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xf.com--散文】
散文是一種抒發(fā)作者真情實感、寫作方式靈活的記敘類文學體裁,最早出現在北宋太平興國時期,素有“美文”之稱。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敘事散文600字范文六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第一篇: 敘事散文600字
“吱咯,吱咯”,一陣熟悉的響聲飄入耳鼓,我知道姥爺一定又躺在藤椅上欣賞那些花了。
八十出頭的姥爺,身材枯瘦枯瘦的,腰板卻還挺得直。
頭發(fā)已經花白了,山中老藤似的皺紋爬滿了臉頰,姥爺常常感嘆,“歲月不留人哪!”
我一直有點畏懼姥爺。
記得很小的時候,我弄折了他的花,姥爺大發(fā)雷霆,竟然當著爸爸的面,拿掃帚打了我一頓。
后來,姥爺提起這事兒,那時,他也是坐在藤椅上,瞇著雙眼,輕輕說道:“這些花可都是有感情的,它們陪我好多年了。
現在我沒事的時候,給它們澆點水,翻翻土,看它們有沒有開花,我的心情就很好了。
”姥爺似乎在自言自語,可他平靜的口吻和陽光下安詳的面容,著實讓我愧疚了好一陣呢!
姥爺不是很愛說話,閑暇的時候,除了擺弄那些花,就是戴上那副老花鏡,翻翻破舊的辭海。
小時候,我有不知道的詞呀、典故呀、人物呀,只要跟姥爺說一聲,他就會戴上他的老花眼睛,翻開厚重的辭海,給我一個滿意的答復。
那時,在我的眼里,姥爺仿佛就是一本厚厚的辭海,無所不知。
當然,尤其讓我對姥爺心生敬畏的是姥爺的一身正氣。
姥爺以前是財務科的科長,這是多么令人眼紅的位置啊,可是姥爺一直兩袖清風,只管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他的傻,成為同事私下的.笑料,連姥姥、小姨們也怨姥爺老實。
可姥爺很坦然,“為人不做虧心事,不怕夜半鬼叫門。
什么叫心底無私天地寬啦!就我這樣的。 ”姥爺說完,還重重地拍拍胸脯。
我一天天地長大,姥爺卻在一天天地老去。
可我對姥爺那種畏懼依然存在。
我想,這不是別的,正是被他內在的威嚴所折服,正氣所感染的緣故吧!然而不管怎樣,他終究是那個坐在藤椅上的慈祥老人,是疼愛我的姥爺。
午后的陽光溫柔地灑在藤椅上,那些花兒在空氣中搖曳,我看到姥爺臉上浮著滿足的笑意。
這個畫面在我的記憶中定格。
第二篇: 敘事散文600字
很長一段時間,我一直為生命的某些問題所困擾,譬如關于人生價值,關于人間真情,等等。
心靈的空間里滿是樓宇隔絕起來的如壁的冷漠,使我因為這個年齡而豐盈起來的心像一株水仙在沙漠里漸漸枯竭。
一個午后,校園里播放著一首不知名的美國歌曲,我和幾個同學站在一棟樓房的角落里聊天,面前的桌子上,擺著為災區(qū)孩子們募捐的紙箱。
為了引起過往行人的注意,我們把一組放大的黑白照片貼在一塊長幅的紅布上,照片上的那些孩子坐在用帳篷搭起的教室里,純真而渴求的`目光齊齊地望著前方。
在離我們不遠的地方——學校西三食堂前的路旁,放著幾只超負荷的垃圾箱,我每次拎著飯盒掩鼻而過時,總看到一個老頭正專注地用鏟子或手翻騰著什么。
久而久之,便帶著很強的不屑,眼熟了這個蓄著半撮白胡子的可憐的老頭。
我沒有在意這個拾垃圾老頭的到來。
他佝僂著身子吃力地背著臟兮兮的尼龍袋從我面前走過時,忽然停下來,在那幅紅布面前站定,瞇著眼仔細地瞧著那組照片,很久才從一張移向另一張。
我不禁啞然失笑,一旁的偉子拽拽我:“小心點,別不留神讓他把捐贈的衣服當垃圾收跑了!”
我笑笑,低頭清理那些或大或小、或新或舊的捐款。
突然感覺眼前有什么東西在晃動,我吃驚地抬起頭,老頭不知何時已來到了我的面前,一只枯黑得像老松樹皮的手抖抖地遞過來拾元錢。
我驚訝得不知怎么辦才好,回過神時,他已把錢放到了桌上,擺擺手,像完成了一個偉大使命似的微昂著頭離開了。
我仍呆呆地站著,望著他佝僂著遠去的背影,一股莫名的敬意從心底緩緩流過。
這個曾在我眼中渺小而卑微的生命,以它樸實的力量深深震撼了我。
在真情有些消瘦的年代里,這位或許因為貧窮而被人們淡忘了的老人,卻用生命里那條流淌著樸實的愛的血脈,盡了許多人冷漠地認為是義務的一點責任。
心中種種命題忽然有了答案——在我們只知用華麗的文字呼喊愛漸迷失的時候,又有多少真正寶貴的東西被自己不屑地丟掉。
老人弓腰拾起的,難道僅僅是我們丟棄的垃圾嗎?
第三篇: 敘事散文600字
返鄉(xiāng)的時候,我的長褲因脫線裂開了,媽媽說:“來,我?guī)湍丬囈卉嚒 ?/p>
我隨媽媽走進房間,她把小桌上的紅絨布掀開,一臺裁縫車赫然呈現在我的眼前,這個景象震懾了我,這不是三十多年前的那臺裁縫車嗎?怎么現在還在用?而且看起來像新的一樣?
“媽?這是從前那一臺裁縫車嗎?”
媽媽說:“當然是從前那一臺了。”
媽媽熟練的坐在縫紉機前,把褲腳翻過來,開始專心的車我裂開的褲子,我看著媽媽專注的神情,忍不住摩挲著縫紉機上優(yōu)美的木質紋理,那個畫面突然與時空交疊,回到童年的三合院。
當時,這一臺縫紉機擺在老家的東廂房側門邊,門外就是爸爸種的一大片棗子園,媽媽忙過了養(yǎng)豬、耕田、曬谷、洗衣等粗重的工作后,就會坐在縫紉機前車衣服,一邊監(jiān)看在果園里玩耍的我們。
善于女紅的媽媽,其實沒有什么衣料可以做衣服,她做的是把面粉袋、肥料袋車成簡單的服裝,或者幫我們這一群“像牛一樣會武”的.孩于補撕破的衫褲,以及把太大的衣服改小,把太小的衣服放大。
媽媽做衣服的工作是至關重大的,使我們雖然生活貧苦,也不至于穿破衣去上學。
不車衣服的時候,我們就會搶著在縫紉機上寫功課,那是因為孩子大多而桌子太少了,搶不到縫紉機的孩子,只好拿一決木板墊膝蓋,坐在門檻上寫字。
有一次,我和哥哥搶縫紉機,不小心跌倒,撞在縫紉機的鐵腳,在我的耳后留下一條二十幾厘米的疤痕,如今還清晰可見。
我喜歡爬上棗子樹,回頭看媽媽坐在廂房門邊車衣服,一邊吃著清脆香甜的棗子,那時的媽媽青春正盛,有一種秀氣而堅毅的美。
由于媽媽在生活中表現的堅強,常使我覺得生活雖然貧乏素樸,心里還是無所畏懼的。
如果是星期天,我們都會趕透早去采棗子,固為清晨剛熟的棗于最是清香,晚一點就被兄弟吃光了。
媽媽是從來沒有假日的,但是星期大不必準備中午的便當,她總是透早就坐在縫紉機前車衣服。
坐在棗子樹上,東邊的太陽剛剛出來,寒冬的棗子園也變得暖烘烘的,順著太陽的光望過去,正好看見媽媽溫柔的側臉,色彩非常印象派,線條卻如一座立體派的浮雕。
這時我會受到無比的感動,想著要把剛剛采摘的最好吃的棗子獻給媽媽。
我跳下棗子樹,把口袋里最好吃的棗子拿去給媽媽,她就會停下手邊的工作,摸摸我的頭說:“真乖?!比缓罄_縫紉機右邊的抽屜放進棗子,我瞥見抽屜里滿滿都是棗子,原來,哥哥弟弟早就采棗子獻給媽媽了。
這使我在冬日的星期天,總是透旱就去采棗于,希望第一個把棗子送給媽媽。
有時覺得能坐在棗子樹上看媽媽車衣服,生命里就有無邊的幸福了。
“車好了,你穿看看。”媽媽的聲音使我從回憶中回過神來,媽媽忍不住笑了:“大人大種了,整天憨呆憨呆。”
我看著媽媽依然溫柔的側臉,頭發(fā)卻都花白了,剛剛那一失神,時光竟匆匆流過三十幾年了。
第四篇: 敘事散文600字
六年時光匆匆流過。這六年里,有多少事情值得我回憶,又有多少事情使我難以忘懷。母校的每一棟樓、每一棵樹、每一位老師……都令我深深懷念。最令我無法忘記的就是校園里那一棵棵丁香樹。
在學校的大操場的一旁有許多棵丁香樹。六年了,它們每年都是這樣默默地陪伴我們。
每當春天到來的時候,丁香花便露出了笑臉。那一朵朵白如雪、紅似霞的丁香花開滿枝頭。遠看,就好似丁香樹的綠葉上浮起了一片片彩云。在教室里上課的時候,春風輕輕地吹進教室,夾雜著幾絲丁香花的香氣,給嚴肅的課堂帶來了幾絲溫馨,使人又一種很舒暢的感覺。
夏天,丁香花慢慢凋謝了。這時,綠綠的葉子下的樹陰便成了我們休閑的好場所。上完體育課,我們便坐在樹陰里的藍凳子上聊天,常常是到打了上課鈴才回班。課間,常常有一些淘氣的小男孩爬上樹,搖著樹干讓樹葉落下來,一邊說:“天女散花啦,天女散花啦!”
秋天,丁香樹的葉子慢慢變黃,伴著秋風飛旋著落下,就好似一只只枯葉蝶在空中翩翩起舞。這時,同學們便用落下來的.葉子做成了一件件精美的葉貼畫。還有的同學,踏著落葉練習長跑,腳邊就好似激起了一朵朵金黃的浪花。
冬天,下雪了,丁香樹的葉子已全部落下,光禿禿的樹枝上蓋著的白雪顯得格外耀眼。晶瑩的雪花在陽光的照射下閃閃發(fā)光。遠看,那一片片似云的雪宛如丁香花在開放。
在小學學習的時間只剩下不到一個月了。以后,我可能會出國、會遠走高飛。但是,無論我走到哪里,也不會忘記那一棵棵丁香樹,更不會忘記我的母?!∠恪?/p>
第五篇: 敘事散文600字
對雨的鐘愛,源自本能。很多時候情愿淋雨,也不愿意讓傘破壞了雨的浪漫。只是這一季的雨有點多,好象要淋濕什么似的,要把所有的都侵透,包括我的心。書上說,多雨的季節(jié),故事也特別的多。我也希望我的故事能發(fā)生在這個多雨的季節(jié)。
早已經習慣了與人為善。所以對人好,我覺得這是很正常的事情。在高中時比較要好的異性朋友成了我最好的哥們。上了大學,依舊的與人為善,依舊和很多異性成了好哥們。不知不覺,大學三年了,也許是情愫的撥動,我發(fā)覺對我的一個好友有一種說不清的感覺,是適當的關心,抑或是喜歡?
日子總過得很慢,慢的讓人窒息。我知道那不是因為時間放慢了腳步,只是心里太想念你的緣故。恨一個人可以很輕易的找到理由,而喜歡一個人有時候找一個理由都很難。喜歡一個人很容易,容易的只要你想想那個人的樣子,就會傻傻的"的發(fā)笑。喜歡一個人有時候卻又很難,難的讓你可以遠望,而又不能靠近。喜歡真的很無奈,有時候付出了所以,得的回報,卻只一個簡單的拒絕。
可明明知道喜歡是這樣,自己卻又欲罷不能。喜歡到深處,想回頭以很難,難到想放手都不能。我不知道清楚自己為什么會喜歡,也許那是一時的沖動。我就這樣沖動的喜歡著,在一個人的世界里。
心猜不透,看不明。所以很多的時候喜歡只是一種感覺。很多人為了寂寞才去喜歡,可我卻是喜歡了以后才寂寞。繁華總要歸于沉寂,那是不是喜歡一個人的最高境界,是把寂寞作伴。然后在把心里的喜歡封存。等待,另一個人把心門打開。
第六篇: 敘事散文600字
北方的冬,厚重而端莊,郊外的田,綠是主調。蒙蒙的,在很規(guī)則的田里,那是新麥,在幼小的時候,要經歷寒冬的考驗,它們生來如次,這是宿命。只是這會兒,正在享受冬的朗照,甚或泛一些油油的光??墒呛芸?,當再降一次霜的時候,它們就不會這樣精神了,會懨懨的耷拉著腦袋,歪貼到地面,即使這樣,也還是青不改,就是萎縮了,露出根部的黃土,就有些滄桑的味道。那時候,陪同在地的樹,不管大小,也早已禿了枝丫,只在風里,瑟瑟的抖,哦,那是深冬的景致,這會兒還不是。
我在閑暇的冬,騎一輛單車,到塬、到郊外,心中只有一個念,那就是尋找紅葉,想在北方,那怕一樹,甚或一抹。
我走了很遠,此刻正穿行在法桐肅立兩旁的路,滿目青中夾雜著大片的"枯黃,卻仍然茂密,如同暮年人的華發(fā),那樣的醒目,一陣風吹來,蕭瑟的唰唰作響,隨風飄下,這景,竟有些心沉甸,搖搖,快速前行
隨意的一抬,突然就眼前一亮,隱在法桐后的一樹黃,讓我不由得剎車單腳點地,仔細的看那一片黃,沒有枯萎,而是很明麗耀眼。蝶形的葉,在風中飄搖墜落,如蝶舞,如飛花,煞是好看。哦,那是銀杏,這個小城并不稀奇,但我還是駐足賞析,為它的暮年哀悼,敬慕它縱然離世,也如次的美,并不凄涼、落魄。
一路尋覓,終是沒有見到心中的那樹姹紫嫣紅,卻因為銀杏樹和它的葉,心中徒生另一種愫。暮年,不一定非得凄蒼,它有能力,更有資格繽彩紛呈。那抹火紅,因地域而異,因候而變化。它的影子在心里,只要心里望,就一定能領略到那份爽心悅目的美麗。
本文來源:http://63xf.com/wenxue/232822.html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