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xf.com--詩詞】
詩詞,是現(xiàn)實生活的升華,融入了詩人的美好情感與奇特想象。它源于普普通通的生活,卻高于生活。 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納蘭性德詩詞范文(精選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篇一】納蘭性德詩詞
納蘭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清順治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納蘭氏,原名成德,后改名為性德,字容若,號飲水、楞伽山人,滿洲正黃旗,是清代最為著名的詞人之一,與朱彝尊、陳維崧并稱“清詞三大家”?!凹{蘭詞”不但在清代詞壇享有很高的聲譽(yù),在整個中國文學(xué)史上仍占有一席之地。二十四歲時把自己的詞作編選成集,名為《側(cè)帽詞》,后委托顧貞觀在吳中刊成?《飲水詞》,惜此兩本詞集今皆不見傳本。后有人將兩部詞集增遺補(bǔ)缺,共342首,編輯一處,名為《納蘭詞》,今存詞一共348首。
木蘭詞折疊
作者:清·納蘭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見 ?何事秋風(fēng)悲畫扇 ?等閑變卻故人心 ?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 ?淚雨零鈴終不怨 ?何如薄幸錦衣郎 ?比翼連枝當(dāng)日愿
詞·金縷曲折疊作者:清·納蘭容若
德也狂生耳。偶然間、淄塵京國,烏衣門第。有酒惟澆趙州土,誰會成生此意。
不信道、遂成知己。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盡英雄淚。君不見,月如水。
共君此夜須沉醉。且由他、娥眉謠諑,古今同忌。身世悠悠何足問,冷笑置之而已。
尋思起、從頭翻悔。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緣、恐結(jié)他生里。然諾重,君須記。
詞·卜算子?新柳折疊作者:清·納蘭性德
嬌軟不勝垂,瘦怯那禁舞。多事年年二月風(fēng),翦出鵝黃縷。
一種可憐生,落日和煙雨。蘇小門前長短條,即漸迷行處。
詞·采桑子(白衣裳憑朱闌立)折疊作者:清·納蘭性德
白衣裳憑朱欄立,涼月趖西。點鬢霜微,歲晏知君歸不歸。
殘更目斷傳書雁,尺素還稀。一味相思,準(zhǔn)擬相看似舊時。
詞·采桑子(撥燈書盡紅箋也)折疊作者:清·納蘭性德
撥燈書盡紅箋也,依舊無聊。玉漏迢迢,夢里寒花隔玉簫。
幾竿修竹三更雨,葉葉蕭蕭。分付秋潮,莫誤雙魚到謝橋。
詞·采桑子(而今才道當(dāng)時錯)折疊作者:清·納蘭性德
而今才道當(dāng)時錯,心緒凄迷。紅淚偷垂,滿眼春風(fēng)百事非。
情知此后來無計,強(qiáng)說歡期。一別如斯,落盡梨花月又西。
詞·采桑子(非關(guān)癖愛輕模樣)折疊作者:清·納蘭性德
非關(guān)癖愛輕模樣,冷處偏佳。別有根芽,不是人間富貴花。
謝娘別后誰能惜,漂泊天涯。寒月悲笳,萬里西風(fēng)瀚海沙。
詞·采桑子(冷香縈遍紅橋夢)折疊作者:清·納蘭性德
冷香縈遍紅橋夢,夢覺城笳。月上桃花,雨歇春寒燕子家。
箜篌別后誰能鼓,腸斷天涯。暗損韶華,一縷茶煙透碧紗。
詞·采桑子(涼生露氣湘弦潤)折疊作者:清·納蘭性德
涼生露氣湘弦潤,暗滴花梢。簾影誰搖,燕蹴絲上柳條。
舞鹍鏡匣開頻掩,檀粉慵調(diào)。朝淚如潮,昨夜香衾覺夢遙。
詞·采桑子(明月多情應(yīng)笑我)折疊作者:清·納蘭性德
明月多情應(yīng)笑我,笑我如今,孤負(fù)春心,獨自閑行獨自吟。
近來怕說當(dāng)時事,結(jié)編蘭襟。月淺燈深,夢里云歸何處尋?
詞·采桑子(誰翻樂府凄涼曲)折疊作者:清·納蘭性德
誰翻樂府凄涼曲,風(fēng)也蕭蕭。雨也蕭蕭,瘦盡燈花又一宵。
不知何事縈懷抱,醒也無聊。醉也無聊,夢也何曾到謝橋。
詞·采桑子(桃花羞作無情死)折疊作者:清·納蘭性德
桃花羞作無情死,感激東風(fēng)。吹落嬌紅,飛入窗間伴懊儂。
誰憐辛苦東陽瘦,也為春慵。不及芙蓉,一片幽情冷處濃。
詞·采桑子(土花曾染湘娥黛)折疊作者:清·納蘭性德
土花曾染湘娥黛,鉛淚難消。清韻誰敲,不是犀椎是鳳翹。
只應(yīng)長伴端溪紫,割取秋潮。鸚鵡偷教,方響前頭見玉簫。
詞·采桑子(謝家庭院殘更立)折疊作者:清·納蘭性德
謝家庭院殘更立,燕宿雕粱。月度銀墻,不辨花叢那瓣香。
此情已自成追憶,零落鴛鴦。雨歇微涼,十一年前夢一場。
詞·采桑子(嚴(yán)宵擁絮頻驚起)折疊作者:清·納蘭性德
嚴(yán)宵擁絮頻驚起,撲面霜空。斜汗朦朧,冷逼氈帷火不紅。
香篝翠被渾閑事,回首西風(fēng)。數(shù)盞殘鐘,一穗燈花似夢中。
詞·長相思折疊作者:清·納蘭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逾關(guān)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fēng)一更,雪一更,聒碎鄉(xiāng)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詞·點絳唇?詠風(fēng)蘭折疊作者:清·納蘭性德
別樣幽芬,更無濃艷催開處。凌波欲去,且為東風(fēng)住。
忒煞蕭疏,怎耐秋如許?還留取,冷香半縷,第一湘江雨。
詞·點絳唇折疊作者:清·納蘭性德
小院新涼,晚來頓覺羅衫薄。不成孤酌,形影空酬酢。
蕭寺憐君,別緒應(yīng)蕭索。西風(fēng)惡,夕陽吹角,一陣槐花落。
詞·蝶戀花(今古河山無定距)折疊作者:清·納蘭性德[1]
今古河山無定距。畫角聲中,牧馬頻來去。滿目荒涼誰可語?西風(fēng)吹老丹楓樹。
從前幽怨應(yīng)無數(shù)。鐵馬金戈,青冢黃昏路。一往情深深幾許?深山夕照深秋雨。
【注釋】:
這首出塞詞,當(dāng)為納蘭性德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八月奉命與副都統(tǒng)郎談等出塞遠(yuǎn)赴梭龍途中所作,詞人時年二十九歲。
詞·蝶戀花(辛苦最憐天上月)折疊作者:清·納蘭性德
辛苦最憐天上月。一夕如環(huán),夕夕都成玦。若似月輪終皎潔,不辭冰雪為卿熱。
無那塵緣容易絕。燕子依然,軟踏簾鉤說。唱罷秋墳愁未歇,春叢認(rèn)取雙棲蝶。
詞·蝶戀花(又到綠楊曾折處)折疊作者:清·納蘭性德
又到綠楊曾折處,不語垂鞭,踏遍清秋路。衰草連天無意緒,雁聲遠(yuǎn)向蕭關(guān)去。
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風(fēng),吹夢成今古。明日客程還幾許,沾衣況是新寒雨。
詞·河傳折疊作者:清·納蘭性德
春淺,紅怨。掩雙環(huán),微雨花間。畫閑,無言暗將紅淚彈。闌珊,香銷輕夢還。
斜倚畫屏思往事。皆不是,空作相思字。憶當(dāng)時,垂柳絲?;ㄖ?,滿庭蝴蝶兒。
【注釋】:
《河傳》,詞牌名?!侗屉u漫志》卷四引《脞說》云:“《水調(diào)河傳》,煬帝將幸江都時所制,聲韻悲切。”《漫志》又稱:“《河傳》唐詞,存者二。其一屬‘南呂宮’,凡前段平韻,后仄韻。其一乃今《怨王孫》曲,屬‘無射宮’。以此知煬帝所制《河傳》,不傳已久。然歐陽永叔(修)所集詞內(nèi),《河傳》附‘越調(diào)’。亦《怨王孫》曲。今世《河傳》乃‘仙呂調(diào)’,皆令也?!碧扑稳怂髁钤~,句豆韻腳,極不一致。但前后兩片皆前仄韻,后平韻,平仄互換,則大抵相同。茲選兩格:一為五十五字,前片四仄韻,三平韻,后片三仄韻,兩平韻。一為五十四字,前片四仄韻,三平韻,后片三仄韻,四平韻。
詞·畫堂春折疊作者:清·納蘭性德
一生一代一雙人,爭教兩處消魂。相思相望不相親,天為誰春?
漿向藍(lán)橋易乞,藥成碧海難奔。若容相訪飲牛津,相對忘貧。
詞·浣溪沙(蓮漏三聲燭半條)折疊作者:清·納蘭性德
蓮漏三聲燭半條,杏花微魚濕輕綃。那將紅豆寄無聊?
春色已看濃似酒,歸期安得信如潮。離魂入夜倩誰招?
詞·浣溪沙(誰念西風(fēng)獨自涼)折疊作者:清·納蘭性德
誰念西風(fēng)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
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dāng)時只道是尋常。
詞·浣溪沙(楊柳千條送馬蹄)折疊作者:清·納蘭性德
楊柳千條送馬蹄,北來征雁舊南飛??椭姓l與換春衣。
終古閑情歸落照,一春幽夢逐游絲。信回剛道別多時。
【篇三】納蘭性德詩詞
納蘭容若,一個擁有最美的名字的相國公子。他才高八斗,是“清詞三大家”之一,又被稱為“晏小山”。正如“誰料曉風(fēng)殘月后,而今又見柳屯田”描述一般。
他是高貴的,天生富貴。父親是康熙時的重臣,母族是皇室,而他又是御前侍衛(wèi)。但高貴的血統(tǒng)與身世并未帶給他快樂。他的心“常有山澤鳥魚之思”,對門第身世并不注意,“身世悠悠何足問,冷笑置之而已”。
他是多情的,天生情感豐富。他有著一顆孤獨而憂傷的心,但是深刻的孤獨帶給他的卻是無情的痛苦和不被理解的愁悶。在他的詞里找不到歡樂的句子,他的感傷和愁緒使眾人不知:“為何他什么都有,卻還是不快樂?!?/p>
這是一個秘密,或許只有他自己才清楚。納蘭只活了31個年頭。31歲,永遠(yuǎn)年輕。或許正因為如此他才能以他那才情品行謎一樣的完美了滿漢文化融合之初的歷史,才會留給世人“家家爭唱飲水詞,納蘭心事幾人知”的懸念。
容若與其表妹
納蘭容若與其表妹曾有婚約,“正是轆轤金井,滿是落花紅冷。驀地一相逢,心事眼波難定”。正是在容若還是一個心事眼波難定的風(fēng)流少年時,初遇自己的表妹,這一切是不可預(yù)料的,也是不可阻攔的。只可惜如此美妙的邂逅,不過是曇花一現(xiàn)。
短暫的初戀過后,便是表妹的入宮, “誰省,睡省,從此簞紋燈影”,榮若的相思苦戀的痛苦憂傷就更加突出了。為見表妹,納蘭容若不禁喬裝成僧人。只可惜“一朵芙蓉著秋雨“的表妹與他在如此的宮廷內(nèi)只得“相逢不語”靜默無言的相對,“轉(zhuǎn)過回闌扣玉釵”。
據(jù)清《賃廡筆記》載:“旋女入宮,頓成陌路。容若愁思郁結(jié),誓比一見,了此夙因。會遭國喪,哪嘛每日應(yīng)入宮唪經(jīng),容若賄通哪嘛,披袈裟,居然入宮,果得彼妹一見。而宮禁深嚴(yán),竟不能通一語,悵然而出?!被蛟S這段記載正是對容若當(dāng)時那段刻骨銘心的愛戀的有力證明,直至今天也無法消除的苦楚。
戀人入宮,之后榮若還抱著限滿出宮,此時若若尚未與盧氏結(jié)婚,她要留著正配等自己的戀人。而他的表妹一樣在等待著與他的再相逢?!吧罱么赫l惜,薄暮瑤階佇立。別院管弦聲,不分明。又是梨花欲謝,繡被春寒今夜。寂寂鎖朱門,夢承恩”這是容若描寫了他的戀人與一般宮女望幸的相反,表明表妹依舊女兒身,始終屬于自己罷了。不過在她還未出宮,容若便去了另一個世界。而容若的表妹則因傾心容若的緣故無端遭人猜忌,被送入冷宮。那些與容若在一起的時光不知是否讓她在寂寂冷宮回憶著“夕陽誰喚下樓梯,一握香荑,回頭忍笑階前立,總無語,也依依”。
容若與盧氏
容若在表妹入宮后不久便結(jié)識了第一任妻子,剛開始容若并不想與其成婚,因為他等著他的表妹,那才是他理想的正配。不知是家人的催促,還是容若決的表妹不再回來,或是盧氏太好,容若娶了盧氏?;楹蠖饲偕嗪?,“繡榻閑時,并吹紅雨,雕欄曲處,同椅斜陽”。然而這段愛情并沒有持久,盧氏紅顏薄命,婚后四年便離開了容若。盧氏死后,容若更加悲痛?!鞍朐虑邦^扶病,剪刀聲,猶在銀缸。憶生來,小膽怯空房”。妻子的死并沒有被時間沖淡,反而更加的悲痛“料得重圓密誓,難禁寸裂柔腸”。
容若愁緒滿懷,睹物思人?!按饲橐炎猿勺窇洠懵澍x鴦,雨歇微涼,十一年前夢一場”。在落花時節(jié),他眼望殘紅,思念期亡妻的好,“一生一代一雙人,爭教兩處銷魂。相思相望不相親,天為誰春?”可謂“西風(fēng)一夜剪芭蕉。倦眼經(jīng)秋耐寂寥”啊。
周之琦《懷夢詞》中有和容若悼念盧氏之作《青衫濕遍》曰:“道光乙丑余有其省之戚,偶效納蘭容若為此,雖非宋賢遺譜,其音節(jié)有可訴者?!惫士芍菫榧{蘭自度曲,情感真實,自然的抒發(fā)了對亡妻的愛。
榮若與官氏
在盧氏死后,納蘭另結(jié)新歡,與官氏結(jié)為夫婦。在那個年代,男人三妻四妾是很正常的。何況納蘭容若這個生活在繁花著錦衣食無憂之中。雖容若不以“人間富貴花”自居,當(dāng)年他也確是人間富貴人。人是感情的動物,納蘭也不例外“彤云久絕飛瓊宇,人在誰邊?人在誰邊,今夜玉清眠不眠對愛情,香消被冷殘燈滅,靜數(shù)秋天。靜數(shù)秋天,又誤心期到下弦”。對官氏或許是由一個謝娘到另一個謝娘的過渡罷了。“水翻樂府凄涼曲,風(fēng)也蕭蕭,雨也蕭蕭,瘦盡燈花又一宵”時的“不知何事縈懷抱,醒也無聊,醉也無聊,夢也何曾到謝橋”。這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情愫,是一種矛盾的心理。對此容若對她的愛有多深,也未必看得出。
容若與沈宛
沈宛為江南藝妓,才華橫溢。納蘭曾納她為侍妾,后被迫分離。不過,容若似乎對這段分離始終耿耿于懷。似乎覺得自己辜負(fù)了她。而在他快要離開人世之時卻不知現(xiàn)在的她身在何處。別人若對不起自己將很快忘記,以容若的性格,自己若對不起別人,那將是終生不忘。只是在他生命垂危時,“近來怕說當(dāng)年事,結(jié)遍蘭襟,月淺燈深,夢里云歸何處”。即分自責(zé),幾分自嘲,他或許也認(rèn)為過這段分離是冷落了一個不該冷落的人才會對她身懷歉疚。
納蘭容若這樣多情的男子,為世所稀,但他多情反被多情誤。他有著如林黛玉般的表妹,可他們卻無法結(jié)成連理;容若的心之苦,后好不容易遇到心愛的妻子,可妻子盧氏四年后早逝;與官氏說不清道不明的情感更是加重了她的心理負(fù)擔(dān);而沈宛,一個藝妓,眾再有才,也難被主流接受。
“曲闌深處重相見,勻淚偎人顫。凄涼別后梁應(yīng)同,最是不勝清怨明月中。半生以分孤眠過,山枕檀痕涴。憶來何事最銷魂,第一折枝花樣畫羅裙。”不論這首詞是容若回憶與哪位伊人相處的情景都已無關(guān)重要。納蘭容若的愛情隨他的心一起埋葬在那不朽的歷史長河里。
青梅竹馬
上蒼也給了納蘭這樣一個表妹,一個父母雙亡、孤苦無依、寄居在明府的表妹。沒有人真正知道她的來歷,也許這女子本有著顯赫的家世,只因家道中落,才會寄人籬下?;蛟S如同林黛玉一樣,為了還債而來,還了她前世相欠--納蘭的情債。納蘭前世是佛前的金蓮,在他去廟宇燒香祈福時,情不自禁對這個清麗佳人投以微笑。所以他落入凡間,而佳人也轉(zhuǎn)世,結(jié)草銜環(huán)報答,前世那一朵如花的笑靨。
應(yīng)該是這樣。歷史上留了許多關(guān)于納蘭和表妹的傳說,卻都如夢幻一般朦朧,不知所尋。那是因為他們的愛情本身就帶著一種凄美,有如花落冰弦,訴說無盡的冷韻。甚至沒有人知道那個女子真正的名姓。她是幻影,只為來紅塵走一遭,還了欠下的,就會離去。她和納蘭容若青梅竹馬,所以,我們應(yīng)該給她一個名字,叫青梅。
初次相逢,青梅就像一朵潔白的梨花,纖塵不染,清新絕俗。尚不知男女情事的容若卻被這朵梨花深深迷醉,迷上她潔凈的笑靨、眉間的輕愁,還有她迷蒙的眼中似乎藏著的水露。容若因為她,愛上了水,因為她,愛上了梨花的白、蓮荷的雅。這個小小的女子,給了他對愛情所有美好的想象,滿足了一個多情男兒對人間情愛溫柔的渴慕。
記得初相逢應(yīng)在七歲,那一年,她被一輛老舊的馬車帶到納蘭府,安置在綠荷苑。從此,她是他的青梅表妹,他是她的冬郎表哥。就是那一回,容若在眾目睽睽之下,彎弓射中紅心。那是因為,青梅表妹用她可愛的小手絹,為冬郎擦去了手心的汗,給了他如云朵般的微笑。她陪他讀書寫字,為他研墨裁字,容若就這樣愛上了詩書,成了名滿京城的小神童。她為他烹爐煮茶,用沾了晨露的鮮花,用梅花瓣上的雪水,于是白瓷杯里,清澈的茶,漫溢芬芳。
冬郎的懷里一直藏著青梅表妹為他繡的香囊,那是她初次做女紅時,為表哥精心所制。一個小小的香囊,繡了三天三夜,因為她用了靈、用了情、用了心。香囊上,一朵并蒂蓮,開得那樣飽滿,那樣幸福。盡管那時候,她不懂情為何物,只知道這個繁華的明府花園,只有冬郎表哥給了她真正想要的溫暖。她的并蒂蓮,是荷池里取來的樣子,她小小的心中,只是希望可以和冬郎表哥相依在一起,可以走得更近,不要相離。
他們在懵懂不知情事中,漸漸長大。一個俊朗不凡,面若秋月,眉如春風(fēng),談吐優(yōu)雅,舉止溫柔;一個美麗嬌俏,膚如軟玉,目若秋波,冰潔嫻靜,端雅絕俗。容若忘不了那一次,邀約青梅表妹乘小舟去賞秋荷。這一年,他十六,她十五,花樣的年華,如夢的青春。小舟上,沒有成日里跟隨在身邊小廝丫鬟,只有他們二人。他劃槳到藕花深處,有鷗鷺驚飛,朝白云追去,但納蘭容若知道,它們還會飛回來。因為這個明府花園,還有這么兩個富有詩情的人會將它們懷念。
第10節(jié):青梅竹馬(3)
她為他斟茶,用她素潔的紗絹輕拭他額上的絲汗。容若癡癡地看著青梅表妹,第一次發(fā)覺她已經(jīng)從那朵潔白的小梨花,長成了一朵亭亭玉立的荷。他就是這么情不自禁地握住她的玉手,第一次,彼此眼中流露出男女的情愛。他美目多情,溫柔似水。她輕顰淺笑,含羞帶露。納蘭容若明白,原來青梅表妹一直是他在書中尋找的顏如玉。而青梅也似乎明白,原來自己心里一直牽系的冬郎表哥,是她夢里多次相見的檀郎。
那日黃昏,他們在長廊邂逅,或許因了白天的心事,彼此已深知,一時間,竟無語相對,青梅含羞低眉從他身邊輕輕走過,衣香鬢影,令他心牽。他低低輕喚她的名字,卻突然害怕心中情愫,被人知曉。想對她訴說什么,終還是無言,只癡癡地看著她離去的背影,直到那彎上弦月,灑落一地淡淡的清輝,他才轉(zhuǎn)身走開。
當(dāng)晚,夜涼如水,月似眉彎。納蘭容若提筆蘸墨,在月光鋪灑的宣紙上,為他的青梅表妹寫了一首《減字木蘭花》。
相逢不語,一朵芙蓉著秋雨。小暈紅潮,斜溜鬟心只鳳翹。
待將低喚,直為凝情恐人見。欲訴幽懷,轉(zhuǎn)過回闌叩玉釵。
綠荷苑里,似有琴音,隨涼風(fēng)緩緩地飄來。窗外,有動情的花瓣,離了花枝,輕柔飛舞。花草最是有情,知人心意,它們和弦音一起傳遞相思。今夜無眠,一曲琴音和一闋清詞,低眉含笑,細(xì)語呢喃。
第11節(jié):緣來緣去(1)
緣來緣去
當(dāng)一個人陷入到感情的深潭里,眼中所有的風(fēng)物也隨之有情。那時候的納蘭容若,抬眉看到白云在說情,低首聞到清風(fēng)在說愛。花草快樂地生長,禽鳥無憂地飛翔,還有身邊每一個人都在幸福地生活。可是相思,卻也總是給人幸福的感傷,他們相愛,卻不能言說。一個是侯門公子,一個只是寄人籬下的表戚,青梅覺得她和冬郎表哥之間,始終隔著一種距離。這種距離讓她時時心痛,她感覺自己就像一只秋荷,盡管可以裝飾別人的流年,卻很輕易就會凋落。
容若只覺得青梅表妹對他若即若離、忽冷忽熱,每次和她在一起,又不知道該如何訴說心里的情懷。他將萬千心事柔情,盡付詞中,寫下一首《如夢令》。
正是轆轤金井,滿砌落花紅冷。驀地一相逢,心事眼波難定。誰省,誰省,從此簟紋燈影。
他夜里悄讀《牡丹亭》,喜歡里面的錦詞芳句,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多么像他們!他所期待的愛情,就是和青梅表妹這樣溫柔的女子長相廝守。在這有山水的花園,有荷風(fēng)的別院,他們清樽對月,他填詞,她撫琴。就這樣在溫柔富貴的安穩(wěn)中過一生一世,不驚不擾,無憂無慮。
忘不了十七歲那年,他入太學(xué)讀書,青梅為他精心編了一個玉穗子,掛在他的腰間,清雅別致。那塊玉是納蘭世家相傳的翡翠鎖。容若要送給青梅表妹,說只有她配為他打開心靈的那把鎖,從此住進(jìn)他的心里,溫暖地相依。青梅明白,他們居住在同一個花園,這樣的情物又怎么可以收下。她只安靜地為他編了玉穗子,希望可以默默地相陪。
忘不了十八歲那年,他考中了舉人。明府花園,來了無數(shù)道喜的文武百官、王公子弟,納蘭容若周旋于那些人當(dāng)中,卻始終覓不見青梅表妹的身影。他借故離開,來到綠荷苑時,他看到那么一幅令他感動一生的畫面。午后的陽光溫暖而慵懶,院里的紫薇開花,彩蝶在花叢里酣睡,腳步也不能將它們驚醒。青梅坐在美人靠椅上,旁邊就是一口小小的荷池,水中的魚兒自在地嬉戲,殘荷若有若無地舒展著骨朵兒。
青梅身著一件綠羅裙衫,清新素雅,那么的安靜,安靜到她的世界容不下一株草木。她輕挽一個流云髻,斜插一支玉步搖。她低眉認(rèn)真地繡著花兒,腳下有一只潔白似雪的貓親密而臥,也被她的安靜感染,正幸福地打著盹兒。容若為她的靜美沉醉,緩緩走至她跟前,只見她如玉的手持著針線,絲絹上,一朵并蒂鮮妍地開著,開得不管不顧。她滿意地笑了,唇邊柔柔的,似一朵潔白的梨花。
她微微抬眉,和容若對視,心中暗暗驚嘆。今天的冬郎表哥,是這樣神氣漂亮。頎長的身材著一襲華服,似一團(tuán)璀璨絳紅的云,無比的高貴奪目,這美麗的云,就落在她身邊。他沒有問她為何不去宴席,因為他懂得,那樣喧鬧的場合會驚擾她的安靜。她亦沒有問他為何會來到這冷寂的綠荷苑,因為她從來都懂得,他喜歡繁華背后的清涼。他告訴她,他只想和她安靜地在一起,看水中的比目魚。她告訴他,她真的有些笨,這些年,她繡來繡去,只會繡并蒂蓮。
他們似乎還來不及好好相愛,來不及月下花前、耳鬢廝磨。容若還來不及對她許下三生的誓言,沒有給她無邊寵愛的幸福。而她,還沒有來得及學(xué)會繡上一雙鴛鴦,或是一對比目,就丟掉了手上的針線。許多人,雖有緣,終無分。明明相愛,卻總是會錯過,你來我往,我去你回,仿佛永遠(yuǎn)也不會疊合在一起。像是日落和日出,像是花開與花謝,彼此相連相息,卻永遠(yuǎn)不能同生共死。
很不幸,容若和他的表妹,終究還是做了有緣無分的人。沒有三生三世,連一生一世都沒有。他們居住的城墻里面,雖然鳥語花香、草木蔥蘢,但也摻雜了許多紛亂的人。不知是誰去告了密,或是他們情不自禁地流露出對彼此的好感和曖昧。他們的事,被納蘭明珠夫婦發(fā)現(xiàn)了,受到他們的反對。尤其是容若的母親,她固執(zhí)地認(rèn)為,一個自小父母雙亡的女孩子,無論品貌多么端莊,她都無法接受。因為容若是明珠夫婦的長子,他的優(yōu)秀和出眾讓人仰視,是整個納蘭府的驕傲。作為母親的覺羅氏,不能允許任何人、任何事威脅到他的兒子,給他帶來傷害。
第12節(jié):緣來緣去(2)
一個權(quán)傾朝野的宰相之子,一個名滿京城的神童,納蘭必定會受到皇帝的賜婚,他未來妻子的身份和地位之高貴,讓人毋庸置疑。這種指婚是任何王侯公子所不能避免的,亦并不一定都是圓滿。滿洲人對血統(tǒng)特別重視,他們在乎高貴的身份,盡管向往滿漢一家的和諧,可骨子里依舊對漢人有偏見。對尊卑之別也格外執(zhí)著,縱然有了同樣的血統(tǒng),還是會有貴賤之分。所以,他們的婚姻,都無法自己做主。
就算天子,也不能隨意按自己的主張,娶心愛的女子為妻,封后封妃。當(dāng)年順治帝和董鄂妃的愛情悲劇似乎還在眼前,傳說順治皇帝為了心愛的女人才落發(fā)出家,與佛結(jié)緣。自古以來,多少天子王侯的婚姻成了政治的犧牲品,他們也不過是江山這盤棋局里的一顆棋子,任局勢擺布,甚至選擇黑白的權(quán)利都沒有。
無論容若怎樣苦苦地哀求父母都無濟(jì)于事,他們收起平日的嬌寵溺愛,變得鐵石心腸。他們甚至下了命令,不許容若再和表妹青梅相見,容若不惜以絕食相抗,他們視而不見。此后,容若再也聽不到綠荷苑的琴音,每晚,他只能守著一輪冷月,讓心冰涼。他在夢里,看到青梅表妹,穿一件云做的衣裳,涉水來到他的身邊。哀怨的眸子,含著淚,有著難以言說的凄楚。夢醒后,梧桐落了,芳草老去。他趴在桌案上痛苦,悲傷得不能自已。
他擔(dān)憂的事,終究還是發(fā)生了。容若從貼身丫鬟口中得知,青梅表妹已經(jīng)被父母做主送進(jìn)了宮,去參加選秀。并且以她出眾的才貌,被選為皇帝的妃子?;淝傧遥漤崯o聲,仿佛一開始就注定是這樣的結(jié)局。他和表妹青梅竹馬、朝夕相處十年,卻抵不過皇帝清淡的一眸。
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失敗,竟敗得這么徹底,敗得窩囊。甚至連較量的機(jī)會都沒有,他就這樣莫名地輸?shù)袅?-生命里最重要的愛情。這也是他第一次真正明白君臣之間的差距--月亮的光芒永遠(yuǎn)無法和太陽相及。他厭倦生在這樣的富貴之家,不能主宰自己的人生。他渴望做一個平凡的男子,和心愛的女子安居在籬笆小院,靜守四季炊煙。在月亮的清光里,看到他想要的寧靜和慈悲。
他關(guān)掉了心中那扇小小的窗,試圖將這段愛情連同自己的心一起埋葬。這座給了他美好夢想的明府花園,已不再是人間天堂,天堂失火了,一夜之間,燒光了所有的花草,燒死了所有的生靈,他沒有把握用什么方式才能讓它們復(fù)活。他在悲痛中填詞,只有文字不會死去,可以陪伴他,不會相離。
第13節(jié):初犯寒疾(1)
減字木蘭花
花叢冷眼,自惜尋春來較晚。知道今生,知道今生那見卿!
天然絕代,不信相思渾不解。若解相思,定與韓憑共一枝。
這就是納蘭容若,他的生命注定要和文字交融在一起。文字是藥,無法讓他的傷口徹底愈合,卻可以鎮(zhèn)痛。文字又是毒,他服了下去,中毒越深,越發(fā)難以自拔。有些夢,以為走遠(yuǎn),卻一直在身邊。他在倉皇間逃匿,可是夜夜醒來,都悲傷得淚流滿面。他有預(yù)感,今生和青梅表妹再也不得相見。多么薄淺的緣分,就像一段還未來得及旁白的故事,卻在心中留下刻骨的深銘。北京的冬天很冷,接連下了好幾場雪,明府花園的梅花爭相綻放。都說梅花報春,意味著祥和與喜悅,草木最有靈性,知人心意。明珠相國府確有一樁大喜之事,康熙帝給納蘭明珠長子納蘭容若賜婚,娶兩廣總督、尚書盧興祖之女盧氏。這一年,納蘭容若二十歲,盧氏十七歲。
接到圣旨的時候,納蘭明珠夫婦萬分欣喜,一則因為盧興祖之女盧氏,是出了名的端莊賢惠,頗有才情;再則是因了青梅那件事,容若臉上難見歡顏,且體弱多病,明珠夫婦希望此次新婚可以沖喜,讓他徹底走出往日的陰霾,重新振作。而容若的心里則是萬千滋味,他覺得自己已經(jīng)可以平靜地懷想青梅表妹,但是卻無法這么坦然地接受另一個女子。他又似乎在期待他美麗的新娘,因為這樣可以忘記從前,重新開始。開始就意味著結(jié)束,如果可以交換,納蘭或許愿意割舍舊愛。
連日來,相府里道喜的人絡(luò)繹不絕,納蘭容若周旋于這些人當(dāng)中,思想也被填得滿滿的,幾乎沒有時間讓他空落。只有夜晚是屬于自己的,夜晚時他會褪去所有華麗的裝束,讓自己沉浸在詞的意境里,泡一盞茶,品味淡淡的落寂。寒梅疏影,探窗而入,他記得父母說過,他出生的時候,院子里的梅花開得極艷,似要吐露所有的芬芳。梅是知己,他看著窗外幽清的梅,題了一闋詞。寫完后,又附上一首。
眼兒媚·詠梅
莫把瓊花比澹妝,誰似白霓裳。別樣清幽,自然標(biāo)格,莫近東墻。
冰肌玉骨天分付,兼付與凄涼??蓱z遙夜,冷煙和月,疏影橫窗。
眼兒媚
獨倚春寒掩夕霏,清露泣銖衣。玉簫吹夢,金釵畫影,悔不同攜。
刻殘紅燭曾相待,舊事總依稀。料應(yīng)遺恨,月中教去,花底催歸。
大婚之日,納蘭容若著一襲錦紅華服,騎著白色的高頭駿馬,他是那么的清朗高貴。這個被從小稱之為神童,長大后又才華滿京城的新郎官,惹來百姓的圍觀。這是一場盛大的婚宴,璀璨的煙花似要燃燒所有的熱情,和人間歡愛同生共死。
明府花園里一派花燈錦繡,正門、側(cè)門、偏門以及花園里所有的曲徑廊道、亭臺樓閣都掛滿了紅燈籠。拜過堂,納蘭容若牽著鳳冠霞帔的新娘走進(jìn)新房。紅燭昏羅帳,大紅的鸞鳳床,富貴的鴛鴦?wù)?,精致的并蒂蓮。他手持如意秤桿,心里有些忐忑不安。揭開喜帕,他看見低眉順目的新娘,嬌美的臉上泛著紅暈,微微淺笑,嫵媚動人。納蘭容若不禁被這位新娘的美色挑動得有些心旌搖蕩。琥珀杯,琉璃盞,迷糊喝下交杯酒,那么近的距離,都可以聞到彼此的呼吸。
第20節(jié):琴瑟合鳴(2)
廳堂里賓客如云,納蘭公子和他們交杯換盞,直到酩酊大醉,才被人送至新房。新娘端坐在床邊,熠熠紅燭照著她美麗的臉龐,更加嫵媚多情。容若看著窗外那剪幽清的月,醉意漸消,他沉默著,心里深深地嘆息。
她起身來到他的身邊,那般端靜嫻雅,她的手輕搭在他的肩上,輕啟紅唇,微笑道:"容若,我是意梅。"一個微笑,一聲呼喚,一個名字,令納蘭心生無限想象。窗外,疏影橫斜,暗合了她名字的意境。這個叫意梅的女子,自小就從她阿瑪那里聽到過納蘭容若的名字。他是大清的神童,騎射詩文無一不精。容若的詞早已流傳到民間,意梅讀過,讀他的詞,她明白,容若無意功名,她懂得,他繁華的寂寞。
無需太多言語,只需給他一個溫柔眼神,一句暖心的話語。納蘭想不到,他的新娘竟是這么一位落落大方、嫻靜美麗的女子。他溫柔地與她相視,他的妻,這位叫意梅的女子,分明有十分媚骨,七分容顏,三分冷傲。他在心中筑起的那道墻,只因她幾句話就傾倒??伤琅f那么不動聲色,仿佛自己的動心意味著背叛,他不是一個薄情的男子,做不到在新婚之夜就徹底將舊愛遺忘,他做不到。
她懂,她知道他心里曾經(jīng)住著一個人。聰明如她,不會看不出他在努力拒絕她。但她愛這個男人,從不曾見到他就開始愛上他,當(dāng)他揭開她的喜帕,看到他一身錦衣華服,那么的俊朗,那么的高貴,就像一團(tuán)絳紅的云落在她身邊,將她籠罩。她告訴自己,拼盡一切,也要將自己交付與他。
她輕執(zhí)他的手,那么堅定,堅定得令納蘭幾乎不敢看她的眼神。"看著我,看著我,你的心就會溫暖。"意梅安靜而溫柔,盡管她這么主動,但她的聲音一直都是舒緩平和的,令容若不安的心漸漸趨于平靜。
他喜歡這樣的女子,善解人意,嬌俏卻靜美。她的微笑,她的貞靜,像極了青梅表妹,但又不是她,如果說青梅是一朵梨花,是一枝荷,那么,意梅就是一枝素凈的梅,是一朵優(yōu)雅的牡丹。這樣的女子,他無法不心動。他忽然覺得,這一切是上蒼的安排,它曾經(jīng)奪走了他的至愛,如今還給他一位絕代佳人。他應(yīng)該滿足,應(yīng)該珍惜,應(yīng)該感動。
熠熠紅燭,結(jié)著燈花,滿屋子都是沉香屑的香味。良夜春宵,卷簾而坐,發(fā)簪被輕輕地取下,黑發(fā)如流水一樣傾瀉下來,拂過他的臉。他最后一絲醉意被拂醒,帷帳里,朦朧的燈影下,他的新娘,溫柔似水,不容抗拒。
第21節(jié):琴瑟合鳴(3)
她是個敢愛的女子,她偎依在他懷里,輕解他的領(lǐng)扣。他摟緊她的腰身,輕解她的盤扣。她的唇貼上他的唇,好涼;他覺得這女子,唇是這么的暖。她要用自己的溫,捂暖這男子的心。她要做他床前明月光,做他心頭朱砂痣。不為了取代誰,不為了驅(qū)趕誰,只為在他心里,有一席屬于自己的位置。
挺起芙蓉背,帳底盡風(fēng)流。納蘭感覺得到,這個女子似要將自己的一切都交付出來。他感到自己心中最后的一絲抵觸,都被她的溫柔摧毀,直到她微躬著背脊,蜷縮著身子,手緊緊地拽住他的臂彎。他似乎意識到什么,才深刻地將她挽入懷中。這是他的新娘,從此,她將走進(jìn)他的生命,住進(jìn)他的心里,融入他的骨血。不會再有分離,不會再有背叛。
第一縷陽光,透過窗格落在他們的新房,紅色的地毯,有粉塵輕輕飄飛。容若看到這微小的生命,亦有著生動的內(nèi)涵。他懷里的新娘,因為昨夜的累,這會兒正枕在他臂彎里睡著,嘴角帶著甜美幸福的笑。他仔細(xì)地打量她的容顏,端莊的五官,雙眉似月,清秀的臉,似一朵雨后的云,他忍不住輕輕吻了她。
她假裝睡著,因為她貪戀這個堅實的臂彎,昨夜的涼成了今晨無盡的暖。她用柔情征服了他。這個故作冷漠的男子,其實有著比任何人都要溫軟的心,只是沒有人懂得。她懂,以后的日子,她要好好執(zhí)著他的手走下去,榮辱與共,甘苦相隨。
窗外那枝凝著霜露的梅,在陽光下晶瑩剔透。容若明白了,今生注定要與梅花一樣的女子結(jié)緣。曾經(jīng)那朵青梅成了往事,如今他的生命里只有一枝意梅。她無意遇見他,執(zhí)意走進(jìn)去,用寫意的心情消解他的惆悵,用平靜舒緩他的不安,用溫暖捂熱他的寒涼。
他們終于擁有了彼此。她決定,這一生,只愛這一個男子。他決定,這一生,都不負(fù)這個女子。這一年,他二十,她十七。他喚她意梅,她喚他容若。
第22節(jié):迷途知返(1)
迷途知返
你相信緣分么?佛說,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換來今世的一次擦肩而過。我們的前世,都有過一段或幾段約定,所以才會有今生的相逢和擁有。所有的邂逅都扣住某段因果,許多人稱之為孽緣情債。無論結(jié)局是喜還是悲,我們都應(yīng)該坦然地接受。順?biāo)?,在某個渡口,在縱橫交錯的路徑,找尋屬于自己的一只舟楫和槳櫓。也許是過客,也許是歸人,都不重要,過往的時間只在背后漸次荒蕪。
納蘭信緣,緣有深淺,他和青梅是一段短暫的緣,他和妻子意梅亦是一段緣。意梅在容若脆弱的時候出現(xiàn),看到他目光里的傷痕,看到他優(yōu)雅背后的狼狽與感傷。涼風(fēng)襲來,整個明府花園都飄溢著幽清的芬芳,院內(nèi)已不知梅開幾度。納蘭容若一襲白衫,俊朗絕俗,手持寶劍,在梅樹下舞醉冬風(fēng)。梅落紛紛,如那些經(jīng)年的往事,落地的那一瞬,那么決絕,不再回頭。
意梅取出白紗絹,為他輕拭額上的汗,那么溫柔的笑,就像一朵枝上潔凈的白梅。納蘭情不自禁地握住她的手,她含羞低眉,語笑嫣然。這些日子,納蘭應(yīng)該是幸福的,他有溫柔賢惠的妻一直相陪。她為他紅袖添香,為他洗手做羹湯,每天用溫暖包裹著他,不讓他有多余的時間去感傷、去寂寞。只是在有月亮的晚上,他靜下心填詞的時候,才會記得自己不是人間富貴花,而是人間惆悵客。那份詞客的情懷,會時不時地涌上心頭,給他一種疼痛的喜悅。
冬天沒有跟任何人揮別,春天就悄悄到來。所有的草木都來趕一場春的盛宴,只有一些蝸居在冬天的人,在約定好的日子里缺席。有些人,在趕往春天的路上邂逅美好,和姹紫嫣紅的春景演繹一場紅塵情事。有些人,在趕往春天的路上死亡,留下夢斷塵埃的嘆息。這就是宿命,春天,這個意味著重生的季節(jié),亦會有消亡。
夜涼如水,納蘭容若臨案填詞,仿佛文字才是他生命里最大的喜好。意梅取了一件風(fēng)衣,披在他略顯單薄的肩上。她的眼睛,就像一潭清澈的水,納蘭每次看到,都可以平靜。桌上的詞,墨跡未干,散著淡淡清香,她喜歡聞這味道,喜歡和納蘭容若相關(guān)的一切。
青平樂
風(fēng)鬟雨鬢,偏是來無準(zhǔn)。倦倚玉蘭看月暈,容易語低香近。
軟風(fēng)吹過窗紗,心期便隔天涯。從此傷春傷別,黃昏只對梨花。
意梅知道,自己始終還是不能徹底溫暖他的心。納蘭不僅是相府長子,擁有人間尊貴,他還是個詞人。他總是讓自己端坐在云上,俯瞰人間煙火,那份詩情和畫意,始終要與紅塵疏離。她只能做一只潔白的蝶,攤開幸福的雙翅朝他飛去,一生為他而舞。她知道,他心里有那么一個女子,她不問,盡管她很想知道他們的故事。她可以做到平靜地聽他訴說,可她不問。她溫柔地伸出手,低低對他說:"讓我看見你的幸福,我也要讓你看得見我的幸福。"
第23節(jié):迷途知返(2)
他看著眼前的女子,垂手明如玉,皓腕凝霜雪,那么安靜,純?nèi)缜迦?。她可以將自己的憂傷隱藏得那么深,只將美好交付于他。他空落的心,被她一點一滴地填滿??伤?,總是會不經(jīng)意地將她冷落,他甚至覺得自己有些自私。
她說這是債,人到世間都是為了還債,還清了自會離去。她說這話的時候,平靜自若,似乎深曉世事,自持一份淡定,愛自己所愛,喜自己所喜??杉{蘭看著她這種平靜,會心痛,他寧愿她只是一朵潔白的梨花,在春風(fēng)拂過的枝頭溫婉地笑,不知人世憂愁。
納蘭喜歡水,這些日子,他白日和愛妻泛舟湖上,看桃紅柳綠,煙波畫樓,一起吟詩對句,喝酒閑聊,他漸漸發(fā)覺了愛妻的好。她不僅溫柔端莊,詩詞亦是精妙,他空瘦的心,在水中漸漸豐盈。
她喜歡刺繡,繡梅、繡荷、繡蘭,都是一枝素凈,淡淡雅雅。每次她低眉作畫,他都喜歡在一旁靜靜看著,不多言語,那么的若有所思。她說她不喜歡繡鴛鴦、比目,因為有一天,鴛鴦終會單飛,比目終會失伴,緣來緣去,早有安排。
她為他煮青梅酒,在有月亮的晚上為他撫琴。飛花落在弦上,像極了那段蒼翠的青春,只是往事已隨飄萍,流向遠(yuǎn)方。情感有時候只是一張絲薄的紙,被似水的年華打濕,就算拿到陽光下晾曬,也還是會有褶皺的痕跡。
他用很平靜的語氣,告訴她一段青梅往事。曾經(jīng)有那么一個如梨花一樣潔白的女子,是他所愛。他喚她青梅表妹,她喚他冬郎表哥。她總是安靜地倚著長廊繡一朵并蒂,她總是微惱著說自己繡不來鴛鴦和比目。她喜歡在靜夜里撫琴,她說過,冷香拂斷相思弦。他們沒有說過愛,但他們心里明白,那是愛。他說這些的時候,臉上從容淡然,沒有憂傷,甚至連一聲嘆息都沒有。
納蘭以為,這樣的訴說不是傷害,當(dāng)一個人明了另一個人的一切,只會更加懂得和珍惜。他信他的妻,從來都信。流年如風(fēng),會吹去一切的過往,無論是歡喜還是悲傷,都消逝成云煙。他有的只是現(xiàn)在,是當(dāng)下。
意梅只覺心中清澈如水,日后,再不會相問、相疑。只一心好好溫暖這個感傷的男人,愛得了一日是一日。她做不了那朵潔白的梨花,只做自己,做為他而生的風(fēng)景,做他筆下的水墨,水樣清淺,洇開成一朵意梅,不負(fù)他一生的情懷。
納蘭容若重拾心情,每日每夜,翻讀史書,終于完成那本《通志堂經(jīng)解》的編著。他的才名再一次轟動朝野,受到康熙帝的重視,得到文武百官的稱羨。這段時間,納蘭熟讀經(jīng)史,又開始學(xué)習(xí)歷史、天文、地理、佛學(xué)、音樂、文學(xué)等方面的知識,為另一本著作做準(zhǔn)備。
第24節(jié):迷途知返(3)
納蘭明珠看到容若又重新找回屬于自己的那片天空,實感欣慰。容若就像一只大雁,在蒼茫無垠的天空展翅,被浮云迷亂了雙眼,被雨露打濕了雙翅,迷失了歸途。如今,他終于解去束縛,沖破云霄,找回了自己曾經(jīng)的那片天空。
有了溫柔賢惠的嬌妻,有了烜赫一時的才名,有了相府長子的尊榮,納蘭不知道自己還缺什么,可每次榮耀之后,他都會有一種莫名的落寞,扯住他的心肺。那種疼痛無法言說,像是前世帶來的病癥,今生不能擺脫。他視這病癥為自古文人相通的,無論一個人有多么高貴的身份,多么美滿的人生,可是內(nèi)心深處都有深刻的負(fù)累、無法解脫的憂傷。
父親明珠勸容若繼續(xù)發(fā)奮努力,參加進(jìn)士考試,彌補(bǔ)當(dāng)年寒疾時落下的遺憾。意梅每日為容若紅袖添香,陪他挑燈夜讀,盡管她并不在乎自己的夫君是否能取得功名,她真正要的只是一份現(xiàn)世的安穩(wěn)。但她明白,納蘭明珠對容若希冀甚深,這不能擺脫的身份讓容若有責(zé)任付出,并且以他的才情應(yīng)該有更大的作為,應(yīng)該為國傾力,而不是每日陪在她身邊吟風(fēng)賞月、拋散浮名,做個閑云野鶴的風(fēng)流高士。
蒼茫人世,幾多浮沉,幾多滄桑,每個人都朝著自己的人生方向行走。一路上坎坷難料,可是必須風(fēng)雨兼程地走下去,完成某個夙愿,了卻某段緣分。無論繁復(fù)還是簡單,歲月都是那般短長,我們無處逃遁,也無須逃遁。
【篇四】納蘭性德詩詞
“以詞獨步300年”的大詞人”
納蘭容若,名性德,容若是他的字。納蘭容若這名字風(fēng)光旖旎,教人驚艷:胸納幽蘭,神容略若。一吟此名,濁世才子翩翩風(fēng)貌,歷歷眼前。 ? 納蘭容若誕于清順治十一年,正黃旗人,其祖于清初從龍入關(guān),戰(zhàn)功彪炳,其父明珠,是康熙朝權(quán)傾一時的首輔之臣。容若天資穎慧,博通經(jīng)史,工書法,擅丹青,又精騎射,十七為諸生,十八舉鄉(xiāng)試,二十二歲殿試賜進(jìn)士出身,后晉一等侍衛(wèi),常伴康熙出巡邊塞,三十一歲時因寒疾而歿。 ? 納蘭容若著有《通志堂文集》二十卷,但大的的成就是在詞上。他的詞清新婉麗,獨具真情銳感,直指本心,在他生前刻本出版后產(chǎn)生過“家家爭唱”的轟動效應(yīng)。在他身后,納蘭被譽(yù)為“滿清第一詞人”、“第一學(xué)人”,清家詞話和學(xué)者均對他評價甚高,王國維贊曰“以自然之眼觀物,以自然之舌言情。……北宋以來,一人而已?!?? 到了民國時候,納蘭還是很出名的才子早逝的典例。有此為證:張恨水先生的《春明外史》中寫到一位才子,死于三十歲的壯年,其友慟道:‘看到平日寫的詞,我就料他跟那納蘭容若一樣,不能永年的……“要知《春明外史》是當(dāng)時在報紙上連載的通俗小說,若非大多數(shù)人都知道此典何意,張先生是不會這樣寫的。
納蘭容若備受同代讀者和詞家的推崇和贊譽(yù)。他在1676年刊發(fā)了《側(cè)帽詞》,兩年后又刊發(fā)了《飲水詞》。他的詞章沒有刊發(fā)之前,就早已被時人競相傳抄,嘉評鵲起。他的詞章刊發(fā)之后,更是擲地有聲,洛陽紙貴,井水吃處,無不爭唱,人氣指數(shù)不遜于臺灣的伍佰,流行趨勢不亞于大陸的刀郎。有人讀了他的“疏疏一樹五更寒。愛他明月好,憔悴也相關(guān)”而情郁于中,感激涕零。有人每畫一幅畫,必題上他的一首詞。有人認(rèn)為他的詞作哀感頑艷足以和南唐的李中主和李后主相提并論。顧梁汾先生則說,“令人不忍卒讀,人言我愁我始欲愁?!焙M獾母啕惾丝戳思{蘭詞后更是豎起大姆指夸道,“誰料曉風(fēng)殘月后,而今重見柳屯田?!痹诋?dāng)時,讀《側(cè)帽》,詠《飲水》,談納蘭,被視作天底下最風(fēng)雅的事情!
晚清時期,人們不僅對納蘭容若耳熟能詳,還掀起了一個研究納蘭容若的高潮。陳廷維、況周頤、朱孝臧、王國維等人都從不同角度撰文暢談自己對納蘭容若的欣賞之情。尤其是王國維先生,把納蘭詞中的“夜深千帳燈”、“萬帳穹廬人醉,星影搖搖欲墜”等句譽(yù)為千古壯觀,還將納蘭容若評為“有宋以來,一人而已”。王國維作為一代大師,他的研究態(tài)度比漢儒注解五經(jīng)、宋人談?wù)摾硇赃€要嚴(yán)肅,如此厚愛納蘭容若,而忽視了蘇東坡、辛稼軒這樣的江湖老大,足見納蘭容若的不負(fù)盛名和人文魅力。
幾度風(fēng)雨飄搖,時世換了容顏。三百多年后,人們對納蘭容若的熱情持續(xù)不衰,并且用不同的方式表達(dá)著對這位翩翩濁世隹公子的偏愛之情,以至有“納蘭一族”之說。
有人親往納蘭氏祖塋及明珠花園所在地,他們中大部分是年輕人。他們在那里談“賭書消得潑茶香”,談“緇塵京國,烏衣門第”,相伴著走訪一處處古跡,用筆和數(shù)碼相機(jī)紀(jì)錄下風(fēng)貌和變遷,試著在殘留的遺跡中重新體味這位真誠詞人當(dāng)年的心情。
更有人在虛擬世界里創(chuàng)辦了以當(dāng)年納蘭容若聚朋會友的“淥水亭”令名的個人主頁,或是在快餐文化流行的都市中時時吟詠著纖塵不染的納蘭詞…… 時間刪除了一個顯赫王朝,卻保留了一位貴胄子弟。他在時間之外,他在北京西郊的一座別墅里飲酒,填詞,潑墨,雅聚,緬懷著塞外家園,向往著燕趙古地,追憶著華年早逝的盧氏,牽掛著幽閉深宮的謝姓表妹……然后在西風(fēng)夕陽之中回過頭來,無言地看著我們,滄桑的臉色一如那首世間傳唱的《蝶戀花》。
木蘭花令 擬古決絕詞?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fēng)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零鈴終不怨。何如薄幸錦衣郎,比翼連枝當(dāng)日愿。
夢江南昏鴉盡,小立恨因誰?急雪乍翻香閣絮,輕風(fēng)吹到膽瓶梅,心字已成灰。菩薩蠻蕭蕭幾葉風(fēng)兼雨,離人偏識長更苦。欹枕數(shù)秋天,蟾蜍下早弦。夜寒驚被薄,淚與燈花落。無處不傷心,輕塵在玉琴。
【篇五】納蘭性德詩詞
納蘭性德名句 納蘭性德名言名句
各位讀友大家好,此文檔由網(wǎng)絡(luò)收集而來,歡迎您下載,謝謝
納蘭性德名言名句,值得欣賞!
劉昱(公元463年—公元477年),南北朝時期劉宋第八任皇帝,生于劉宋大明七年正月辛丑,是宋明帝與貴妃陳妙登的長子,由于陳妙登曾經(jīng)是李道兒的侍妾,劉昱的身世也一直被史學(xué)界所質(zhì)疑。據(jù)史書記載,劉昱小時候聰明好動,在位兇狠殘暴,元徽五年七月七日被楊玉夫等人殺害,時年十五歲,死后被廢為蒼梧王,史稱宋后廢帝、蒼梧王。
為了祈求一家的福壽康寧,一些地方的人們還保留著貼門神的習(xí)慣。據(jù)說,大門上貼上兩位門神,一切妖魔鬼怪都會望而生畏。在民間,門神是正氣和武力的象征,古人認(rèn)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稟性和不凡的本領(lǐng)。他們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們的天性和責(zé)任,人們所仰慕的捉鬼天師鐘馗,即是此種奇形怪相。所以民間的門神永遠(yuǎn)都怒目圓睜,相貌猙獰,手里拿著各種傳統(tǒng)的武器,隨時準(zhǔn)備同敢于上門來的鬼魅戰(zhàn)斗。由于我國民居的大門,通常都是兩扇對開,所以門神總是成雙成對。
王后假裝十分高興地前去接見他,但設(shè)法不讓他在宮殿里觀望,也不讓他與任何人接觸,以免他得知實情。當(dāng)使者向王后報告戰(zhàn)爭經(jīng)過時,她急忙打斷了他,說:“你就別講 了!這一切我會從國王的口中親自聽到的。你快些回去,告訴他快些回來!而且告訴他,我 將以最隆重的禮節(jié)親自歡迎他凱旋。”
清平樂
凄凄切切,慘淡黃花節(jié)。夢里砧聲渾未歇,那更亂蛩悲咽。
塵生燕子空樓,拋殘弦索床頭。一樣曉風(fēng)殘月,而今觸緒添愁。
該知情人驚爆,“在《搖啊搖,搖到外婆橋》拍攝期間,與張藝謀熱戀八年的鞏俐,背著張藝謀在劇組住宿的酒店附近的另一家酒店,多次與香港商人黃和祥偷情、上床。
蝶戀花
又到綠楊曾折處,不語垂鞭,踏遍清秋路。衰草連天無意緒,雁聲遠(yuǎn)向蕭關(guān)去。
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風(fēng),吹夢成今古。明日客程還幾許,沾衣況是新寒雨。
又
風(fēng)鬟雨鬢,偏是來無準(zhǔn)。倦倚玉蘭看月暈,容易語低香近。
軟風(fēng)吹過窗紗,心期便隔天涯。從此傷春傷別,黃昏只對梨花。
山花子
林下荒苔道韞家,生憐玉骨委塵沙。愁向風(fēng)前無處說,數(shù)歸鴉。
半世浮萍隨逝水,一宵冷雨葬名花?;晔橇d吹欲碎,繞天涯。
潑茶香,當(dāng)時只道是尋常。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fēng)悲畫扇。
滿目荒涼誰可語?西風(fēng)吹老丹楓樹。
又誤心期到下弦。
莫恨流年似水,恨消殘蝶粉。
閑愁總付醉來眠,只恐醒時依舊到樽前。
當(dāng)時領(lǐng)略,而今斷送,總負(fù)多情。
我是人間惆悵客,知君何事淚縱橫。斷腸聲里憶平生。
粉香看又別,空剩當(dāng)時月。月也異當(dāng)時,凄清照鬢絲。 我是人間惆悵客靜數(shù)秋天,
舊歡如在夢魂中,自然腸欲斷,何必更秋風(fēng)。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guān)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fēng)一更,雪一更,聒碎鄉(xiāng)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一生一代一雙人,爭教兩處銷魂。相思相望不相親,天為誰春?
誰念西風(fēng)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
從前幽怨應(yīng)無數(shù)。納蘭性德名句鐵馬金戈,青冢黃昏路。一往情深深幾許?深山夕照深秋雨。
三兄弟,在亂世中分為侍三主,時友時敵,有時候竟然刀兵相向;三人之中,竟有兩人都被夷滅三族,諸葛香火幾近斷滅。納蘭性德名句我不相信他們?nèi)值軙@樣想,陽都城的秀美山川、家人的生離死別、族人被誅殺之痛,如夢靨一般如影隨形,像一把生銹的劍,插在內(nèi)心深處,呲呲作響。這種來自血脈的響聲,也只有他們才能聽見。
相關(guān)內(nèi)容:
納蘭容若十首最美詩詞:紀(jì)念納蘭性德誕辰360年
納蘭性德,葉赫那拉氏,字容若,滿洲正黃旗人,號楞伽山人。清朝著名詞人。父親是康熙朝武英殿大學(xué)士、一代權(quán)臣納蘭明珠。納蘭性德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暮春抱病與好友一聚,一醉一詠三嘆,而后一病不起。七日后,于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公元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僅三十歲。納蘭性德葬于海 ...
盤點納蘭明珠的兒子:納蘭性德是納蘭明珠兒子嗎
納蘭明珠的兒子有:納蘭性德,父親是康熙朝武英殿大學(xué)士、一代權(quán)臣納蘭明珠。 母親愛新覺羅氏是英親王阿濟(jì)格第五女,一品誥命夫人。其家族——納蘭氏,隸屬正黃旗,為清初滿族最顯的八大姓之一,即后世所稱的“葉赫那拉氏”。生于順治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1655年 1月19日),17歲入太學(xué)讀 書,18歲中 ...
揭秘納蘭性德的愛情悲?。簯偃吮凰腿雽m吞金自盡
曾經(jīng)有人說,納蘭性德就是《紅樓夢》中賈寶玉的原型。納蘭與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同為康熙皇帝的侍衛(wèi),相處了八年,交情很深。曹寅曾為納蘭性德詞集作序,納蘭去江南游歷時到了南京,專門為曹寅賦詞兩首《金陵》和《滿江紅?為曹子清題其先人所構(gòu)楝亭,亭在金陵署中》,曹子清就是曹寅。后來,曹雪芹寫《紅樓夢》,稿未 ...
賈寶玉原型是康熙朝的第一風(fēng)流才子納蘭性德?
有人說,十七世紀(jì)的北京,既是康熙大帝的,又是納蘭性德的。一個乃一代英主,雄韜偉略,皓如皎月;一個是御前侍衛(wèi),卻詩才俊逸,燦若朗星。只是納蘭性德英年早逝,令北京城的星空暗淡了許多。 納蘭性德,字容若,號楞伽山人,其顯赫家世足以令世人瞠目。他的父親,就是權(quán)傾朝野的武英殿大學(xué)士明珠。明珠一度是康 ...
清朝時期著名詞人納蘭性德生平 納蘭性德簡介
納蘭性德,字容若,原名成德,滿族正黃旗人,號楞伽山人,清朝著名詞人。家世顯赫,清康熙大學(xué)士納蘭明珠之子。納蘭性德自幼勤于修文習(xí)武,18歲中舉,22歲賜進(jìn)士出身。選授三等侍衛(wèi),后晉為一等,扈從于康熙身邊,31歲時因寒疾而死。輯有《全唐詩選》和《詞韻正略》。詞集《側(cè)帽集》問世, ...
康熙的惠妃真的是納蘭性德的婚前戀人嗎?
“愛是生命的火焰。沒有它,一切變成黑夜”(羅曼?羅蘭語)。從納蘭性德對異性柔情似水、癡情如縷的性格特征和他所寫的大量一往情深,兩心相悅的愛情詩詞來看,他無疑是自由婚姻的熱烈追求者,在與盧氏結(jié)婚前,即有過情意纏綿,已結(jié)割臂之盟的戀人,并且戀人離他而去,使他飽嘗相思之苦。但這個戀人的身份和歸宿,一直 ...
各位讀友大家好,此文檔由網(wǎng)絡(luò)收集而來,歡迎您下載,謝謝
【篇六】納蘭性德詩詞
清代詩人納蘭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因避皇太子胤礽(小名保成)之諱,改名性德。字容若, 號楞伽山人,正黃旗滿州人。作詞主情致,工小令,宗李煜,有清代李后主之稱。
幼好學(xué),經(jīng)史百家無所不窺,諳悉傳統(tǒng)學(xué)術(shù)文化,尤好填詞??滴跏迥辏?676)進(jìn)士,授乾清門三等侍衛(wèi),后循遷至一等。隨扈出巡南北,并曾出使梭龍(黑龍江流域)考察沙俄侵?jǐn)_東北情況??滴醵哪昊技辈∪ナ溃陜H三十一歲。納蘭性德去世后,被埋葬在北京海淀區(qū)上莊皂甲屯。
娶妻兩廣總督尚書盧興祖之女盧氏,賜淑人,后誥贈一品夫人,成婚三年后妻子亡故,繼娶官氏,賜淑人。其妾顏氏,后納沈宛,江南才女,著有《選夢詞》。納蘭性德三十一歲便與世長辭,葬于京西皂莢屯。留有三子四女。
納蘭性德一生所交,多為漢族布衣文人,如朱彝尊、陳維崧、顧貞觀、姜宸英、嚴(yán)繩孫等,其居淥水亭經(jīng)常為他與朋友們的雅聚之所,無形中為康熙盛世的清政府籠絡(luò)住一批漢族知識分子。
納蘭性德雖然生命短暫,但著作頗豐:《通志堂集》二十卷(含賦一卷、詩詞各四卷、經(jīng)解序三卷、文二卷、《淥水亭雜識》四卷),《詞林正略》;輯《大易集義粹言》八十卷,《陳氏禮記說補(bǔ)正》三十八卷;編選《近詞初集》、《名家絕句鈔》、《全唐詩選》等書。而且,這些多是其鞍馬扈從之余完成,筆力驚人!
納蘭性德的主要成就在于詞。其詞現(xiàn)存349首,刊印為《側(cè)帽》、《飲水》集,后多稱《納蘭詞》,風(fēng)格清新雋秀,哀感頑艷,有南唐后主遺風(fēng),王國維有評:“北宋以來,一人而已。 ”
納蘭性德的作品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人生若只如初見
人生若只如初見①,何事西風(fēng)悲畫扇②。等閑變卻故人心③,卻道故心人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④,淚雨零鈴終不怨。何如薄幸錦衣郎⑤,比翼連枝當(dāng)日愿!
【注釋】
①人生句:意思是說與意中人相處應(yīng)當(dāng)總像剛剛相識的時候,那樣地(的)甜蜜,那樣地溫馨,那樣地深情和快樂。
②何事句:此用漢班婕妤被棄典故。班婕妤為漢成帝妃,被趙飛燕讒害,退居冷宮,后有詩《怨歌行 》,以秋扇為喻抒發(fā)被棄之怨情。南北朝梁劉孝綽《班婕妤怨》詩又點明“妾身似秋扇”,后遂以秋扇見捐喻女子被棄。這里是說本應(yīng)當(dāng)相親相愛,但卻成了今日的相離相棄。
③等閑二句:意思是說如今輕易地變了心,卻反而說情人間就是容易變心的。故人,指情人。
④驪山二句:《太真外傳》載,唐明皇與楊玉環(huán)曾于七月七日夜,在驪山華清宮長生殿里盟誓,愿世世為夫妻。白居易
《長恨歌》:“ 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作連理枝?!?對此作了生動的描寫。后安史亂起,明皇入蜀,于馬嵬坡賜死楊玉環(huán)。楊死前云:“妾誠負(fù)國恩,死無恨矣?!庇?,明皇此后于途中聞雨聲、鈴聲而悲傷,遂作《雨霖鈴》曲以寄哀思。這里借用此典說即使是最后作決絕之別,也不生怨。參見《浣溪沙》 (鳳髻拋殘秋草生)“講解”。
⑤何如二句:化用唐李商隱《馬嵬》:“如何四紀(jì)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之句意。薄幸,薄情。錦衣郎,指唐明皇。又,意謂 怎比得上當(dāng)年的唐明皇呢,他總還是與楊玉環(huán)有過比翼鳥、連理枝的誓愿!意思是縱死而分離,也還是刻骨地念念不忘舊情。亦可通。
詞題說這是一首擬古之作,其所擬之《決絕詞》本是古詩中的一種,是以女子的口吻控訴男子的薄情,從而表態(tài)與之決絕。如古辭《白頭吟》:“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碧圃∮小豆艣Q絕詞》三首等。這里的擬作是借用漢唐典故而抒發(fā)“閨怨”之情。詞情哀怨凄惋(婉),屈曲纏綿。汪刻本于詞題“擬古決絕詞”后有 “柬友”二字,由此而論,則這“閨怨”便是一種假托了,這怨情的背后,似乎更有著深層的痛楚,無非借閨怨作隱約的表達(dá)罷了。故有人以為此篇是別有隱情,無非是借失戀女子的口吻,譴責(zé)那負(fù)心的錦衣郎的。
【輯評】
一、于在春《清詞百首》:“題目寫明:模仿古代的《決絕詞》,那是女方恨男方薄情,斷絕關(guān)系的堅決表態(tài)。這里用漢成帝女官班婕妤和唐玄宗妃子楊玉環(huán)的典故來擬寫古詞。雖說意在‘決絕’,還是一腔怨情,這就更加深婉動人?!?1984 年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 )
二、盛冬鈴《納蘭性德詞選》:“決絕意謂決裂,指男女情變,斷絕關(guān)系。唐元稹曾用樂府歌行體,摹擬一女子的口吻,作《古決絕詞》。容若此作題為‘?dāng)M古決絕詞柬友 ’,也以女子的聲口出之。其意是用男女間的愛情為喻,說明交友之道也應(yīng)該始終如一,生死不渝。”(1988年遠(yuǎn)流出版公司)
校對:夢里三年
納蘭性德 - 納蘭容若和他的詞
納蘭性德的作品納蘭容若,名性德,容若是他的字。納蘭容若這名字風(fēng)光旖旎,教人驚艷:胸納幽蘭,神容略若。一吟此名,濁世才子翩翩風(fēng)貌,歷歷眼前。
納蘭容若誕于清順治十一年,正黃旗人,其祖于清初從龍入關(guān),戰(zhàn)功彪炳,其父明珠,是康熙朝權(quán)傾一時的首輔之臣。容若天資穎慧,博通經(jīng)史,工書法,擅丹青,又精騎射,十七為諸生,十八舉鄉(xiāng)試,二十二歲殿試賜進(jìn)士出身,后晉一等侍衛(wèi),常伴康熙出巡邊塞,三十一歲時因寒疾而歿。
納蘭容若著有《通志堂文集》二十卷,但大的的成就是在詞上。他的詞清新婉麗,獨具真情銳感,直指本心,在他生前刻本出版后產(chǎn)生過“家家爭唱”的轟動效應(yīng)。在他身后,納蘭被譽(yù)為“滿清第一詞人”、“第一學(xué)人”,清家詞話和學(xué)者均對他評價甚高,王國維贊曰“以自然之眼觀物,以自然之舌言情?!彼我詠?,一人而已?!?/p>
到了民國時候,納蘭還是很出名的才子早逝的典例。有此為證:張恨水先生的《春明外史》中寫到一位才子,死于三十歲的壯年,其友慟道:‘看到平日寫的詞,我就料他跟那納蘭容若一樣,不能永年的……“
而納蘭容若的詞,或?qū)憪矍榛驅(qū)懹亚椋緵]有哪一首批評上層建筑,也沒有哪一首關(guān)心勞苦大眾,就連他那些描寫邊塞風(fēng)光的詞,也因籠罩著思鄉(xiāng)懷人之愁郁,套不上“歌頌祖國大好河山”的套子。
所以,當(dāng)代每個選本在評論納蘭詞時都要說些“內(nèi)容單薄狹窄”、“思想境界不高”之類的話;在當(dāng)代人編的書里,納蘭與納蘭詞成了文學(xué)史的花邊,成了可有可無的一抹閑筆。
納蘭性德 - 詳細(xì)介紹
納蘭性德于順治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公元1655年1月19日)降生在北京,其父是康熙時期權(quán)傾朝野的宰相明珠,母親覺羅氏為英親王阿濟(jì)格第五女,一品誥命夫人。而其家族——納蘭氏,隸屬正黃旗 ,為清初滿族最顯赫的八大姓之一,即后世所稱的“葉赫那拉氏”。納蘭性德的曾祖父名金臺什,為葉赫部貝勒,其妹孟古,于明萬歷十六年嫁努爾哈赤為妃,生皇子皇太極。其后納蘭家族與皇室的姻戚關(guān)系也非常緊密。因而可以說,納蘭性德一出生就被命運(yùn)安排到了一個天皇貴胄的家庭里,他的一生注定是富貴榮華,繁花著錦的。然而,也許是造化弄人,納蘭性德偏偏是“雖履盛處豐,抑然不自多。于世無所芬華,若戚戚于富貴而以貧賤為可安者。身在高門廣廈,常有山澤魚鳥之思”。
納蘭性德因生于臘月,小時稱冬郎,自幼天資聰穎,讀書過目不忘,數(shù)歲時即習(xí)騎射,17歲入太學(xué)讀書,為國子監(jiān)祭酒徐文元賞識,推薦給其兄內(nèi)閣學(xué)士,禮部侍郎徐乾學(xué)。納蘭性德18歲參加順天府鄉(xiāng)試,考中舉人,19歲 準(zhǔn)備參加會試,但因病沒能參加殿試。爾后數(shù)年中他更發(fā)奮研讀,并拜徐乾學(xué)為師。在名師的指導(dǎo)下,他在兩年中,主持編纂了一部1792卷編的儒學(xué)匯編—《通志堂經(jīng)解》,受到皇上的賞識,也為今后發(fā)展打下了基礎(chǔ)。他又把搜讀經(jīng)史過程中的見聞和學(xué)友傳述記錄整理成文,用三四年時間,編成四卷集《淥水亭雜識》,其中包含歷史、地理、天文、歷算、佛學(xué)、音樂、文學(xué)、考證等方面知識。表現(xiàn)出他相當(dāng)廣博的學(xué)識基礎(chǔ)和各方面的意趣愛好。
納蘭性德22歲時,再次參加進(jìn)士考試,以優(yōu)異成績考中二甲第七名。康熙皇帝授他三等侍衛(wèi)的官職, 以后升為二等,再升為一等。作為皇帝身邊的御前侍衛(wèi),以英俊威武的武官身份參與風(fēng)流斯文的詩文之事。隨皇帝南巡北狩,游歷四方,奉命參與重要的戰(zhàn)略偵察,隨皇上唱和詩詞,譯制著述,因稱圣意,多次受到恩賞,是人們羨慕的文武兼?zhèn)涞哪晟儆⒉?,帝王器重的隨身近臣,前途無量的達(dá)官顯貴。
但作為詩文藝術(shù)的奇才,他在內(nèi)心深處厭倦官場庸俗和侍從生活,無心功名利祿。雖“身在高門廣廈,常有山澤魚鳥之思”。他詩文均很出色,尤以詞作杰出,著稱于世。24歲時,他把自己的詞作編選成集,名為《側(cè)帽集》,后更名為《飲水詞》,再后有人將兩部詞集增遺補(bǔ)缺,共342首,編輯一處,名為《納蘭詞》。傳世的《納蘭詞》在當(dāng)時社會上就享有盛譽(yù),為文人、學(xué)士等高度評價, 成為那個時代詞壇的杰出代表。
在交友上,納蘭性德最突出的特點是其所交“皆一時俊異,于世所稱落落難合者”,這些不肯悅俗之人,多為江南漢族布衣文人,如顧貞觀、嚴(yán)繩孫、朱彝尊、陳維崧、姜宸英等等。納蘭性德對朋友極為真誠,不僅仗義疏財,而且敬重他們的品格和才華,就象平原君食客三千一樣,當(dāng)時許多的名士才子都圍繞在他身邊,使得其住所淥水亭(現(xiàn)宋慶齡故居內(nèi)恩波亭)因文人騷客雅聚而著名,客觀上也促進(jìn)了康乾盛世的文化繁榮。究其原因,納蘭性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和漢族知識分子學(xué)到他所傾慕的漢文化知識,而更重要的是他自身有著不同于一般滿清貴族紈绔子弟的遠(yuǎn)大理想和高尚人格,這就顯然使得他的舉動背離了社會主流,從而成為后世的一個研究焦點。
1674年,納蘭性德二十歲時,娶兩廣總督盧興祖之女為妻,賜淑人。是年盧氏年方十八,“生而婉孌,性本端莊”。成婚后,二人夫妻恩愛,感情篤深,新婚美滿生活激發(fā)他的詩詞創(chuàng)作。但是僅三年,盧氏因產(chǎn)后受寒而亡,這給納蘭性德造成極大痛苦,從此“悼亡之吟不少,知己之恨尤深”。沉重的精神打擊使他在以后的悼亡詩詞中一再流露出哀惋凄楚的不盡相思之情和悵然若失的懷念心緒。納蘭性德后又續(xù)娶關(guān)氏,并有側(cè)室顏氏。值得一提的是,納蘭性德三十歲時,在好友顧貞觀的幫助下,納江南才女沈宛。沈宛,字御蟬,浙江烏程人,著有《選夢詞》。集中悼亡之作“豐神不減夫婿”??上谂c納蘭性德相處一年之后,納蘭性德就去世了,這段短暫的愛情又以悲劇告終。納蘭性德作為一代風(fēng)流才子,他的愛情生活因而被后人津津樂道,也有捕風(fēng)捉影的各種市井流言,最為盛傳的是表妹入宮一事,但終不可考。 ?
詩人落拓?zé)o羈的性格,以及天生超逸脫俗的秉賦,加之才華出眾,功名輕取的瀟灑,與他出身豪門,鐘鳴鼎食,入值宮禁,金階玉堂,平步宦海的前程,構(gòu) 成一種常人難以體察的矛盾感受和無形的心理壓抑。加之愛妻早亡,后續(xù)難圓舊時夢,以及文學(xué)摯友的聚散,使他無法擺脫內(nèi)心深處的困惑與悲觀。對職業(yè)的厭 倦,對富貴的輕看,對仕途的不屑,使他對凡能輕取的身外之物無心一顧,但對求之卻不能長久的愛情,對心與境合的自然合諧狀態(tài),他卻流連向往。他于康熙二十四年暮春,抱病與好友一聚,一醉,一詠三嘆,然后便一病不起,七日后于五月三十日溘然而逝。 ? ?納蘭性德雖然只有短短三十一年生命,但他卻是清代享有盛名的大詞人之一。在當(dāng)時詞壇中興的局面下,他與陽羨派代表陳維崧、浙西派掌門朱彝尊鼎足而立,并稱“清詞三大家”。然而與之區(qū)別的,納蘭性德是入關(guān)不久的滿族顯貴,能夠?qū)h族文化掌握并運(yùn)用得如此精深,是不得不令人大為稱奇的。 ?
納蘭性德詞作現(xiàn)存348首(一說342首),內(nèi)容涉及愛情友誼、邊塞江南、詠物詠史及雜感等方面。盡管以作者的身份經(jīng)歷,他的詞作數(shù)量不多,眼界也并不算開闊,但是由于詩緣情而旖旎,而納蘭性德是極為性真的人,因而他的詞作盡出佳品,倍受當(dāng)時及后世好評。近代著名學(xué)者王國維就給其極高贊揚(yáng):“納蘭容若以自然之眼觀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漢人風(fēng)氣,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來,一人而已?!倍鴽r周頤也在《蕙風(fēng)詞話》中譽(yù)其為“國初第一詞手”。
納蘭性德詞作先后結(jié)集為《側(cè)帽》、《飲水》,后人多稱納蘭詞??v觀納蘭性德詞風(fēng),清新雋秀、哀感頑艷,頗近南唐后主。而他本人也十分欣賞李煜,他曾說:“花間之詞如古玉器,貴重而不適用;宋詞適用而少貴重,李后主兼而有其美,更饒煙水迷離之致。
納蘭性德詩詞相關(guān)文章:
★ 抗疫詩詞七言絕句
★ 《詩詞大會》臺詞
本文來源:http://63xf.com/wenxue/157605.html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