的電壓;當R=r時,根據(jù)電阻的串聯(lián)和歐姆定律求出電路中的電流,利用P=I2R表示出滑動變阻器消耗的電功率即可求出r的阻值;

        (2)把數(shù)據(jù)代入電池電壓的表達式即可求出電源的電壓;

        (3)當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中的電阻最大時,電路中的電流最小,根據(jù)圖丙讀出電壓表的生死胡,利用串聯(lián)電路的電壓特點求出r兩端的電壓,利用串聯(lián)電路的電流特點和歐姆定律得出等式即可求出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

        【解答】解:(1)當滑片位于A端時,電路中的總電阻最小,電路中的電流最大,

        由圖丙可知,電路中的最大電流I大=1.5A,

        由I= 可得,電源的電壓:

        U=I大r=1.5A×r,

        當R=r時,

        因串聯(lián)電路中總電阻等于各分電阻之和,

        所以,電路中的電流:

        I= = =0.75A,

        滑動變阻器的電功率:

        PR=I2R=(0.75A)2×r=2.25W,

        解得:r=4Ω;

        (2)電池的電壓:

        U=I大r=1.5A×4Ω=6V;

        (3)當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中的電阻最大時,電路中的電流最小,

        由圖丙可知,電壓表的示數(shù)UR=3.6V,

        因串聯(lián)電路中總電壓等于各分電壓之和,

        所以,r兩端的電壓:

        Ur=U﹣UR=6V﹣3.6V=2.4V,

        因串聯(lián)電路中各處的電流相等,

        所以,I′= = ,即 = ,

        解得:R大=6Ω.

        答:(1)電池內(nèi)部的定值電阻r的大小為4Ω;

        (2)電池的電壓是6V;

        (3)變阻器的最大電阻為6Ω.

        【點評】本題考查了串聯(lián)電路的特點和歐姆定律、電功率公式的應用,明確電路的連接方式和從圖象中讀出有用的信息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本文來源:http://63xf.com/shiti/10007.html


      《宿州三模2017_2016宿州一模.doc》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文檔為doc格式

      推薦文章

      欄目導航

      友情鏈接

      網(wǎng)站首頁
      語文
      美文
      作文
      文學
      古詩文
      實用文
      試題
      教案
      課件
      素材
      電子課本
      百科

      copyright 2016-2018 文庫網(wǎng) 版權所有 京ICP備16025527號 免責聲明:網(wǎng)站部分內(nèi)容轉載至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投訴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