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xf.com--小學作文】
以下是招生考試網www.chinazhaokao.com為大家整理的《時評類作文 時評類作文范文800字》,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更多資源請搜索小學作文頻道與你分享!
法國是各種思潮和流派的發(fā)源地 我們不能說哪個國家的文學比最優(yōu)越,但法國文學無疑是是第一流的,這是它從17世紀以來就保持的優(yōu)勢。法國面積不大,不如中國和俄羅斯,歷史也沒有我們這么悠久,但是它的文學為什么這么出名?這跟世界的近代歷史有關。 我們中國有過輝煌的盛唐時期,法國是在唐朝末年才建立的,但是從近代來說,東方落后了,那時還沒有美國,只有歐洲最為發(fā)達,而其中最強大的就是法國,文化最燦爛的也是法國。法國17世紀的古典主義文化,在歐洲統(tǒng)治了兩個世紀,在其他國家的上流社會里都以會講法語為榮。 直到19世紀,雨果的浪漫主義,巴爾扎克的批判現(xiàn)實主義,左拉的自然主義,都對整個世界的文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左拉雖然過早去世,但是他提倡的自然主義文學一直傳播到拉美、日本和中國。象征主義等詩歌流派也是如此。 法國在19世紀和20世紀都出現(xiàn)了許多世界性的大作家。在20世紀上半葉,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就有羅曼·羅蘭、法朗士、紀德和莫里亞克等,他們都是現(xiàn)實主義作家,影響很大。20世紀下半葉獲獎的都是現(xiàn)代主義作家,例如1957年獲獎的加繆,1964年獲獎的薩特,1969年獲獎的貝克特,1985年獲獎的新小說派作家西蒙等。 從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人數(shù)來看,法國是最多的,說明法國文學在20世紀仍然對世界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總起來看,法國往往是新的思潮和流派的發(fā)源地。法國人喜歡新奇和時髦,但是一種新的思潮產生以后,也許沒有多久就被更新的思潮取代了,但是法國產生的思潮和流派卻會在其他國家里存在下去。比如左拉倡導的自然主義文學流派,在法國沒有幾年就解散了,后來在其他國家得到了繼承和發(fā)展。 巴黎是時髦之都,是其他城市仿效的榜樣。新小說派的領袖羅伯·格里耶長了一臉大胡子,人家都認識他,但基本上都沒有看過他的書。中國翻譯了他的書,但是除了翻譯者和研究者之外,老百姓一般是不會閱讀的。羅伯·格里耶自己也明白,他在中國比在法國還有名,是因為中國人把他當成了法國的葡萄酒和香水,當成了一種潮流的品牌。法國就是產生這類潮流的地方。 從法國本身來說,50年代流行的新小說派和荒誕派戲劇達到了現(xiàn)代主義文學的最高峰,后來的法國文學就好像進入了低潮,進入了一個沒有中心和旗幟、沒有流派的時代,也就是所謂的后現(xiàn)代時期吧。從杜拉斯1984年的《情人》開始,法國文學、特別是法國小說進入了一個通俗化的時期,每年都有暢銷的通俗小說書出版,現(xiàn)在舊的潮流過去了,新的思潮和流派尚未形成。老一輩的大作家先后去世了,新的大作家還有待產生,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法國人需要得獎增加自信 法國人很高傲,雖然得了很多獎也不一定滿意。他們總是覺得法國文學最優(yōu)越,隔幾年就應該得獎。1964年薩特獲獎,一直等了20你沒有獲獎,法國人就很著急了,覺得人家對法國文化不夠重視。不過話說回來,法國文學現(xiàn)在即使不再是唯一的中心,但相比之下仍然是比較重要的一個中心。 以前法國絕對是歐洲的中心,它的文化是毫無疑問占據著統(tǒng)治地位。但是后來美國強大了,英美文化開始侵入法國。在歐美文學傳入拉丁美洲之后,拉丁美洲又產生了本土的魔幻現(xiàn)實主義。日本文學各種流派混雜,也有一定的成就。 中國古代的老莊學說和《易經》在國外影響很大,但是當代的作家作品影響并不大,主要是中國與世隔絕了很多年,中國的作品不能夠及時和完善地翻譯出去,因此人家都不了解。 高行健得獎的原因之一,就因為他是瑞典諾貝爾文學獎評委會委員馬悅然是朋友。他寫《靈山》的時候,一邊寫,馬悅然就把它譯成瑞典文,所以評委都看到了。評委都不懂中文,看不懂中國其他的小說,也許就以為這是中國最好的小說了。 法國作家得諾貝爾獎最多 普呂多姆1901年得到第一屆諾貝爾文學獎,他是詩歌領域中的自然主義作家,在自然主義流行的時代獲獎并不奇怪。1904年獲獎的是法國詩人米斯特拉爾,他是用法國方言寫作的著名詩人。諾貝爾獎剛開始頒發(fā)的時候,評委們對全世界的文學不是很了解,或者抱有一些偏見,因此偏重于法國等西歐國家,像俄國的托爾斯泰等大作家都未能獲獎。 1915年羅曼·羅蘭獲獎,當然是由于他的《約翰·克利斯多夫》的巨大影響,但與他的反戰(zhàn)立場也是分不開的。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是非正義的,很多國家都卷入了戰(zhàn)爭之中去,包括社會黨都是支持戰(zhàn)爭的。羅曼·羅蘭挺身而出,號召各國青年團結起來反對戰(zhàn)爭。他不顧法國民眾對他的誤解,在民族主義和沙文主義盛行的時代里孤軍奮戰(zhàn),正因為如此才獲得了當年的諾貝爾文學獎。 1921年法朗士獲獎也有政治方面的原因。1920年12月,法國社會黨分裂,法朗士加入了剛剛成立的法國共產黨。他為法共捐款,法共認為這是他入黨的具體行動,而他也并未否認。當然獲獎的主要原因是他繼承了拉伯雷和伏爾泰的傳統(tǒng),用幽默動人的文筆寫出了許多動人的小說,就年齡和成就而言已經成為法國文壇的泰斗。1927年哲學家柏格森的獲獎,主要是他的文筆非常優(yōu)美,再說他的關于生命沖動論的哲學在當時有著極大的影響。 1937年獲獎的馬丁·杜加爾,是因為他從1920年開始,用20年的時間完成了反戰(zhàn)巨著《蒂博一家》。這部小說的藝術性不是很強,但是通過兩個兩個資產階級家庭的沒落過程,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前后動蕩不安的社會生活,謳歌了青年一代的反抗精神,因此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前夕具有特別重要的反戰(zhàn)意義。 紀德是著名的同性戀作家,以驚世駭俗的作品著稱于世。蘇聯(lián)在1936年邀請他去訪問,他回來又反對蘇聯(lián)。他在《偽幣犯》中采用了小說套小說的筆法,實際上為在文學上現(xiàn)代主義小說開辟了道路,總之他在政治上和文學上都非常出名。1947年,本應獲獎的瓦萊里去世了,當時紀德年紀也很大,評委們鑒于前車之鑒,就把獎頒給了紀德。莫里亞克是1952年獲獎的,他的作品主要反映資產階級家庭,他早在20年代就出名了。 1957年,在瑞典國王的弟弟古斯塔夫親王的推薦下,年僅44歲的加繆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他在1951年發(fā)表了抨擊蘇聯(lián)的《反抗者》,與以薩特為代表的左翼集團進行了一場大論戰(zhàn),所以他獲獎之后非常孤立,就到鄉(xiāng)村去隱居,后來死于車禍。薩特和加繆一樣是當時法國影響最大的存在主義哲學家、文學家和社會活動家,他從50年代末以后已很少寫作,但是在1964年發(fā)表了一個回憶自己童年的《詞語》,由于文筆優(yōu)美而得到一致好評,當年就被授予諾貝爾文學獎,但是他謝絕了。 新小說派的領袖是羅伯·格里耶,他在新小說派衰落之后就不寫小說,去拍攝影片了,《去年在馬里安溫泉》還獲得了戛納電影節(jié)的獎項。據說本來應該是他獲獎的,結果他到瑞典去,有關方面結果為了表示歡迎而舉辦了關于他的電影回顧展,他的影片里有很多色情鏡頭,引起了瑞典人的反感,結果諾貝爾獎就頒給另一位新小說派作家克洛德·西蒙了。 就法國的華裔作家來說,高行健獲得了2000年的諾貝爾文學獎。但據我所知,在法國影響較大的是程抱一。他用結構主義和符號分析學的理論,向法國人介紹了中國的詩詞和繪畫,很受法國人的歡迎,有力地促進了中法文化的交流,因此才當選為法蘭西文學學院的院士,也是法蘭西學士院從1635年成立以來第一位華裔院士。 諾貝爾文學獎每年只有一個,因此必然有許多大作家未能獲獎。其中最令人惋惜的應該是傳奇般的作家馬爾羅了。他往往是在剛要獲獎是就錯過了。例如1947年,為了照顧年老的紀德,就讓他等一等。到了1958年,他當了戴高樂政府里的文化部長,而評委會又因為曾頒獎給丘吉爾而引起不滿,所以決定不再給官員頒獎,于是馬爾羅再次錯過了機會。后來也許是為了彌補吧,他的遺骸被安放在先賢祠里,是20世紀唯一享此殊榮的作家。 從一個世紀以來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來看,大致能反映一百年來法國文學思潮的變遷,至少能從一個重要方面來看出這一變化的軌跡。20世紀上半葉最重大的事件是兩次世界大戰(zhàn),因此最重要的作品當然是反映世界大戰(zhàn)的現(xiàn)實主義作品。到了20世紀下半葉,現(xiàn)代主義文學占了優(yōu)勢,得獎的就是加繆、薩特等。后來有移民作家獲獎,勒克萊齊奧是法國人,但他也認為自己有異族的血統(tǒng),說明法國文學中外來文學的比重越來越大了。根據下面這則新聞,寫一篇時評,不少于800字。
據報道,超女總冠軍李宇春,在北大講堂只唱了一首歌,說了十幾句話,就讓在場的1500名大學生為之瘋狂和尖叫,由于現(xiàn)場極度混亂,一些擬定的表演只好取消。
此事引發(fā)了一場爭議,北大講堂是否可以成為“李宇春”們的舞臺?評論家們見仁見智。有人認為,任何大學的講堂都不應該隨隨便便讓娛樂節(jié)目涌入,大學的講堂只能是教學和學術研究的圣殿,也有人認為大學講堂不是舊時的金鑾殿,本身沒那么神圣,文化不分高低貴賤,李敖來得,李宇春也來得。
【講評】
(一)辨析下列題目:
《時評一篇》《漫談超女》《讓娛樂節(jié)目滾出大學講堂》《北大學子怎么了》《不要瘋狂追星》《文化需要真知識》《正確看待明星》《還殿堂一個神圣》《“春風”來襲,北大如何接招》
《學堂變歌堂,不妙!》《大學講堂應是誰的舞臺》《超女進北大應慎看》《講堂=舞臺》《文化的圣殿不分貴賤》《“唱”進高?!贰峨y登大雅之堂的文化》《舞臺與講堂》《向低俗文化說再見》《“春風”吹進北大校園》
基本原則:明確觀點;符合內容;形象生動
(二)針對不強與思路不清
針對不強具體表現(xiàn):1.游離材料,轉移評析對象。2.只談超女,不和講堂聯(lián)系。
3.花大量篇幅評析論據。基本原則:1.緊扣材料,段段評析。
2.全面理解,抓住實質。3.論據為評論服務,而不能取代原材料貫穿全文的地位。
寫清思路指引:
例一:“春風”來襲,北大如何接招
1.引材料、擺形象 (200字,兩段)
2.析材料 、明觀點 (500字,四段)
指出觀點:明星入校園,不予茍同
(1)破壞校園氣氛,影響學生學習。
(2)明星作秀沒有文化價值.
(3)商業(yè)目的明顯.
3.得結論 (100字)
例二:超女進北大應慎看
1.引材料(150字)
2.析材料 ①談危害(300字)
學術圣地的形象受沖擊.
學生的價值觀受不良影響.
?、谕诟?、聯(lián)現(xiàn)實(300字)
3.得結論 (60字)
基本原則:
1.時評基本寫作模式
(1)引材料:引用材料 ,概述新聞事實或社會現(xiàn)象。
(2)析材料,針對新聞事實或社會現(xiàn)象加以多角度、多層次評析,分析造成某一現(xiàn)象的原因,揭示現(xiàn)象背后所隱藏的實質。(就事論事,一事一議,是全文的重點)
(3)聯(lián)現(xiàn)實:聯(lián)系實際說道理,或解決問題(即揭示出造成某一社會現(xiàn)象的原因后,探求一定的解決問題的手段)
(4)得結論:針對新聞事實或社會現(xiàn)象,在評析的基礎上得出結論,強化自己的觀點。
2.時評的特點:時評的主要特征是“評”,就事評事,就事說理。時評通常以時事為評論對象,針對著一件具體的事來評說。
(三)論據不足
基本原則:引導學生關注生活,聯(lián)系生活。
如贊成可用論據:1.金庸小說成為經典,走進高校;2.《大話西游》,最先被高校學生推崇;3.北大校長蔡元培辦學理念,兼容并包;4.流行歌詞走中國風路線,熔鑄詩詞等。
如反對可用論據:1.西方知名學府拒絕純商業(yè)性娛樂演出;2.楊麗娟事件,說明盲目追星的危害;3.瓊瑤小說、電視誤導現(xiàn)代學子愛情觀等。
二、怎樣把時評文章寫好?
(一)學會就事評事
寫時評,主要是評事,旗幟鮮明地發(fā)表自己對某件事或某現(xiàn)的看法,或褒或貶,或彈或贊,實話實說。
寫時評,不要象寫短論那樣,為論證中心論點而忙于找論據,查資料。寫時評,最需要的是集中精力對所評之“事”作出分析思考,形成自己的看法。評事可以有多種思路:
1.評事的對錯,如果認為這事是對的,還可以進一步指出這事的意義,有哪些好的影響,等等;如果認為這事是錯的,則可以進一步指導出這事錯在哪里,會造成哪些不良后果,等等。
2.評事的成因,分析出現(xiàn)此事的種種原因。
3.反思此事的教訓。
4.提出解決此事的辦法。
評“事”可以不限于一點或一個角度上,可以多點或多角度。但需切記,所評所說,必須與所評之“事”密切相關,不能游離于此“事”高談闊論。
(二)為自己的評判寫出分析和理由:
寫時評,不但要寫出自己怎么看,還要寫出自己這些看法的依據和理由。評事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據,才能評得文明,才能讓人心悅誠服,才能收到辨是非、明事理的效果。寫時評最要避免的是強詞奪理,人身攻擊,像罵街似的低俗。能把看法說清楚,又能將看法的依據和道理寫深寫透,這樣的時評才是好時評。
(三)寫好由頭
因為寫時評要就事評事,所以時評需要把所評之“事”交代出來。這“事”是引發(fā)評論的緣由,所以稱之為“由頭”。這由頭就寫得既讓讀者明了,又盡量少占篇幅為好。由頭寫長了,時評就寫成復述事情(件)了,所以應該少復述多評說。將由頭寫好,頗需技巧,這是寫好時評的一個必要環(huán)節(jié),要用心寫好.
【真題再現(xiàn)】
美國《新聞周刊》最新報道,根據美國、加拿大、英國等國家的網民投票,評選出進入21世紀以來世界最具影響力的12大文化國家,居前兩位的是美國和中國。代表美國文化的符號有華爾街、好萊塢、麥當勞、NBA、哈佛大學、感恩節(jié)、自由女神像,代表中國文化的符號有漢語、長城、孔子、唐帝國、絲綢、京劇、功夫。
請在全面理解材料的基礎上,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詩歌外,文體不限。
時評材料:
選取生活中的某種現(xiàn)象,某件事情客觀地呈現(xiàn)在你的面前。一般少有情感傾向,多角度呈發(fā)散狀(特點),以此作為評論對象(作用),獨立思考,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和見解。一般是由果及因,因事見理(寫法)。不脫離材料內容(要求)。
立意---認識水平:
1、美國:文化影響力為何排第一?
?、俣嘣幕瘡妵?---國力是根本
②經濟強勢帶來文化強勢---國力是根本
2、中國:文化影響力為何榜上有名?
①文化本身:經典文化魅力永存--- 向世界展現(xiàn)我們的文化魅力
?、诮洕l(fā)展:中國文化正在走向世界---傳承文化,傳遞文化
3、中國美國文化特點比較反思
?、倥徘皟晌唬含F(xiàn)代與傳統(tǒng)文化兼容并包。
?、诎幸置溃何幕枭畛?文化回歸,而不是下海
?、蹞P美抑中:讓文化與時代同行;文化的延續(xù)在于創(chuàng)新
提示:歸因或反思,均要結合結果和“符號”進行分析。
美文欣賞
千年寂寞
一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千百年前的中國人寬袖緩袍,深諳儒學禮數(shù),唇邊是文雅的微笑;一個是當今世界走在最前沿的國家,千百年后高舉自由的火種點亮尖端與新潮。
今日,當這兩個國家相逢于12大文化國家的榜單,我似乎看到那儒雅書生的微笑中竟多了幾分苦澀。
也許是根植得太深,沉淀的太厚,可千年后中國的代言仍是一身已泛了黃的長袍,絲綢的水袖甩不過時光的長河,仿佛中國的光輝只能定格在那個早已遠去的時代。未免太過寂寞。
喧囂卻從大洋的另一岸傳來,金融、影視、餐飲、運動、教育……無不獨占鰲頭。其影響力席卷全球,在當代社會中扮演著領軍的角色,一呼百應。最新、最先進、最權威,這些詞匯往往是美國的聲音。正如他們的文化符號一樣,美國的手指著世界的方向,他們無疑是現(xiàn)代社會的代名詞。
站在太平洋的西岸向東眺望,就像是站在歷史的坐標上眺望遠方。千年過去,原來我們在他人眼中仍站在原地,四顧無人,只有空空的寂寞。
太寂寞了,我們的文化。我們以為新時代早已為我們漆上了嶄新的色彩,我們以為用摩天樓推到四合院就是社會變革,我們以為用滾滾黑煙熏散農田炊煙就是工業(yè)化,我們以為用靡靡之音驅逐牙板長歌就是時尚潮流。但我們錯了,我們失去了文物古跡,失去了晴明藍天,失去了京腔韻味,卻沒有換來別人眼中的新身影。而我們取得的種種輝煌成就,卻仍不及外國人心中神圣的大唐帝國。一方面,我們的新文化確實未到世界前列的水平;另一方面,我們對新文化的宣傳遠遠趕不上世界旋轉的步伐。
歷史固然不應丟棄,卻也不能捧著歷史吃老本。作為一種寶貴的文化資源,我們更應該充分地傳承并利用它,讓千年的積淀成為新文化成長的土壤,古為今用,使其不失價值。只有當我們真正以一個與時俱進的大國的身份,在榜單上寫下“中國”二字時,才能化解中國古典文化千年的寂寞.
以上就是招生考試網http://www.chinazhaokao.com/帶給大家的精彩小學作文資源。想要了解更多《時評類作文 時評類作文范文800字》的朋友可以持續(xù)關注招生考試網,我們將會為你奉上最全最新鮮的小學作文內容哦! 招生考試網,因你而精彩。
·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作文(2015-07-06) ·小學生三年級作文大全:暑假里的最后一天(2015-07-06) ·六年級作文400字:暑假見聞(2015-07-06) ·小學生作文600字:暑假趣事(2015-07-06) ·小學四年級滿分作文:暑假里的一天(2015-07-06) 相關熱詞搜索:時評 作文 范文
本文來源:http://63xf.com/zuowen/48396.html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