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xf.com--故事】
民族團結與進步,是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主旋律,也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 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民族團結小故事【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篇一】民族團結小故事
這是發(fā)生的新疆我們身邊的一個真實的故事。
69歲的新疆奇臺維吾爾族老人阿尼帕養(yǎng)育了19個不同民族的孩子,全家共由6個民族組成。
這段感人的故事要追溯到上世紀六十年代初。當時23歲的阿尼帕年輕漂亮,與丈夫養(yǎng)育著自己的2個孩子,加上因父母去世一起生活的3個妹妹,一家7口人過著雖清淡卻很幸福的生活。
1963年,她們的哈薩克族鄰居相繼去世,撇下了三個半大孩子??粗@三個沒了爹娘的孩子,阿尼帕把他們接到自己家里。
1977年,阿尼帕又收養(yǎng)了王淑珍兄妹4個漢族孤兒。在王淑珍被收養(yǎng)的幾個月后,她的繼父又一病不起,看到幾個衣不遮體的孩子蜷縮在一張破舊的氈子上,阿尼帕的心都快碎了,她默默地把王淑珍的哥哥和兩個妹妹帶回了家。1989年,王淑珍的繼父因病去逝,留下了3個孩子,阿尼帕又將這3個回族孤兒接到家里。
至此,阿尼帕共收養(yǎng)了10個孤兒,加上自己生育的9個孩子,一大家子20多口人,在那個年代,要一天天地過日子,談何容易。
阿尼帕幾乎把所有時間、所有的心思、所有的愛心都用來照料這一大群孩子,做一鍋飯一個人分不了一碗,鍋就見底了。他們哪里知道,阿尼帕從來都是只吃半飽就行了。
就是在那樣的年月里,性格開朗、樂觀的阿尼帕,沒有被生活的重擔壓跨,始終對生活充滿著信心,她相信,孩子們終會長大成人,日子會逐漸好起來的。
阿尼帕親生的子女有9個,其他10個是收養(yǎng)的孤兒。但她始終說:“我家19個孩子,個個都是親生的?!睈?,多一點付出,就會得到更多更大的滿足,也會讓愛得到升華,因為,愛加上愛是更多的愛。在這家樸素的屋子里,每天都上演著一幕幕人間溫情劇,感動著每一個人。民族不同,心相通,你幫我,我?guī)湍?,世界會更美?/p>
【篇二】民族團結小故事
張繼先奶奶,1966年出生,今年54歲了,醫(yī)學碩士,參加工作三十余年。張繼先醫(yī)生是一名優(yōu)秀的...員,此刻是湖北省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呼吸與重癥醫(yī)學科主任醫(yī)師、教授、內科黨支部書記。
抗擊“非典”的故事。2003年“非典”時,37歲的張繼先就是江漢區(qū)專家組的成員,每一天的任務就是下到各個醫(yī)院排查疑似者。從那時起她就養(yǎng)成了看病要問病人的住址、職業(yè)的習慣,也正是“非典”時期鍛煉出來的思維模式,使她養(yǎng)成了對病毒敏銳的洞察力,對疫情高度的警覺性。榮獲抗擊非典戰(zhàn)役“三等功”。
“疫情上報第一人”的故事。去年12月26日上午,張繼先奶奶接診了家住醫(yī)院附近小區(qū)的老兩口兒,他們因發(fā)燒、咳嗽就醫(yī),拍出來的胸部CT片,雖然癥狀看起來像是流感或普通肺炎,但CT片的結果與兩者有明顯的區(qū)別。他們兒子的CT片,肺上也有特殊表現(xiàn)。同一天,還有一位華南海鮮市場商戶,存在同樣的發(fā)燒、咳嗽和肺部表現(xiàn)。28日、29日,門診又陸續(xù)收治3位來自華南海鮮市場的病人。前后7個病人癥狀和肺部表現(xiàn)一致。張繼先敏銳地意識到情景不對,向醫(yī)院進行了報告。醫(yī)院高度重視,立即決定上報。張繼先的堅持上報,為武漢市、湖北省,乃至全國衛(wèi)健部門拉響了警報。12月底,國家衛(wèi)健委派出高級別專家組,赴武漢調查病情,迅速應對處置。張繼先成為“疫情上報第一人”。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張繼先奶奶“像救火隊員一樣”奮戰(zhàn)在抗擊疫情一線,在離新冠肺炎疫情最近的地方戰(zhàn)斗。她從網上又團購了30件帆布衣服用作防護。至于為什么團購而不是讓單位配發(fā),她說:“如果醫(yī)院配發(fā)的話需要訂做,而網上買能夠很快到貨?!彼辈∪怂?,想病人所想。張繼先的情緒不止一次崩潰。有的病人病情發(fā)展太快,手段用盡,還是走了,她大哭;有時防護服快沒有了,口罩快用完了,她大哭……“我這次把一生的眼淚流光了!”這一個月來,睡眠嚴重不足,體力嚴重透支,她說自我已竭盡了全力。
2月6日,湖北省給予張繼先同志記大功獎勵。把最高的榮譽給醫(yī)護人員!把最美的稱贊給白衣天使!把最便利的條件給一線的戰(zhàn)士!把最優(yōu)厚的待遇給為這次抗疫做出貢獻的人!
張繼先奶奶在疫情面前,身經百戰(zhàn)的,臨危不懼,敢于擔當,如今又一次沖在了戰(zhàn)斗最前線。她是最美的白衣天使,也是一名抗擊疫情的老兵,更是一名勇敢的戰(zhàn)士。值得我們每個小朋友學習,讓我們向張繼先奶奶致敬!
【篇三】民族團結小故事
新疆是一個多民族的大家庭,各族人民擔負著守衛(wèi)邊疆、鞏固邊防、維護祖國統(tǒng)一的神圣歷史使命。因此新疆的十三個民族必須團結在一起,實現(xiàn)共同發(fā)展。
我們的學校-----喀什衛(wèi)生學校,也有多民族的學生,他(她)們是:維吾爾族、漢族、哈薩克族、塔吉克族、克爾柯孜族。我們在學校里面總是熱熱鬧鬧的,同學們互相關心、互相照顧,有好吃的同學們一起吃,有好玩的同學們一起玩,有困難的話,無論是維吾爾族還是漢族,大家一起來幫忙。
少數(shù)民族離不開漢族、漢族離不開少數(shù)民族,各民族相互離不開。這句話老師從小教導我們,讓我一直銘記于心。在我們的生活中,民族團結之花處處都在開放。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這句話正點明了我們五十六個民族只有心相連、手相牽,才會融為一個真正的大家庭。
例如:我們學校民族同學較多,漢語基礎較為薄弱,經常把漢語倒過來說;在學習中經常遇到不懂的題和語文書中的詞句;在作業(yè)中常常出現(xiàn)不理解的題目要求;還有許多文不對題、詞不達意的情況。這時候我們的漢族同學可幫了大忙。各種習題,漢族同學都會熱心給民族同學解答,讓我們能漸漸熟悉漢語、理解漢語;讓我們能準確流利的使用漢語,提高學習成績。
有些對音樂和舞蹈感興趣的漢族同學也會向我們學習:比如冬不拉彈唱、維吾爾民族舞蹈,還有其他樂器和舞蹈。這些音樂和舞蹈都蘊含著我們濃郁的民族特色?;ハ鄬W習讓我們增長了知識,共同學習生活讓同學們組成了一個大家庭。
我們不會忘記,為了挽救尿毒癥晚期的維吾爾族學生毛蘭江,23歲的王燕哪姐姐,把自己的一顆腎無償捐贈給了素不相識的維吾爾族弟弟;也不會忘記論天山深處偏僻的庫車縣欄桿村維吾爾族老人卡迪爾用40年的時間寫下了1000多篇日記,記載了解放軍與當?shù)卮迕駬碥姁勖竦墓适?。這位老人說:“我的眼睛不行了,但要把寫日記的任務也給兒子,這日記不會停,一定會一代代寫下去。
手拉手、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這不是一句口號。維護民族團結是刻不容緩的,是要真正落實到行動中去的。讓我們每個人從身邊做起,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不利于民族團結的話不說,不利于民族團結的事不做,不信謠不傳謠,不參與任何違法犯罪活動。滴水可以匯成江河,眾人拾柴火焰高。
團結就引領著幸福,這不是什么高深的理論,而是一個生活常識。團結和未來的幸福相連,這個未來既是我們的未來有時我們后世的未來。
【篇四】民族團結小故事
平日里我對阿布都熱合曼的印象,就只是他性格溫和,樂于助人,總是掛著簡單而純樸的笑容,沒有太多的往來,但他見我進度稍慢,就主動前來幫助我,讓我十分感動。
在一起幫助其他同學采摘過程中,我才發(fā)現(xiàn)他不但手腳麻利,還精通采摘的技巧。他在一邊默不吭聲的采摘,我也跟著他的速度。在他的陪伴和幫助下,整個采摘過程似乎不再那么枯燥無味、痛苦勞累,反而多了同伴間的默契。
經過近10個小時的辛苦勞作之后,我們終于完成了采摘任務。我和阿卜杜熱合曼在夕陽下席地而坐,深入地交談起來…支農雖然累,但卻讓我收獲了深厚友誼。
在臨近返校的最后兩天,我的手在移動凳子時被夾裂了指甲,他知道后,在自己的任務還沒完成的情況下,立刻陪著我去看醫(yī)生。之后的兩天里我只能用一只手撿拾辣椒,而且時不時地疼痛,這讓我更加沮喪,采摘的速度也自然慢了許多。多虧我的組長阿卜杜熱合曼,在我受傷期間多次主動來幫我,才讓我順利的完成任務。也許在他看來,這只是在分內幫忙同學干了點農活,只是舉手之勞,但對我來說患難見真情,我永遠不會忘記這個兄弟對我的幫助。
在支農結束后,我和阿卜杜熱合曼成了無話不談的好友,有了更多的時間互相了解,我們談理想、談人生、談生活,才發(fā)現(xiàn)彼此如此投緣,才發(fā)現(xiàn)我們對問題的看法竟如此地不謀而合。也許這就叫同根同源吧,無論身在何處何地,我們因為流淌著相同的血液,終究會相識相聚,會攜手向前。
團結是發(fā)展的力量,團結也是生命的源泉。民族間只有精誠團結,才能屹立于世界,才能謀求進步和發(fā)展,所以我們需要團結,以綻放出更加絢麗的光彩。我們年輕一代對于各民族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的意識也更加擁護和強烈。我和阿布都熱合曼就是源于這種共同的想法,才能成為真誠相待、共進共退的好兄弟。
那是大二上學期發(fā)生的事情了,在開學不久,我們計算機學院響應學校的號召,讓大學生下鄉(xiāng)積極參與支農勞動。我在經過書記與老師們大會上的動員后,和廣大同學一樣,心潮澎湃。
就這樣,我和全校大二年級的同學們一起參加了農場夏季作物助農活動,我和阿卜杜熱合曼同學一同被分配到焉耆回族自治縣二十一團的第五組,幫助當?shù)剞r民采摘辣椒。那時我還不知道我們之后將會有如此深厚的友誼。
那時的我初到田地,眼見著四周成熟的果實、翻滾的綠浪摻雜著點點紅星,興奮不已,迫不及待地跳入農地開始動手干活。隨著時間的推移,開始的兩天還勉強可以堅持,雖然沒有我的組長阿卜杜熱合曼同學干的那么熟練,但是還是勉強完成每天的目標。但隨著剛開始的兩天的新鮮勁頭被消耗殆盡,我興奮的心情慢慢蕩然無存,炎熱的太陽、狠毒的蚊子、單一枯燥的勞動活動,讓我只想趕緊結束這又累又熱的采摘工作。
那一天的太陽格外的毒辣,好像要把人曬干似的,我的狀態(tài)也不是很好,在干了接近一天的農活后,心浮氣躁,手上的速度也慢了許多。眼看著遠處飄揚的紅旗遙不可及,正當我心煩意亂的時候,一個渾厚的聲音傳入我的耳朵:“兄弟,加把勁干吧,等我先干完,我就過來幫你!”。我一看,原來是我的支農組長阿布都熱合曼。看著離目標紅旗越來越近的組長,再看看自己的目標還那么遙遠,我羞愧難當,手上的速度也加快了許多。就這樣,我悶著頭只顧著加油干,忘記了時間與勞累,等我回過神時,我的組長熱合曼已經在我的另一頭一聲不吭的干了起來,這時已經和我匯合了。我被熱合曼的熱心感染,和他一起加入到其他沒完成任務的同學們的行列中,盡管很累,但是卻充滿了自豪感。
經過近10個小時的辛苦勞作之后,我們終于完成了采摘任務。我和阿卜杜熱合曼在夕陽下席地而坐,深入地交談起來…支農雖然累,但卻讓我收獲了深厚友誼。最后我和阿卜杜熱合曼成了無話不談的好友。無論身在何處何地,我們因為流淌著相同的血液,終究會相識相聚,會攜手向前。
【篇五】民族團結小故事
魯迅說過:“唯有民魂是值得寶貴的,唯有他發(fā)揚起來,中國才有真進步?!闭玺斞傅脑捯粯?,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民族靈魂的一小部分。
我的家鄉(xiāng)在寧夏吳忠利通區(qū)金積鎮(zhèn)丁家灣村,是一個美麗的村子,居住著漢族、回族等不同民族,而在我的學校,也有很多少數(shù)民族同學,大家沐浴在愛的陽光下快樂成長。而我們生活在寧夏的各族群眾,更能深深體會到各民族一家人的親情。就拿我們學校來說吧,我們身邊有很多少數(shù)民族同學和老師,大家和睦相處,團結友愛,互幫互助,共同學習。我們的漢族同學,誰沒有幾個少數(shù)民族朋友?我們的少數(shù)民族同學,誰沒有幾個漢族伙伴?彼此的信賴與默契,構建了我們的和諧校園,真正體現(xiàn)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休戚與共,風雨同舟的新型民族關系。我和我的小伙伴馬嬌就是其中的一分子。
那是三年級上學期的一節(jié)體育課。當時是夏天,又臨近中午,烈日當頭,我們都汗流浹背。終于聽到體育老師說下課,我們早已酷熱難耐,巴不得飛回教室休息。于是,我們像離弦之箭奔向教室。跑著跑著,我突然聽到從背后傳來“啊”的一聲。發(fā)生什么事情了?循著聲音看過去,眼前的景象讓我驚呆了。我們班的馬嬌坐在地上,我看到她的膝蓋上滲出了鮮血,她一定是因疼痛哭了起來。我當時看見就立即轉身向馬嬌跑去,在旁邊安慰她,扶她起來。經過我的安慰后,馬嬌堅強地站了起來。我用手攙著馬嬌,一步步走向了教室。我們雖然不是一個民族,可是我們心連心,互相幫助,相互學習,做學習上
的助手,生活上的伙伴,成為一對真正的好朋友。
記得有一天,我們放學,天空下起了傾盆大雨,我忘記了帶雨傘,懊悔地說:“我怎么這么笨呀!連傘都沒有帶?!庇谑俏易跇翘菘?,想讓大雨停下以后,我再出去,沒想到,雨越下越大,我想:“這下完了,萬一這雨不停了,難道我還在這住一晚上?”我一想這可不行,于是,我就站起來,徑直地向門口走去,抬頭向上看,天上電閃雷鳴,再看看雨,就好像往下倒一樣,看樣子一時停不下來,我還是自己回吧,我跑著跑著不覺腳下一滑,重重地摔在地上,雨變大了,重重地砸在我的頭上,讓我叫苦不迭。突然,我感覺不下雨了,我抬頭向上看,馬嬌正向我伸手,說:“余文洋,沒帶傘吧,快起來吧,我們一起回家。”我拉著她的手說:“謝謝你”“不用客氣,各民族同學之間要互相幫助嘛?!蔽业男睦锎藭r只有一個信念:那就是“各民族之間要互相幫助”從此,我變得更愛幫助同學了,因為,我以馬嬌為榜樣民族團結一家親,是我們時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事實也是如此,因為我們的國家本來就是一個統(tǒng)一的多民族的大家庭。56個民族,56種習俗,56種語言,56種文化,把祖國的大地裝扮的.五彩斑斕,把祖國的天空描畫的壯麗燦爛。誰能說流行樂壇上沒有回族音樂歡快的旋律?誰能說時尚元素中沒有各個民族特有的色彩?
這些只是我們班盛開的友誼之花的幾朵。在我們班這個友誼的大花壇里,竟相開放的友誼之花,還有許多許多??一個民族,一個團體,只有重視團結維護團結,人與人之間才能和睦相處,社會才能更好的和平發(fā)展。
【篇六】民族團結小故事
大年三十,本是家人團聚、其樂融融吃團圓飯的日子,但當天已經下午六點半了,我家的年夜飯還沒開始吃,因為我的媽媽還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路上。八點十分,窗外已經燈火通明,遠處的爆竹聲此起彼伏,只見媽媽風塵仆仆地回來了,一臉的疲憊。
今年春節(jié)注定不平凡,湖北武漢突發(fā)新冠肺炎疫情,繼而“毒魔”席卷全國,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吞噬人們的生命。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上至國家領導人,下到普通老百姓,全國人民迅速打響了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zhàn),我的媽媽就是這場戰(zhàn)“疫”中平凡的一員。
媽媽是紅塔區(qū)鳳凰街道的一名干部,自疫情發(fā)生以來,她日夜奮戰(zhàn)在抗擊疫情一線。因為疫情,公交車停運,媽媽每天天沒亮就出發(fā),步行40多分鐘到單位,晚上十二點以后才回家。后來,為避免交叉感染,媽媽有二十多天未回過家。在這段日子里,兩歲多的妹妹每到夜晚就哭著喊著要媽媽,有時鬧到深夜還要視頻看一眼媽媽才睡下,好幾次,我看到視頻里的媽媽也哭了。
電視里,鐘南山院士提醒大家要少出門、不出門,宅在家里就是對社會最大的貢獻。我好奇地問媽媽:“媽媽,別人都在家里,你為什么天天都在外面跑?難道你不怕病毒嗎?”媽媽堅定地回答:“因為我是一名基層干部,這是分內的工作呀!病毒是可怕,但只有我們沖在前面,廣大居民才能安心宅在家里……”從媽媽口中得知,她每天除了開會研究、布置協(xié)調疫情防控工作外,還要面臨被感染的巨大風險,和街道、社區(qū)工作人員一道開展入戶宣傳、摸排、消毒、堵卡等疫情防控工作??粗鴭寢屖萑醯纳碜?,望著那雙充滿血絲的眼睛,我在心中默默祈禱:媽媽辛苦了,希望你平安回家!
《平凡的世界》里說:“生活中真正的勇士向來默默無聞?!痹谶@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疫”中,媽媽和她的同事們自始至終奮戰(zhàn)在一線,雖然沒有像鐘南山、李蘭娟院士那樣耀眼,卻勇敢地堅守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靜默無聲地為社區(qū)居民筑起安全屏障。
媽媽是平凡的,但在我心中媽媽是偉大的!
本文來源:http://63xf.com/meiwen/225971.html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