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偷国产偷亚洲高清日韩,国产亚洲色精品播放,国产宅男网站在线,亚洲日韩每日在线观看

      <style id="yxikl"><u id="yxikl"></u></style>
    1. <legend id="yxikl"><abbr id="yxikl"><center id="yxikl"></center></abbr></legend>

      您的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論文 > 舞蹈論文述評范文(通用5篇)

      舞蹈論文述評范文(通用5篇)

      時間:2023-03-13   來源:論文   點擊:   投訴建議

      【63xf.com--論文】

      舞蹈是人體的動態(tài)藝術,是以人體的動作為表現(xiàn)來形象的表達人們的思想感情的藝術。 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舞蹈論文述評范文(通用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舞蹈論文述評篇1

      摘要:幼兒舞蹈教學是學前教育工作的重要內容,因此在對幼兒進行舞蹈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引導幼兒感知舞蹈的魅力所在,令其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創(chuàng)造性與主動性,從而激發(fā)幼兒在舞蹈上的巨大潛能。

      關鍵詞:幼兒舞蹈教學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力

      對于3至5歲的幼兒們來說,一堂優(yōu)秀的舞蹈教學課,應當是輕松愉悅且充滿童趣的,不僅可以令他們接受到舞蹈藝術的熏陶,并且亦可以有效激發(fā)他們的舞蹈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必須注重發(fā)揮出幼兒舞蹈教學的教育作用,利用舞蹈教學來啟迪與教育幼兒們,但這些教育作用的前提條件是創(chuàng)作出愈加豐富多彩的幼兒舞蹈教學課程。對此,要求教師必須全面了解幼兒舞蹈的教學方法、以及基本特點,繼而對創(chuàng)新出更為優(yōu)秀的幼兒舞蹈教學課程,如此才能提高舞蹈教學的效果。

        一、幼兒舞蹈教學方法探索

      實踐證明,教師們在進行幼兒舞蹈教學的過程中,游戲教學法、以情動人教學法,這兩種教學方法的成果是最為顯著的。

      1.游戲教學法

      世界聞名的教育學家蒙臺梭利,曾說過:“游戲活動是學前教育的關鍵點”,其認為只有在音樂、身體、以及動作的結合中,幼兒才能獲得較高的愉悅感。相較于傳統(tǒng)的舞蹈教學法,在童年階段的幼兒們往往更為喜歡游戲教學法,這是因為通過做游戲,幼兒們不但可以獲得快樂而且亦增進了與同伴之間的友情。本質上,舞蹈學習也是一直形散神不散的娛樂游戲活動,而在這種寓教于樂的“游戲活動”中,只要教師展開正確的教學引導,幼兒們的學習熱情便會空前地高漲。對此,教師在舞蹈教學時,可以將這些耳熟能詳?shù)挠螒?,如“丟手絹”、“老鷹捉小雞”添加進舞蹈教學課程中并加以創(chuàng)新,如此一來幼兒舞蹈便可像春風一般緩緩吹進幼兒的心中,對幼兒的價值觀與人生觀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積極作用。此外,在課堂上、下課后,教師還可以廣泛收集并提煉出幼兒們最喜歡的舞蹈動作,唯有如此創(chuàng)作出的幼兒舞蹈課程才能深受孩子們的喜愛。

      2.以情動人教學法

      常言道“情感是舞蹈教育的催化劑”[1],這說明舞蹈是個體抒發(fā)感情、表達內心情感的藝術表達方式之一,因此要求教師在對幼兒舞蹈教學的過程中,必須將自己的個人情感融入其中,賦予舞蹈教學更多的生機。另外,在教學前,教師應當準備好幼兒感興趣的舞蹈課程;在教學中,通過舞蹈動作來引發(fā)出幼兒的情感體驗、喚醒他們的起伏的思維,從而逐漸引導其發(fā)現(xiàn)美、感知美、創(chuàng)造美。最后,教師還可通過營造輕松的學習環(huán)境,做到不輕易批評學生的舞蹈動作亦或是想法,而是以引導、寬慰為主,這有利于教師與幼兒的師生感情更為融洽,這也促進了幼兒在舞蹈學習中的真情流露,從而學會按照自己的想法將舞蹈表達出來。

      3.情景啟示教學法

      德國科學家愛因斯坦曾言道:“想象力是遠遠比知識更重要”[2]。知識的有限性與想象力的無窮性,給予了學前教育者更多的啟發(fā),由此衍生了情景啟示教學法。如何在幼兒舞蹈教學中運用情景啟示法呢?在舞蹈教學過程中,需要教師以環(huán)境特點和伴奏音樂風格為方向,對幼兒們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展開正確的引導,并且指導幼兒們學會利用簡單的肢體動作,來展現(xiàn)出自己內心豐富的情感世界。同時,教師不應局限于舞蹈教師這一狹小的空間,可以常常帶領幼兒到郊外采風,令幼兒可以感知到大自然的美麗,之后便逐漸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與創(chuàng)造力。此外,教師還須指導幼兒利用自己的肢體語言,來表達出日常生活中常見事物的形態(tài)與動作特征,例如:朝陽破開云層噴薄而出、枝條抽出嫩芽、溪水流向遠方、以及柳葉隨風擺動等等。如此這般,通過生活中的一些小事物、小細節(jié),幼兒的思想便可以得到啟發(fā),而且在此基礎上,幼兒們亦能對最簡單的舞動動作有一個更全面的了解,對舞蹈的喜愛之情亦逐漸增加。

      二、幼兒舞蹈課程內容的創(chuàng)新

      從生理學的角度來看,幼兒是處于個體生理發(fā)展的關鍵階段中,其肢體能力的協(xié)調性與與外界感知能力皆相對較弱;而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正處于人生發(fā)展初始階段的幼兒們,認知能力與思維能力不足,缺乏較多的生活體驗,所以需要教師們編排出形象生動、簡單易學的幼兒舞蹈課程。并且,教師們在創(chuàng)新幼兒舞蹈課程時,除開要選擇適宜幼兒思維特點的教學題材外,還需要符合幼兒舞蹈課程的創(chuàng)作要點:第一,童趣性。眾所周知,幼兒的世界是天真純粹、且充滿了童趣的,所以教師們要懷著一顆童心去看待整個世界,如此才能逐漸發(fā)現(xiàn)幼兒們的內心需求,發(fā)現(xiàn)他們眼中的快樂是源自于對世界萬物的好奇與想象,即便這些想象皆是毫無根據(jù)的,可卻又是最為簡單與自然的。由此可知,幼兒舞蹈的肢體動作、律動、表情等,亦大多是低技巧性、簡單明快、以及生動活潑的[3]。第二,直觀模仿性。一般來說,幼兒建立起“舞蹈”這一概念,都是從模仿生動有趣的動作開始的,就如孔雀開屏、溪水潺潺等,幼兒舞蹈的教學皆是以模仿教學法為核心,這是因為一方面,簡單明了的舞蹈動作更利于幼兒們學習;而另一方面,動作模仿的方式更適合孩子們活潑好動的天性,有助于提升幼兒們的觀察能力與模仿能力,當然模仿的對象以動物為佳。第三,簡潔明快性。教師在對幼兒舞蹈教學課程進行創(chuàng)新時,應當以幼兒的身體情況及心理發(fā)展為核心,并且還應符合幼兒的認知觀念,因此舞蹈工作須以簡單、歡快為主,尤其是在表情與情節(jié)這兩方面上,更需要注重舞蹈內容的單一性與簡潔性。對此,這要求教師們應圍繞著幼兒的日常生活環(huán)境和生活方式來創(chuàng)新課程,盡可能選擇風格歡樂的伴奏音樂,使得幼兒舞蹈的形象愈加鮮明。

      結語

      綜上所述,幼兒舞蹈教學是學前教育工作的重要內容,而只有符合童趣性、直觀模仿性、簡潔明快性創(chuàng)作特點的幼兒舞蹈,才是真正優(yōu)秀的幼兒舞蹈課程編排。時代在不停的發(fā)展,所以幼兒舞蹈教學工作更應當緊緊追隨時代的步伐,教師亦要根據(jù)幼兒的身體情況與心理發(fā)展特點展開針對性的教學,不斷地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與舞蹈教學內容,促進幼兒美育創(chuàng)造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王明輝.幼兒舞蹈教學方法策略[J].北方音樂.2016,(16).

      [2]李韻葳.關于在幼兒舞蹈教學中融入少數(shù)民族舞蹈的思考[J].戲劇之家.2015,(19).

      [3]劉小梅.幼兒舞蹈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學周刊.2018,(36).

      舞蹈論文述評篇2

      摘要:隨著我國舞蹈教學水平的不斷提高和對舞蹈藝術本質回歸的追求,現(xiàn)在的舞蹈教學已經(jīng)不再只是一味地教導學生掌握舞蹈動作和技術,而是更加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舞蹈表現(xiàn)力。舞蹈表現(xiàn)力是舞蹈的靈魂所在,因此,在舞蹈教學過程中既要訓練學生的舞蹈技能,又要培養(yǎng)學生的舞蹈表現(xiàn)力。本文主要分析了舞蹈表現(xiàn)力的內涵,并提出了培養(yǎng)學生表現(xiàn)力的方法策略。

      關鍵詞:舞蹈教學;舞蹈表現(xiàn)力;培養(yǎng)

      一、舞蹈表現(xiàn)力的內涵

      成功的舞蹈表演,除了用規(guī)范的動作來展現(xiàn)出舞蹈的律動和風格之外,還需要表演者能夠用心來感受舞蹈的情緒,從而在舞蹈表演中傳遞出情感,讓觀眾得到美的享受和滿足,這就要求學生要掌握舞蹈的感受力和表現(xiàn)力的內涵。

      (一)融情于舞,以舞傳情

      舞蹈是用肢體語言來表達情感的,通過優(yōu)美的律動、有形的人體動作去表現(xiàn)出看不見的情感、思想、精神等內在的東西,也即是舞蹈表演者需要通過動作、節(jié)奏、姿態(tài),把舞蹈的內在情感表現(xiàn)出來。所以說,舞蹈不管是用什么樣的形式進行表演,其最終的目的都是通過舞蹈來表現(xiàn)出生活內容,抒發(fā)舞蹈所蘊含的喜怒哀樂之情感,從而打動、感染、陶冶觀眾的內心。

      (二)技藝結合

      舞蹈是通過刺激人的視覺來表達思想情感的一種藝術,掌握高超的舞蹈技巧能精確地傳達出舞蹈主題、刻畫出舞蹈主角的人物形象。通過良好的舞蹈技藝,可以讓觀眾更加直觀地感受到舞者的內心世界及所要表達的情感,從而產(chǎn)生美的享受。所以,在舞蹈表演中,如果只是單靠舞蹈動作,而沒有舞蹈技藝,那么就很難打動觀眾的內心,達不到賞心悅目、情緒暢快的審美藝術效果。

      (三)動而合度,形變神真

      舞蹈表演的“形”,指的是肢體形態(tài)和動作以及服裝造型之類,這些外在的形,可以烘托出舞蹈表演的神,所謂的形變而神真,指的就是舞蹈者在表演時要神形兼?zhèn)?,讓觀眾在欣賞舞蹈時,不但能夠得到視覺上的享受,還能夠為之動容。有時候在評論舞蹈表演效果的時候,經(jīng)常評論到動作表情可以,但就是缺乏味道。這里所說的味道,就是舞蹈表演體現(xiàn)不出靈魂的東西,缺乏神的傳遞,良好的舞蹈表現(xiàn)力就是要傳神,賦予舞蹈形象豐富的生命活力。

      (四)風采獨具,富有創(chuàng)造力

      作為一個舞蹈表演者,除了要掌握基本的舞蹈技能和表演技巧之外,還需要具備一定的藝術創(chuàng)造能力、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也就是要在熟練掌握舞蹈技巧的基礎上,對舞蹈的編排和內涵進行再創(chuàng)造,從而深刻揭示舞蹈藝術的靈魂,這也是區(qū)別舞蹈表演者和舞蹈藝術家的標準尺度。好的舞蹈表演者可以很好地理解舞蹈所要傳達的內涵,并通過藝術功力表現(xiàn)出編導的創(chuàng)作意圖。

      二、舞蹈教學中培養(yǎng)舞蹈表現(xiàn)力的策略

      舞蹈表現(xiàn)力的培養(yǎng)不能光靠舞蹈理論知識的灌輸和舞蹈技能的提高,而是要根據(jù)教學實際,采用正確的方法策略,讓學生由心體驗舞蹈表現(xiàn)力的重要性和表現(xiàn)方法,從而推動舞蹈表現(xiàn)力培養(yǎng)的落實。

      (一)強化學生舞蹈基本功的學習

      優(yōu)秀的舞蹈表演功力的形成不是靠天分或是一朝一夕的訓練,而是要經(jīng)過長時間的不斷學習才能達到的。舞蹈對表演者有著很高的要求,所以在舞蹈教學中,老師一定讓學生知道將動作做到位的重要性,以標準化來規(guī)范學生動作,也許優(yōu)秀的舞蹈表現(xiàn)力不一定需要通過高難度的動作來詮釋,但是必須要具備良好的身體素質和夯實的表演基礎。

      (二)培養(yǎng)學生規(guī)范舞蹈動作

      舞蹈表現(xiàn)力的增強是需要以規(guī)范的動作和技能為基礎的。首先,老師需要培養(yǎng)學生有一顆細膩的心來將舞蹈動作細膩、完美的表演出來。其次,身體協(xié)調性是舞蹈表演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而身體協(xié)調性的訓練是需要通過規(guī)范動作細節(jié)來進行的。最后,對學生動作規(guī)范性的要求不能以合格為標準,而是要讓學生的動作達到標準化和規(guī)范化,這樣才能讓學生的舞蹈動作更加規(guī)范、完美,讓舞蹈表演更具有表現(xiàn)力。比如在傣族舞蹈教學中會有很多關于“孔雀”造型的基本動作,這就需要老師強化對學生手指動作進行細致入微的規(guī)范訓練,這樣才能夠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舞蹈表現(xiàn)力。

      (三)培養(yǎng)學生增強音樂節(jié)奏感

      有言道“舞為樂之容”,這話充分體現(xiàn)了音樂對舞蹈的重要性,離開了音樂的舞蹈更像是體操表演。鮮明的節(jié)奏、優(yōu)美的旋律,能夠為表演者起到導航節(jié)奏的作用,幫助表演者在音樂中把握舞蹈的節(jié)奏。所以除了要有良好的肢體表達之外,還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能力,增強學生的音樂節(jié)奏感。在舞蹈教學中,老師要通過實際分析讓學生明白音樂節(jié)奏對舞蹈表演的重要意義,通過實際訓練來掌握良好的節(jié)奏掌握能力,只有完美結合音樂節(jié)奏,舞蹈動作的流暢性和連貫性才會得到極大的提高,舞蹈的表現(xiàn)力也會增強。

      (四)鍛煉學生的想象力

      藝術是想象力的一種表達,舞蹈作為一種藝術,同樣需要豐富想象力來進行思考。舞蹈表現(xiàn)的是生活中的故事,舞蹈的編排取材源自生活,但思想內涵和藝術表現(xiàn)形式都高于現(xiàn)實生活。所以,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可通過講解生活現(xiàn)實中的一些實例來啟迪學生思考舞蹈的內涵,來讓學生琢磨如何在表演中增強舞蹈的表現(xiàn)力,塑造出完美的舞蹈形象。比如在春意盎然的季節(jié)里,讓學生去領悟春天的朝氣和蓬勃,通過這種將學生置于某個實際環(huán)境的方法,來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想象力是很有幫助的,同時,還可以讓學生深刻體會到舞蹈表現(xiàn)力的源泉。

      (五)培養(yǎng)學生豐富的情感

      舞蹈表演過程中除了要將動作做到位,更需要融入情感,從而來增強舞蹈的表現(xiàn)力,通過融入情感的方式來表現(xiàn)舞蹈的思想內涵,所以說,學一段舞蹈動作之前,更要學習舞蹈所要表達的情感??梢酝ㄟ^情景創(chuàng)建、實例教學、多媒體教學的方式,讓學生更直觀的領悟如何培養(yǎng)情感,深刻理解舞蹈所要表達的情感。

      三、結束語

      舞蹈作為一門藝術,可以讓人獲得心靈深處的共鳴,而富有表現(xiàn)力的舞蹈表演更能直達人們心靈深處,從而給人帶來美的享受。以往的舞蹈教學只把重點放在舞蹈動作的教導和規(guī)范上,強調的是難度動作的完成。而隨著人們對舞蹈本質回歸的追求,舞蹈的表演更注重情感的傳遞和表現(xiàn)力,因此,在舞蹈教學中,更應該培養(yǎng)學生理解和把握舞蹈思想內涵的能力,強化學生的舞蹈表現(xiàn)力。

      參考文獻:

      [1]左倩.高校舞蹈教學中學生舞蹈表現(xiàn)力的培養(yǎng)[J].音樂時空,2014(7):28.

      [2]王紅梅.體育舞蹈教學中大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J].藝術科技,2014(12):35.

      舞蹈論文述評篇3

      摘要:中國古典舞是凝聚傳統(tǒng)文化審美意象的舞蹈樣式,泱泱華夏民族自遠古走來,歷經(jīng)滄海桑田的歷史變遷,鍛造出了光輝燦爛的中華文明。中國古典舞作為一支多彩絢麗的文明之花,始終在文化自信與自強的浪潮中迎風綻放。不同的學術思想,不同的訓練體系以及不同的代表作品,不僅形成了重彩紛呈的諸多流派,也為當下中國古典舞多元化的發(fā)展格局奠定了堅實基礎。

      關鍵詞:中國古典舞;傳統(tǒng)文化;審美追求;肢體語言;

      舞蹈,是一門以人的肢體作為基礎傳播媒介,憑借視聽融合的表現(xiàn)方式進行傳情達意的藝術形式。在我國古代詩歌理論《毛詩序》中,曾對舞蹈進行了如下描述:“情動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這充分說明了在語言和歌唱藝術之外,手舞足蹈是人類抒情達意的高級形式。為此,人們常說舞蹈是肢體的語言藝術,也是具有特殊美學屬性的語言,即“bodylanguage”,身體的語言。

      一、且看中國古典舞之源

      中國古典舞,顧名思義,它既是古代之經(jīng)典,又是長期流傳至今且具有典范意義的優(yōu)秀舞種,更是凝聚中國傳統(tǒng)文化審美意象的舞蹈樣式。泱泱華夏民族自遠古走來,歷經(jīng)滄海桑田的歷史變遷與錘煉,鍛造出了光輝燦爛的中華文明。中國古典舞作為一支多彩絢麗的藝術之花,始終綻放在這塊優(yōu)秀文化的沃土上。

      在原始部落族群中,那些非理性的順拐動作,肢體鏈接中的歇斯底里形成了猙獰而神秘的藝術基調;姬姓族人的崛起譜寫出了八佾典儀之華章,治禮作樂、樂舞治世的初衷客觀助推了華夏民族樂舞時代的發(fā)軔;漢大帝國的興盛,在“翹袖折腰”“踏盤踏鼓”“魚龍百戲”中鐫刻著速度與力量,奔放與豪邁的美學烙印;在西域文化的交融與滲透中,唐人們爭先恐后的佩月刀、著胡服、舞胡旋,掀起了“胡風”之熱潮,皇族玄宗更是將《霓裳羽衣曲》《秋風高》《小破陣樂》等大批藝術作品推向文化風尚的高潮。由此,一個豐滿圓潤中帶著精致與華美;擁有著海納百川的文化氣度,且又包羅萬象的大唐藝術風貌得到了定格。伴隨著二百多年前的徽班進京,以西皮、二黃為主要腔調的京劇已成雛形,特別是四功五法中的唱念做打,以及手眼身法步的和諧統(tǒng)一,彰顯出了“以形傳神,形神兼?zhèn)洹钡乃囆g境界,從而為近古時期舞蹈文化形態(tài)的研究提供了活體參考的依據(jù)。

      縱觀中華民族文化藝術的發(fā)展歷程,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無論從先秦到兩漢,還是唐宋至明清,不同時代的美學追求都為中國古典舞的傳承奠定了堅實基礎。工業(yè)革命之前雖然沒有留聲機攝像儀,也不曾給世人留下鮮活立體的舞蹈動態(tài)與肢體鏈接,但無形的藝術史學形態(tài)猶如明亮的燈塔,為當下中國古典舞前進的方向做出了指引。

      二、梳理中國古典舞之派

      自古以來,中國傳統(tǒng)武術中便有南拳北腿、少林武當之派別;在擁有五十六個民族的中國民族民間舞蹈中,透過舞蹈形態(tài)學的視角分析,也有著南燈北歌的劃分,中國古典舞亦是如此。時至今日,以“李唐派”“漢唐派”“昆舞派”“敦煌派”為代表的四大中國古典舞流派,在不同的學術思想、不同的理論指導、不同的訓練體系以及重彩紛呈的代表作品中,形成了爭芳斗艷競相吐蕊的繁榮景象,進而開辟了新時代中國古典舞多元化的繼承與發(fā)展之路。

      “李唐派古典舞”:是由李正一、唐滿城為代表的老一輩舞蹈藝術家,自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開始便致力于該學派的創(chuàng)建,也是新中國成立后較早形成的古典舞學派。李唐派古典舞以明清時期所形成的戲曲舞蹈為基礎,參考借鑒了前蘇聯(lián)芭蕾舞的教學體系作為訓練方法,以傳統(tǒng)美學的“中和”意象為傳導,系統(tǒng)提煉出了提、沉、含、腆、沖、靠等基本靜態(tài)元素,通過平圓、立圓、八字圓的律動軌跡,在形、神、勁、律中凸顯了該學派以“圓”為核心的主體動態(tài)風貌。

      在李唐派古典舞中,以云肩轉腰、燕子穿林、青龍?zhí)秸啤L火輪為代表的身法鏈接確立了“氣、力、意”相互依存,互為作用的轉化關系;欲前先后、逢沖必靠、大開大合等運動法則更是強調了“三形、六勁、意八、無形者十”的修養(yǎng)與境界。該學派在半個多世紀的發(fā)展進程中,主干課《身韻》的誕生是在傳統(tǒng)戲曲舞蹈基礎之上,對古典舞語匯的重新建構與發(fā)展,而她的成熟則確立了具體的風格體系以及身體語言表達中的文化觀念,形成了《醉鼓》《扇舞丹青》《黃河》《紙扇書生》等大批膾炙人口的古典舞藝術佳作。

      “漢唐派古典舞”:自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至七十年代,著名舞蹈理論家、舞蹈教育家孫穎先生獨辟蹊徑,以華夏民族文化進程中的哲學思潮、社會風俗、宗教禮法為依托,從詩歌、建筑、美術、音樂、戲曲等相鄰藝術學科中的美學觀念入手,開始了對中國古典舞史學形態(tài)的系統(tǒng)剖析。在歷經(jīng)二十余年的學術積累和理論調研后,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開始了艱苦卓絕的新品創(chuàng)作活動。在電視劇《三國演義》《唐明皇》《司馬遷》的舞蹈呈現(xiàn)中,我們看到了漢風唐韻風貌的身體律動;大型舞劇《銅雀伎》成為首屆中國藝術節(jié)唯一入選舞劇劇目;原創(chuàng)古典舞作品《踏歌》蟬聯(lián)中國首屆“荷花杯”舞蹈大賽桂冠,并獲得了二十世紀華人藝術經(jīng)典的美譽。伴隨著新世紀的伊始,系統(tǒng)的漢唐古典舞教學在北京舞蹈學院、天津音樂學院、重慶大學相繼落地生根。由此,一股漢唐古典舞風暴從廣饒的祖國大地迅速揚起,一個嶄新的古典舞學派從此誕生。

      談起漢唐古典舞學派,她既不是所謂的斷代舞蹈,也不是從字面概括所理解為漢代和唐代兩個朝代的古典舞蹈。該學派的命名客觀參考了漢、唐兩代在樂舞文化發(fā)展中舉足輕重的史學地位。在學術思想方面,既有先秦、兩漢以及唐宋時期的美學觀照,又兼顧了明清近朝戲曲舞蹈所蘊含的勁律與神韻。在律動路線中,總結歸納出了抖、甩、盤、繞、抹等肢體表達形式。舞動法則中所強調“不動行不成,形成還在動”的瞬間凸顯人走神未還的審美趣味??v觀《楚腰》《謝公屐》《玉兔渾脫》《小破陣樂》《相和歌》《挽扇仕女》等代表作品,既有先秦時代的洪荒神秘又可感受荊楚巫風的鬼魅;漢的古樸大氣,魏晉雅士的傲骨,大唐盛世的細膩華美以及明清近古的婉約淡雅,在不經(jīng)意間得到了真善美的詮釋。

      “昆舞派古典舞”:在南京藝術學院舞蹈學院馬家欽教授的帶領下,昆舞以傳統(tǒng)戲曲中的南昆為依托,打造出了具有我國江南美學氣質的古典舞學派。在舞蹈韻律中遵循先立腦,后立身的學術觀念;明確出了“意念”在該學派最為核心的藝術呈現(xiàn)元素,打造出了以意為帥,身體從之的律動概念與法則;推陳出新的劃分了“27點位”這一獨特的空間運用原則,夯實了自然雋永、宛轉悠揚的視覺之感。

      《五指蓮花》《花夢》《昆扇》等代表作品的相繼問世,使該學派張揚了意、身、形、韻大一統(tǒng)的學術追求,構建出了雅致中不失含蓄,樸素中帶著唯美的語言風格。不僅如此,“意念”引領肢體的表達也再次印證了在中國傳統(tǒng)舞蹈中所推崇的舞從心出,由內及外的藝術涵養(yǎng)與追求。

      “敦煌派古典舞”:伴隨著1979年由甘肅省歌舞團制作的大型民族舞劇《絲路花雨》的成功首演,預示著一股區(qū)別于京昆體為代表的古典舞風悄然刮起;隨后自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開始,以高金榮教授為代表的老一輩藝術家從敦煌莫高窟的壁畫彩塑入手,研究整理出了《敦煌舞基本訓練教材大綱》;北京舞蹈學院賀燕云教授所編創(chuàng)的《敦煌舞蹈訓練及表演教程》也出版問世,這都為我國古典舞中敦煌學派的傳承與發(fā)展開拓了廣闊空間。

      敦煌古典舞參考吸納了古西涼樂舞風貌,再現(xiàn)了反彈琵琶、蓮花童子、金剛力士等諸多石窟中的原始形象。其手臂形態(tài)中的“三道彎”和S形的肢體曲線,形成了剛柔相濟、虛實互生、和諧對稱的視覺觀感;動作處理中的擰、扭、盤、曲等動勢則蘊含著柔婉、嫻雅、靜怡的美學意象。《千手觀音》《飛天》《思維菩薩》等作品的廣泛傳播使觀者仿佛置身于九霄天界之外的佛國凈地。

      三、探尋中國古典舞之友

      中國古典舞是一門“視聽融合”的綜合性藝術形式,它通過音樂語言和肢體語言的同步呈現(xiàn),使旋律中的音符與肢體上的律動形態(tài)合二為一。泱泱華夏自古以來就有樂舞一體,互不分割的姊妹關系,音樂與舞蹈始終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承載著藝術作品中起承轉合的融會關系??v觀《陽關三疊》《二泉映月》《陽春白雪》等傳統(tǒng)古曲的意境之貌,其弦外之音的表達莫過于肢體語言的傳遞與升華。

      我國傳統(tǒng)的書畫藝術與古典舞也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寫意中的留白,運筆后的動勢,筆法間的承接與肢體動律的運用不謀而合;虛實之間,氣力之間,形神之間交織出了萬變不離中華文化之根的紐帶。與此同時,傳統(tǒng)的文學詩詞更為中國古典舞的創(chuàng)作提供了取之不盡的提示和用之不竭的素材。在古典舞藝術作品鑒賞中,我們可以看到張若虛在《春江花月夜》中留下了幽美而邈遠的創(chuàng)作立意;曹植《七步詩》中的“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使舞蹈呈現(xiàn)中植入了雙人舞者的肢體沖突與碰撞;魯迅筆下那位被世人嘲笑戲謔的上大人孔乙己,在摳唆的體態(tài)、短促的舞步和顛顫的肢體敘事中講述了苦人一生的涼薄。

      四、結語

      綜上所述,中國古典舞在新時期的當下從未停歇踐行的舞步,不同的學派在文化自信與自強的春風中,呈現(xiàn)出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發(fā)展態(tài)勢。從舞蹈鑒賞的視角分析,中國古典舞作為最傳統(tǒng)最經(jīng)典的舞種并沒有孤立存在,也不曾高處不勝寒式的巍峨聳立,它與古典的音樂、傳統(tǒng)的戲曲、精妙的詩詞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

      我對舞蹈的欣賞感受——動作、情感、音樂

      摘要:舞蹈是一種以有節(jié)奏的動作為主要表現(xiàn)手段的藝術形式,可以表現(xiàn)出人的生活、思想和情感,一般用音樂伴奏。舞蹈藝術欣賞可以圍繞舞蹈動作、舞蹈情感、舞蹈音樂三方面來進行。舞蹈動作是舞蹈藝術的主要表現(xiàn)手段,承載著塑造形象、敘述情節(jié)、表達情感等多種功能。欣賞舞蹈動作要結合各個舞蹈種類的風格特征、歷史背景以及人文內涵,把握舞蹈動作所賦予的相關文化。情感是舞蹈的原動力,是舞蹈作品中人物行動的內在驅動力。表達情感是舞蹈藝術的本質和目的,情感是舞蹈作品打動觀眾的真正原因,舞蹈中所有的表現(xiàn)手段都為情感服務。舞蹈音樂不僅承擔著舞蹈的器樂伴奏,且其本身就具有揭示劇情和刻畫角色內心情感的作用。舞蹈所表現(xiàn)的情緒變化,與音樂的旋律、節(jié)奏、速度、力度等形態(tài)相一致,它是通過形體動作與音樂的有機結合來塑造藝術形象的。音樂是舞蹈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欣賞舞蹈藝術同時要進行舞蹈音樂的欣賞。

      關鍵詞:舞蹈藝術;欣賞;舞蹈動作;舞蹈情感;舞蹈音樂;

      當你欣賞完一場精彩的舞蹈演出,你可能還意猶未盡、頻頻回首已經(jīng)閉幕的舞臺。此時你猶如經(jīng)歷了一次奇妙的靈魂洗禮,享受了一場舞蹈帶來的精神大餐。那么,舞蹈為什么能打動你的內心,讓你引起強烈的情感共鳴呢?是優(yōu)美流暢的舞蹈動作,生動有趣的舞蹈形象?還是跌宕起伏的舞蹈音樂,細膩曲折的人物情感?絢麗多彩的演員服裝,五光十色的舞美?應該怎樣去欣賞舞蹈作品?

      回答這些問題,我們首先需要了解舞蹈藝術的相關知識。舞蹈,是一種以有節(jié)奏的動作為主要表現(xiàn)手段的藝術形式,可以表現(xiàn)出人的生活、思想和情感。下面我圍繞舞蹈最主要的三個元素:動作、情感、音樂談談我對舞蹈的欣賞感受。

      一、舞蹈動作

      舞蹈最主要的表現(xiàn)手段是形體動作,它承載著塑造形象、敘述情節(jié)、表達情感的多種功能。舞蹈中的形體動作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是經(jīng)過提煉、組織和藝術加工的形體動作。舞蹈作品中的動作具有一定的技藝性,舞蹈演員要具備跳躍、旋轉、翻騰、柔軟、控制等難度較大的技巧能力。

      芭蕾舞的動作是程式化的,有一套完整而嚴謹?shù)膭幼骱腕w系,它的標志是演員用腳尖跳舞。芭蕾舞對演員動作的要求極其嚴格、苛刻,如:腳尖向外要達到180度,踢腿要達到一定的高度,旋轉必須快而穩(wěn),動作要做到“開、繃、直、立”的標準,要能精準地控制手、腳、臂、腿的動作。芭蕾舞劇《天鵝湖》“白天鵝獨舞”:舞者伴隨著音樂向上舒展;舞者兩臂波動,兩腿帶著身體平穩(wěn)地旋轉。這一系列動作完美地展現(xiàn)出白天鵝優(yōu)雅、楚楚動人的形象,表現(xiàn)出她在碧波中浮游時的孤傲和悲痛。當我們置身于布景真切的劇場,單單是這一系列舞蹈動作,足矣打動我們的內心,感受到舞蹈的魅力。

      民族民間舞的動作最為貼近生活,往往汲取當?shù)厝罕妱趧由钪凶畹湫偷娜宋锘騽游镄蜗?,運用藝術加工,將其凝練為簡明生動的舞蹈動作。如傣族舞蹈中孔雀的形象最為常見,舞者充分運用身體、頭、和手臂的動作模仿孔雀的優(yōu)美動態(tài),或優(yōu)雅地梳理羽毛,或緩步徜徉于水畔,動作惟妙惟肖。朝鮮族舞蹈中,較為常見的仙鶴形象,朝鮮族人民崇拜仙鶴,在其民族舞蹈中有許多類似仙鶴的動態(tài),典雅而舒展,舞者手臂像柳枝擺動,腳步像仙鶴邁步。蒙古族舞蹈中最常見的是模仿駿馬和雄鷹的動作,舞者用肩部的抖動來表現(xiàn)馬的奔跑,以手臂的波動來表現(xiàn)雄鷹的展翅飛翔。如傣族舞蹈《邵多麗》,以曼妙的舞姿、清新的風格、新穎的舞蹈形式,把觀眾帶入神秘的傣族文化中。“邵多麗”是傣族人對已成年尚未婚嫁少女的稱謂,一般指十四五歲到十**歲的漂亮少女。舞蹈傳承了傣族舞蹈“三道彎”和“一順邊”的傳統(tǒng)風格和動律,并融入現(xiàn)代舞的元素,豐富了舞蹈語匯。表現(xiàn)形式上突破了以往傣族舞常用的獨舞或群舞形式,采用三人舞的形式,描繪了三位年輕美麗的傣族姑娘穿著漂亮的傣族長裙,在春天的陽光下快樂嬉戲的美妙畫面。在道具上也一改傳統(tǒng),巧妙地運用了斗笠、竹竿和花,配合不斷變換的動作姿態(tài),增強了舞蹈的觀賞性。

      二、舞蹈情感

      情感是舞蹈的原動力,是舞蹈作品中人物行動的內在驅動力。表達情感是舞蹈藝術的本質和目的,情感是舞蹈作品打動觀眾的真正原因,舞蹈中所有的表現(xiàn)手段都為情感服務。

      優(yōu)秀的舞蹈作品,一定是在情感上富有感染力,能激起觀眾情感上的浪花,撥動觀眾的心弦,從而喚起人們在情感上的共鳴,引起一種或喜悅、或歡欣、或激越、或振奮、或憤怒、或憎恨的情感,這種情感的產(chǎn)生是人們在精神生活中所需要和渴求的,通過欣賞舞蹈作品,體驗到這種情感,從而獲得精神上的愉悅。

      如欣賞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這部作品反映出偉大的中國人民艱苦卓絕、前赴后繼,將革命推向前進的英雄氣概。秋收起義的革命風暴,井岡山根據(jù)地的斗爭,二萬五千里長征的艱苦歲月,革命圣地延安的壯麗風光,抗日游擊隊的戰(zhàn)斗情景,百萬雄師過大江的偉大壯舉,這種種歷史斗爭場面,都通過感人的音樂舞蹈形象,生動地展現(xiàn)在觀眾眼前。整個舞蹈豐富多彩,既剛健又柔美,既激情又抒情,時而動人心魄,時而感人肺腑。欣賞完這部作品,感覺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情感的革命洗禮。

      再如舞蹈《同行》講述了兩個女兵在惡劣的生存環(huán)境下,因為水而產(chǎn)生的一段生離死別的感人故事。舞蹈沿襲“革命的激情,戰(zhàn)斗的抒情”這一“前線”藝術風格,汲取軍旅舞蹈獨特的養(yǎng)分,把兩個女兵相互支撐、艱苦同行的過程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她們這種舍己救人的精神給人一種心靈的震撼。舞蹈主要通過雙人造型和人與水壺之間的關系,來表現(xiàn)對水和生命的渴望。兩個女兵在行軍過程中運用了整齊劃一的步伐和剛健的技術技巧動作,表現(xiàn)出女兵的堅強信念。舞蹈中運用了大量的托舉等高難度的舞蹈動作,表現(xiàn)了行軍路上的艱辛和兩人團結奮戰(zhàn)、克服困難的巾幗英雄氣概。小提琴二重奏的音樂背景下兩人深情的交流,烘托出軍中姐妹的深情厚誼。舞蹈結束在一個富有動感的造型中,強調了“同行”二字。

      三、舞蹈音樂

      音樂與舞蹈有著水乳交融、密不可分的關系。

      音樂不僅承擔著舞蹈的器樂伴奏,而且其本身就具有揭示劇情和刻畫角色內心情感的作用。舞蹈所表現(xiàn)的情緒變化,與音樂的旋律、節(jié)奏、速度、力度等形態(tài)相一致,它是通過形體動作與音樂的有機結合來塑造藝術形象的。

      比如欣賞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斗笠舞”,萬泉河邊,黎族姑娘們手捧新編的斗笠,載歌載舞慰問紅軍。舞蹈音樂為一段合唱,主題音調源自黎族民歌《五指山歌》,音樂親切熱烈,在音樂聲中,黎族姑娘們翩翩起舞,熱情多姿;娘子軍英姿颯爽,豪邁干練。音樂既表現(xiàn)了軍民一家的魚水深情,也塑造出人物的性格特點。

      欣賞舞蹈作品時,這三個因素相互交融、相互滲透,不能孤立地從某一個方面去欣賞??傊?,舞蹈欣賞并不神秘難解,多了解學習、熟悉了舞蹈,自然會逐步提高舞蹈欣賞的水平?!段男牡颀垺酚醒裕骸胺膊偾髸月?,觀千劍而后識器,故圓照之象,務先博觀?!币粋€人“曉聲”和“識器”的欣賞能力,來自不斷的實踐和學習。對于優(yōu)秀的舞蹈作品,只有大量欣賞,深入體會和理解,才能充分感受到舞蹈藝術散發(fā)出的藝術魅力,不斷提高自身的藝術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張前,劉清華.音樂與舞蹈[M].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2005.

      [2]隆蔭培,徐爾充,歐建平.舞蹈知識手冊[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1999.

      [3]潘志濤.中國民間舞教材與教法[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1.

      [4]馮雙白.新中國舞蹈史[M].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2002.

      [5]田靜.中國舞蹈名作賞析[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2.

      [6]高彩榮等.芭蕾舞劇歌劇名曲精選[M].北京:藍天出版社,2004.

      [7]賈安林,金浩.中國民族民間舞蹈作品賞析[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4.

      [8]劉青弋.中外舞蹈精品賞析[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4.

      [9]趙鐵春,田露.中國漢族民間舞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0]歐建平.外國舞蹈史及作品鑒賞[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11]袁禾.大學舞蹈鑒賞[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12]黃小明.中外舞蹈鑒賞語言[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舞蹈論文述評篇4

      摘要:在舞蹈教育中,舞蹈鑒賞具有積極作用和重要地位,是舞蹈教育的關鍵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實施舞蹈教育的有效途徑。舞蹈科目具有較強的藝術性和實踐性,屬于身體語言藝術,與其他教育形式存在較大區(qū)別。舞蹈鑒賞可以提升舞蹈教育的效率和質量,對促進其發(fā)展具有積極價值。本文主要針對舞蹈鑒賞在舞蹈教育中的作用進行分析和闡述,希望給予我國相關教育同仁以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舞蹈鑒賞;舞蹈教育;作用;分析

      中圖分類號:G718.5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4-9324(2019)32-0246-02

      舞蹈作為一種現(xiàn)代的優(yōu)雅藝術形式,其將不同的情感思想和文化習俗以肢體語言的方式展示給觀眾,受到觀眾的普遍歡迎,在長期演變中發(fā)展為一門獨立的藝術學科。在舞蹈教育中,舞蹈鑒賞具有關鍵作用,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舞蹈作品內涵和情感的理解,提升其藝術修養(yǎng)和舞蹈能力。但是當前,我國在舞蹈教育中沒有認識到舞蹈鑒賞的重要性,對舞蹈藝術發(fā)展形成了制約。因此,在全新的社會環(huán)境下,學校和教師要給予舞蹈鑒賞以高度重視,通過舞蹈鑒賞教學提升學生的藝術情操和舞蹈水平。

        一、舞蹈鑒賞的概念與含義

      “欣賞”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詞匯,很多人對“欣賞”并不陌生?!靶蕾p”主要是指隨意而淺顯的觀看過程,不需要欣賞者進行過多的思考。“鑒賞”與“欣賞”二詞雖然相差一字,但是卻存在本質的區(qū)別,“鑒賞”的程度要深于“欣賞”,需要觀看者在欣賞藝術作品中,融入個人的主觀意識和思想情感。舞蹈鑒賞主要是指通過欣賞舞者的作品,對其提出針對性的意見和要求,需要舞者進行體驗和鉆研。舞蹈鑒賞屬于細心留意和仔細觀看的過程,并且融入個人思想和觀念,不同于欣賞只關注舞蹈效果,因此,舞蹈鑒賞的要求更高、內涵更豐富,需要引起我國舞蹈教育同仁的重視和關注。

      二、舞蹈鑒賞課的價值和意義

      在新時期下,我國在文化、工業(yè)、經(jīng)濟、社會以及藝術等領域均實現(xiàn)了快速發(fā)展,并且取得了世界矚目的成就,教育事業(yè)也要主動迎合時代發(fā)展,為社會培養(yǎng)專業(yè)性高素質人才。在此背景下,我國教育部門提出素質教育理念,舞蹈教育作為開展和落實素質教育的關鍵渠道,可以提升學生的藝術素養(yǎng)、文化修養(yǎng)、審美意識和道德情操,幫助學生表現(xiàn)美、組織美、了解美以及認識美。因此,在舞蹈教育中,不僅一些專業(yè)院校開設了鑒賞課,甚至普通院校也引入了舞蹈鑒賞課程,實現(xiàn)學生藝術修養(yǎng)和綜合素質的提升。舞蹈藝術通過身體語言塑造形象、傳遞情感,具有豐富的美學思想、人文精神和文化內涵,是進行素質教育的關鍵途徑。舞蹈鑒賞課程也不是簡單地對舞蹈藝術作品進行欣賞,而是通過系統(tǒng)性的教學,提升學生對舞蹈藝術的理解和評價能力,對學生未來的藝術發(fā)展具有重要價值。

        三、舞蹈鑒賞在舞蹈教育中的作用分析

      (一)優(yōu)化基礎訓練效果

      基礎訓練是舞蹈教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其主要以基本舞蹈動作為內容,教師通過言傳身教的方式開展教學,由教師進行動作示范,學生進行動作模仿。在具體教學中,由于舞蹈教師對藝術動作的理解不同,其動作規(guī)范性存在差異,為基礎訓練帶來了一定的困擾。舞蹈鑒賞可以有效解決這一問題。通過為學生講解舞蹈經(jīng)典作品中的舞蹈動作,可以提升學生對藝術動作的鑒賞能力,加深對基礎舞蹈動作的理解,進而規(guī)范學生的舞蹈動作模仿行為。同時,基礎訓練不僅僅是動作學習,通過基礎訓練還可以促使學生掌握不同舞蹈作品的特點與風格,通過舞蹈鑒賞能夠幫助學生掌握和理解舞蹈精髓,更加準確以及全面地把握其風格特點,充分體驗舞蹈帶來的美感,進而優(yōu)化基礎訓練效果。

      (二)更快掌握舞蹈劇目

      舞蹈教育并不是單純的技能傳授,更是分享審美情趣和價值觀念的過程,是藝術審美與舞蹈教學的充分融合。舞蹈經(jīng)典劇目是舞蹈教育的重要內容,通過排練和學習舞蹈經(jīng)典劇目,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舞蹈水平和技能,還能夠對其人文精神、思想內涵、價值理念和審美興趣進行全面培養(yǎng),有助于學生在未來學習各種形式的舞蹈。在舞蹈經(jīng)典劇目排練之前,通常需要對其進行舞蹈鑒賞。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通過科學的引導,可以幫助學生對經(jīng)典劇目的舞蹈動作、思想內涵、創(chuàng)作手法以及創(chuàng)作意圖進行鑒別,掌握其中存在的不足與美,進而加深對舞蹈作品的理性認識和感性認知,為學生更好地排練劇目奠定基礎,將舞蹈思想和形象更好地展示給觀眾,提升表演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因此,教師在開展舞蹈經(jīng)典劇目教學中,要充分發(fā)揮舞蹈鑒賞的價值和作用,利用舞蹈鑒賞帶領學生歸納表現(xiàn)方法、體會舞蹈意境,進而提升其藝術表現(xiàn)力。

      (三)促進創(chuàng)作優(yōu)秀舞種

      舞蹈鑒賞涉及的內容十分廣泛,主要包括現(xiàn)場表演、視頻賞析、舞蹈壁畫、舞蹈文物以及民間舞蹈等。例如,通過對我國敦煌壁畫的研究和鑒賞,在舞蹈領域也逐漸形成了敦煌舞學,《飛天》就是其中的優(yōu)秀作品,在這一作品問世后,獲得了良好的演出效果,周恩來同志也給予了高度評價和贊譽。在此之后,通過更多優(yōu)秀舞蹈藝術家的探索和實踐,敦煌舞學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創(chuàng)作出大量優(yōu)秀作品,例如《絲路花雨》,其將古典舞蹈和敦煌舞蹈充分結合,淋漓盡致地為觀眾展示了敦煌舞學的特點和風格,受到觀眾的普遍喜愛和認可。敦煌舞學的發(fā)展能夠充分體現(xiàn)舞蹈鑒賞的價值和作用,是新舞種發(fā)展的前提和根基。

      從舞種的建立和創(chuàng)編角度分析,舞蹈鑒賞和實踐是舞蹈教育的關鍵環(huán)節(jié),舞蹈鑒賞吸收和借鑒了前人經(jīng)驗,融合個人的見解和觀點,進而形成新的舞種和不同風格的舞蹈。鄧肯作為現(xiàn)代舞的實踐者和創(chuàng)始人,其以芭蕾舞為靈感,自創(chuàng)了自由風格的舞蹈,是現(xiàn)代舞的奠基者。鄧肯在其舞蹈表演中,將芭蕾技術充分融入其中,促使現(xiàn)代舞別具一格,迅速在全世界風靡。由此可見,舞蹈作為一種造型藝術,在創(chuàng)新、理解、再創(chuàng)新和再理解中不斷發(fā)展,舞蹈鑒賞在其中扮演了關鍵角色,是創(chuàng)編新舞種的理論基礎。

      (四)提升學生藝術修養(yǎng)

      鑒賞是一個欣賞和鑒定的過程,在鑒賞中需要不斷地進行評判、思考、理解以及感受,通過傾聽配樂、欣賞動作,獲得對舞蹈藝術的深刻理解,從感性出發(fā)到理性判斷,結合自身的藝術觀點和舞蹈經(jīng)驗進行分析,進而提煉出對美的感悟和理解。因此,學生只有具備一定的舞蹈知識和經(jīng)驗,才能更好地進行舞蹈鑒賞,在欣賞作品中產(chǎn)生思想和情感的共鳴,與舞蹈表演者實現(xiàn)精神層面的交流。對于大多數(shù)學生而言,在舞蹈教育中接觸的多為舞蹈步法、舞蹈類型等基礎內容,這是舞蹈鑒賞的基礎知識。舞蹈類型和風格很多,動作編排和創(chuàng)作背景也存在較大差異,通過舞蹈鑒賞能夠擴展學生的藝術視野,掌握舞蹈作品的細節(jié)之處,進而豐富自身的知識結構,提升藝術修養(yǎng)。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學習和實踐舞蹈藝術的人很多,但是經(jīng)典作品和優(yōu)秀舞蹈家相對較少。舞蹈家具有豐富的文化積淀和藝術修養(yǎng),這是普通舞蹈學習者所不具備的。舞蹈教育在傳授舞蹈動作和舞蹈技能的同時,還包括舞蹈理論知識的傳授,通過舞蹈鑒賞可以幫助學生對舞蹈作品形成全面而直觀的認識,如創(chuàng)作背景、蘊含情感以及表現(xiàn)形式等。例如,經(jīng)典舞蹈《千手觀音》,表演者的動作整齊劃一,其中不僅體現(xiàn)了精湛的舞蹈技能,還融入表演者對生命的理解和對舞蹈藝術的熱情。通過鑒賞這些優(yōu)秀作品,學生的人文內涵和舞蹈修養(yǎng)也會得到明顯提升。

      四、結語

      總而言之,隨著我國社會與經(jīng)濟的蓬勃發(fā)展,舞蹈藝術被更多的人喜愛并且學習,舞蹈鑒賞作為舞蹈教育的關鍵組成部分,利用舞蹈鑒賞可以提升學習者的舞蹈水平和藝術修養(yǎng),對其未來的藝術發(fā)展具有積極幫助和重要價值。

      參考文獻:

      [1]張珊.對于舞蹈鑒賞在舞蹈教育中的價值分析[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8,(7):296.

      [2]歐陽喜媛.論中職學校學生舞蹈鑒賞能力的培養(yǎng)[J].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z2):141-142.

      舞蹈論文述評篇5

      這個學期,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欣賞了關于芭蕾、街舞、啦啦操、踢踏舞、民族舞等舞蹈。下面,我對這幾種舞蹈淺談一下自己的看法與欣賞后的感受。

      一、芭蕾舞

      相信每個女孩子心中都會有一個芭蕾夢吧。芭蕾的優(yōu)美、高雅深深地吸引著每個熱愛它的人。談到芭蕾舞,不得不想到柴可夫斯基的《天鵝湖》。其中,第二幕:慢板雙人舞細膩地表達了白天鵝奧杰塔從恐懼、提防逐漸到對王子的放心和信任,進而迸發(fā)愛情,以至熱戀的過程,奧杰塔的獨舞突出了她的悲劇色彩,她的舞姿越是優(yōu)美柔弱,就越是凸現(xiàn)出她的孤獨和動人。這位他們接下來的相知、相戀埋下了伏筆。當然最值得一提的就是第四曲是四只小天鵝跳的舞曲,音樂輕松活潑,四只小天鵝整齊一致的舞姿,包含"擊腳跳"和"輕步行進"的動作。這些動作以及頭部的轉動,維妙維肖地表現(xiàn)了小天鵝的形象。讓很多觀眾每每想起《天鵝湖》,腦海中總有這四只小天鵝唯美的動作。

      二、街舞

      與芭蕾的柔美形成對比的就是起源于美國黑人街頭的即興舞蹈———街舞。它節(jié)奏鮮明,動作隨意夸張、變化多樣,是目前最受歡迎的舞蹈和健身項目。跳街舞使人注意力集中,興趣濃厚,動作優(yōu)美、隨意,同時跳街舞還有瘦身功效。街舞世界,是絕對自由的支體空間,是零束縛的心理狀態(tài)。打開動感音樂,身隨心動,身心合一,呈現(xiàn)的是完全不一樣的真我。欣賞街舞的同時,耳聽動感的音樂,自己有時也會情不自禁的跟著舞者一起舞動,鮮明得表達出來。欣賞街舞的同時,也讓自己渾身充滿活力。如果說把芭蕾

      比喻成一個文靜的女孩,那街舞就是一個活潑的男孩。那膽大、夸張的動作,讓內心的情感通過各種動作釋放出來。

      三、踢踏舞

      與其他舞蹈有較大不同的就是踢踏舞,它的特點就是音樂輕快、舞態(tài)變化多姿,表現(xiàn)力特別強。表演者穿著特別的踢踏舞鞋,用腳的各個部位,在地板上摩擦拍擊,發(fā)出各種踢踏聲,加上舞者的各種優(yōu)美舞姿,形成踢踏舞特有的幽默、詼諧和表現(xiàn)力非常豐富的藝術魅力。在舞臺上那齊刷刷的聲響很吸引觀眾的注意力。踢踏舞是愛爾蘭的特色,更是愛爾蘭的國粹。愛爾蘭的踢踏舞《大河之舞》是著名的踢踏舞劇,曾經(jīng)在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上表演過《大河之舞》的片段。《大河之舞》是一部結合愛爾蘭舞蹈、音樂與歌劇的藝術盛宴,它成功地發(fā)揚了愛爾蘭舞蹈的精華,并且與其它文化完美地結合在了一起,內容多元且豐富,看后使人賞心悅目。而且腳的各個部位在地板上摩擦拍擊,發(fā)出各種踢踏聲,深深震撼了我們的心,自己也想跟著他們一起跳舞。

      四、啦啦操

      與踢踏舞的嚴肅形成對比的就是輕松自由的啦啦操,它符合青年人充滿活力的特點,簡單易學,在中學、大學校園里,受到廣泛的關注。啦啦操來源于早期部落社會的儀式。為激勵外出打仗或打獵的戰(zhàn)士們,他們通常會舉行一種儀式,儀式中有族人歡呼、手舞足蹈的表演來鼓勵戰(zhàn)士,希望能凱旋而歸?,F(xiàn)代啦啦操是以團隊的形式出現(xiàn),并結合Dance(舞蹈)、Cheer(口號)、PartnerStunts(舞伴特技,是指托舉的難度動作)、Tumbling(技巧)、BasketToss(轎子拋)、Pyramid(疊羅漢)、Jump(跳躍)等動作技術,配合音樂、服裝、隊型變化及標示物品(如彩球、口號板、喇叭與旗幟)等要素。啦啦操是美國最炫的時尚運動,托舉、人塔、空翻、拋接??繽紛閃亮,充滿青春氣息。與其他舞蹈相比,啦啦操是一種比較容易學習的舞蹈,這種舞蹈表現(xiàn)的情感最明顯,一個隊伍的輸贏與啦啦隊的氣勢有很大的關系。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啦啦操所特有的保健、醫(yī)療、健身、健美、娛樂的實用價值受到越來越多的人們的重視。吸引了不同年齡的愛好者參與,形成了一定規(guī)模的消費群體。

      五、民族舞

      和以上舞蹈不同的民族舞,民族舞泛指產(chǎn)生并流傳于民間、受民俗文化制約、即興表演但風格相對穩(wěn)定、以自娛為主要功能的舞蹈形式。不同地區(qū)、國家、民族的民間舞蹈,由于受生存環(huán)境、風俗習慣、生活方式、民族性格、文化傳統(tǒng)、宗教信仰等因素影響,以及受表演者的年齡性別等生理條件所限,

      內容豐富、形象生動等特點,歷來都是各國古典舞、民間舞、宮廷舞和專業(yè)舞蹈創(chuàng)作不可或缺的素材來源。雖然這種舞不太受廣大青年的喜歡,但是這種載歌載舞的形式,自由、生動、活潑,可以比純舞蹈易于表現(xiàn)更多的生活內容,而且通俗易懂,所以非常為我國廣大人民群眾所喜愛。了解最多的民族舞也就數(shù)秧歌舞了。秧歌舞,又稱扭秧歌,歷史悠久,是中國最具代表性的其中一種民間舞蹈形式,也是一種民間廣場中獨具一格的集體歌舞藝術,也因扭秧歌舞姿豐富多彩,深受農(nóng)民歡迎以熱鬧非凡。秧歌舞除具有自己的風格特色,一般由舞隊十多人至百人組成,扮成歷史故事、神話傳說和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人物邊舞邊走,隨著鼓聲節(jié)奏,善于變換各種隊形,再加上舞姿豐富多彩,深受廣大觀眾的歡迎。

      結論

      無論是什么種類的舞蹈,一件成功的舞蹈作品,總令人耳目一新,產(chǎn)生感情上的共鳴,一句話:有意境。美的意境需要眼光獨到,善于把握時代的脈絡,抓住一般人司空見慣的事物進行篩選,發(fā)展其中的閃光點加以提煉升華,于是栩栩如生的形象脫穎而出。意境不僅對主題起到了深化作用,而且調動起觀眾的想象力,使觀眾有著身臨其境之感。舞蹈的意境創(chuàng)造要達到這種境界,作品才易于被觀眾所接受和歡迎。

      經(jīng)過近一個學期的學習,才知道之前所謂的對舞蹈的“欣賞”并不是真正地欣賞。以往對舞蹈的欣賞只停在對舞者的外貌和高難度動作的觀賞,經(jīng)過這十幾節(jié)課的學習,漸漸能欣賞到一個舞蹈所要傳遞的情感與所表現(xiàn)的意

      境。就如同一個孩子,在他不認識文字之時,他從圖畫書上讀到是畫面上的字,當他認識字后,他從那本書上讀到的是那些文字以及文字背后的故事?,F(xiàn)在再去欣賞一部舞蹈的時候,開始對它表現(xiàn)的內容以及感情做更多的思考。

      經(jīng)過近一個學期的舞蹈欣賞課,我對舞蹈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和認識。舞蹈和其他藝術形式,既有共同的規(guī)律,又有各異的特質;既有關系,又有區(qū)別。舞蹈藝術是以舞蹈動作為主要藝術表現(xiàn)手段,著重表現(xiàn)語言文字或其他藝術表現(xiàn)手段所難以表現(xiàn)的人們內在深層的情感世界,包括細膩的情感、深刻的思想、鮮明的性格,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以及人自身內部的矛盾沖突,從而創(chuàng)造出可被人感知的生動的舞蹈形象,以表達舞蹈作者的審美情感、審美理想,反映生活的審美屬性。說到底,舞蹈是人體反映心靈動態(tài)的藝術,而心靈動態(tài)又是社會動態(tài)的真實寫照。

      舞蹈論文述評相關文章:

      零基礎怎么寫醫(yī)學論文

      行政管理畢業(yè)論文大專

      護理學畢業(yè)論文題目

      本科護理畢業(yè)論文8000字范文

      大學生思政論文2000字

      工程項目管理論文5000

      水利水電工程技術論文

      思想政治論文1500字

      工程項目管理論文8000

      醫(yī)學論文投稿的期刊

      本文來源:http://63xf.com/shiyong/197327.html


      《舞蹈論文述評范文(通用5篇).doc》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文檔為doc格式

      推薦文章

      欄目導航

      友情鏈接

      網(wǎng)站首頁
      語文
      美文
      作文
      文學
      古詩文
      實用文
      試題
      教案
      課件
      素材
      電子課本
      百科

      copyright 2016-2018 文庫網(wǎng) 版權所有 京ICP備16025527號 免責聲明:網(wǎng)站部分內容轉載至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投訴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