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xf.com--論文】
讀書可以體味人生,感悟生命;讀書可以陶冶情操,健全人格;讀書可以提高生活品位;讀書可以讓你成長成才。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讀書無用論駁論文(通用6篇),歡迎品鑒!
第一篇: 讀書無用論駁論文
書可以教會我們很多處世的方式,但他沒有教我們什么時候應該怎樣做。他只是機械地告訴我們,有幾條路可以走,但做出最后決定的還是自己。但往往我們只會選擇曾經(jīng)走過的那一條,因為書告訴我們的其他路,有太多的未知和扭曲。比如說別人侮辱了你,你應該覺得憤怒,單數(shù)告誡你,你要平和,你要寬恕,如果你選擇了樹的`那條路,壓抑了本意,積聚了憤怒,內心只會更加急躁。相反,或許你大罵一頓后,反倒是舒暢了,仰笑離去。
看不同的書,總會有不同的結論,這本書告訴你要學愚公移山堅守執(zhí)著,那本書就提醒你學魯迅三改其至懂得放棄。這邊告訴你要孔融讓梨內斂謙讓,那邊就告訴你要毛遂自薦自賞自信。這邊告訴你欲速則不達,那邊告訴你快刀斬亂麻。這邊讓你破釜沉舟一鼓作氣,那邊則叫你三思后行留條退路。這邊讓你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那邊則告訴你忠言逆耳利于行。于是你暈頭轉向,選對了你就功成名就,光照歷史,選錯了,那不好意思,滾一邊去吧。所謂魚與熊掌不可兼得,面對五花八門的選項,你迷惘矛盾,而你只有一次選擇的機會。怎么辦
所以往往我們的選擇,不是前人之書所指引我們的,更多是通過不同的選擇,不同的跌撞中所領悟的。當那些早已練就自我,達到非人高度的圣人,著書來告訴我們捷徑,讓我們少走點彎路時,他們往往忘記了,人在不斷成長的道路中,沒有所謂的捷徑,我們始終會做錯一些東西,也會做對一些東西,然后才會走出自己的路。你不可能把別人的人生復制到自己身上,就更不可能用別人的選擇決定你的人生。所謂讀書,不過是告訴我們是非善惡,告訴我們人生有多少種選項,但下決定的還是在于自己。你可以借鑒,切不可模仿。
第二篇: 讀書無用論駁論文
王小姐喜歡閱讀,即使在上下班的路上也會充分利用時間看會兒書,“以前我試過看紙質書、看電子書,如果車廂里人少還好,人稍微多一點就不方便了?!弊詮母臑橥ㄟ^手機客戶端進行有聲閱讀后,她再也沒有之前的苦惱了。和王小姐一樣,現(xiàn)在很多人都喜歡在路上“聽書”。據(jù)報道,截至去年6月,國內有聲閱讀用戶規(guī)模已達2.32億,占網(wǎng)民總體的28.9%。
“有聲閱讀方興未艾,在移動人群中形成了一種風潮,去年有聲閱讀委員會就是在這樣的形勢背景下應運而生的?!敝袊新曢喿x委員會會長王秋表示,這是一個好現(xiàn)象,有聲閱讀是一種非常健康的閱讀生活方式?!艾F(xiàn)在人們用眼的需求已經(jīng)完全超出人體的負荷,孩子們也是一樣,老年人看字更費勁。而聽聲音相對放松、不需要分神,可以同時做其他事情,對信息還有強化記憶的可能性?!蓖跚镎J為,用耳朵代替眼睛讓閱讀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在碎片化時代這是市場的一個需求,也是人們精神生活更加豐富的一種表現(xiàn)。
有聲閱讀越來越受青睞
2018年第16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有聲閱讀繼續(xù)較快增長,成為國民閱讀新的增長點。2018年,我國有近三成的國民有聽書習慣。
聽有聲書已成為楊先生的一種生活方式,“我上下班路上聽,晚上睡前聽?!睏钕壬f他看書喜歡跳來跳去地看,“而聽書只能慢慢聽,所以用聽的方式對書了解得更仔細。另外,聲情并茂的朗讀也讓人感到愉悅。”
有聲閱讀越來越受青睞,成為互聯(lián)網(wǎng)收聽的一個增長點,很多愛好者、自媒體也做起了有聲生意?!坝新曢喿x市場的產(chǎn)品良莠不齊,泥沙俱下,有很多自媒體上傳的內容錯誤百出,對用戶,特別是對孩子們容易出現(xiàn)誤導,所以急需進行行業(yè)規(guī)范。”王秋指出,有聲書不僅僅只是簡單地把文字變成聲音,它還要做到準確表達其中的含義、意義,融進情感因素,帶有表演,進行藝術化的處理,達到專業(yè)的水準。
“中國有聲閱讀委員會將進行這方面的培訓,并組織評獎活動,目的就是引領、提高大家誦讀的水平?!蓖跚锝榻B,中國有聲閱讀委員會不僅在全國各地廣播電臺吸收會員,還延伸到新媒體、出版單位、創(chuàng)作單位,利用業(yè)內的優(yōu)質聲音和創(chuàng)作者、表演藝術家等優(yōu)厚資源,生產(chǎn)出批量的有聲閱讀的經(jīng)典產(chǎn)品?!敖衲晔切轮袊闪?0周年,我們以此為主題,精選出70本精品小說,由全國70位有影響力的優(yōu)秀老播音員播講,向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上一份厚禮?!蓖跚锿嘎?,中國有聲閱讀委員會還會開展經(jīng)典誦讀等落地活動,組織到偏遠地區(qū)進行文化扶貧等公益活動。
電臺在音頻生產(chǎn)內容上有絕對的優(yōu)勢
說到閱讀,王秋表示,她平時也看紙質書,“手捧一本書靜靜地閱覽,和聽一個作品,感覺還是不一樣的?!彼渤姓J,隨著年齡的增長,有的書因為字小,有點看不進去了。也因為從事有聲閱讀的工作,聽書也成為她讀書的新方式,“我在網(wǎng)上聽書,家里其他人也坐那兒聽,有的活兒都不干了,聽著挺帶勁兒?!蓖跚镎f,有聲閱讀適合所有年齡階段的人群,而有聲閱讀委員會進行推廣還是從一老一小開始,老年人視力衰退,把文字變成聲音他們非常樂于接受;而對小朋友來說,聽故事是一種良好的教育方式,有聲作品可以作為家長的一種輔助。
王秋還擔任著北京電臺總編輯一職,她說,“電臺在音頻生產(chǎn)內容上有絕對的優(yōu)勢,有責任來規(guī)范和引導有聲閱讀市場,同時,也擔負著傳承中華民族優(yōu)秀經(jīng)典文化的使命?!蓖跚锝榻B,北京電臺擁有眾多好聲音,會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長并結合各種資源,打造、推出更多的聲音產(chǎn)品,生產(chǎn)更多的精品,除了在傳統(tǒng)的廣播平臺上播出,還將在新媒體上播放,讓網(wǎng)友獲得更好更精彩的有聲閱讀作品。
第三篇: 讀書無用論駁論文
越來越多農村寒門子弟放棄高考。2010年946萬高考考生中,棄考人數(shù)近100萬,除21.1%的考生選擇出國,另外相當一部分是來自農村的考生,他們多數(shù)選擇讀職校學技術或打工。資源不均衡,競爭不公平,農村寒門子弟,向上攀爬改變命運真不容易。讀書改變命運遭現(xiàn)實挑戰(zhàn),有的大學生說:“花了五六萬元,上了四年學,到頭來找工作還要拼爹?!?8月28日《人民日報》)
事實的確如此,城市資源的分配體系都在向有錢有權者傾斜。那些成績優(yōu)秀者的農家子弟,在未來的道路選擇上,都顯得異常狹窄。因背后無當官的、或有錢的爹可拼,那么,不僅上行的路難見曙光,就是找到一份稍微穩(wěn)定,能暫時抵擋一下虛高物價的攻勢,也是自己“燒了高香”了。更何況那群并不那么優(yōu)秀的廣大農村寒門學子,他們幾乎是靠父母一背太陽一背雨的在田壟上堅守四年,東挪西湊,才勉強讓他們大學畢業(yè)。可如今,畢業(yè)就失業(yè),這對他們及他們家人來說,打擊造成的落差無疑是巨大的。
在這一點上,一些法制體系較為健全、就業(yè)公平機制較為成熟的"經(jīng)濟發(fā)達國家,始終能把社會中最優(yōu)秀的人用到最關鍵的崗位上,并設置了有正常的、成熟的、公平的優(yōu)勝劣汰機制。只要學子能干,選拔機制便不問出身,才華高低決定人才上行的梯度高低;而學子能力平平,不管其爹媽是誰,要謀取高職幾乎是不可能的。之前溫州交通系統(tǒng)違規(guī)招進多名領導干部的子女,被追問后,有關領導以“人之常情”作為擋箭牌。恰是這個“人之常情”,曝露了我們與一些發(fā)達國家間的用人觀隔閡。
在這種被一些人不懷好意地美化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人情社會”的長期影響下,在大學生連年擴招致就業(yè)壓力日漸加劇的情形下,不斷有精英人士勸服大學生要將自己當作“普通勞動者”,甚至有人要大學生轉變就業(yè)觀念,去當城市的流動小商販,不要對現(xiàn)成的崗位“挑肥撿瘦”。顯然,這種勸說看似和善,實則不懷好意。他們不外乎還是想掩蔽當前“就業(yè)不公”的社會現(xiàn)實,繼續(xù)讓“拼爹”游戲玩下去。眾所周知,我國與一些發(fā)達國家全民免費教育不同的是,一個孩子通過10多年的寒窗苦讀最終成為一名持有大學文憑的“普通勞動者”,家長需付出20萬至40萬的與他們的低收入嚴重背離的高額費用。這對廣大農村娃來說,可以說全家人已到“砸鍋賣鐵”的地步了。
再聯(lián)系到“父親為供兒上大學每天工作18小時在中秋節(jié)猝死”,“勞作母親為湊夠女兒念大學的學費累死豬圈旁”,“為兒上大學55歲的人力車夫累死在鬧市街頭”,“兩個娃兒同時考上大學,最后抽簽決定誰去讀”……一邊是我國高校教育費用20多年上漲超過25倍,因上學貴無奈失學的現(xiàn)象和“新讀書無用論思潮”的重新抬頭;一邊卻是站著說話不腰痛的精英不厭其煩地勸學子乃至家長要正確面對上學貴和就業(yè)難形勢。這不能不說是我們社會的悲哀,這不能不說是我們社會對寒門學子的極端冷漠。
第四篇: 讀書無用論駁論文
讀書無用論,這個理論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一直被眾多人宣傳,有些人認為這個說法不無道理,有些人則認為這個理論大錯特錯,下面我就來說說我的看法。
讀書無用論大概有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年輕的時候辛辛苦苦的讀書,最后進入社會取得的經(jīng)濟效益還不如不怎么讀書的人多,換句話說就是上了這么多年學,才掙那么點錢,所以說最后就覺得讀書無用。
第二個方面就是,讀書讀了這么多年,最后長大了書中大部分的知識都給忘了,那么我讀書干嘛呢?
我認為讀書無用論只是一種片面的、短視的視角,它只看到了某一個時刻,一個人的能力和所擁有的資源不匹配,或者說是文憑和他現(xiàn)在的收入不匹配,就認為這個理論是對的,但是這背后更復雜的原因,讀書無用論并沒有看到。
首先,人生本就復雜難言,沒有哪條路是完全安全,可以確保成功的。在過去的歷史里,讀書幾乎只是貴族們的特權,到后來封建科舉制,老百姓們才有機會通過讀書考取功名,封妻蔭子。那么些個寒窗苦讀的日子,最后才有金榜題名的那一刻。因為歷史上教育資源來之不易,所以大多數(shù)人比較珍惜,另外讀書與晉升的途徑聯(lián)系密切,所以讀書無用論這個觀點很少出現(xiàn)。
現(xiàn)代社會的教育跟過去相比是井噴之勢,有更多的人有機會去讀書,也就有更多的人有機會去接受高等教育,但是不得不說這些人也有著千差萬別。
有的孩子,父母是農民,他們常常告訴孩子,我們苦點無所謂,你好好念書,將來會有本事的,相信這句話很多孩子都聽說過。然而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農村出身的孩子,或許很能吃苦,但是因為視野受局限,他們并不知道,這些知識,該怎么用來賺錢。他們看到的倒是老家鄰居開挖掘機,已經(jīng)給家里買了輛面包車。對比自己,仍然在大學里念著不知所以然的書,花著父母的錢。
有的孩子,父母是研究生學歷,早早就讓孩子看書看電影,學英語練舞蹈。這樣家庭出身的孩子,一旦選擇努力,那么他們擁有的視野和從小養(yǎng)成的習慣,會幫助他們看得很遠很遠。
其次,在這么大的世界中,每個人都走著不同的道路。高考早已成為千軍萬馬的搏殺,最后的勝利者走進好的大學,而失敗者則走進社會的滾滾紅塵中,留下失敗的嘆息,然后就用消極的語氣告訴你,讀書無用,你看我讀過書,最后不還是混成這個樣子。還有的人可能沒讀過書,但是在社會上飽受挫折,那些挫折你可能都無法想象,最終他們成為成功的人士,而那些不愿意努力的人就以他們?yōu)榘駱?,不去讀書,然后這些人就會說,你看他們不是也沒上過學,最后不也是成功了。
還有另外一種情況,一個人在年輕的時候讀了很多書,最后年紀大了都忘了,以前初高中學的各種東西等到大了根本就用不到,這樣看,好像讀書也的確沒什么用。但是我建議你不要這么想,因為即使這些東西你以后可能用不到,但是人生的終點已定,每個人的壽命都只有那么久,你有為何不趁這些時間內多體會一下這個世界的美好呢?
讀書,或許不能讓我們直接賺到錢,但是我們還是要讀書,為什么這樣做,是因為我們知道這些知識是正確的,我們確實是要這么做的,而且我們應該讓更多的人知道,這個世界很大,不讀書,你可能什么都得不到。
第五篇: 讀書無用論駁論文
隨著當今經(jīng)濟的飛速發(fā)展,創(chuàng)富的機會當然有所增多,因此,當代許多大中小學校的學生,甚至家長不太看重讀書的重要性。一致的理由是:讀書無用。
確實現(xiàn)在許多大小報紙時不時的刊登上某地某人初中沒畢業(yè)或沒上大學就創(chuàng)立了**公司,成為大富豪----這可能是事實,或者還有一些老一輩的人因以前教育條件差,沒有多少文化卻成為**公司的老總甚至百萬,千萬富翁----這也許也是事實。于是學生家長便下結論:讀書無用,不讀書仍能發(fā)財。
單據(jù)這一點而論,卻是盲目不足據(jù)的。某些人的創(chuàng)富只能說明他們獨特的經(jīng)濟管理才能和闖勁,配上很好的時代機遇,而不能說因為文化少。新聞只報道“新”,“奇”事。而在大千世界中有更多的人憑著在讀書年代獲得的知識和建立的思維而有所成就,卻少報道。社會上有更多的經(jīng)理部長難道不是讀書人嗎?只是普通而登不上報紙,再從另一角度來講,并不是每個人都有天才的經(jīng)濟管理能力和適時的運氣。若不然,中國乃至世界便不用大力發(fā)展教育了。袁隆平,錢學森式的人物就英雄無用武之地了。更何況能力的大小,貢獻的有無,不能僅僅憑著賺的錢的多少來評價。
所以說:“讀書豈能無用?”。
如果是為了科學技術研究而學習的話,說實在的,現(xiàn)在學習的數(shù)學物理等確對日后的世界性難題無大幫助??纱蠹叶贾?,不會算術何來數(shù)學研究?不懂生活中的物理又何來深入浮力定律,牛頓定律?最重要的一點是憑借那一知識點來開發(fā)智力。人不是一生下來就是擁有天才頭腦的愛因斯坦之所以成為一代數(shù)學大師,物理專家,阿基米德之所以成為數(shù)學巨匠,這與他們的勤奮學習,刻苦鉆研分不開的。
所以說:“讀書豈能無用?”。
如果是為了經(jīng)濟與日后的工作,學習,生活的話,在學校確能獲益不少。比如說,學習《論語》能讓人明白更多的人生哲理,清除內心的污濁之點,擴大人的心胸,懂得如何待人處世;學習歷史能使人前事不忘后事之師,還增長我們的見識;學習地理能足不出戶而知世界各地風土人情,礦產(chǎn),交通等等情況,學習生物能使人了解生物的構造,生長規(guī)律等等。難道能說讀書無用嗎?
今天是大學生的年代,明天便是研究生的年代,也許后日就是博士生的天下。如今世界的大小公司都要招至少本科學歷的人才,初中高中文憑到哪都拿不出手的。相比之下,又有誰愿意放棄一個清華大學高才生而選擇一個初中沒畢業(yè)的人來自己公司工作呢?
所以,我可以堅定的說:“讀書豈能無用?”。
第六篇: 讀書無用論駁論文
摘要:什么才是真正的會閱讀?筆者作為一名教師,不僅自己要會閱讀,還要帶領學生們去閱讀,在其中不乏面對許多困惑。美國作家艾德勒在《如何閱讀一本書》一書中,極其細膩地介紹了如何去閱讀一本書,讀后若有所感,我將從如何選擇書籍、閱讀技巧、主動閱讀去和大家探討閱讀的深層內涵。
關鍵詞:選擇書籍;閱讀技巧;主動閱讀
你經(jīng)常閱讀嗎?
若我們向身邊的人問這樣一個問題,相信幾乎每一個人都會自信滿滿地回答。因為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無處不存在閱讀。微信里的心靈雞湯,網(wǎng)絡上的八卦新聞,老年人愛看的報刊雜志,甚至連同路邊的小廣告……人人,處處,時時,都在閱讀。
然而,你會閱讀嗎?
這個問題也許太抽象,讓我換個方式來問你吧。如今,每年出版的書籍數(shù)量都會刷新文字時代出現(xiàn)以來的書籍總量,在這樣一個真正的書海時代,你是否懂得該如何選擇書?閱讀所有書籍的方法都是一樣的嗎?面對不同類型的書,你知道該采取不同的閱讀策略嗎?有哪些閱讀策略?閱讀一本書時,我們應當掌握怎樣的技巧才能更大程度上有所收獲?
本是帶著一點不屑的意味翻開美國教育家艾德勒和范多倫教授合著的這本《如何閱讀一本書》,卻是越看越沉重,越看越悚然心驚,原來,大學中文科班出身的我,對閱讀的理解竟如此淺?。》磶妆橹?,頓覺醍醐灌頂。
過去我們大部分認為的“閱讀”,相當大的程度上只是為了娛樂消遣或者獲取資訊,甚至僅僅為了考試。但是真正意義上的閱讀種類繁多,意義廣泛。書中艾德勒這樣對閱讀下定義:這是一個憑借頭腦運作,除了玩味字句外,以一己之力來提升自我的過程,你的頭腦會從粗淺的了解推進到深入的理解。
那么怎樣才是會閱讀呢?讀了《如何閱讀一本書》后,我有了以下的收獲:
一、有選擇地讀書,讀好書
果戈里的名著《死魂靈》中有個名叫彼什伽秋的人物,他嗜書如命,什么書都讀,結果由于毫無選擇、毫無目標地閱讀,最終還是一事無成。數(shù)學家王桎坤說過,讀書要有選擇,世上有各種各樣的書,有的不值一看,有的只值看20分鐘、有的可看5年,有的可保存一輩子,有的將永遠不朽。
所以并不是所有的書都要讀,只要讀書就是好的。著名作家梁文道說:“對于如何讀書,我們有選擇的標準,有品位的判斷”。如果我們想變成一個好的閱讀者,就應該盡量多選擇那些超越自己能力的書或超越自己頭腦的書。當你最初閱讀一本書時,這本書的層次就超過你,你重讀時仍然超過你,未來可能一直超過你,只有這樣的書才能幫助我們思想成長。所以面對難讀的書籍、難讀的文段時,我們更應該沉下心來,這時候正是提高我們自己閱讀能力、思維層次的機會。這也許就是提倡多讀經(jīng)典的原因,因為這些書的作者比一般人思想更深邃、更有洞察力,能幫助我們厘清迷霧,把一些問題想得更清楚,能讓我們更好地認識自己,并了解這個世界。
二、有技巧地去閱讀,善讀書
著名學者赫名義曾形象地比喻如今豐饒的閱讀市場卻越來越少的人讀書的怪象:“為什么我們身處富饒卻饑餓而死?”是啊,書再多,再好,你沒有掌握正確的方法,合適地技巧,也會消化不良甚至敗壞胃口!
不是所有書都用同一種速度來讀,一本需要快速閱讀的書如果用很慢的速度來讀,就是在浪費時間。書中提到的用手指劃讀就可以很好提高閱讀速度,指讀法在《如何高效閱讀》一書中有很多細致的方法,個人認為就采用一般的手指劃讀完全可以解決讀書速度的問題,畢竟并不是讀得越快,你的理解能力越好。
此外,在書中艾德勒還提出了七種做筆記的方法,除了常用的畫底線、做符號、編號、圈畫關鍵詞等方式之外,作者還提出了在書頁空白處做筆記的方式。這點很有意思,作者認為那種在書前空白頁蓋藏書章的方式只是對這本書有財務上的所有權,而通過記載思想,寫閱讀后的整體框架等方式,才是智力上對這本書的消化,內化。想來,我恐怕一直以來也只是對書本是物質上的占有吧。
三、邊思邊讀,才是真讀書
孔子曾經(jīng)說過“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比绻x完一本書提不出一個問題來,我們就不可能期望一本書能擴寬個人視野。歌德也曾說“經(jīng)驗豐富的人讀書用兩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紙面上的話,另一只眼睛看到紙的背面?!边@也就是說,當我們讀書過程中,不斷思考,不斷被啟發(fā),除了知道作者所說的話之外,還要明白他的意思,懂得他為什么這么說,能夠讀出書中的言外之意,才會有更大的收獲。書中,艾德勒用“主動閱讀”一詞表達了讀書時思考的重要性。作者認為讀一本書時可以帶著四個問題去讀。即這本書在談什么?細部說了什么,怎么說的?這本書說得有道理嗎?這本書跟你有什么關系?四個問題層層深入,從閱讀到批判,再到聯(lián)系其他的書籍去思考。一本書被讀厚了又被讀薄了,讀薄了的書還能結合生活經(jīng)驗再次讀厚,這才是真閱讀。
什么才是真正的“會閱讀”?簡而言之,讀好書,善讀書,真讀書,才是會閱讀。
閱讀不是學生的專利,閱讀更是成人的福利。一個人身體的成長是有限制的,而心智的成長卻沒有限制的。到了某個年齡階段,我們的身體狀況會達到巔峰停止成長,接著衰老,而我們的頭腦卻能因為閱讀而突破生理局限,讓我們得到更大的成長。正如作者艾德勒所說:“好的閱讀,不只是對閱讀本身有用,也不只是對我們的工作或事業(yè)有幫助,更能幫助我們的心智保持活力與成長。”閱讀的疆界就是人生的疆界,教師的閱讀疆界就是學生的成長疆界。如何閱讀一本書,何其重要。于生,于師,于己。
參考文獻:
[1]艾德勒.如何閱讀一本書[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2]彼得·孔普.如何高效閱讀[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16.
讀書無用論駁論文相關文章:
本文來源:http://63xf.com/shiyong/183276.html






文檔為doc格式